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篇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篇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篇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篇

为了了解我们班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对本班小学生进行调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

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关于识兴趣、能力的现状,并能针对这种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识兴趣和水平。

调查方法

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小学生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等方面调查问卷。

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1)小学生对识的基本态度。从动机、兴趣、技能等多个方面了解小学生对待识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掌握状况。

(2)形成这种态度和能力的原因。根据调查反映情况进行研究、思考、分析,找出形成种种态度的原因。

(3)对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小结调查及分析状况,并依据此提出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消除学生不认真的态度,提高能力。

(二)调查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三)调查时间:x.5. 6——x.5.10

(三)调查方式:采用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调查中,发放、回收问卷80份,浏览教学作业50余本,听识课6节,就不同对象召开座谈会3次。基本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对待识的态度。

表现一:消极、厌恶的态度。问卷显示,讨厌识的约68%。

表现二:积极、喜欢的态度。问卷显示,愿意主动识的约21%。

表现三:无所谓的态度。问卷显示,为识而识的约11%。

通过调查和填写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一年级学生识的兴趣比较浓厚,也愿意

通过多种方式自主识,且形式多种多样。二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就比较被动,为了识而识,兴趣明显下降,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厌恶的情绪。在一年级预习课文时,能积极主动的预习生,方法多样,识记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但到了二年级由于识兴趣下降,识方法越来越单一,识能力也随之下降。相对于一年级时,识量有所降低。

表现为:

类型

识兴趣、方法

所占比率

自主识型

能自主运用多种方法

5%

天天雷同型

每天采用相同的方法

35%

照猫画虎型

仿照其他同学的完成

36%

随意编造型

不查典,进行胡编乱造。

24%

由上表可以看出,学生中为完成作业而完成占得比率较大,基本已经处于被动的识状态。

综上所是述,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是小学生的主要表现。这些消极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消极心态之成因的分析

对消极心态的成因,在做了调查研究后,综合如下:

(一) 识教学方法的机械单一

在识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正确默写出生新词作为检测识效果的最终目标,因

此将抄写、组词、默写等单一性的练习作为复习巩固的主要形式。()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在看图学句中识、归类识、随课文识等形式,但是师采用“集中识”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即结合讲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生。识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的兴趣,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过程使学习生时显得枯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造成学生运用词能力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学生识能力的培养欠缺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独立识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学生学习生的方法比较单一。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缺乏

有些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要认识常用汉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小学低年级语文,按目前小学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掌握455个生。到二年级,增加到1108个生,小学五年总识量为2615个。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尽快尽多地识,为进行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提供必要的条件。然而,目前识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机械的抄写,少则一行,多则十遍几十遍,由于学生只是一味的抄写,在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练习实效差。有些教师希望通过抄写让学生记,但往往学生在枯燥的抄写过程中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而写错,这些是教师应该在抄写前必须进行的指导。

调查后记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教学中,积极开展实践性识活动培养学生的识兴趣,教师要加强学习新的教学观念并对学生加强指导,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对改变识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2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发起并协办的20x年“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近日公布了结果:小学生课外阅读率达84%,人均每学期阅读

课外书为11.76本。另外,互联网和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的重要阅读渠道,阅读功利化和网络阅读娱乐化倾向需警惕。

“我觉得目前84%的阅读率可能偏高了一点。我们一方面为小学生阅读率的提升而欢心,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乐观,千万不要以为小学生阅读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告诉记者:“有一次我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我们随机在北京找了一所小学,用举手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大概有1/3的学生没有读课外书。我想,这是城市学校,农村的数据还要再高一些。另外,人均11.76本的数量也偏高了一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人均可能还不到10本。这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个特定的在线调查,是能够上网的那些人的阅读数据。”

