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用药时间

合集下载

抗生素的应用考试题目级答案

抗生素的应用考试题目级答案

一、填空题1、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 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患者例外)。

2、接受清洁手术者,预防用抗菌药物宜在术前0.5至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 剂。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所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 种。

5、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可授予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1 天。

6、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 种。

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2 种。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 个品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 3 个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 4 个品规。

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 5 个品规。

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两个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8、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9、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用抗生素要注意什么

用抗生素要注意什么

用抗生素要注意什么抗生素是一类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能够抑制或杀死导致感染的细菌。

然而,使用抗生素需要谨慎,以免引起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性等问题。

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使用抗生素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抗生素处方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原体的敏感性确定。

所以,在选择抗生素和剂量上,应当听从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嘱完整服用。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以免因不正确的选择和用药方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其次,使用抗生素时应当严格按照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

抗生素的剂量是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和肝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的。

用药时间通常是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确定的,但不论使用时长如何,都应该按时均匀地服药。

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和药物调整。

第三,使用抗生素时应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滥用抗生素是指在无明确感染或确定感染致病菌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

过度使用则是指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不符合抗生素的推荐用药方案。

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仅导致疾病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对其他患者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应当严格执行医生的处方,不可轻易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

第四,使用抗生素期间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使用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消化道反应等。

如果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或停药。

此外,还应避免与抗生素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和食物,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第五,抗生素不能治疗病毒性感染。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因此,在感染病原体未明确的情况下,不能随意使用抗生素。

对于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流感和某些呼吸道感染,应选择其他适当的治疗方法,如休息、补充液体、退热药等。

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

最后,使用抗生素后应进行必要的康复护理。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错误的使用方法和滥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这类药物。

一、理解抗生素在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原理。

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抗生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

每种类别的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二、仅对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或其他类型的感染无效。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我们必须确认感染的类型。

通常,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以确保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嘱咐使用。

包括剂量、用药频率和用药期限等方面的指导。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随意调整用药量或停药,即使症状改善也不应提前停药。

此外,即使症状消失,也应按照医生给予的完整疗程完成使用,以防止细菌的复发和耐药性的形成。

四、遵守用药时间和间隔为了保证抗生素的疗效,我们需要按时使用,并且在每次使用之间保持适当的时间间隔。

例如,某种抗生素的建议用药间隔为8小时,那么我们需要按时服药,并在8小时之后再次服药。

遵守用药时间和间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吸收和效果。

五、不要共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是针对个体的,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的反应和效果。

因此,绝对不应该共用抗生素。

即使是相同类型的细菌感染,也不能将自己或他人的未用完的抗生素用于其他人的治疗。

六、避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滥用抗生素,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仅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抗生素,不自行购买和使用。

2. 不要将抗生素用于非细菌感染或未经确诊的情况。

阿莫西林如何服用方法

阿莫西林如何服用方法

阿莫西林如何服用方法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它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阿莫西林一般以片剂、胶囊或颗粒剂的形式出现。

具体服用方法如下:1. 遵循医生的指示: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是咨询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2. 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阿莫西林每天需要分成2到3次服用。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各个时间点服药。

遵循规定的用药时间可以帮助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3. 注意饭前或饭后服用:阿莫西林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具体服用时间的选择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习惯。

然而,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胃不适的副作用,所以在饭后服用阿莫西林可能会减轻这种不适感。

4. 注意不良反应: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是有所不同的,某些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如果在服用阿莫西林期间出现皮肤发痒、红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的指导。

5. 持续用药:即使症状好转或消失,也不应提前停止服药。

必须完成医生规定的疗程,以确保感染彻底消除,防止细菌耐药的发生。

6. 注意存储方式:将阿莫西林保存在干燥、避光、低温的环境中,远离儿童。

切勿使用过期的药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1. 如果错过服药时间,应尽快补药。

如果已接近下一个剂量的服药时间,可以跳过丢失的剂量,继续下一次的正常用药。

2. 阿莫西林剂量的调整可能需要针对年龄、体重、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因素进行。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并且按照医生给予的建议进行用药。

