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之有声思维方法探析

合集下载

TEM8翻译策略的有声思维研究

TEM8翻译策略的有声思维研究
d s o r e a d c n e ta ay i a l a a g a e s n e a e sr n rd c o so t d n s r n l t n p ro a e s ic u s n o tx n lss swel s ln u g e s , r to g p e it r f u e t ’ta sai ef mln e . s o Ke r s r n l t n sr tg e ; AP T y wo d :t sai tae i s T ; EM8 a o
良 、 格 组 在 策略 使 用 量 上 呈 递 减 趋 势 , 在 “ 法重 组 ” “ 合 且 句 、 进行 言 外 判 断 ” “ 受 直 觉 判 断 ” “ 选 备 选 译 文 ” 四 、接 和 筛 这
种策略 的使用上存在显著 差异 , 它们与语篇 、 境和语感有关 , 语 并对成绩有显著 的预 测性。 关键词 :翻译策略 ; 声思维 ; 有 英语 专业八级考试
0 n a Da -d n
(u n e C lg , ho i nvrt, hoig3 2 0 , hn) Y ap i o ee S axn U i sy S axn 10 0 C ia l g ei A s atT Pme o d p dt xlr es b cs s frnl i t t is n e lt nt tet nl i bt c :A t di a ot oepoet uj t’ueo as t ns a ge dt ir a o a s t n r h s e h e t ao re a h re i oh r ao
(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 , 浙江 绍兴 3 2 0 ) 10 0 摘 要 :采用有 声思维 实验考 察英语 专业八 级翻译过程的策略使 用情 况及其与成绩 的关 系。结果表 明: 回译” “ 和

基于有声思维语料的英译汉翻译研究

基于有声思维语料的英译汉翻译研究

有声思维指受试者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 , 随时随地讲出头脑里的各种信息。理想的有声思维 是受试者一刻不停地说出自己在完成特定任务时大 脑内的任何信息
[ 2]
2. 2
T APs 语料搜集和分析 实验前应向受试者说明该实验的目的和注意事
。因此有声思维实质是当事人用
项 , 受试者按要求翻译的同时口述思维活动, 实验 者对被试者的翻译过程进行观察和监控, 同时用录 音机录下其翻译过程中的口述报告。受试者的翻译 结果、口述报告和翻译结束后的回顾报告以及录音 转录的文字均为实验所得的 T APs 语料。 实验完成后进行语料分析。分析的步骤是首先 将有声思维录音转换成书面记录 ; 其次分析数据 ( 包 括受试者的有声思维录音、整理的录音记录, 书面 翻译草稿、译文问询调查记录和翻译过程回顾报告 等等) ; 然后得出结论。
Hale Waihona Puke ( 总第 113 期 )基于有声 思维语料的英译汉翻译研究 ( 梁高燕 )
63
有困难的短语等。如例 8 中的 Fox new s 一词, 在 实验完成后的翻译回顾访谈过程中发现 , 无经验的 译者不知其所指 , 将文中的 coverage! 翻译成了 掩 盖! ; 而根据转 录的磁带文 字内容 , 有 经验的译 者 知道福克斯新闻频道( Fox New s) 是美国的一家有 线电视新闻频道 , 与 CNN 并列为美国最重要的两 个新闻频道。前文中提到的∀journalism# 我知道应指 ∀新 闻报 道 # , ∀ coverag e# 是 什么 意 思 ? 嗯 ∃ ∃ 嗯 ∃∃通过分析句式∀not ∃but ∃# 我觉得两个词是对 等关系 , 都应该和新闻有关 , ∀coverag e# 肯定也是 指∀新闻报道# ! 。 3) 对于 13 个句子中出现的以下词汇如 eBay, podcast ing, rotisserie league, Wikipedia, Nissan, Shanda, Fox news 等等 , 有经验译者的背景文化知 识较为丰富 , 而无 经验的译 者的背景 文化知识 缺 乏。 ( 两位有经验译者了解 eBay, podcast ing, Wiki pedia, Nissan, Fox news 等词的含义及所指, 而两 位无经验译者却对上述大多词汇的含义及所指一无 所知 , 翻译时感到一头雾水, 无从下手。 ) 如例 4 中 的 podcasting 一词 , 有 经验 译 者将 其 翻 译为 播 客! 。在实验完成后 的翻译回 顾访谈过 程中发现 , 有经验的译者不仅知道该词含义为 播客! , 而且知 道这个词是由 iPod, 意思是苹果 MP 3 播放器, 和 broadcasting 两个词组合 起来的, 它指的是一 种新 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 , 而无经验译者则没有相关的 背景知识可以 利用。又如访谈 4 位无经验的 译者 时, 当问到 F ox News 是什么 ?! 时, 有 3 个人的回 答是 不知道! , 只有一个回答 是不是指福克斯新 闻? ! 。 4) 有经验译者和无经验译者相比, 遇到一词 多性和一词多义时更善于利用语义情景来准确确定 其具体含义 , 如 rev iew 一词是一词多义, 有回顾、 复习、 评价等含义 , 在此处 product reviews 应译为 产品回顾! ; 如例 8 中的 sound 一词 , 有动词、名 词和形容词用法 , 在此 , 有经验的译者通过语法分 析确定其为形 容词, 此 例中含义为 健全的、稳健 的金融管理! , 而无经验译者则容易漏译或误译。 5) 有经验译者原文复读和译文复读的频率明 显高于无经验译者原文复读和译文复读的频率。前 者为 100% , 后者仅为不到 40% ( 无经验译者只复 读了 13 个句子中的 5 句, 即例 1、4、8、10、14, 复读率为 5/ 13) 。 6) 有 经验译者 的查询工 具主要是 纸质字典 , 而无经验译者的查询工具主要是电子词典。在实验