根据“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显示,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小学生中,有六成(59.6%)的学生是为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同时有近八成(78.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小学生课外阅读呈现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在“卡通动漫”类课外读物阅读选择上,小学生与教师存在明显分歧:在读过课外读物的学生中,经常读“卡通动漫”类课外读物的学生有43.3%,但在小学教师问卷调查中,希望小学生多读“卡通动漫”类课外读物的教师只有27.5%。

另外,互联网和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的重要阅读渠道,小学生上网率已达到63.6%。在四至六年级小学生中,网络游戏是多数(55.6%)小学生网民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娱乐化倾向较为明显。另有46.7%的学生把“看书、看报、看期刊”作为自己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小学生的手机阅读率为31.3%。对于这一趋势,朱永新直言不是好事情:“对小学生来说,我主张适当远离电视、网络。尽管要让孩子懂得利用网络学习,但是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上网后大部分时间是在玩网络游戏。”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则认为,要谨慎看待这一趋势,“阅读不仅可以给孩子知识,还能促进心智的成长,数化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能替代纸本图书的阅读,还缺乏研究的支持,在现阶段不宜倡导,如果推广不当,会让孩子远离阅读”。他建议,既然网络阅读已成大势所趋,应开展研究对孩子们进行有效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课程的开设已经呼之欲出。通过小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可以看到:当被问及应通过什么方式促进小学生阅读时,有81.7%的教师认为应“设立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阅读”。同样,在所在年级未开设阅读课或阅读时间的小学生中,近九成(86.4%)学生希望开设阅读课或阅读时间。朱永新呼吁:“中小学应该专门开设阅读课程,现在搞的读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很难唤醒孩子的阅读热情。阅读不走入课程,就很难在学生中扎下根。”

据了解,“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自20x年3月启动,通过电视、报纸、期刊等大众媒体向全国各地小学征集小学生和小学教师样本参与网络问卷调查。截至7月15日,共收集有效小学生样本103821个,有效小学教师样本6694个。徐升国表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将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书香校园建设研究课题,开展书香校园阅读基地建设工作,同时还将在全国开展“我们爱读书”班级阅读创作作品征集展示活动,让更多的小学生走近阅读。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3

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兴衰,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个群体的健康与否,预示着国家的未来是否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同时,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心理指导,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未来的心理疾病人数,对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改善人口结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国家教育部的一位负责同志也强调: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成年人口中,有心理疾病的有一千多万人,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已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重要一环。要做好这项工作,认真进行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对我们分析、了解情况,对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着手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调查的项目及内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所谓健康,它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侧面来表现的。从表现形式看,生理健康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诊断,而心理健康,测试的手段就比较复杂。同样,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比了解小学生的生理状况要困难得多。我们按照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认真进行调查工作。

调查的设计:

(1)时间:20x.9.5--------20x.9.30

(2)对象: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

(3)方式:问卷、座谈会等

在对小学生的调查中,我分别从小学生

“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及性格、能力、交友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旨在考察学生智力智能发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的认识自己、良好的情绪注意力、心理承受能力,为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数据。

(二)调查情况分析:

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智能发育正常。一个小学生,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一般说其心理就是健康的。从我们的调查情况看,能正常学习的小学生占98%,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占97%,有一定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的占99%。我校在校生为1800人,在这一方面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1—3%,约为300多人。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准是同家庭成员、教师同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对人。从我们的调查情况看,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占99%,能以诚恳、谦虚、公正、宽厚待人的占97%,在这一方面,也有1—3%的

小学生有心理障碍。①父母关系与父母的对话程度非常好的,占51%,比较好和一般的,占21%和19%;几乎不交流和根本不交流的,占4.5%。与父母的最大分歧是不理解我的行为的,占30%;其次是溺爱和过高期望的,占13.4%;与父母产生矛盾时解决的方法,通过对话解决的学生,占75%,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接受