3. 阿莫西林有时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在使用阿莫西林之前,应告诉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品和补充剂。

医生可以了解到任何潜在的相互作用,并提供适当的建议。

总之,正确的用药方法对于阿莫西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使用阿莫西林之前,确保咨询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以确保最大效益和最小风险。

抗生素的剂量和用法准确计算药物用量

抗生素的剂量和用法准确计算药物用量

抗生素的剂量和用法准确计算药物用量抗生素在医疗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细菌感染。

然而,正确计算和使用抗生素的剂量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计算药物用量,并提供一些关于抗生素用法的指导。

一、抗生素剂量计算的重要性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对于安全和有效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过高的剂量则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增加以及细菌产生耐药性。

因此,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药物剂量计算的方法1. 体重法: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通常,药物剂量会根据每千克体重的毫克数来确定。

例如,如果一个成年患者的体重为60kg,医生要给予一种抗生素,其推荐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mg,则该患者应该接受600mg的药物。

2. 表面面积法:将患者的体表面积考虑在内,根据体表面积来计算药物剂量。

这一方法通常用于儿童或特殊情况下的患者。

计算体表面积的公式为:BSA (m²) = (身高 (cm) ×体重 (kg) / 3600) ^ 0.5根据计算得到的患者体表面积和药物的建议剂量,可以准确计算药物用量。

三、抗生素用法的指导1. 遵循医生的指示:首先,使用抗生素前必须听从医生的指示。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人特点等,来决定使用何种抗生素以及剂量。

2. 服药时间和次数:抗生素通常需要每日多次服用,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患者必须按时服用药物,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忘记服药,不要双倍服用。

而是尽快服用漏掉的那一剂药物。

3. 完整用药疗程:不要中途停止使用抗生素,即使症状好转或消失。

这是因为细菌可能仍然存在,不完整的疗程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必须完成完整的疗程,直到医生的指示停药。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不良反应增加。

在服用抗生素期间,避免与医生未知的药物同时使用,除非得到医生的明确指示。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必须详细了解使用说明,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一、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是最早使用的抗生素之一,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有青霉素V、青霉素G等。

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青霉素类抗生素可口服或注射给药。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2. 用药时间:通常情况下,每日2-4次,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并严格按时服药。

3. 注意事项:不得擅自停药,药物治疗期间避免饮酒。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常见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等。

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口服、注射、静脉滴注等多种给药方式,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

2. 用药时间:每日2-3次,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服药或注射。

3. 注意事项:禁止长期或过量使用,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

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应咨询医生。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通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和剂量使用。

2. 用药时间:每日1-2次,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给药。

注意给药时间间隔要均匀。

3. 注意事项: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肾毒性和听力损伤等不适反应,如出现耳鸣、尿量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广谱抗菌,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抗生素在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创伤感染是指在创伤(外伤)后引起的感染症状,主要包括红肿、疼痛、局部渗出、发热等。

抗生素在创伤感染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应用指南,包括选药原则、用药时间、剂量调整等方面,以期帮助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创伤感染治疗的效果。

一、选药原则1.根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了解创伤患者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道杆菌等,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这些菌株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安全性。

了解患者对抗生素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在选择抗生素时,还要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是否正常,避免药物在体内的积累导致不良反应。

二、用药时间1.早期应用抗生素。

创伤后尽早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遏制感染的发展,减轻创伤患者的感染症状,并降低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

2.短期使用抗生素。

创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时间通常为7-14天。

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临床反应进行调整。

三、剂量调整1.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调整剂量。

创伤患者通常需要较大剂量的抗生素来达到治疗效果,但要在保证肾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进行。

在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需要减小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防止药物积累导致中毒反应。

2.按规定时间给药。

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给药时间密切相关,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给药,避免漏服或越量使用。

