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制图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解译与我们日常的观察习惯有三点 不同:
遥感图像通常为顶视,不同于平日里的透视;
一、目标地物的特征
色
色调 颜色
反映了影像的物理性质,是地物电磁波能量的记录。
阴影 地物三维空间特征在遥感影像色调上的反映。
大小 形状 形 纹理结构 是色调、颜色的空间排列,反映了影像的
几何性质和空间关系 图形格式 影像的图形结构特征
位 空间位置 相关布局(组合)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又称为“图像解译要素”,指那些 能帮助辨认某一目标物及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遥感系统知识是基本:解译者必须了解每张图像 是怎样生成的;不同遥感器是如何描述景观特征 的,它采用了何种电磁波谱段,具有多大的分辨 率,用什么方式记录图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 响图像,怎样从影像中得到有用信息等。
专业知识:需要熟悉所解译的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 包括对地物成因联系、空间分布规律、时相变化以及地 物与其它环境要素间的联系等知识。此外,由于图像记 录的是多种信息的综合,且往往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被植 被、图像所覆盖,因而还需了解植物、土壤等相关知识, 并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解译人员必须具 备应用学科之间较综合的知识。
大小 色调 色彩 阴影
标 间接解译标志:凡是通过与某地物有内在联系的一 地貌
志 些现象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特征,间接判断目标物 水系
及其性质的标志。
植被
人类活动痕迹
划分是相对的。比如:植物的影像特征对植被是直 接解译标志,而对岩性解译而言,则成为间接解译标志。
遥感制图

遥感概论
二、遥感制图方法:常规方法
2.生产流程 2.生产流程
(1)设计 (2)选图像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彩色影像地图负片 分色 分色片 套印(大批印刷)
33
遥感概论
三、遥感制图方法
计算机辅助制图方法
1. 概述 2. 生产流程
34
遥感概论
三、遥感制图方法:计算机辅助制图
测绘测绘测量测量编图绘图编图绘图计算机及相关输入输入设备出现计算机计算机地图制图工艺上地图制图工艺上技术上的变革产生数字地图技术上的变革产生数字地图遥感技术出现遥感影像制图丰富了地图类型内容遥感影像制图丰富了地图类型内容遥感概论遥感概论一遥感影像地图概述1
第七章 遥感制图
一、遥感影像地图概述
1. 概念 2. 分类 3. 特征 4. 趋势
26
遥感概论
二、遥感制图方法:常规方法
2.生产流程
(1)设计 (2)选图像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27
遥感概论
二、遥感制图方法:常规方法
2.生产流程
(1)设计 (2)选图像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影像地图设计: 确定资料; 专题要素表示方法; 确定资料处理工序与方法; 图面配置; 生产流程; 生产技术措施; 质量管理方法; ……
4.趋势
(2)多媒体影像地图 属于电子地图 增加了声音解说等信息载体(多媒体) 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
19
遥感概论
一、遥感影像地图概述
4.趋势
(3)立体全息影像地图 利用从不同角度摄影获取的区域重叠的两张影像,构成相 对,利用特制眼镜可以观察到立体影像。
遥感制图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室成绩评定教师签字专题一: DEM图像进行彩色制图(叙述制图过程并把自己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里)实验目的:1.实验步骤:2.选择File > Open Image File>bhdemsub.img,出现由主图像窗口、滚动窗口和缩放窗口组成的ENVI 图像。
3.选择主图像窗口内的功能菜单Tools>Color Maping>Density Slice, 出现Density Slice对话框。
4.选择Clear Ranges, 清除Defined Density Slice Ranges下的内容。
5.选择Options>Add New Ranges, 其中RangeStart: 1219 ;Range End;1701;#of Ranges:10。
在Density Slice对话框中Defined Density Slice Ranges下出现十组内容。
6.逐个组将Red条依次改为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Greeen与Blue不变。
选择Apply按钮, 主图像窗口、滚动窗口和缩放窗口组成的ENVI图像的颜色改变。
选择主图像窗口内的功能菜单File>Save Image As> Image File 出现Output Dispiay to Image File对话框, Output File Type选择JPEG, Enter Output Filename选择保存位置, Compression Facter(0-1)选择0.750.实验结果:专题二: TM与SPOT数据融合(叙述该过程并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里。
注意用两种方法融合的过程)实验目的:1. 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直方图执行交互式对比度拉伸和直方图匹配的操作2. 快速滤波、滤波的操作3. ENVI中变换(Transform)菜单功能的了解实验步骤:1. 选择File > Open Image File>Lon.spot文件,点击No Display>new display>load band2. 选择File > Open Image File>Lon.tm文件,点击No Display>new display>load band3. 选择Basic Tools>Resize Data>选择Lon.tm文件>点击OK(弹出对话框, 分别填写内容)4. 选择Basic Tools>Stretch实验结果:专题三: 航片的配准与镶嵌(叙述该过程并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1配准●图像-图像地面控制点 (Select GCPs: Image-to-Image)●图像-图像配准需要两幅图像均打开。
