张衡传的教案范文
张衡传教学设计5篇

张衡传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张衡传教学设计篇一:《张衡传》教学设计《张衡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
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
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二、知识积累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后汉书》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
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
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赋》、《西京赋》的合称)。
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
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
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张衡传优秀教案范文

张衡传优秀教案范文张衡传优秀教案范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衡传优秀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张衡传教案1《张衡传》是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人物传记,而《张衡传》这篇文章短小精炼,更能突显传记文章的写作特点,所以这节课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二、情感目标:从张衡成功的原因上认识其人,并体会“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内涵。
教学重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传记的一般写法教学方法:讲读法和重点突破法教学课时:一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由张衡和地动仪的录像片段导入新课,再展示一张浑天仪图片。
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
张衡不但在地震方面、天文学方面有如此杰出的贡献,在文学方面,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地理学、数学等方面广有建树。
郭沫若曾为他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今天我们就学习后汉书中的《张衡传》,全面了解张衡其人。
2.作者范晔:提起后汉书,不得不了解它的作者范晔。
范晔,字蔚宗。
南朝宋顺阳人。
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
元嘉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
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
这就是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的成书背景。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二十四史前四史年代和作者。
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南朝刘宋范晔《后汉书》西晋陈寿《三国志》3.分析课文1)第一自然段:①用幻灯片显示出第一自然段中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善、属、游、因、观、通、贯举、辟、奇、召、乃古今异义词:从容翻译句子: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必修四语文《张衡传》教案(优秀10篇)

必修四语文《张衡传》教案(优秀10篇)《张衡传》教案篇一《张衡传》示范教案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详略的剪裁。
2、难点: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
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研读课文,掌握内容1.逐段阅读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
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
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
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因──────────→果③谦虚、踏实治学精神。
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然而(转折复句)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
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概括叙述)(列举事例)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精思博会(文才出众)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如不应(侧写其才之奇)(正写其品之高)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教案精选六篇

《张衡传》教案《张衡传》教案「篇一」张衡传的教案分析《张衡传》的教学,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方面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教师心中要有自读课的“灵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奉行的宗旨绝不是“全盘授与”,而应立足于“相机诱导”,始终要注意启发学生“运其才智”,“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教读课不例外,自读课更加如此。
教师的这种认识如何才能变成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这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
就自读课而言,教师引导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以形成学生良好的自读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就成为自读课的“灵魂”。
二、教给方法,养成习惯,要打“阵地战”和“持久战”《张衡传》的.教学主要从确定自读目标、指点自读门径、授以自读方法三个方面来部署的。
1.确定自读目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阅读能力训练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的消遣式的读书。
因此,必须通过自读课的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阅读须有的(目标)的观念。
在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借助“自读提示”来确定学习目标,而没有代庖,意在给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
同时,从确定自学目标的需要出发,教师对“自学提示”的内容作相应的补充,启发学生从思想内容、文体知识、文言词句三个方面作定向思考,以全面认识目标。
在学生归纳出自学目标之后,再用小黑板展示目标,以强化目标意识,并作为全部自读过程的“航标”。
2.指点自读门径阅读一篇从哪儿入手,第一步做哪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习惯。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是阅读一篇的起始步骤和基础工作,是培养自学方法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了两点。
第一,落实读的要求,选择读的方法。
通读课文时,提出读的要求,诸如音准、句读、语脉等,同时注意读的良性分布。
高一《张衡传》优质教案

高一《张衡传》优质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张衡传》优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张衡传》优质教案篇1【三维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
2、学习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3、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设想】:1、在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而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张衡的一生。
2、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常识【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A①衡少善属文( shào ) ②不好交接俗人( hào )③累召不应( yìng ) ④五载复还( h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①a.游于三辅( 于,介词。
表处所,在; )b.虽才高于世( 表比较;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表范围,在……方面;)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因,介词。
趁(机会)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通过、藉 )c.伺者因此觉知( 因为;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召,动词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精心,形容词 )b.以精铜铸成( 纯,形容词 )3.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B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
“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传教案优秀3篇

张衡传教案优秀3篇《张衡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
重点难点: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
(1)默读第5~10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问题。
张衡是怎么会知道陕西会发生地震的呢?他所设计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
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
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
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
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
《张衡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张衡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张衡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张衡传》教案教学设计教师介绍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张衡传》。
这篇文章是一篇传记,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学者张衡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在本次讲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张衡的生平及其出色的地学成就,并通过讨论来理解张衡的思想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及其出色的地球物理学成就2. 理解张衡的思想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教学重点:1. 张衡创造出国际上早期的测量与地形图的方法。
2. 张衡利用浑天仪观测天文现象,建立了震源定位的方法。
3. 学习张衡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追求。
教学流程1. 引言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张衡。
告诉学生张衡的生平及其在地理学、地震学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通过先导引,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展开主题学生阅读《张衡传》的文字叙述和图片资料,了解张衡的学术贡献、学术精神及思想体系。
3. 学生交流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通过讨论学生将思想和理解统一起来,充实知识,提高对此类似内容深刻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总结教师总结讲解过程,强调学生的收获。
并向学生讲解张衡对学生以及科学发展做出的重要及深远贡献。
教学资源1. PPT 工具2. 《张衡传》的相关课文及图书3. 图片的集合。
4. 引导资料教学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问答案来确认学生的理解程度。
同时,在听取学生的自由发言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时,教师也可以得知学生的收获和方向,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家对国家的发展和对人类科学知识的贡献,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并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学者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对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教师会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张衡传》和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张衡的学术贡献、学术精神及思想体系。
关于《张衡传》教案4篇

《张衡传》教案关于《张衡传》教案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张衡传》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衡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
早在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
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衡传的教案范文
张衡传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为大家的张衡传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多媒体投影
一课时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
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
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
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
课件出示。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
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
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
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果敢机智、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
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
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
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
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
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
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
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横批、品才双馨”
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