四、联合用药1.合理选择联合用药。

在创伤感染治疗中,有时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以增强治疗效果。

但联合用药需慎重,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联合用药。

2.避免无理由的过度联合用药。

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医疗费用,并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因此,在联合用药时要权衡利弊,避免无理由的过度用药。

五、持续教育与培训1.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医务人员要不断更新抗生素应用的相关知识,了解最新的病原菌耐药情况和抗生素的选择准则,提高创伤感染治疗的专业水平。

青少年常见感染病症的抗生素选择与用药指南

青少年常见感染病症的抗生素选择与用药指南

青少年常见感染病症的抗生素选择与用药指南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感染病症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对于感染疾病的治疗,抗生素是一种常见有效的药物选择。

然而,不正确的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和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青少年常见感染病症的抗生素选择与用药指南,帮助提高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率。

一、上呼吸道感染1. 患者的病情分为轻、中、重度,抗生素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轻度病情:选择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 中度病情:可选用氨苄西林青霉素类抗生素、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

- 重度病情:建议住院治疗,选用静脉用药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2. 抗生素用药时间:- 轻度和中度病情:一般在症状缓解后继续用药2-3天。

- 重度病情:需密切监测感染指标,病情好转后至少使用7-10天。

二、胃肠道感染1. 轻度和中度胃肠道感染:- 若患者有轻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口服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 严重呕吐、腹泻症状时,可以考虑使用静脉抗生素,如头孢唑肟等。

2. 抗生素用药时间:- 一般建议口服抗生素持续使用5-7天,需注意饮食调理和饮水量的增加。

三、尿路感染1. 一般选择的口服抗生素包括:- 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药物,对于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特别是未经治疗过的患者,效果较好。

- 抗生素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

2. 用药时间:- 幼儿:7-10天- 成人:常规疗程为3-7天,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四、皮肤和软组织感染1. 轻度病情:可选用口服抗生素:- 常见的选择包括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

2. 中度或重度病情、有合并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建议选用静脉药物,如美洛西林、头孢曲松等。

3. 抗生素用药时间:一般为7-14天,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五、其他常见感染病症对于其他常见感染病症,如中耳炎、咽炎、肺炎等,选择抗生素的原则与上述类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硝唑片
特点:口服生物利用度佳达100%,t1/2β6-11hr
食物影响
食物降低普通片峰浓,推迟达峰时间,但影响不显著
进食可增加缓释剂吸收
与乙醇同服,出现戒酒硫样反应,及致死报告
为减少本品对胃肠道反应,可在进食时服用或餐间服用
缓释剂型可与食物同服
服用本品时应避免饮用含乙醇饮料
克林霉素
食物影响:食物对本品吸收无显著影响
结论: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
林可霉素
食物影响
食物对本品吸收影响显著,延迟或减少吸收高达50%
各种软饮料可使本品吸收减少62-85%
结论:
应空腹服用
服用本品前1-2hr应避免进食或饮用软饮料
在服药后1-2hr内应仅饮水,不得进食
米诺环素
食物影响
食物延缓与减少本品吸收,峰浓度下降11-13%,达峰时间延长1hr
牛奶及奶制品对本品吸收影响较其它四环素类药物为小,对其它四环素族可下降25-75%,本品仅下降11%
铁使本品吸收下降可达77%
结论:
应空腹服用,或进食少量不含铁及奶制品食物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避免与牛奶或奶制品同时服用
使用本品时,应避免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多西环素
食物影响
食物延迟吸收,可使血清浓度下降10-20%
牛奶或奶制品可使本品Cmax下降27%,吸收度下降30%
乙醇加快本品代谢,使本品半衰期缩短,疗效下降
结论
应空腹服用,如消化道刺激症状明显可与少量不含奶制品食物同时服用
不得与牛奶或奶制品同时服用
服用本品时应避免饮用含乙醇的饮料
罗红霉素
食物影响
进食减慢吸收速率及降低吸收度,生物利用度下降21%,峰浓下降,达峰时间延迟
牛奶及奶制品可增加本品生物利用度达15%
结论:应空腹服用或与牛奶、奶制品同时服用
克拉霉素
食物影响:与剂型、释放速率及年龄有关
延迟速释片吸收,影响达峰时间及代谢物形成
进食增加缓释片吸收,与空腹相比AUC增加30%
进食降低成人混悬液剂型吸收,但增加儿童吸收量
结论:
速释片应空腹服用
缓释片应与食物同服
成人应空腹服用混悬液,儿童服用混悬液时可与食物同服
第四代喹诺酮
现进入临床应用品种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吉米沙星正在临床验证中,此二种第四代喹诺酮药物食物对其吸收影响较小,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
洛美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类,口服生物利用度90%
食物影响:进食对其基本无影响
结论: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
氟罗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中长半衰期品种,t1/2β长达10hr,达峰时间1-2hr,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食物影响
轻度降低吸收度
高脂、富钙食物降低峰浓与AUC及推迟达峰时间
本品不影响咖啡因代谢
结论:虽食物对吸收有轻度影响,但由于本品高生物利用度,仍可与食物同服
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目前正在取代环丙沙星广泛应用于临床。

