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范文

合集下载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规章制度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规章制度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应急救援器材的管理,提高救援效率,保障人员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和单位的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工作。

第三条应急救援器材是指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装备、器具等物品。

第四条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可靠、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领导机关应当加强对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

第七条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工作应当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八条应急救援器材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熟悉操作、娴熟应用。

第二章应急救援器材的备案登记第九条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和单位应当对所属所有应急救援器材进行备案登记,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型号、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等信息。

第十条备案登记应当由专人负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一条备案登记信息应当定期检查核实,确保及时更新。

第十二条备案登记信息应当采用电子化管理,便于查询和统计。

第三章应急救援器材的购置和更新第十三条应急救援器材的购置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质量可靠。

第十四条应急救援器材的购置资金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到位。

第十五条应急救援器材的更新应当定期进行,及时淘汰老化或不适用的器材。

第十六条应急救援器材更新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七条应急救援器材更新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器材的有效使用。

第四章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保养第十八条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器材的正常运转。

第十九条维护保养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操作规范。

第二十条维护保养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润滑、检修、保养等。

第二十一条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建立相应的记录,及时整理归档。

第二十二条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加强对器材的巡视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内容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内容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做好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工作,保障器材的有效利用和维护,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应急器材室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

2. 应急器材室管理员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由应急管理部门委托任命。

三、器材的采购和验收1. 应急器材的采购需经过严格的申报、审批程序。

2. 验收新采购的器材,应接受验收人员的检查,确保器材的质量和数量与采购合同一致。

3. 验收合格的器材应当及时入库并进行分类存放。

四、器材的保管1. 应急器材室管理员要对器材的存放位置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存储空间的充分利用和安全。

2. 应急器材的储存应采取防潮、防尘、防火等措施,确保器材的完好无损。

3. 应急器材的保管人员应做好每日巡检工作,确保器材的使用状态。

五、器材的领用和归还1. 领用器材需填写领用单,经过领用人员和应急器材室管理员的签字确认。

2. 领用器材后,领用人员应按照规定的使用要求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挪用或转借。

3. 归还器材应及时,经过应急器材室管理员验收后确认。

六、器材的维护和保养1. 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应急器材室管理员负责,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2. 对于易损件和长期不用的器材,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确保器材的性能不会因长期存放而降低。

3. 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器材,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七、器材的更新和淘汰1. 对于已经使用过期或者无法维修的器材,应及时进行报废。

2. 对于性能更新的器材,应适时进行更新,以应对新的应急需求。

八、安全保障1. 需对应急器材室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保障器材室内设施的正常使用。

2. 对于特殊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应加强安全防护和管理措施。

3. 对于应急器材室内的急救设施和消防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九、监督检查1. 应急管理部门对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督促管理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化工厂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

化工厂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

化工厂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做好化工厂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工作,确保应急器材的完好性和可用性,以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有效地应对危险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厂内设立的应急器材室,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应急用水、防护设备、消防器材等应急用品的管理。

三、应急器材室的设置1. 应急器材室应设置在易于管理、便于使用,并能防止恶劣环境影响的位置。

2. 应急器材室应有明显的标识和门禁工具,以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并保证器材的完好性。

3. 应急器材室的面积和设施应根据公司规模和生产情况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应急器材能够满足突发事件处理的需要。

四、应急器材室的管理1. 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工作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设立专人进行日常的巡查和维护工作。

2. 应急器材应由专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测试,并保持相关记录。

3. 应急器材的购置和更新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器材的质量和有效性。

4. 应急器材的摆放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易于取用和快速响应。

五、应急器材的分类和规范1. 应急器材应按照其用途和特性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员工能够迅速找到需要使用的器材。

2. 应急器材的使用应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避免误操作或造成二次伤害。

3. 应急器材的放置和储存应遵守相关规定,防止损坏和污染。

六、应急器材的维护和保养1. 应急器材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器材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 应急器材的维护和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内容、人员等,以便跟踪和溯源。

3. 应急器材因损坏或过期需要更换时,应及时更新,并将废弃的器材妥善处理。

七、应急器材的培训和演练1. 公司应急应对培训应包括应急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流程,确保员工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操作应急器材。

2. 公司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包括应急器材的使用和效果评估,以便不断改进应急预案和器材配置。

八、应急器材室的安全防护1. 应急器材室应设置足够的安全防护装置,防止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发生。

