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册历史练习册答案

第四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历史练习册第四册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实行分封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进行探险答案:B4. 清朝末期,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反对封建主义B. 反对帝国主义C. 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D. 反对民族分裂答案:C二、填空题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______和火药。
答案:指南针、印刷术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
答案:封建国家8.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
答案:学习佛教经典9.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10.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其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清朝末期的“戊戌变法”。
答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清朝末期光绪皇帝在1898年进行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其目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实现国家的富强。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12. 请简述抗日战争期间的“百团大战”。
答案: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1940年发起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这次战役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扫荡”计划,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束语:通过本册历史练习册的学习与练习,同学们应该对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历史第四册综合测试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A、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C、强制没收D、全部购买-2.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一五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工矿业B.农业C.商业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4.《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5. 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7.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8.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9.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10.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A.“大跃进”运动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
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卷2014

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卷2014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你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选择题答题栏内。
)1.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A.商朝甲骨文中的记载B.西周推行的分封制C.春秋战国诸侯国争霸D.秦朝实行的郡县制2.下列关于右图历史人物的叙述,符合其史实的是①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②推行郡县制③统一文字、货币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派张骞出使西域⑥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④⑤3.唐太宗时期,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史实是A.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D.鉴真东渡4. 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列最能体现隋唐这一时期历史时代特点的是A.繁荣与开放B.交往与冲突C.分裂与融合D.动荡与变革5.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对应不正确一组是A.元朝蒙古族B.辽匈奴族C.西夏党项族D.金女真族6. 下图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唐朝建立②郑和下西洋③ 郑成功收复台湾B.①隋朝建立②元朝建立③戚继光收复台湾C.①唐朝建立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鸦片战争D.①澶州之战②戚继光收复台湾③驻藏大臣的设立7.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行政区域是在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8. 下列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企业的是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轮船招商局④大生纱厂⑤福州船政局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②③⑤9.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0.右图再现的历史情境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渡江战役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1. 在全会上胡锦涛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
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题(100分,60分钟)一.单项选择(20题,每题1分,共20分)1.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A.他们控制了全国的金融B.他们通过币制改革攫取暴利C.他们利用国家政权巧取豪夺D.他们垄断了全国的工商业2.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出自[]A.吉鸿昌B.杨静宇C.张自忠D.佟麟阁3.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留在陕北继续指挥解放战争的是[]A.毛泽东、朱德B.毛泽东、周恩来C.彭德怀、贺龙D.周恩来、陈毅4. 国民时期,我国科学家取得的主要成果[]①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②竺可桢开创中国气象事业,创立中国气象学③茅以升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④钱学森对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5.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的方针是[]A.文艺与工农兵相结合B.文艺为工农兵服务C.文艺要深入基层D.文艺要政治挂帅6.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的名言出自于[]A.徐悲鸿B.鲁迅C.李四光D.沈钧儒7. 《共同纲领》内容表述不确切的是[]A.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B.确定了新中国的性质C.规定了建设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D.起宪法作用8.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表述不确切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革命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指导9.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巩固人民政权所进行的斗争[]①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领土②抗美援朝运动③镇压反革命运动④土地改革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10.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①翻身农民勇跃参军参战②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被消灭③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④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11. 建国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采取的措施有[]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②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③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④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12. 我国过渡时期是指[]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3.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B.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14. 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①缺乏经验②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③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④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15.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斗争有[]①所谓的“二月逆流”是党内老干部所进行的斗争②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抵制“左”倾的错误③平反冤假错案④“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16.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罪恶活动有[]①策划篡夺中央到地方的政权②打击迫害干部③林彪等策划谋害毛泽东,发动反革命政变④四人帮残酷镇压四五运动⑤策划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阴谋颠覆无产阶级专政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①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③到下个世纪中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①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④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1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①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③在民族区域实行自治④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0. 我国荣获“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农业科学家是[]A.竺可桢B.茅以升C.赵中尧D.袁隆平二.填空(5题,每空1分,共10分)1. 1951年5月______和平解放,至此,除______和一些海上岛屿外,全国领土全部解放。
历史练习册第四册答案