_二语研究中有声思维法的争议_评述

_二语研究中有声思维法的争议_评述
第四章是有关如何使用有声思维法进行二语研究数据收集的实用性指南, 主要在第三章横向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使用有声思维法进行数据收集的注意 事 项 ,例 如 二 语 实 验 研 究 中 如 何 指 导 受 试 进 行 有 声 思 维 ,包 括 知 情 同 意 权 、有 声
· 3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赖 鹏 《二 语 研 究 中 有 声 思 维 法 的 争 议 》评 述
2012 年 3 月
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外 国 语 文 双 月 刊 )
Mar.2012
第44卷 第2期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Vol.44No.2
· 书刊评介 ·
《二语研究中有声思维法的争议》评述
Melissa Bowles.2010.The Think-aloud Controversy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New York:Routledge.xi+172pp.
· 308 ·
赖 鹏 《二 语 研 究 中 有 声 思 维 法 的 争 议 》评 述
中,使用口 述 法 研 究 认 知 思 维 过 程 的 做 法 激 增,以 致 共 时 性 口 述 (concurrent verbal reports)和回溯性口述(retrospective verbal reports)普 遍 被 认 为 是 收 集 受 试 认 知 过 程 数 据 的 主 要 方 法 ,在 众 多 非 语 言 习 得 领 域 被 用 于 深 入 研 究 受 试 、客 户或病人的决定和行为。这种有声思维研究法其后被用于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领域。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包括 口 述 在 内 的 内 省 法 也 同 样 被 作 为 数 据 诱 导 技 巧 应用于研究阅读理解过程、阅 读 策 略、阅 读 中 的 心 译 过 程 (mental translation)、 写作思路(thought processes)和写作策略、同 声 传 译 者 的 认 知 过 程、实 施 言 语 行 为时的语用中介语形成过 程、会 话 互 动 中 的 认 知 过 程 等 等。 作 者 运 用 各 理 论 视 角和各研究领域的大量研究实例显示有声思维法可被用于回答多种多样的研究 问题。

浅析有声思维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

浅析有声思维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

浅析有声思维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受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影响,因而中文和英文的相互转化,会产生各类翻译错误,这就容易导致文化交流中的困难。