遥感制图

5.5 遥感制图
1.遥感影像地图 2.常规制作遥感影像图 3.计算机辅助制作遥感制图
1. 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以遥感影像信息和地图符号
共同反映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 地图。(即校正后的影像+地理基本要素) 普通影像地图:遥感影像中综合、均衡、全 面地反映本区域内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内容。 专题影像地图:遥感影像中主要突出某种自 然或经济要素,如:土地利用专题图、植被 类型图等。
(8) 影像地图的制作与输出
直接输到输出设备
彩喷绘图仪、打印机 热敏打印机 色升华打印机 影像洗印设备 激光成像仪
转存成影像文件(JPG、GIF、TIFF)
(1) 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影像的时相、合成波段、云量,航片扫描数字化
扫描、矢量化、拓扑、编码生成专题空间数据库 以基础地理数据为参考,建立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 进行几何精纠正;对图像进行增强、信息提取等处 理。
(2) 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与图像处理
3. 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
1. 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发展趋势:
电子影像地图 多媒体影像地图 立体全息影像地图
2. 常规制作遥感影像图
常规编制流程:
①影像地图设计: ②遥感影像的选择、处理和识别 ③基础地理底图的选取 ④影像几何纠正 ⑤制作线划标记版,套合地图基本要素 ⑥遥感影像地图的印制
3. 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
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 根据地图制图原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 数字地图编辑加工技术,实现遥感影像地图和 成果的表现。 机助制图优势: 简化了编制工艺; 改善了制图条件; 提高了灵活性; 缩短了成图周期; 降低了劳动强度。
遥感制图第四章遥感影像图的增强、复原与融合

色彩空间变换
将图像从一种色彩空间转换到另一种 色彩空间,以便更好地利用色彩信息 进行增强。
空间分辨率增强
超分辨率重建
利用多幅低分辨率图像,通过算法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提高图 像的细节表现能力。
锐化滤波器
通过设计特定的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卷积运算,突出图像中的边缘 和细节信息。
多尺度分析
将图像在不同尺度上进行分解,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再将这 些信息融合,实现空间分辨率的增强。
拉伸,以增强局部对比度。
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
03
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的基础上,限制过度的对比度增强,以
避免噪声和细节的丢失。
色彩增强
色彩映射
色彩饱和度和亮度调整
通过改变图像中像素的颜色值,使其 更符合人类的视觉感知,提高图像的 可视化效果。
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和亮度,使图 像更加鲜艳、生动。
遥感制图第四章遥 感影像图的增强、 复原与融合
contents
目录
• 遥感影像图增强 • 遥感影像图复原 • 遥感影像图融合 • 遥感影像图的应用
01
遥感影像图增强
对比度增强
直方图均衡化
01
通过拉伸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使其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对比度,
使图像细节更加清晰可见。
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
02
根据图像局部区域的灰度分布特性,对每个像素点进行不同的
02
遥感影像图复原
噪声去除
均值滤波
通过将像素邻域的平均 值替代中心像素值,平
滑图像,去除噪声。
中值滤波
将像素邻域的中值替代 中心像素值,对椒盐噪 声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高斯滤波
利用高斯函数对图像进 行平滑处理,降低噪声
遥感地图制图

一个像元所对应地面范 围的大小即为遥感图像 的分辨率。
不同规模的环境特征对地面分辨率的要求
巨型环境特征
地壳 10km 大陆架 2km 洋流 2km 自然地带 2km
大型环境特征
区域地理 矿产资源 地势资源 环境质量 土壤水分
400m 100m 1km 100m 140m
中型环境特征
植物群落 50m 作物估产 50m 洪水灾害 50m 污染监测 50m 森林病害 50m 交通规划 50m 作物长势 25m 天气状况 20m 城市用水 20m 土种识别 20m
光学图像增强处理是为了加大不同地物影像的密度 差。常用方法有假彩色合成、等密度分割和图像相关 掩膜;其中以假彩色合成最为常用。
数字图像增强处理功能齐全、反应速度快、操作灵 活,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处理方法。特点是利用计 算机数字处理技术提高图像密度差。常用方法有反差 增强、边缘增强、空间滤波等。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3. 图斑概括的过程
4.3 图斑的地图概括
图像处理 得到的 分类原图
依成图比例 尺、图斑属 性、形状、 尺寸,对图 斑确定删除 界限
根据相邻图 斑的属性、 形状和尺寸 决定图斑应 合并到哪一 类中
图斑概括: 把应舍去 的图斑合 符合地图 并到相邻 概括要求 图斑,并 的专题图 进行边界 平滑
图斑无 需删除
1.目视判读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1.目视判读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常用方法
直接判定法 对比分析法 逻辑推理法
工作程序