历史练习册第四册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多少年?A. 221年B. 220年C. 222年D. 223年答案:A2.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共进行了多少次远航?A. 5次B. 6次C. 7次D. 8次答案:B4. 下列哪位皇帝是清朝的开国皇帝?A. 顺治帝B. 康熙帝C. 雍正帝D. 乾隆帝答案:A5.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A. 1900年B. 1911年C. 1921年D. 1931年答案:B二、填空题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______和指南针。
答案:火药、印刷术2. 清朝末期,________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答案:洋务运动3.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井冈山三、简答题1. 简述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答案: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开放包容、多元融合。
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
同时,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2. 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内部腐败、政治体制僵化、经济落后以及外部列强的侵略。
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后,清朝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众疾苦,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四、论述题1. 论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新中国成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结束了中国长期被列强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其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最后,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结束语:通过本册历史练习册的学习,我们不仅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还深入理解了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最新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考试题答案参考

最新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考试题答案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6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CBDBBDBABDBBCCBB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三、简答题:(8分)
19.(1)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4分)(2)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4分)。
2014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试题答案

2014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ACBBBDCC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DDABCBDC
二、诊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
1、错误: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参加了会议。
理由: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已举行的会议,美国没有参加。
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理由: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是“求同存异”的方针。
2、错误: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理由: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从1958年开始掀起的,在1982年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错误: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情况
理由: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是在1956年底,因此1982年不可能看到群众在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情景。
3、错误:福建和广东
理由:最早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四川和安徽两省。
错误:土地私有制
理由: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进行包产到户。
4、(1)错误:与苏联谈判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理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的。
(2)错误:第25届联大
理由:第26届联大
(3)错误:中日
理由:中美
5、错误:意大利
理由:希腊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为您提供的2014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试题答案,祝您学习愉快!。
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卷2014

