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治疗肠胃炎

合集下载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胃肠疾病的9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胃肠疾病的9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胃肠疾病的9个经验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白术,云苓,柴胡,佛手片,乌贼骨(或煅瓦楞子),甘草。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云苓,淮山药,石斛,小环钗,麦芽,丹参,鳖甲(先煎),甘草,田七末(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川连,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威灵仙,桔梗,枳壳。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白芍,台乌,威灵仙。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川连,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太子参,白术,云苓。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六、治泄泻方〔组成〕新鲜番石榴叶〔功效〕消炎止泻。

〔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先煎),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法夏。

〔功效〕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组成〕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冬瓜仁,桃仁,丹皮,皂角刺,芒硝(冲服)。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

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组成〕生大黄,丹皮,冬瓜仁,桃仁,芒硝。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治疗肠胃炎的中医方子

治疗肠胃炎的中医方子

治疗肠胃炎的中医方子肠胃炎的出现,肯定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健康,甚至会导致胃病发生。

治疗肠胃炎非常重要。

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肠胃炎的效果更佳,也更彻底。

如果你出现了肠胃炎,小编建议你不妨试试中医治疗方案。

下面,具体介绍了一些治疗肠胃炎的中医方子,一起来看看。

中医药治疗(1)外邪犯胃:发热恶寒,胸脘闷满,甚则疼痛,恶心呕吐,或大便泻泄,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方药: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桔梗、茯苓、橘皮、白术、厚朴、半夏曲,大枣。

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

(2)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得食愈甚,吐后症减,泻下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

(3)痰热内阻:脘痞恶主,吐泻频作,其气臭秽,心烦口渴,可伴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方药:厚朴、黄连、半夏、石菖蒲、豆豉、山栀、芦根。

中成药:加味香连丸。

(4)淤血阻络:胃脘疼痛频作,持续不减,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方药:炒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枳壳、丹皮、赤芍、乌药、元胡、三七粉、炒浦黄。

今天介绍的四个方子,都是用于治疗肠胃炎的。

如果你有肠胃炎问题,不妨试试这些方子。

小编提示中医可以治疗肠胃炎的方案有很多,我们在挑选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病症来选择。

除了可以用中药治疗肠胃炎外,肠胃炎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调理,改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医疗药品)胃炎中药方剂

(医疗药品)胃炎中药方剂

五灵脂8两、香附米8两、二丑2两、枳实2两、山楂2两,一起碾碎后加入1斤陈醋搅拌均匀,晒干成粉末状即可。

舀一汤匙药粉配合姜汤服下,一天服两次,早起和晚上临睡前【辨证】虚寒挟热。

【治法】温中补脾,清热理气。

【方名】胃炎验方。

【组成】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每天仙鹤草50克,水煎三次,将药液混在一起,分三次服。

连服3天灵药妙方苑心胃门沉香至珍丸治九种心痛。

一切胃疼,两胁胀满。

真沉香二钱丁香二钱木香二钱青皮(醋炒)五钱黄连五钱陈皮五钱莪术(煨)五钱上为末,面糊为丸,黍米大。

每用十丸,姜汤下。

治胃疼方广木香二钱三分乳香一钱三分雄黄二钱二分明矾四分共为细末。

每服五钱,黄酒送下。

又方用淡豆豉五钱,煎汤半茶盅,服之立愈。

治胃脘大疼方大栀子七个或九个,炒焦。

用水二盅煎八分,加生姜自然汁二、三分,服之立愈。

又方黑枣三枚,去核,填明矾令满,炭火烧枯存性,研末酒下,被盖暖,片时即效。

又方用古铜钱烧红,淬入陈醋中,令微热服之,自效。

治胃气冷疼方用白砂糖五钱熬水,热服,加生姜一片。

治心疼方将饭粒粘白矾为丸,每服三分即愈。

又方真麻油一盅,煎滚,冲入烧酒一小杯,乘热饮之即愈。

男女心疯白矾三钱郁金七钱共为末,面糊丸,桐子大。

每服三钱,白汤送下。

胃气疼沉香木香五灵脂乳香使君子肉陈皮茯苓各等分甘草少许共为细末。

每服一钱,滚酒送下即止。

大小男女一切心气疼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调服立效。

冷气抢心,一发即死,及久患心腹痛绝根蓬莪术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为末。

每服五分,淡醋汤下,发时服。

胃脘血气疼红花一大撮,水二盅,煎一盅服。

延胡散治冷气心疼及疝气腹痛。

延胡索胡椒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服。

神效散治心疼作酸,又治水停心作声如雷,口眼歪斜,不省人事。

胆矾一分为末,温黄酒送下,以吐尽痰为度。

心如刀刺(口吐清水有虫)生艾杵汁一大碗,先半日勿吃晚饭,次日五鼓先嚼烧肉于口内,切勿吞下,候口中水入肚,虫闻香则头朝上矣。

『经方集』经方辨治肠胃炎

『经方集』经方辨治肠胃炎

『经方集』经方辨治肠胃炎
梁某,男,57岁,郑州人。

有多年慢性肠胃炎病史,虽多次服用中西药,可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表现,近因腹泻、胃脘满闷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大便溏泻胶结不爽,每日五六次,腹中夹水声,偶尔腹痛,胃脘满闷,头晕目眩,倦怠乏力,手足不温,腹中怕冷,舌质淡,苔腻略滑,脉沉弱。