判读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判读标志 室内判读及野外验证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计算机自动识别,又称模式识别,是将经过精处 理的遥感实验数据,根据计算机研究获得的图像特征 进行的处理。具体的方法有:
如何利用航空遥感数据进行测绘制图

如何利用航空遥感数据进行测绘制图航空遥感是一种通过航空器获取大规模地理信息的技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测绘制图已经成为现代地图制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航空遥感数据的获取包括航空摄影和遥感影像的采集,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土地利用与覆盖、地形测量、环境监测以及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首先,航空遥感数据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形测量。
通过航空摄影中获取的立体像对,可以应用立体视觉原理进行地形测量,获取地表高程信息。
传统的地形测量需要大量的地勘工作,耗时长且人力成本高,而航空遥感数据则相对来说更加高效。
此外,航空遥感数据还可以提供三维城市模型的构建,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基础信息。
其次,航空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与覆盖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航空遥感数据可以获取大尺度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包括农田、林地、水体、建筑物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可以得到土地类型分布、植被覆盖率等相关信息。
这些数据为农业生产、森林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决策支持。
此外,航空遥感数据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
航空遥感数据可以获取大范围的环境信息,包括水体质量、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
这些环境数据对于环境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航空遥感数据的利用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获取城市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估,了解城区的用地类型、用地强度以及建筑物的分布。
这些信息对于城市的合理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供决策者深入了解城市的现状,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航空遥感数据的利用对于测绘制图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测绘制图提供了高效、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来源。
随着遥感数据获取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我们可以期待将来航空遥感数据在测绘制图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通过不断研究与探索航空遥感数据的应用方法,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为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遥感制图第十一章超分辨率遥感制图

息数据,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
02
环境保护与监测
超分辨率遥感制图可应用于环境监测和保护领域,对环境变化和污染情
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03
灾害预警与救援
通过超分辨率遥感制图技术,可快速获取灾区的高清影像,为灾害预警
和救援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多源数据融合
未来超分辨率遥感制图将融合不 同来源的数据,以提高图像质量 和分辨率。
可靠证据,辅助土地确权工作。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01
02
03
生态保护区监管
利用超分辨率遥感影像, 可以实时监测生态保护区 的变化情况,为生态保护 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环境污染监测
通过分析超分辨率遥感影 像,可以发现环境污染源, 评估污染程度,为环境保 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生态修复项目评估
在生态修复项目中,超分 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帮助评 估修复效果,指导生态修 复工程实施。
图像插值技术
图像插值技术是指通过数学算法对遥感图像中的像素进行插值处理,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常见的图像插值方法包括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双三次插值等。
图像插值技术可以快速地提高遥感图像的分辨率,但可能会引入一些人为的痕迹和失真。因此,在实际 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
深度学习在超分辨率遥感制图中的应用
AI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超分辨率遥感制 图中的应用将逐渐增多,有助于 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
高光谱与热红外遥
感
