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命令

合集下载

Linux服务器上监控网络带宽的18个常用命令

Linux服务器上监控网络带宽的18个常用命令

Linux服务器上监控⽹络带宽的18个常⽤命令本⽂介绍了⼀些可以⽤来监控⽹络使⽤情况的Linux命令⾏⼯具。

这些⼯具可以监控通过⽹络接⼝传输的数据,并测量⽬前哪些数据所传输的速度。

⼊站流量和出站流量分开来显⽰。

这些⼯具使⽤不同的机制来制作流量报告。

nload等⼀些⼯具可以读取"proc/net/dev"⽂件,以获得流量统计信息;⽽⼀些⼯具使⽤pcap库来捕获所有数据包,然后计算总数据量,从⽽估计流量负载。

下⾯是按功能划分的命令名称。

监控总体带宽使⽤――nload、bmon、slurm、bwm-ng、cbm、speedometer和netload监控总体带宽使⽤(批量式输出)――vnstat、ifstat、dstat和collectl每个套接字连接的带宽使⽤――iftop、iptraf-ng、tcptrack、pktstat、netwatch和trafshow每个进程的带宽使⽤――nethogsnagiosweb------nagios1. nloadnload是⼀个命令⾏⼯具,让⽤户可以分开来监控⼊站流量和出站流量。

它还可以绘制图表以显⽰⼊站流量和出站流量,视图⽐例可以调整。

⽤起来很简单,不⽀持许多选项。

所以,如果你只需要快速查看总带宽使⽤情况,⽆需每个进程的详细情况,那么nload⽤起来很⽅便。

结果是bit/s1. $ nload安装nload:Fedora和Ubuntu在默认软件库⾥⾯就有nload。

CentOS⽤户则需要从Epel软件库获得nload。

2. iftopiftop可测量通过每⼀个套接字连接传输的数据;它采⽤的⼯作⽅式有别于nload。

iftop使⽤pcap库来捕获进出⽹络适配器的数据包,然后汇总数据包⼤⼩和数量,搞清楚总的带宽使⽤情况。

虽然iftop报告每个连接所使⽤的带宽,但它⽆法报告参与某个套按字连接的进程名称/编号(ID)。

不过由于基于pcap库,iftop能够过滤流量,并报告由过滤器指定的所选定主机连接的带宽使⽤情况。

linux服务器抓包命令tcpdump

linux服务器抓包命令tcpdump

linux服务器抓包命令tcpdump tcpdump -i any -s0 -w /home/tcp.pcap单独总结tcpdump抓包的常⽤命令主要语法过滤主机/IP:tcpdump -i eth1 host 172.16.7.206抓取所有经过⽹卡1,⽬的IP为172.16.7.206的⽹络数据过滤端⼝:tcpdump -i eth1 dst port 1234抓取所有经过⽹卡1,⽬的端⼝为1234的⽹络数据过滤特定协议:tcpdump -i eth1 udp抓取所有经过⽹卡1,协议类型为UDP的⽹络数据抓取本地环路数据包tcpdump -i lo udp 抓取UDP数据tcpdump -i lo udp port 1234 抓取端⼝1234的UDP数据tcpdump -i lo port 1234 抓取端⼝1234的数据特定协议特定端⼝:tcpdump udp port 1234抓取所有经过1234端⼝的UDP⽹络数据抓取特定类型的数据包:tcpdump -i eth1 ‘tcp[tcpflags] = tcp-syn’抓取所有经过⽹卡1的SYN类型数据包tcpdump -i eth1 udp dst port 53抓取经过⽹卡1的所有DNS数据包(默认端⼝)逻辑语句过滤:tcpdump -i eth1 ‘((tcp) and ((dst net 172.16) and (not dst host 192.168.1.200)))’抓取所有经过⽹卡1,⽬的⽹络是172.16,但⽬的主机不是192.168.1.200的TCP数据抓包存取:tcpdump -i eth1 host 172.16.7.206 and port 80 -w /tmp/xxx.cap抓取所有经过⽹卡1,⽬的主机为172.16.7.206的端⼝80的⽹络数据并存储。