应急救援器材库管理制度范文

应急救援器材库管理制度范文

应急救援器材库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加强应急救援器材库的管理工作,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和职责1. 应急救援器材库的管理机构为应急管理部门。

2.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订应急救援器材库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器材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配备管理人员并进行培训,以及执行其他相关职责。

3. 应急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器材库管理员,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三、器材库建设1.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位于安全、便捷的地点,地理位置、空间面积和结构布局应符合藏装器材的要求。

2.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具备防火、防水、防盗、防震等基本安全设施。

3.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配备适量的器材床位、储物柜、货架等存放设施,确保各类器材的整齐存放。

4.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配备必要的通风、排水等设备,保证库内环境卫生和器材的正常使用。

四、器材库管理1.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制定详细的器材清单,并进行分类编码,确保器材的统一管理和易于查找。

2.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设置专用的进出货登记簿,并规定必须由责任人签字确认后方可出库。

3.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实行定期盘点制度,包括日常盘点、月度盘点和年度盘点,确保器材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4.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对器材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器材的良好状态和完好可用。

5.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建立定期更新制度,对旧化、损坏或过期的器材及时更新或淘汰,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6.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加强器材库存信息的记录和管理,确保器材库存的动态掌握和合理调配。

五、器材库使用1. 应急救援器材库应根据救援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和调度器材使用,确保用材的及时性和经济高效性。

2. 应急救援器材库在使用器材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切勿随意改动或损坏器材。

六、紧急情况下的器材库管理1. 在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器材库应配合相关部门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装备,并保证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2. 在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器材库管理员应积极配合救援工作指挥部的指挥,确保器材的及时调度和使用。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范本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范本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应急器材室的有效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工作,包括应急器材的采购、储存、维护、使用和处置等方面。

第三条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职责第四条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应急器材室管理员具体实施。

第五条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1. 制定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组织应急器材的采购、储存、维护、使用和处置等工作;3. 检查应急器材室的安全设施和器材设备,确保其完好有效;4. 组织应急器材室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 建立应急器材室的档案和资料,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六条应急器材室管理员的职责:1. 负责应急器材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应急器材室的安全、整洁、有序;2. 严格执行应急器材室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确保应急器材的正常使用;3. 定期检查应急器材的完好性,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上级;4. 负责应急器材的维护、保养和更新工作,确保应急器材的性能稳定;5. 参与应急器材室的培训和演练,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应急器材的采购与储存第七条应急器材的采购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实际情况,结合突发事件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

第八条应急器材的采购应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供应商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责任。

第九条应急器材应按照类别和用途进行分类储存,标识清晰,便于取用。

储存环境应满足器材的存放要求,确保器材的性能不受影响。

第四章应急器材的维护与保养第十条应急器材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一条应急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二条应急器材室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应急器材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应急器材的正常使用。

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范文(4篇)

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范文(4篇)

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应急物资、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应急处置能力的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应急物资、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

第三条应急物资、设备管理委员会是本单位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应急物资、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

第四条本单位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组织开展应急物资、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

第五条应急物资、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应形成记录,并进行归档保存。

第二章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第六条应急物资、设备检查是保证应急物资、设备状态良好的前提。

根据应急物资、设备的性质,制定相应的检查细则。

第七条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由专人负责,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一)应急物资的存放是否符合要求?(二)应急设备是否完好?(三)应急物资是否在有效期内?第八条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的结果应及时上报应急物资、设备管理委员会,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九条应急物资、设备管理委员会对检查结果进行审核,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第十条没有通过检查的应急物资、设备应立即进行修复、更换或更新。

第三章应急物资、设备维护第十一条维护是应急物资、设备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基本手段。

根据应急物资、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且可行的维护计划。

第十二条应急物资、设备的维护工作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进行。

第十三条应急物资、设备的维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一)定期清洁维护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二)检查应急物资的数量、完整性,及时补充;(三)对于易损件或易耗品进行更换;(四)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或改进;(五)定期更换电池等易损件。

第十四条应急物资、设备维护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上报应急物资、设备管理委员会。

第十五条应急物资、设备管理委员会对维护结果进行审核,确定维护的效果,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及流程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及流程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及流程一、管理制度1. 应急器材室是单位内部用于存放和管理各类应急物资和器材的专用场所,其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保障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安全、完好和可随时使用;- 合理利用空间,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物资和器材;-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准确记录和使用。

2.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应急器材室的使用权限和管理责任;- 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存放、分类和编号规定;- 应急物资和器材的检查、维护和更新要求;- 应急物资和器材的领用、归还和报废程序。