半衰期长达5-8hr,可一天一次用药,且生物利用度可达95%以上
食物影响:食物对本品吸收基本无影响
食物可使左氧氟沙星Tmax延长至1hr,Cmax轻度下降约14%
对氧氟沙星仅见Tmax延长,而AUC及Cmax均无改变
本品不干扰咖啡因代谢
结论: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且与食物中钙及咖啡因含量无关
诺氟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中生物利用度最低者,仅相当于所给剂量40%
食物影响
延迟吸收速度及减少吸收度
牛奶或奶制品可使本品吸收减少40%
由于本品抑制咖啡因清除,与富含咖啡因类食物同用,使血中咖啡因浓度增高,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结论
餐前1hr或餐后2hr服用
不应与牛奶或富含咖啡因的饮料同时服用
头孢克洛
特点:由于本品是双极性,一水化合物,且在肠壁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吸收,双脂层及粘液层对其吸收无障碍,故生物利用度高,可达所给剂量90%左右,但不同剂型间吸收有差异
食物影响
进食影响混悬剂吸收,使达峰时间延迟,从45分钟延迟至1hr,峰浓度下降1/2-1/3
进食可提高长效缓释片吸收,使吸收度明显增加,升高峰浓度
结论
混悬剂型应予餐前1hr或餐后2hr服用
长效缓释片应在进食时或餐后1hr内服用
含钙、镁制剂可降低长效缓释片吸收,不应与钙、镁制酸剂等同时服用
进食对片(胶囊)剂仅见峰浓度轻度下降,可空腹服用或服用前进食少量食品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头孢地尼
特点:第三代头孢菌素,其生物利用度不仅受食物影响,且与剂型剂量相关,胶囊剂生物利用度300mg-21%;600mg-16%,混悬剂约为25%
食物影响
高脂饮食明显地影响吸收,可使Cmax下降16%,AUC下降10%
结论:应空腹或进食后2hr服用
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
特点:前体药物,体内经非特性酯酶水解成头孢呋辛产生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所给剂量40%左右
食物影响
进食可明显增高生物利用度,可增至50%,牛奶及奶制品作用更明显,可使AUC增加22-88%,峰浓度也明显提高
食物作用与剂型相关,食物对混悬剂影响最显著
结论:进食时服用或与牛奶(奶制品)同服
前体药物—头孢泊肟酯
特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泊肟的前体药物,生物利用度约为41-50%
食物影响
进食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可从40-50%增至52-64%
食物作用与剂型相关:对混悬剂作用不明显,可使片剂AUC增加34%,Cmax增加22% 机制:食物抑制肠腔酯酶,使本品降解前先吸收,故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结论:本品应与食物同时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