linux 服务器常用操作命令

linux 服务器常用操作命令

linux 服务器常用操作命令1.基本命令- pwd: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ls: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 cd:切换目录- touch:创建文件- mkdir:创建新的目录-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mv:重命名文件或目录,或移动文件或目录到其他位置- cat:查看文件内容- grep:在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find:查找文件并执行相应操作- chmod: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chown: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 top:实时查看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 ps: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信息2.文件操作- echo:输出文本内容到终端或文件- head:显示文件的前几行- tail:显示文件的后几行- less:按页查看文件内容- wget:下载文件- tar:打包和解压文件- gzip:压缩文件- unzip:解压缩文件- file:查看文件类型- scp:在本地和远程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sftp:通过SSH协议在本地和远程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3.网络相关- ifconfig:显示网络接口配置信息- ping:测试与指定主机的连通性- 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 ssh:建立安全的远程登录连接- telnet:建立与远程主机的非安全连接- nslookup:域名解析工具- traceroute:显示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路径- ifup/ifdown:启用/禁用网络接口- iptables:配置防火墙规则4.系统管理- uname:显示系统信息- whoami:显示当前用户- id:显示用户信息- date:显示系统日期和时间- uptime:显示系统的运行时间和平均负载- free: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 df: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du:查看文件和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 kill:关闭指定进程- reboot:重启系统- shutdown:关闭系统5.用户和权限管理- useradd:创建用户- userdel:删除用户- passwd:修改用户密码- su:切换用户- sudo:以超级用户权限执行命令- visudo:配置sudo的访问权限- chattr:修改文件属性- addgroup:创建用户组- delgroup:删除用户组- chmod: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chown: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6.日志管理- tail:实时显示日志文件的最后几行内容- cat:显示整个日志文件的内容- grep:在日志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systemctl:管理系统服务- journalctl:查看系统日志7.进程管理- ps: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信息- top:实时查看当前系统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kill:终止指定进程- nice:调整进程的优先级- nohup:在后台运行命令,不受终端断开影响- renice:修改进程的优先级这些是Linux服务器常用的操作命令,能够实现大部分日常操作和系统管理任务。

Linux终端中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

Linux终端中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

Linux终端中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在Linux操作系统中,系统服务的管理是很重要且常见的任务。

通过正确使用系统服务管理命令,可以方便地启动、停止、重启、查看服务的状态及配置等操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终端中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及其用法。

1. systemctl命令systemctl命令是目前最常用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它可以用于启动、停止、重启、重新加载服务、查看服务状态等操作。

1.1 启动服务要启动一个服务,只需在终端中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art 服务名```其中,服务名可以是任何一个已安装的服务的名称。

例如,要启动Apache Web服务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art apache2```1.2 停止服务要停止一个正在运行的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op 服务名```例如,要停止Apache Web服务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op apache2```1.3 重启服务如果需要重启一个正在运行的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restart 服务名```例如,要重启Apache Web服务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1.4 重新加载服务配置有时候,在服务的配置文件被修改后,需要重新加载配置,以使之生效。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reload 服务名```例如,要重新加载Apache Web服务器的配置,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reload apache2```1.5 查看服务状态要查看一个服务的状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atus 服务名```例如,要查看Apache Web服务器的状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atus apache2```2. service命令除了systemctl命令外,service命令也是一个常用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特别适用于一些较旧的Linux发行版。

linux服务器重启指令

linux服务器重启指令

linux服务器重启指令⼀、Linux 的五个重启命令 在linux下⼀些常⽤的关机/重启命令有shutdown、halt、reboot、及init,它们都可以达到重启系统的⽬的⼆、五个重启命令的具体说明 1.shutdown shutdown命令安全地将系统关机。

有些⽤户会使⽤直接断掉电源的⽅式来关闭linux,这是⼗分危险的。

因为linux与windows不同,其后台运⾏着许多进程,所以强制关机可能会导致进程的数据丢失﹐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甚⾄在有的系统中会损坏硬件设备。