的,占12.3%。②对学校的态度和师生关系上。学校生活非常满意的,占59%,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占38%,不满意的占2%。对与教师沟通程度感到非常好的,占36.4%;其次是一般的,占32%,比较好的,占25%;几乎没有对话和根本不对话的学生,占6.1%。与老师最大的分歧是学习上的,占15%;不理解我的行为的,占13%,其他86名,占20%。与老师产生矛盾时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对话来解决的,占63.6%;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接受的,占17%;第三用间接方法(第三者或信件)的,占7%;第四是反抗,不想上学或逃学的,占1.3%。③与同学关系上能够交心的朋友,占48.4%;其次是有几名的,占38%,第三是没有的,占13%。交友的最大障碍是性格上的差异的,占17.4%;其次是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占7%。再就是缺少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占6%。与同学产生矛盾时处理方式是通过对话来解决的,占64%,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接受的,占17%;第三是用间接方法解决的,占7%。

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表现在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不做无谓的怨尤,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有99%的小学生在这方面是正常的,也有1%的小学生有这方面的心理障碍。

4、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统一,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毅力。在调查中,这一方面正常的占99%,有1%的小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障碍。

5、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良好的情绪,比较活泼、开朗,经常保持愉快,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憎恨坏人坏事,向往美好未来。调查情况表明,95—97%的小学生属于心理健康范畴,另外3—5%的小学生有这方面的心理障碍。

6、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这方面心理正常的占99%,有心理障碍的为1%。

以上的调查情况表明,就本校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围绕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所展开的调查,各项指标均有1%的比例属于有可能有心理障碍的范畴,尽管其中的各个项目间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但是其绝对数还是较大的,其中所蕴含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认真分析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就是件刻不容

缓的工作了,我们既要对这些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

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

二、认真研究,剖析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

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各种生理原因。

1、社会原因:社会的整体环境恶劣,会导致小学生对生活失去信心。小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负面因素太多,使他们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长期以往,在他们的心理上留下阴影。由于社会环境影响面大,对小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不是点式的,而是面式的,这样就会使一批小学生受到影响,产生心理障碍,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其绝对总数是不可忽视的,其对社会发展的潜在的负面影响也将是巨大的。因此,国家的和平,社会的安宁,人们生活的文明程度,是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减少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家庭原因:就家庭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残缺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分居等原因使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亦称单亲家庭。我国心理学者曾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1564名1—5年级的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离异家庭729名,完整家庭825名),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感,如焦虑、冷漠、自卑、孤僻、萎缩、敌对等,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在双亲不全的家庭中,以双亲不和对小学生有更大的影响,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敌对会使孩子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矛盾、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另外,在一些家庭中,小学生长辈因自身的心理障碍,在和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使其病态心理影响了小学生;同时,一些小学生的长辈,相互关系紧张,他们不注意自己行为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使一些小学生下意识的对自己周边的人或事物,采取敌意的态度。再者,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记得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保护儿童权益公约》的广告拍得很有意思,描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一阵车鸣声、传呼声、麻将声、成人吵闹声中,一直不停地在倾

述着什么,但他发出来的微弱声音,早已被成人社会的“噪声”淹没了,最后当一切噪声停止,才听清孩子说了一句:“你们为什么都不听我说呢?”。我想这个公益广告的确把儿童的生活处境揭示得淋漓尽致!难怪那么多小学生感到孤独,认为谁也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父母、教师总是要管这管那。

据调查,我校独生子女约占35%。发现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着自理能力较差,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较弱,依赖性比较强,脱离家庭、亲人的照顾将寸步难行。产生原因是由于家长只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父母娇养、过分保护、照料,从而导致学生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产生依赖性,缺乏独立性,缺少自我服务、自我锻炼意识。这样会给孩子以后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带来许多障碍。