[键入文字]
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卷201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请你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选择题答题栏内。
)
1.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
A.商朝甲骨文中的记载
B.西周推行的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争霸
D.秦朝实行的郡县制
2.下列关于右图历史人物的叙述,符合其史实的是
①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②推行郡县制③统一文字、货币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派张骞出使西域⑥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④⑤
3.唐太宗时期,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史实是
A.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
D.鉴真东渡
4. 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列最能体现隋唐这一时期历史时代特点的是
A.繁荣与开放
B.交往与冲突
C.分裂与融合
D.动荡与变革
5.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对应不正确一组是
A.元朝蒙古族
B.辽匈奴族
C.西夏党项族
D.金女真族
6. 下图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唐朝建立②郑和下西洋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题(100分,60分钟)一.单项选择(20题,每题1分,共20分)1.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A.他们控制了全国的金融B.他们通过币制改革攫取暴利C.他们利用国家政权巧取豪夺D.他们垄断了全国的工商业2.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出自[]A.吉鸿昌B.杨静宇C.张自忠D.佟麟阁3.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留在陕北继续指挥解放战争的是[]A.毛泽东、朱德B.毛泽东、周恩来C.彭德怀、贺龙D.周恩来、陈毅4. 国民时期,我国科学家取得的主要成果[]①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②竺可桢开创中国气象事业,创立中国气象学③茅以升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④钱学森对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5.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的方针是[]A.文艺与工农兵相结合B.文艺为工农兵服务C.文艺要深入基层D.文艺要政治挂帅6.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的名言出自于[]A.徐悲鸿B.鲁迅C.李四光D.沈钧儒7. 《共同纲领》内容表述不确切的是[]A.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B.确定了新中国的性质C.规定了建设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D.起宪法作用8.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表述不确切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革命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指导9.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巩固人民政权所进行的斗争[]①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领土②抗美援朝运动③镇压反革命运动④土地改革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10.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①翻身农民勇跃参军参战②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被消灭③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④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11. 建国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采取的措施有[]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②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③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④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12. 我国过渡时期是指[]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3.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B.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14. 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①缺乏经验②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③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④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15.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斗争有[]①所谓的“二月逆流”是党内老干部所进行的斗争②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抵制“左”倾的错误③平反冤假错案④“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16.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罪恶活动有[]①策划篡夺中央到地方的政权②打击迫害干部③林彪等策划谋害毛泽东,发动反革命政变④四人帮残酷镇压四五运动⑤策划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阴谋颠覆无产阶级专政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①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③到下个世纪中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①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④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1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①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③在民族区域实行自治④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0. 我国荣获“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农业科学家是[]A.竺可桢B.茅以升C.赵中尧D.袁隆平二.填空(5题,每空1分,共10分)1. 1951年5月______和平解放,至此,除______和一些海上岛屿外,全国领土全部解放。
2.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条战线涌现的英雄模范的代表最著名的有石油工人______。
雷峰和党的好干部______。
3. 1966年,毛泽东写了《__________》的大字报,文化大革命开始。
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从此结束。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用______的原则,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还准备用这一原则解决______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5. ______年第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代表权的决议。
三.双项选择(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正确评价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抗日活动[]A.由于执行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B.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C.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丢掉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D.中国军队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2. 蔡元培和陶行知在我国教育事业上的贡献有[]A.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打破了封建主义对文化教育的垄断B.创立了人民教育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向C.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积极推行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师范D.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 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成熟表现在[]A.反革命势力基本上被肃清,社会秩序得到安定B.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C.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D.人民民主政权进一步巩固4. 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的任务是[]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全国实行土地改革D.第一个五年计划5.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成就表现在[]A.大庆油田开发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C.鞍山无缝钢管厂建成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其原因是[]A.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B.政治体制是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D.实行爱国统一战线7.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和方向是[]A.人民民主专政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社会主义道路8. “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后不久,中国同英国葡萄牙签订了[]A.《告台湾同胞书》B.《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科学,繁荣文化提出的方针和号召是[]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向科学进军”D.“又红又专”10. 以下剧作出自郭沫若笔下有[]A.《风云儿女》B.《日出》C.《棠棣之花》D.《虎符》四.材料解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阅读下列材料(1971年9月29日)下午5时,蒙古广播电台在新闻节目中题为《关于中国飞机失事》的消息。
全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喷气式飞机一架,今年9月13日凌晨1时55分侵犯蒙古人民共和国领空,在深入我国领空飞行时,于2时25分在肯特省依德尔默格,由于不明原因坠毁。
在中国飞机坠毁的地方找到烧得残缺不全九人尸体、枪支、文件和物品,证明这架飞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飞机。
”──引自国防大学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请回答:①上文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②这一事件是怎样发生的?2. 阅读下列材料“1955年4月,亚洲非洲二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国际会议。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亚非国家的赞成和拥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引自中国现代史资料请回答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早提出是于哪年?周恩来访问哪国时提出的?②周恩来在会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五.问答(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什么历史性决定?意义如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什么方针?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什么?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20题,每题1分,共20分)1.11. A 2.C 3.B 4.D 5.B 6.A 7.D 8.D 9.C 10.BC 12.D 13.B 14.B 15.A 16.C 17.C 18.D 19.A 20.D二.填空(5题,每空1分,共10分)1.2.3.4.5. 西藏;台湾王进喜;焦裕禄炮打司令部;1976一国两制;台湾1971;26三.双项选择(10题,每题2分,共20分)1.6. BC 2.AC 3.BC 4.AB 5.CDAC 7.CD8.BC 9.BC 10.CD四.材料解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1. ①反映的是林彪等人叛党叛国的“九·一三”事件②在“文革”中,逐渐形成了以林彪为头子的反革命集团,阴谋篡党夺权。
毛泽东觉察林彪的阴谋活动,粉碎了林彪的反革命计划。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坠毁。
2. ①1954年。
访问印度、缅甸时提出的②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五.问答(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决定:①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作出把全党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方针: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