⽽在系统关机前使⽤shutdown命令﹐系统管理员会通知所有登录的⽤户系统将要关闭。

并且login指令会被冻结﹐即新的⽤户不能再登录。

直接关机或者延迟⼀定的时间才关机都是可能的﹐还可能重启。

这是由所有进程〔process〕都会收到系统所送达的信号〔signal〕 决定的。

这让像vi之类的程序有时间储存⽬前正在编辑的⽂档﹐⽽像处理邮件〔mail〕和新闻〔news〕的程序则可以正常地离开等等。

shutdown执⾏它的⼯作是送信号〔signal〕给init程序﹐要求它改变runlevel。

Runlevel 0被⽤来停机〔halt〕﹐runlevel 6是⽤来重新激活〔reboot〕系统﹐⽽runlevel 1则是被⽤来让系统进⼊管理⼯作可以进⾏的状态﹔这是预设的﹐假定没有-h也没有-r参数给shutdown。

要想了解在停机〔halt〕或者重新开机〔reboot〕过程中做了哪些动作﹐你可以在这个⽂件/etc/inittab⾥看到这些runlevels相关的资料。

shutdown 参数说明: [-t] 在改变到其它runlevel之前﹐告诉init多久以后关机。

[-r] 重启计算器。

[-k] 并不真正关机﹐只是送警告信号给 每位登录者〔login〕。

[-h] 关机后关闭电源〔halt〕。

[-n] 不⽤init﹐⽽是⾃⼰来关机。

SSH_登陆LINUX服务器常用命令

SSH_登陆LINUX服务器常用命令

SSH 登陆LINUX服务器常用命令远程维护Linux服务器,使用SSH(secure shell)。

登陆:ssh [hostname] -u user输入密码:*****登陆以后就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机器一样控制它了,不过没有可视化的界面。

不过现在我所使用过的两个版本Linux(SUSE和FC5)中有可以使用类似FTP界面的工具。

使用工具连接时,选择SSH,端口是填服务器的SSH端口,默认是22,但是还是要手工填写。

连接上以后FTP 界面和shell同时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简单的传输命令:scpscp /etc/php.ini user@:/home/user会将本地的/etc/php.ini 这个文件copy 到,使用者user的主目录下执行命令之后需要输入密码,只后就开始传送。

scp user@:/etc/php.ini /home/user2将主机 上的/etc/php.ini文件copy到本地/home/user2目录下ssh –l user –p 22 输入密码即可登录l login_name指定登入于远程机器上的使用者,若没加这个选项,而直接打ssh lost 也是可以的,它是以读者目前的使用者去做登入的动作。

例如:ssh –l root ===================================================-c blowfish|3des在期间内选择所加密的密码型式。

预设是3des,3des(作三次的资料加密) 是用三种不同的密码键作三次的加密-解密-加密。

blowfish 是一个快速区块密码编制器,它比3des更安全以及更快速。

===================================================-vV erbose 模式。

使ssh 去印出关于行程的除错讯息,这在连接除错,认证和设定的问题上有很的帮助。

===================================================-f要求ssh 在背景执行命令,假如ssh要询问密码或通行证,但是使用者想要它在幕后执行就可以用这个方式,最好还是加上-l user 例如在远程场所上激活X11,有点像是ssh –f host xterm 。

linux服务器关机、重启、注销命令

linux服务器关机、重启、注销命令

linux服务器关机、重启、注销命令管理员root用户下执行命令。

1关机命令 shutdown好像ubuntu的终端中默认的是当前用户的命令,只是普通用户,因此在终端器中可以使用sudo -sh 转换到管理员root用户下执行命令。

1)shutdown –help可以查看shutdown命令如何使用,当然也可以使用man shutdown命令。

2) shutdown -h now 现在立即关机 3)shutdown -r now 现在立即重启 4)shutdown -r +3 三分钟后重启5)shutdown -h +3 “The System will shutdown after 3 minutes”提示使用者将在三分钟后关机6)shutdown -r 20:23 在20:23时将重启计算机7)shutdown -r 20:23 & 可以将在20:23时重启的任务放到后台去,用户可以继续操作终端2中断命令1)执行完命令后(若没有转到后台),可以使用CTRL+C来中止命令 2)kill 程序编码当命令在后台执行时系统会返回一个程序编码,例如:在使用 shutdown -r 20:23 & 系统返回系统编码:4905我们可以使用kill 4905来中止重启命令 3ps aux | grep 程序编号我们如果知道程序的编号,我们可以使用ps aux |grep 程序编号来查询该程序编号对应的命令是什么。