辨为痰饮胶结,阳虚不化证,治当攻逐痰饮,温阳化气,给予甘遂半夏汤与苓术甘汤合方加味,甘遂5g,生半夏12g,白芍15g,茯苓12g,桂枝10g,白术6g,红参10g,干姜10g,附子10g,炙甘草6g。

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分3服,每日1剂。

二诊:腹泻每日三次,以前方6剂。

三诊:手足转温,腹中怕冷减轻,以前方减附子为5g,6剂。

四诊:不思饮食,以前方加生山楂24g,6剂。

五诊:大便溏泻胶结不爽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

六诊:诸证基本缓解,以前方6剂。

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又治疗20余剂。

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大便胶结、腹中夹水声辨为痰饮,再根据手足不温、腹中怕冷辨为寒,因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辨为气虚,以此辨为痰饮胶结,阳虚不化证。

方以甘遂半夏汤攻逐痰饮;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化痰,加红参温补脾胃,干姜、附子温阳化饮。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中医治疗胃肠道病的方子

中医治疗胃肠道病的方子

中医治疗胃肠道病的方子中医治疗胃肠道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胃肠道疾病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因、病症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调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胃肠道病的方子:1. 健脾和胃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以健脾益气,和胃消食。

2. 清热化湿方:适用于湿热内蕴,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黏腻等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薏苡仁、滑石等,以清热利湿,调和脾胃。

3. 疏肝理气方:适用于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功能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香附、枳壳等,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4. 温中散寒方:适用于脾胃虚寒,表现为腹痛喜按、四肢不温等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干姜、附子、肉桂等,以温中散寒,健脾胃。

5. 养阴润燥方:适用于阴虚内热,表现为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玉竹、麦冬、石斛等,以养阴润燥,清热生津。

6.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气血瘀滞,表现为胃脘疼痛、固定不移等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丹参、红花、桃仁、川芎等,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7. 消食导滞方:适用于食积内停,表现为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等,以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每种方剂的具体药物配比和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同时,中医治疗胃肠道疾病也强调情志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

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

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生活中很多朋友都会得胃病,所以大家应该注意胃炎、胃胀气、胃溃疡。

胃病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得了胃病怎么办?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总有效率达98%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已治好无数病例,实乃天下奇珍之方!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浸泡半小时或生用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糯米多少不限)。

煎服法:洗净加水煎滚,再改小火煎半小时。

一天一剂,早晚煎服。

普通患者3剂即可恢复到70%,但要巩固疗效连服7剂以上。

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1、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用下方:组成A:台乌10克吴萸6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黄连8克青皮10克桔梗10克荜澄茄10克佛手片10克甘草6克组成B:苍术10克厚朴花10克建神曲10克陈皮10克山楂10克槟榔10克草果8克草蔻8克砂仁10克麦芽10克甘草6克2、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用下方:组成:台乌10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荜澄茄10克郁金15克陈皮15克青皮15克佛手10克玄胡10克丹参10克3、吃饭发噎,足抽筋,用下方:组成:苏梗10克槟榔10克木香6克厚朴15克甘草3克佛手15克木瓜15克苡仁20克4、患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用下方:组成:黄芩20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木香6克茵陈20克山楂15克赤芍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生大黄6克5、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用下方:组成:羌活15克生地20克秦艽20克防风15克茯苓2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苍术15克白术20克6、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用下方:组成:茯苓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扁豆10克陈皮6克连翘15克7、食后,食物上逆,用下方:组成A:苡仁30克大枣50克桔梗30克甘草16克组成B:京夏10克黄连6克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10克黄芩10克甘草14克8、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组成:枳壳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木通10克黄连3克大黄6克黄芩10克芒硝9克连翘10克藿香9克净菊花10克太子参10克柏子仁9克甘草3克9、冷气痛,用下方:组成:白附子10克干姜10克泡参10克肉桂10克丁香5克甘草3克野吴萸根25克花椒根25克香通根25克茴香根25克台乌根25克山当归25克青木香25克(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

中医保健中药调理肠胃的良方

中医保健中药调理肠胃的良方

中医保健中药调理肠胃的良方导言:中医保健久负盛名,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保护和调理肠胃方面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保健中使用的中药调理肠胃的良方。