随着高光谱和热红外遥感技术的 发展,超分辨率遥感制图将在这 些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环境 和灾害监测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将统一区域的图像与图 形准确套合,操作流程: 利用同名点位置配准; 图形(只选择其中的必 要要素、地物)图像重合叠 置显示、检查。
17
(6)制作符号注记层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5
2.生产流程
地理基础底图作用: (1)设计 (2)选图像 反映区域地理背景 对影像进行位置纠正(几何纠正)的基础 选底图原则: 范围与制图范围适应; 比例尺与制图比例尺一致;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要素较为全面(通常选用地形图)
6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根据制图内容和要求选图像:
时相 波段 多景图像来源尽可能统一 图像质量(如云量<10%)
(6)制作符号注记层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
对于摄影胶片,需“数字化”
黑白扫描 彩色扫描
12
要素较为全面(常选地形图)
13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底图数字化:
手扶跟踪数值化
屏幕数字化 扫描矢量化 步骤: 分幅、分层数字化
(6)制作符号注记层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
编辑、检查
14
19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6)制作符号注记层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
20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影像相嵌:
几何校正、边缘灰度 调整;
地图拼接:
分要素分幅地图拼接 方法:如果坐标系一 致,则进行文件“合成” ;反之,进行几何变换( 数字化坐标到投影坐标)
16
(6)制作符号注记层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6)制作符号注记层 前面选择的底图上的地物,通 过什么形式表示?——地图符号( 点、线、面)。 注记:说明地物属性(如地名 、海拔)的补充信息。
18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图名 图例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图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比例尺 (5)影像与地图复合 (6)制作符号注记层 指北箭头 缩略图或配置参考图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
其他信息(日期/数据源/单位等)
……
(1)设计 (2)选图像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使影像具有与底图一致的坐标系统:
(5)制版 (6)套印
7
2.生产流程
(1)设计
(2)选图像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遥感影像解译形成的线划注记版; 影像套合地图基本要素:经纬网、高程点、等 高线、交通网、居民点; 摄像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几何纠正:使影像具有底图一致的 坐标系统;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方法:控制点纠正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6)制作符号注记层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
图像处理:消除噪音、去云、信息 增强;
方法:对比度变换、图像平滑、锐 化、彩色合成、主成分变换、……
彩色影像地图负片(底片)
8
2.生产流程
(1)设计 (2)选图像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彩色影像地图负片 分色 分色片 套印(大批印刷)
9
遥感制图方法:计算机辅助制图
1.概述
定义: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根据地图制 图原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数字地图编辑加工技术,实现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和成果表现的技术方法。
计算机系统: 硬件:输入设备、处理设备、输出设备
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地图编辑处理软件、专用制图软件
10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6)制作符号注记层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
11
2.生产流程
遥感制图方法
1.常规方法
2.计算机辅助方法
1
遥感制图方法:常规方法
1.概述
常规方法制作遥感影像地图, 方法上与常规方法进行普通地图编制、生产流程基本相同,
主要区别在于:
(1)主要用影像表现信息,需进行影像处理; (2)制图综合简单得多;
2
2.生产流程
(1)设计
(2)选图像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3
2.生产流程
(1)设计 (2)选图像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影像地图设计: 确定资料;
专题要素表示方法;
确定资料处理工序与方法; 图面配置; 生产流程; 生产技术措施;
(3)选底图
(4)影像纠正 (5)制版 (6)套印
质量管理方法;
„„
4
2.生产流程
(1)设计
(2)选图像 (3)选底图 根据制图专题内容 选择恰当时相和波段的图像 对选好的图像进行预处理 对专题内容进行目视解译;
2.生产流程
(1)选图像、数字化 (2)选底图、数字化 (3)影像纠正与图像处理 (4)影像相嵌、地图拼接 (5)影像与地图复合 (6)制作符号注记层
同前面
地理基础底图作用:
反映区域地理背景
对影像进行纠正的基础 选底图原则: 范围与制图范围适应; 比例尺与制图比例尺一致;
(7)图面配置
(8)图件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