在调查有声思维的过中,本文主要以旅游翻译为例子,首先了解有声思维的具体概念,并且在其过程中详细讲解思维应用,了解应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其研究的目的是为有声思维文化的专有项翻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翻译的研究一直都比较注重于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但是对译文的分析、评价和与译文比较的研究较少。

但是只是研究翻译结果已经远远不能达到翻译的最初要求,也不能满足对翻译的本质要求,因而通过有声思维深入探究翻译的过程。

一、有声思维概念主要是指受试者为了完成某项任务,需要根据在头脑中形成的意识,讲述出各类信息。

其中比较理想的有声思维是指受试者要不停歇的说出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时,大脑内的任何信息。

有声思维可以说是当事人用语言表达自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有声思维”主要借鉴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人的思维过程,分析人的思维方法。

在具体的时间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测试这进行记录、分析受试者发出声音的话语,取得比较真实的解题思路和认知过程。

此外记录下来的言语和书面语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口头记录、书面语记录。

二、有声思维的应用—导游翻译为例(一)导游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导游词翻译一直在翻译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首先,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翻译是促进外语和母语相互融合的重要桥梁,但是由于导游词翻译需要了解双语文化间的差异,因而能够更好的推进语言融合;其次,翻译的优劣能够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上课过程可以针对学生的此类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但导游词的翻译自身有其特殊性,所以能够全面的展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最后,翻译能有效的提升外语学习手段,以及基本的语言知识运用,并且提高外语学习水平。

传统翻译课程比较注重翻译的结果,忽略翻译的内在过程,所以在进行导游翻译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将会暴漏出来:(1)很多教师更为注重翻译的结果,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表达出相对含义,但是忽略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表现以及想法;(2)教师也许掌握比较多的翻译经验和翻译理论知识,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带领学生解读导游词的具体翻译过程,只是将知识和经验介绍给学生,具体的应用要依靠学生自己理解,有的学生感悟能力比较高可用快速的理解相关知识,但是有的学生感悟能力一般,不能理解相关的运用方法,所以介绍的经验和理论对这类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有声思维法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有声思维法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对翻译进行研究的各种途径中, 有一种方法的 研究对
的口译教学来看, 我国口译人才专业化教学才刚刚起步, 对 象极其独特, 且理论关怀十分特别, 由此独树一帜地存在于
口 译翻 译人才 的培养仍无法满足我国 社会发展与需求, 如何 当 代翻 译研究中 并正在产生着越 来越大的 影响 力, 这种方法 培养适合中国国 情的 专业口 译人才是当 前我国口 译教学的 就是有声思维法。有声思维法在翻译上的研究, 将“ 翻译过 重点。 有声思维法是一种内省法, 源于认知心理学。 为了提高 程” 当做研究对象。2 O世纪 8 0 年, K r i n g s 对有声思维法加以
的认知过程“ 有意识” 地记住和报告, 但对那些已经“ 自动化” 有声思维数据的收集对比发现 , 口译过程中贯穿着对策略性
的V I 译过程却会有所忽略。 另外, 即使口 译过程是“ 有意识” 话语的处理, 在I : 1 译策略的采用上, 译员往往都是在意识和 的, 受试者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不做口头报告或并不一定 目的比较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的。口译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对
, I ‘
第 3 5卷 第 8期
Vo 1 . 35 NO . 8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u i h ua Uni v e r s i t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0 1 5年 8月
Au g .2 01 5
有声 思维 法在 口译 教 学 中的应 用研 究
外语人才尤 其是口 译人才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 新的要求。 2 0 世纪 7 0 年代, 在少数外语专业中 才能看到口 译课程, 而 如今在国 际社 会对专业E l 译人才急需的 新形势下, 口 译正在 从外语专业的 一门 必修课向一个系 统的 专业转变。 但 从目 前

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改革——有声思维翻译过程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改革——有声思维翻译过程研究