例如上面的程序编号为4905 ,我们可以使用ps aux | grep 4905 就可以查到 shutdown -r 20:23 & 的命令halt—-最简单的关机命令其实halt就是调用shutdown -h。

halt执行时﹐杀死应用进程﹐执行sync系统调用﹐文件系统写操作完成后就会停止内核。

参数说明:[-n] 防止sync系统调用﹐它用在用fsck修补根分区之后﹐以阻止内核用老版本的超级块〔superblock〕覆盖修补过的超级块。

linux查看服务器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的常用命令

linux查看服务器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的常用命令

linux查看服务器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的常用命令在Linux系统中,有多种命令可以用来查看服务器的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

这些命令包括:1. top:这是一个动态显示进程信息的命令,可以实时查看系统的整体负载和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在top命令的界面中,可以看到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进程数等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交互式操作来进行排序、过滤等操作。

2. htop:这是一个增强版的top命令,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更友好的界面。

htop支持垂直和水平滚动,以便查看所有进程的完整命令行参数。

此外,htop还支持自定义颜色、排序规则等设置。

3. vmstat:这个命令用于显示系统的虚拟内存统计信息,包括进程、内存、分页、块IO、陷阱和CPU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系统的整体负载情况。

4. iostat:这个命令用于监视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负载情况。

它可以显示磁盘的读写速度、I/O请求队列的长度等信息,从而帮助用户了解磁盘的性能瓶颈。

5. free:这个命令用于显示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交换内存和内核缓冲区的使用情况。

通过这个命令,用户可以了解系统的内存负载情况。

6. pidstat:这个命令用于显示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包括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I/O操作等。

它可以用来监视单个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以便找出资源占用较高的进程。

7. sar:这个命令用于收集、报告和保存系统活动信息,包括CPU占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I/O等。

它可以用来分析系统在过去的时间段内的负载情况。

这些命令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服务器的负载和资源占用情况,以便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排查。