一、养胃汤养胃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调理肠胃的方剂。

它由黄连、山药、茯苓等多种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胃的作用。

这种中药方剂能够缓解胃痛、恶心、胃胀等不适症状,提升消化系统的功能。

临床实践证明,养胃汤在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二、枸橼代茶枸橼代茶是一种温和的中药调理肠胃的方法。

它以枸橼皮为主要成分,配合其他草药如茴香、陈皮等。

这种中药能够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和排出,改善肠胃不适。

此外,枸橼代茶还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对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疲劳的人群也有辅助作用。

三、祛湿茶祛湿茶是中医保健中用于调理肠胃的中药之一。

由荷叶、苦参、白术等天然植物制成的祛湿茶,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湿气。

湿气在肠胃中滋生容易导致腹胀、泄泻等不适症状,通过饮用祛湿茶,可以改善湿气积聚的情况,增强肠胃的正常功能。

四、化痰丸化痰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方剂,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它由瓜蒌实、莱菔子等多种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痰、调理肠胃的功效。

该中药方剂适用于湿热困脾型的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五、薏苡仁粥薏苡仁粥是一道常见的中医调理肠胃的食品。

薏苡仁是一种具有健脾利湿、消肿利尿的药物。

将薏苡仁煮熟后磨成粉,加入水中煮粥。

食用薏苡仁粥可以改善湿气积聚、腹胀、腹泻等症状,对于慢性腹泻、湿气重的人群特别适用。

结语:中医保健中药调理肠胃的良方众多,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为重要。

在饮食习惯上,应保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同时,避免寒冷、辛辣、油腻等食物,有助于维持肠胃健康。

最后,有肠胃不适的人群,应及时咨询中医师,以便进行个体化的中药调理方案。

一味中药验方专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

一味中药验方专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

一味中药验方专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一味中药验方专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

半夏泻心汤加减(仅供参考):药物组成:半夏12g、黄芩6g、干姜5g、太子参12g、黄连3g、广木香10g、厚朴6g、砂仁3g、蒲公英12g、廿草6g。

随症加减:气虚者加黄芪、白术;阴虚者加生地黄、石斛、去半夏、干姜;虚寒者加良姜、肉桂、去黄芩、黄连;气滞者加枳实、延胡索、川楝子;便秘者加大黄、麻子仁;热重者加石膏、知母;血瘀者加丹参、王不留行;有溃疡或出血、泛酸者加日及、海螵蛸、赤石脂。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7日为一个疗程。

疗程间隔2~3日,最短2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坚持每月服药3剂,连服3个月。

功效主治:和胃降逆,开结散痞。

临床运用:246例患者浅表性胃炎136例,糜烂性胃炎68例,萎缩性胃炎4例,肥厚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炎28例,残胃炎6例,并发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11例。

经治疗统计,痊愈106例,显效76例,好转5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4.71%。

用药经验: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

笔者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或情志不遂导致气机不畅,损伤脾胃,引起脾胃气虚、胃失和降。

脾失健运,日久人里化热,与食、水痰相合而成虚实夹杂、寒热互见之症。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所注《伤寒论》,具有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的功效,是一张治疗脾胃病的名方。

方中加广木香、砂仁、枳实、厚朴增加行气解郁、和胃降逆的作用,加蒲公英、石膏清胃热而无苦寒之弊。

全方辛开苦降,寒热并治,补中和气,使邪去痞消正复,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诸症悉平。

因慢性胃炎复发率较高,脾胃功能的恢复尚需时日,因此在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恢复正常后,还应注意饮食、生活调节和情志调摄,并坚持每月服药3剂,连服3个月,巩固疗效。

参考资料:李秀莲.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246例.齐鲁药事,2004;23(9):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处方治疗肠胃炎
肠胃不好,主在脾胃虚弱,肠内湿热,但其形成原因也是复杂地,所以用中药处方治疗肠胃炎,必须先摸清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地肠胃炎,方可用药.肠胃炎处于人体中焦,即躯体中部,中部有病,根治起来疗程是比较长地,需要耐心治疗方可痊愈.中药治疗肠胃炎,轻者需服用中药月,中度者月,重度者月以上.只要服用后觉得症状减轻,就应坚持服用,若症状加重或不见好转,则应立即停药,到医院做器械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克,薏苡仁克,党参克,获苓克,血余炭克,赤石脂克,白芍克,白术炭克,陈皮炭克,柴胡克,厚朴克,黄连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克,白术克,炮姜克,炙甘草克,茯苓克,防风克,焦神曲克,焦山楂克,陈皮克,白芍克,秦皮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克,黄芪克,当归克,桔梗克,石榴皮克,川楝子克,肉桂克,黄连克,炮姜克,诃子克,赤石脂克,肉豆蔻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次.
中药处方(四)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克,秦皮克,黄柏克,黄连克,白芍克,白术克,苍术克,茯苓克,猪苓克,匾蓄克,山药克,木香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次.
b5E2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