H l e 在其 《 om s 翻译 研 究 的名 与 实》 中 , 画 出 了 … 勾 翻译研 究 的轮廓 , 们所 做 的某一 领 域 的翻 译研究 大 人 都 能找 到在这一 翻 译研究 轮廓 中的位 ,他指 出翻译 .
研 究 分 为纯 研 究 千 应 , 研 究 ,纯研 究 分 为 理论 研 究 丌 L } J (hoe c lrnlt ns d tert a t s i u y)和描 写研 究 ( ecit e i - a o t a d sr i pv
De 2 9 ( 00 .
以学 生为 中心 的翻译 教 学 改革—— 有 声 思维 翻译 过程 研 究
津 丁 程 师 范学 院 外 罔语学 院 ,天 津 3 0 2 ;2 天津 大 学 文 法 学 院 。天 津 022 .
30 7 0 0 2)
摘 要 : 通过利用有声思维对学生和教师的翻译过程进行 了研究 , 发现影响其翻译能力有 4个方面的 因素 , 即哲学
o rnlin cmpt c mog te ujc .I i hpd ta ti ppr en se ‘i ih o h ecig ft s t o e ne a n h sbet t s o e ht hs a e a hd sfe l t n te tahn a ao e s } l g
( nw eg b u t nlt ns b cm ee c ) T具 分 k o l eao t r s i u - o p tne 、 d a ao
支能 力 (nt metl u — o p tne 和心 理 一 is u na sb c m ee c ) r 生理 成
分 ( sc o p yi oi l o p nns。莳菊 把 翻译能 p yh — hs l c m o e t) o g ac

汉英笔译翻译策略有声思维实证研究

汉英笔译翻译策略有声思维实证研究

汉英笔译翻译策略有声思维实证研究翻译能力较强的译者更有可能产出质量高的译文,这其中的原因可以通过考察译者执行某一特定翻译任务来探索。

本文通过对两组MTI学生(A组为CATTI 考试通过组,B组为未通过组)进行汉英翻译策略实验,目的为考查翻译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翻译策略使用情况。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有声思维法作为实验方法和数据收集方法。

要求受试笔头翻译《吉林省省情简介》,并口头陈述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测试后将所得录音转写为文字数据并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编码,结合问卷和采访描述并分析受试的翻译思维过程表现。

本次实验结果分析显示:1.A组学生识别出更多的翻译问题,问题的类别更广泛;2.除了使用处理词汇、句法问题的基本策略外,A组学生比B组使用更具全局性的策略;3.虽然两组学生的翻译过程都遵循基本的翻译策略模式,但在翻译过程的四个阶段,两组受试使用的翻译单位和翻译策略不同。

通过以上发现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A组学生译者能够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有效地使用翻译策略,解决翻译问题。

以上两类翻译人员的差异原因分析如下:获得翻译水平认证的学生译者能够针对翻译问题更主动地尝试翻译策略;由于在准备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过程中及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翻译的本质有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认识,把翻译过程看成是使用有效翻译策略不断解决翻译问题的过程,注重提高译文质量。

以上结论对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首先,在汉英翻译过程中使用有声思维法可以用来研究翻译者的思维过程,为汉英翻译过程研究提供新数据,揭示汉英翻译的内在规律;其次,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有声思维方法为翻译学习者展示翻译任务完成过程,鼓励学生翻译过程中积极思考,总结翻译问题,培养学生对翻译过程复杂性的认知,提高翻译策略的有效性及译文的质量。

最后,建议翻译教学中结合翻译资格认证考试,推进真实翻译项目教学,加强学生使用积累的有效策略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