3.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应当与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调配和使用应急物资和器材。

二、流程1. 应急器材室管理员(1)应急器材室管理员是单位内负责应急器材室管理的专门人员,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负责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存放、维护和更新;- 制定和执行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 组织应急物资和器材的检查、盘点和报废。

(2)应急器材室管理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应急物资和器材管理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各类应急器材及设备,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2. 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存放、分类和编号(1)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存放应当按照其种类、用途和规格进行合理分类,设立相应的标识和编号,方便查找和使用。

(2)应急器材室内应当设有储物柜、货架、箱子等存放设施,便于将应急物资和器材进行整齐、有序地存放。

(3)应急物资和器材的编号应当符合统一规定,标识清晰明确,方便管理员和使用者快速查找和确认。

3. 应急物资和器材的检查、维护和更新(1)应急器材室管理员应当定期对应急物资和器材进行检查和清点,确保其安全、完好和在有效期内。

(2)发现应急物资和器材破损、过期或损毁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维修、更换或报废处理。

(3)定期对应急物资和器材进行更新,根据实际需要采购新的物资和器材,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预案要求。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范文(4篇)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范文(4篇)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的基本原则为依法、科学、综合、有效、公开、公正、便利。

第四条本制度的任务是确立物资装备的采购、使用、保管、维修、报废等环节的规范,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物资装备的使用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

第五条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资装备的划分、采购、入库、使用、保管、维修、报废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物资装备的划分第六条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按照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紧急医疗救援物资装备类:包括医疗设备、急救药品等。

(二)消防救援物资装备类:包括消防器材、灭火器等。

(三)防护救援物资装备类:包括防护设备、防毒面具等。

(四)通信救援物资装备类:包括通信设备、无线电台等。

第七条物资装备的划分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归类,并制定详细的物资装备目录,方便统一管理和使用。

第三章物资装备的采购第八条物资装备的采购应根据实际需要,经过安全评估和预算审批程序,确定采购数量和款式。

第九条物资装备的采购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公开、公正、公开的招标方式进行。

第十条采购的物资装备应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合格。

第十一条采购的物资装备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要求进行交付,同时做好验收工作,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要求退换。

第四章物资装备的入库第十二条物资装备到达后,应立即进行入库登记,并在物资装备目录中进行更新。

第十三条入库时应按照物资装备目录规定,对物资装备进行分类、编号、计量等工作,并做好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

第五章物资装备的使用第十四条使用物资装备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禁止滥用、浪费和私自借用。

第十五条物资装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进行,禁止擅自改变和使用不合格的物资装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器材室管理制度范文
篇一: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内部应急救援器材的储备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为发生突发事故救援时提供物质保障,保障应急救险预防工作的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应急救援器材(包括消防器材和设施、防化服、呼吸器、防毒面具、洗
眼器、应急灯、应急泵、因灼伤等治疗时所需的药品等)检查维护保养管理。

3、职责:
1)安全环保部负责消应急救援器材的监督管理。

2)各车间(部门)负责区域内应急救
援器材的日常管理。

3)供应部负责采购有资质厂家的应急救援器材。

4、检查与维护管
理 1、管理要求
1)非火灾或事故下,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准使用、试用和玩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
全标识得等应急救援器材。

特殊情况(非事故)确需使用时,需经安全环保部门许可。

、滤毒罐、药品类必须保证在有效期内,并定期更换。

2)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严禁圈占、堵塞消火栓、灭火器等应急救援器材通道,保证通道出口畅通,处于随时
可用状态。

3)严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对破坏消防设施等应急救援器材和标识
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5)由安全环保部对消防器材和设施、防毒面具等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巡检,按照消防器
材和设施的性能要求,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及时更换
或维修。

2、维护管理:(1)日常检查
1)应急救援器材的每日由所在部门班组进行检查记录,保障其随时可用状态。

2) 电仪车
间每月1号、11号、21号对备用应急电源进行一次试验,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3)安全环保部每月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监督检查一次,检查器材是否齐备,并处于安全无损和适当保护状态。

(2)消火栓系统定期检查
消火栓箱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和其它损坏。

班组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车间负责人每月进行两次全面检查。

检查要求为1)消火栓排水阀杆不应有渗漏现象。

2)消防水枪、水带、消防水带卷盘及全部附件应齐全良好,卷盘转动灵活。

3)消火栓箱
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件的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完好无缺。