在我和小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个别小学生的心理障碍确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有个小学生家庭父母不和,关系紧张,甚至到了快离婚的地步,使这个小学生的心理受到严重冲击,使她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造成这个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3、学校原因:以往的时间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觉得学校教育主要是尽可能多培养“应试人才”,提高升学率。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极为关注,视其为关系到一个学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首要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内只抓智育,而课后家长又让学生参加多种补习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主要表现在考试紧张、厌学、偏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又过高,加上社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没有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4、生理原因:在调查中,我了解到一些小学生,由于他们的智力超常或者智力低下,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往往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在心理上,也不能和其他小学生一样得到正常的发展,时间一长就有了某种心理障碍;还有一部分小学生,他们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身体残缺,这使他们下意识的产生了自卑感和心理障碍。

三、齐抓共管,多方面做好心理指导

学校层面,通过调查,我们已知道,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因社会、家庭、生理等各种原因,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指导,要使我们每一个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重视这项工作。同时要使每个人知道,良好的心理指导必须具备:真诚、理解、尊重三要素,要依托有社会意义的背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认真细致的做好这项工作。1)要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和同学相处。我们和他们相处,决不能虚心假意,失去信任,心理指导将无从下手。在这次调查中,我和小学生们融切相处就是一例,这也是我能完成这次调查工作的重要一环。2)要换位思维,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同学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心理有障碍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往往和别人不一样。理解他们,是能否和他们进行交流的关键。3)除了真诚、理解以外,还要注意对每个同学都要在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4)做心理指导工作,要适当的运用一些必要的方法,如:专题性活动;课外合作游戏;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疏导学生从沉闷的气氛中释放出来;注意用非语言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时空;注意观察,可以采用反馈技术,重复一些师生言行,引导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消除学生的下意识自我防护意识等。同时,也要注意教师(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感染。5)要特别注意对具有自卑心理障碍学生的具体分析。其中,要特别注意小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正。矫正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有:了解他们的想法,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适当让他们接受一些小小的考验,增强他们自我承受心理;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自我优越心理;创造轻松环境,淡化其不安、烦躁、孤独、离群心理。

家庭层面,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1/3之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少年儿童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社会。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一)、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和父母的身教言教相比,家庭环境涵盖的范围要广泛得多。能够传递社会

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语言和行为,父母的心态、家庭中的实物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少年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提倡孩子自我教育。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家长首先要相信儿童,相信他们有接受教育的能力。当然相信孩子们的接受能力的同时,也要正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如果“拔苗助长”,则同样违背了孩子的生长规律。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儿童,根据儿童的天性来培养道德品质。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人格、兴趣、爱好,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提倡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家长努力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三)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育人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社会层面,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普遍破除迷信思想,科学对待心理问题,使人们远离迷信,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以及时地科学治疗,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使心理学真正早日走进人们的生活。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

一.调查目的:

在早期,在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修订座谈会上,其中有一个代表提出了将九年义务教育增至到x年,针对“是否应该将九年义务教育增至到x年”这个问题,我利用了国庆的假期对社会上各界人士和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做了一个调查,以此了解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调查方法:通过访问法,问卷法和查资料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

我随机对20个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职业的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1)在20个人中,赞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有13人,占其中的65%

;赞成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35%。明显,在现代,赞成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比赞成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人要多,大多数人倾向于实行九年义务

教育。

(2)对于第二个问题,只有两个人认为国家有能力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占10%;而有18人则认为现在,国家暂时还没有能力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占90%,由此可见,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觉得国家在现在还没有能力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3)在我采访的人中都一致认为山区人民或农村人民会赞成九年义务教育,占100%,而在采访当中,有一个人在回答我这个问题,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早在1986年,我国就已颁布义务教育法,宣布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然而,近20年来,围绕义务教育的落实情况一直难以令国人满意,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的人民,农民因孩子上学而不堪重负,我想,如果不是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会让孩子去读书。即使想让孩子多读书,也可能没有这个能力。” (4)在我采访的20个人在回答第四个问题中,有3人赞成发展快的地区实行x年义务教育,而发展慢的地区实行9年义务教育,占15%;17人不赞成发展快的地区实行x年义务教育,而发展慢的地区实行9年义务教育,占85%。