有声思维法在英汉视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有声思维法在英汉视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视译教学研究、视 译 关 联 研 究 与 视 译 认 知 研 究,其
中视译本体研究 规 模 最 大、历 时 悠 久,其 次 分 别 为
视译教学研究、视译关联研究和视译认知研究.笔
者认为,翻译研究需加强内部融合性.翻译学历来
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不断地从语言学、社会学、心
理学、符号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发展壮
hekey.
学生视译译文转写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来源的多样化,包括煤炭和核能呃,能源和途径的多样化是关键.
学生有声思维记录
“原先以为 d
i
ve
r
s
i
f
i
c
a
t
i
on 只指能源,后来发现 r
ou
t
e不容易理解,所以犹豫了一下,才发现指能源来
例 4.
原文
学生视译译文转写
学生有声思维记录
例 2 是包括条件从句和不定式的复杂长句,较
之例 1,对学生的断句和衔接技巧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经验不足的学 生 往 往 试 图 以 笔 译 的 方 式 对 例
2 进行口译. 例 如,在 口 译 课 堂 上,一 位 学 生 就 无
法顺利地将例 2 译 出,在 进 行 有 声 思 维 回 顾 时,她
等,同时以改 善 翻 译 教 学 或 质 量 为 目 的 [9]. 然 而,
鉴于口译工作模式的特殊性,无法采用笔译研究中
常用的同步“内省法”,取而代之的是在时间上相对
滞后的“一般反省法”或“即时反省法”,从而揭示译
员的思维过程 [10].
二、研究现状
邓玮 [11]认为,视译研究可 分 为 视 译 本 体 研 究、
op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研究之有声思维方法探析[摘要]有声思维翻译研究方法是翻译研究的实证方法之一,它在翻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操作过程和方法论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

本文将对有声思维翻译研究方法的历史、概念、理论基础及其在研究翻译过程中的研究成果等相关问题进行基本的论述,并对有声思维翻译过程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有声思维;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思辨方法、理论方法发展到实证方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思想。

有声思维(think aloud protocols)翻译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的一种,在种种翻译研究的途径中,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及特别的理论关怀而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独树一帜,并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为什么要用有声思维方法研究翻译过程?译文是静态的,只研究译文则无法探究译者是如何成功地运用翻译策略的,也不易发现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即不能透过译文发现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活动,有时译文甚至会起误导作用。

至今,对工作中的大脑思维状态还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到,因此,研究人员试图用有声思维法间接观察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大脑思维。

一、“有声思维”的概念TAPs翻译研究就是让受试者用“有声思维法”(thinking aloud method)口述自己在翻译特定任务时大脑的所思所想。

与此同时,研究者会用录音机或录像机将受试者在实验中表述的一切言语记录。

受试者完成翻译任务后,研究者会将记录下来的录音转为可以用于进一步分析的文本数据(protocols),然后在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重组出受试者翻译时的一些思维模式和规律(李德超,2004,2005,2008)。

具体实践中是测试者通过记录、分析受试者出声思考时的话语,获得受试者较为真实的认知过程。

记录的言语和书面语分为口头和书面话语记录。

对个体思维活动的描述是在自然发生状态下进行的,所记录的数据是未经加工、修改和编辑的语言。

二、有声思维翻译研究的历史有声思维法始于Karl Bühler 和Edouard Claparede(1933,1934)的研究(L?scher,1991:6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Krings(1986),Gerloff(1987),House(1988),L?scher(1991)以及Tirkkonen-Condit(1993)等一批学者率先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有效数据控制的实证研究。

为了研究翻译的认知过程,他们借用了各种认知心理学中的方法,如有声思维(Think aloud protocols)和内省法(Immediate introspection)。

从1982— 2002这二十年间,有声思维翻译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述要和翻译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其研究对象逐步由学生转变为职业译员,其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

三、有声思维的理论基础Ericsson和Simon为有声思维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们认为,信息存放在不同的记忆区域中,提取途径与记忆能力都不同:短时记忆提取信息容易,但是储存空间非常有限,长时记忆提取信息困难一些,但储存空间较大。

只有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即受试者注意的信息才可直接获得并表达出来。

此外,由于言语编码的信息可以用口头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言语化没有干扰认知过程,有声思维只是减缓了任务的执行。

有声思维的话语记录能提供关于认知过程的数据,而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得这些数据。

因此在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时,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许多情况下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信息来源。

除了上述追忆信息理论,心灵主义与内省数据、行为分析与构建理解都为有声思维方法研究翻译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苗菊,刘艳春,2010)。