在使用这些命令时,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命令和参数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进入路径查看文件删除文件 (2)
2.执行sql (2)
3.查看日志 (2)
5.用文件执行sql (2)
修改文件权限 (3)
查看文件的类型 (3)
删除文件夹实例: (3)
移动文件命令 (4)
解压zip文件 (4)
查看java 进程命令 (4)
查看apche进程命令 (4)
查看mysql进程命令 (4)
查看svn进程命令 (4)
Sh脚本后台执行 (4)
启动apache服务:(用root用户启动) (4)
启动mysql服务: (4)
启动svn服务: (5)
启动resin服务 (5)
查看文件权限 (5)
查看cpu占用率 (5)
查看文件底部命令 (5)
查看文件顶部命令 (5)
创建文件 (5)
强行退出文件 (5)
Tar文件 (5)
ftp命令 (5)
看自动运行crontab (5)
查看磁盘空间分区 (6)
查看目录下的各个文件大小日期等 (6)
查看环境变量 (6)
进入到用户的起始目录 (6)
退出并重新登陆 (6)
ftp命令 (6)
文件拷贝命令 (7)
拷贝文件夹命令 (7)
查看进程打开文件数 (7)
查看临时目录某个文件大小 (7)
查看环境变量 (7)
Linux清理mysql日志 (7)
1.进入路径查看文件删除文件
cd 进入某个路径
查看:ls
删除文件夹的东西:(进入到要删除的目录中)
rm -r *
2.执行sql
执行sql命令:
mysql -u 用户名–p 密码
再执行use 数据库名就可以执行sql语句了
Use mydatabase(数据库名)
3.查看日志
进入到日志所在的目录中:mysql 中jvm.log stderr.log stdout.log 执行tail -f stdout.log 命令
4.启动停止服务:
进入到mysql bin 目录中:
[eshouse@localhost bin]$ ./httpd.sh start --启动
[eshouse@localhost bin]$ ./httpd.sh start --停止
5.用文件执行sql
查看某个目录下某个文件(txt)执行sql
进到该目录下
Vi +文件名
输入10000+dd 删除10000个字符可以按i进入insert 状态
可以粘入新的数据
然后按esc -- : --wq 保存
esc -- : --q退出不保存
:+q!强行退出不保存
然后进到mysql目录下执行
Source 1.sql 就能执行sql
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x statapachelog.sh 赋予文件可执行权限
创建文件夹
mkdir name
查看文件的类型
vi +filename
: set ff? //查看类型从window上传的默认是dos
改变文件类型
vi +filename
shift+:
set ff=unix (改成unix才能执行shell脚本)
执行shell 命令:./+test.sh
删除文件夹实例:
rm -rf /var/log/httpd/access
将会删除/var/log/httpd/access目录以及其下所有文件、文件夹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这个rm -rf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linux没有回收站的删除文件:
rm -f /var/log/httpd/access.log
将会强制删除/var/log/httpd/access.log这个文件
复制文件命令
cp -f /usr/local/www/vhosts /var/ftp/pub
移动,目录:
cp -r /usr/local/www/vhosts /var/ftp/pub
解压zip文件
unzip +文件名
保存文件:先按esc键,再输入”:”,然后再按w,q
查看java 进程命令:ps -ef|grep java
查看apche进程命令:ps -ef|grep httpd
查看mysql进程命令:ps -ef|grep mysql
查看svn进程命令:ps -ef|grep svn
Sh脚本后台执行:./sh &
把控制台结果出处到文件中 ./sh >1.txt &
杀死进程kill -9 +进程
启动apache服务:(用root用户启动)
进入到apche的bin目录下(/app/apche/bin)
执行命令:./apachectl start
启动mysql服务:
进入到/app/mysql/share/mysql/目录下
执行命令:./mysql.server start
启动svn服务:
进入到/app/subversion-1.4.0/ bin /
执行命令:svnserve -d -r /app/subversion-1.4.0
启动resin服务:进入到resin的bin目录(/appresin-3.0.24/bin) 执行命令:./httpd.sh start
停止服务:./httpd.sh stop
查看文件权限:在文件所属的上级目录ls –l
查看cpu占用率:top
查看文件底部命令:shift+g
查看文件顶部命令:gg
创建文件:touch +文件名
强行退出文件“:”+q!
Tar文件:在文件的当前目录下执行命令:tar -zcvf xxx.tar xxx
解压tar文件:tar -zxvf xxx.tar
ftp命令
ftp 118.144.74.5
idcmonitor
abcd!@#$
进入到要上传的目录然后执行命令
put xx.tar(往服务器上放)取是get
bye
看自动运行crontab
crontab –l
修改
crontab –e
1 3 * * * /home/idmoniter/nutch/nutch_sh/CheckDomain.sh > /dev/null 2>&1
说明:/dev/null 2>&1设置不发送邮件
查看磁盘空间分区
df –h
查看目录下的各个文件大小日期等ls –lh
查看环境变量
env
进入到用户的起始目录
Cd
退出并重新登陆
Ctrl+d
ftp命令:
从.5取文件到33
在33上执行命令:
1.进到要放文件的目录idc m onitor@/home/app/tools
2.执行命令ftp 118.144.74.5
3.输入用户名密码idc m onitor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4.进入到要取文件的目录ftp> cd /hom e/app/tools
5.执行取文件命令:get resin-3.2.1.tar.gz
6.执行命令:bye 退出登录
文件拷贝命令:cp 文件名路径
拷贝文件夹命令:cp –R 文件夹名路径
查看进程打开文件数
lsof -p 13475 |wc -l
查看临时目录某个文件大小
du -sh /tmp/hadoop-idcmonitor
crontab 命令:
crontab –e编辑
crontab -l //列出某个用户cron服务的详细内容
查看环境变量
Env
Linux清理mysql日志:
进入到mysql执行sql命令中
执行下面的语句:
mysql> PURGE MASTER LOGS TO 'mysql-bin.000033'会把这个之前的都删除掉(比如TO 'mysql-bin. 0000332),但是自己本身不会删除掉
可以去mysql的var目录下检查
重命名文件夹命令
Mv 原文件名字新文件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