(5)针对“认为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得是否成功”这个问题,同意与不同意的人各占一半,各占总人数的50%。

四.调查的结论

通过对20个人的问卷调查与采访,我大致了解到,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赞成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其实,早期,在国家的修订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都已经否定了将现行的9年制义务教育延长至x年义务教育,他们都认为应该等到客观条件成熟时再实行x年义务教育,但通过这一次的实践,令我更加确切地了解到我们老百姓对这个切身利益的话题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

班内,越来越多的同学用上了手机。在方便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同时,手机也给老师带来了不少烦恼。据统计,我们班“有机一族”已占班级学生数的百分之十五,且有上升趋势。小学生用手机到底是亲情的纽带,还是玩物丧志的象征?为此,我们采访了部分同学、家长和老师,请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学生一:还是有手机方便

爸爸妈妈全是上班族,平时,我们主要靠手机联络。

上学期期末,我还没有手机。有一天,雨下得好大,我又没带伞。放学已经好长时间了,都不见爸妈来接。要知道,我家离学校挺远,平时爸妈都会准时接我的。当时,我好担心,担心自己回不去,担心爸妈会出什么意外,担心爸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一个小时后,妈妈才急匆匆赶到学校。那时我才知道,爸爸还在厂里加班;妈妈呢?公司开会,说是明天有人来检查。妈妈见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走廊上,心疼极了,搂住我,一个劲儿说对不起。我并没怪他们,他们这样完全是为了家啊!

后来,爸妈商量着给我配一部手机。一旦有什么事,我们就打电话或是发信息。还有,我的小秘密都是借助信息告诉爸妈的哦。

学生二:没有手机更省心

我们班有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了。平时,他们拿着手机发信息,聊qq,打游戏,不光影响自己的成绩,还在我们这帮没有手机的同学面前炫耀,看着就恶心。

更令人生厌的,是他们看黄色网页。我们班的一个小组长原先成绩特棒,可是后来,因为聊qq,看hs图片把成绩都拖垮了。跟他要好的几个同学,也跟在后面学。他是组长,有号召力啊!幸亏老师发现得早,及时跟他爸妈联系。为了这事,老师还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引导拥有手机的同学,正确利用手机。说来说去,还是像我没有手机省心。

现在,组长的成绩虽比不上从前,可也在逐渐上升。其他同学,也渐渐远离了不健康的网络和游戏。

某家长:孩子因以学业为重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带手机进校园,总叫人担心,万一有个闪失,后悔莫及。

我们家孩子常回家嚷嚷,说班里这个有手机,那个有手机,言下之意,她也想要。我知道,手机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便利,倘若把持不当,弊大于利。

我侧面了解了一下,他们班有手机的同学有的上qq,上不健康网站;有的扰乱课堂秩序,在同学之中互相攀比;有的沉迷于虚拟网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孩子毕竟的孩子,他们的免疫力还不够,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个硬性规定,禁止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某老师:凡事都得正确对待

如今,小学生作为“有机一族”已是回避不了的事实。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不仅方便与家长联系,有什么好玩儿的还能和同学一块儿分享,遇到难题,也可以及时请教。

有条件的家庭,如果必要,可以适当考虑给孩子配手机,这样,可以跟孩子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使用手机很平常。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配备了专供学生使用的gps手机,用以避免不必要的悲剧的发生。

毕竟,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使用手机存在很多隐忧。不良短信泛滥,铃声、图片下载、游戏花样翻新……这些,很容易让小学生沉迷其中。特别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给小学生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有大量sq网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有机一族”的学生们,家长应配合老师进行正确引导。

我们认为:小学生能不能在校使用手机是个管理问题。一味地“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手机,那些因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在其他方面得到体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和老师应理性面对,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对手机的适应、判断和选择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