四、有声思维翻译研究的成果洛社(L?scher, W. 1996)用有声思维法比较了资深译员和非专业译员(学外语的学生)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他指出,尽管这两个群体的人都采用翻译策略,但两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程度不同,即,他们用翻译策略的范围和次数不同。

另外,研究发现他们采用翻译策略的取向不同,非专业译员的翻译策略趋向于注重形式,而资深译员趋向于意义。

他们采取的翻译单位大小不同,翻译单位的大小是区分资深译员和非专业译员的标志之一。

普通学生翻译时使用的翻译单位往往都较小,大部分以词为单位,而资深译员在翻译中采用较大的翻译单位,如句子、段落,或句群,而且,资深译员能自如地按需要转换大小翻译单位。

但在应用较大的翻译单位的同时,资深译员也不会忽视对较小语言单位的处理。

资深译员比非专业译员对原文和译文更能宏观监控把握,对风格也会更加留心。

(L?scher, W. 1996)她通过对资深译员的TAPs数据的分析发现,资深译员和半专业译员(正接受专业培训的译员)比非专业译员更常用全局策略。

她还发现,资深译员在制定翻译总体策略后一般都会按计划有序地执行该策略,而非专业译员翻译时对策略的应用没有一定的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带有很强的随意性。

(J??skel?inen, R. 1993)五、有声思维方法的局限性虽然有声思维正成为流行的研究方法,但它不是万能的,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有声思维翻译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可供参考的详尽图式,导致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研究报告中采用的方法无章可循。

作为认知科学中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只有在非常严格的实验条件下收集到的数据才有效。

而至今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研究报告对研究设计只做概括性的描述,收集数据的方法往往不太严格,有的连数据也不提供,没有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也不十分强,不能对核心的理论假设做出有效解释,呈现给读者的研究结果信度不太高。

六、结束语有声思维翻译研究方法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翻译的认识,其作为分析人类认知过程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

虽然如此,但质疑和争论从未停止。

因此,要达到实证研究的科学的研究标准,有声思维翻译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究者在运用有声思维这一方法时,有必要对有声思维法的话语记录的收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加以研究,并针对自己的研究进行考量后再仔细运用,建立更加严格的实验方法,在收集和分析数据时提高实验和理论的信度,为科学地研究翻译过程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Bernardini, S. Using Think-Aloud Protocols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methodological aspects.In John, N. Williams (ed.) RCEAL Working papers in English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6 〔C〕.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9: 179-199.〔2〕L?scher.w. Translation Performanc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 Psych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M〕. Tübingen: Gunter Narr. 1991.〔3〕L?scher, W. A psycholinguistic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processes〔J〕. Meta 41, 1996(1): 26–32.〔4〕J??skel?inen, R.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irkkonen-Condit, S. (ed) 〔C〕. Recent trends in empirical translation research. Joensuu: University of Joensuu Faculty of Arts. 1993: 99–120.〔5〕Laukkanen, J. Affective and attitudin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ocesses 〔J〕. Target 8, 1996 (2): 257–74.〔6〕姜秋霞, 杨平. 翻译研究实证方法评析〔J〕. 中国翻译, 2005,(01): 23-28.〔7〕李德超. 论TAPs翻译研究的前景与局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05): 385-391.〔8〕李德超. TAPs翻译过程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翻译,2005,(01): 29-34.〔9〕李德超. 有声思维法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TAPs翻译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 中国翻译, 2008,(06): 34-39.〔10〕苗菊. 有声思维——翻译内在过程探索〔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06): 43-46.〔11〕苗菊, 刘艳春. 翻译实证研究——理论、方法与发展〔J〕. 中国外语, 2010,(06): 92-97.On Thinking Aloud Protocols in Translation StudyMa Rui- jie(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730070 )Abstract:As one of the recently developed empirical approach, thinking aloud protocols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nd utilized in translation study. By reviewing its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 present paper points out its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despite its marginal success in some area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offering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Ps i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process.Key Words:thinking aloud protocals; translation stud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