4)消火栓及消防水
带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3)灭火器材的定期检查
灭火器材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照,班组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车间负责人每月进行两次全面检查。

检查要求为
1)检查数量、压力或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喷管有无破损,检查外观有无明显锈蚀;推车式灭
火器需检查行驶机件是否灵活,伸展胶管有无破损;铅封是否完好。

2)灭火器每年检验一次,每次检验前由所属车间向安环部提出申请,由安环部负责联系检验单位。

(4)防护
器材的定期检查
防化服、呼吸器、防毒面具、滤毒罐、耐酸碱雨靴及手套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剐伤和其它损坏。

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检查要求为 1)防化服、防毒面具、耐酸碱雨靴、手套有无破碎及剐伤,看是否老化。

2)检查滤毒罐体有无锈蚀,是否在有效期内。

3)对空气呼吸器的检查,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在28-30兆帕之间。

4)任一项不合格,都应尽快更换(5)应急专柜的定期检查
应急专柜应保持清洁,无灰尘,车间班组应每天进行检查,检查要求为: 1)按照应急专柜清单检查柜内物品是否齐全 2)应急专柜标识是否齐全
3)柜内物品按照要求频次进行检查(6)洗眼器的定期检查
洗眼器应保持清洁,无灰尘,车间班组应每天进行检查,检查要求为: 1)喷嘴、齐全喷

2)洗眼器有水且水质正常、不浑浊 3)冲洗房标识齐全
(7)应急灯、应急泵的定期检查
应急灯、应急泵每周由所在车间进行检查一次,检查要求为: 1)应急灯开关试验结果正常、主电显示正常 2)应急灯悬挂牢固、表面清洁 3)应急泵能正常开启,阀门开关自如6. 相关记录
6.1 《消防栓检查记录表》 6.2 《灭火器检查记录表》 6.2 《应急救援器材维护保养记录》
7. 支持性文件 7.1 安全奖惩制度 8. 附则
8.1 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8.2 本制度自2013年9月1日开始执行,原《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篇二:应急救援器材管理规定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办法
为完善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器材发挥其应有作用,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特制定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办法:
一、急救援器材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准备,在应急救援救护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应急救援器材在日常的完备有效,不得随意使用或挪作他用。

二、分公司/项目部对现有的应急救援器材负有储存和妥善保管
的责任,对救援器材应定人、定点、定期管理,并将“三定”情况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对调整情况应及时向公司工程管理部进行汇报,以便管理。

三、分公司/项目部应设置应急救援器材保管室,应派专人管理,
保证在突发事件时应急救援器材可靠顺利使用。

四、各个救援器材责任人应按规定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维护、
清洁,及时更新有效期以外或状态不良的器材、补充缺失的器材、定期进行清洁擦拭,如发现较为严重问题时,应及时上报分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并将检查、维护、清洁情况记录在案。

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教育
,使员工掌握应急救援器材的正确
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在日常情况下的完备有效。

六、分公司/项目部应经常对应急救援器材存储、检查、维护、
擦拭、记录情况进行督导,促进对救援器材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七、对于工作不到位现象,分公司/项目部有权根据相关管理规
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对于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后果按公司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八、不得随意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拆解维修。

篇三: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制度
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制度
为做好我院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应急抢救,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物资是在事故即将发生前用于控制事故发生,或事故发生后用于疏散、抢救、抢险等应急救援的工具、物品、设备、器材、装备等一切相关物资。

二、应急物资的采购入库有后期保障部采购,都必须一一填写入库清单,经验收后统一入库保管。

应急物品管理要建立专账,由专人管理。

三、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
1.经检验合格的应急物资,必须实行分区、分类存放和定位管理。

根据库房的条件和物资的不同属性,将储存物资逐一分类,根据其保管要求,仓储设施条件及仓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存放区,为方便抢修物资存放,减少人为差错。

2.应急物资应妥善保管,以保护物资的质量。

储备物资应防止受到雨、雪、雾的侵蚀和日光暴晒。

3.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应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检查人员每月要定期检查一次应急物资和工具的情况,发现缺少和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提出和督促,确保正常使用,检查人员每次检查时要进行详细记录,留存备
查。

四.应急物资的调拨由应急办公室统一调度、使用。

应急物资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建立与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五、奖惩措施
1.应急物资如保管不当或挪作他用,造成影响或经济损失的,当事人应当作相应赔偿,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对责任心强的保管人员,在物资的保管、养护方面有合理的建议或挽回经济损失的,将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