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探索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之一:为什么要探索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在中国制造业繁盛的背后也暗藏着危机,如何才能摆脱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GIO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旨在发现跨行业或涉及多种利益的规律或模式,简言之,GIO 探讨的是对所有人都有重要意义的创新。GIO落到中国层面上,我们将中国最为突出的制造业问题作为了首场沙龙讨论的话题。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探索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硬币两面的困境,一面是产出增长速度156%的辉煌,一面是销售利润率仅为4.26%的窘迫

根据总部设在维也纳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调查报告,在过去十年间,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大的赢家。

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间,全球的制造业产出提高了34%,由57720亿美元增加到77470亿美元,而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接近全球平均速度的5倍,达到了156%,制造业产出从2424亿美元增长到了6197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占有的份额从4.2%上升到8%。相应地,其制造业产出在全球的排名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

从一系列数字显示来看,中国制造业无疑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的GDP增长贡献了3700多亿美元,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不过在赞扬了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之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CarlosMagarinos)却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提出了担心,他认为中国已经日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和供应基地,但中国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还不能说是一个“制造强国”,从中国各地各行业的工业布局和定位,包括高科技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制造业的品牌和附加值等等看,中国的制造业还处在一个加工和低附加值阶段。

来自IBM中国公司的毕艾伦公布的2006年IBM全球CEO调查同样证实了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的观点,根据这个调查表明,目前中国企业仍然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层面竞争,缺乏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未能涉及高利润的服务领域。

从2000年到2004年,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所提交到欧洲专利局的专利申请数量从130件提升到了405件,尽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就2004年而言,中国企业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申请仅占总申请量的0.33%。形成对比的是,欧洲国家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在130133件申请中占14%。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是双重困难,要么交纳高额的专利费用,成为单纯的加工制造的工厂,要么就会受到专利的限制而遭到查扣和封杀。

从制造业的精细化生产和利润来看,中国制造也同样问题重重。2005年,我国工业上下游行业效益差距继续拉大,制造业的销售成本利润率仅为采矿业的十分之一。

能源、原材料等生产成本的上升,令制造业经营者苦不堪言。由于能源、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居高不下,2005年我国工业制造业利润空间严重受挤,生产经营举步艰难,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30个制造行业合计销售利润率仅为4.26%,销售成本率高达86.33%。

沙龙与会者认为,所谓“中国制造”产品的低价(知识产权/品牌增值/技术含量)以及生产环节中高污染、高消耗等因素使得我们必须考虑“改变增长方式”。综合中国制造业所处的两面,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制造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遭遇拐点,要么走产业升级的道路,向制造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延伸,要么被成本更低的地区和国家所取代。

沙龙与会者达成一致的共识,只有创新才是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的唯一路径。

资料:缺乏核心能力

国产手机高开低走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手机制造业如今已经溃不成军,在“2006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上,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王建章表示,随着国内移动通讯市场增长日趋放缓和外资手机企业加大对中低端市场的拓展,中国自主品牌手机原有的价格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国内品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由2004年的44.5%下降到2005年的40.6%。而外资品牌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在2005年达到59.4%,比2004年增长了3.9个百分点。在出口市场方面,2005年中国手机出口2.28亿部,但在这些出口手机中,国内自主品牌手机仅有1320万部,其余95%的出口产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

据最新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继续节节下滑,三年来首次跌破40%关口,至36.9%。

业内专家将国产手机竞争力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自主研发不强,新产品开发不足,特

别是在创新方面能力严重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创新。与此同时,也与手机厂商盲目扩产、片面追求短期利润及品牌知名度有关。

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之二:问题在哪

儿?出路何在?

第二部分:问题在哪儿?出路何在?

不容否认,中国制造业在目前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与会者认为,要从全球视角和中国国情双重审视中国制造业遇到的挑战。

创新,全球势在必行

毕艾伦认为,去年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一书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全球化正在给全世界的企业,包括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全球的角度出发,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世界正在扁平化

创新自身不断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

企业需要更快的速度寻求差异化的竞争力

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迁徙

根据毕艾伦带来的2006年IBM的全球CEO调查,创新成为众多CEO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因为面对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创新是企业生存并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

这个调查汇聚的CEO观点主要包括:

创新势在必行

CEO需要推动转型

业务模式创新正成为主流

协作创新至关重要

创新需要CEO亲自担纲策划

创新,中国制造变革关键所在

从中国本土来看,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软肋:这也是中国经济实质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闯过的一个关口。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威胁着中国的持续发展,这促使企业必须在增长方式上进行根本变革。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晓认为,从1980年到2004年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创新国家之一,在这20多年中,中国的GDP增长创造世界纪录。但是这种增长现在遭遇了极大挑战:中国崛起对世界的能源、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赵晓强调,这是中国对全世界的挑战,而不仅仅是中国国内的问题。

北京现代汽车董事长徐和谊的观点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轿车市场迅速发展。美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世界上的汽车巨头企业加盟到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中。以众多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导的汽车主机厂不断推出新产品,使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更使汽车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一路走低。此外,中国劳动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使我们以前相对先进工业国而言的人工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价格的下调和成本的上扬使企业利润空间急速缩小,迫使企业的经营理念“穷则思变”,创新是必然的选择和惟一的出路。徐和谊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如何由“制造”走向“创造”、由“组装”走向“研发”将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创新的最终目标。

来自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贾新光更是指出:最近五年,中国汽车工业在评科技进步奖时一等奖一直处于空缺,这让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在取得成绩的背后,令人不寒而栗。

在中国制造业创新的路径方面,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认为有些企业走入了误区:

第一,是重硬件的创新,轻视软件的创新。

第二,重视模块化创新,轻视系统创新。

第三,重视单个企业的创新,而忽视产业链的创新。

这种现象导致中国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上不足,没有形成合力,偶尔会有一些亮点,但是后劲不足。

什么让创新变得可能?

对于创新方法这个问题,与会者提出很多不同的意见,尽管这些意见有的是来自不同行业的立场,有的是面向不同的层面,但是与会者一个重要的共识是,系统性和协作化将是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关键。

毕艾伦带来了IBM今年提出的创新观,这个创新观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6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是产品与技术的创新。最新技术和具有生命力的产品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是服务上的创新。它关乎企业如何向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第三是对业务流程和运作的创新。这主要指企业如何把业务流程拆分成段加以分析,从而认定哪些是企业的主要业务内容,哪些是可以交给业务合作伙伴或其他专业人员去完成的工作,以及如何促使此类合作经营顺利开展。

第四是对业务模式的创新。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新观念,根据IBM全球CEO调查报告,业务模式创新是目前大部分CEO的主要议事日程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许多重大的事件和变化,如跨国界的业务经营,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印度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出现。因此,坚持走创新之路、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是政策和社会的创新。对于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从而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从政策上支持创新。IBM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特别是帮助客户进行创新实践,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社会化的创新就是用自身的优势推动全社会的创新活动,建立优化的科学技术生态系统。

第六是管理和文化的创新。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术机构,都需要在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本单位的每一位员工对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除了这6个方面之外,与会者一致认为还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可能影响创新的要素:

人才培养

管理机制

创新文化

社会和政策

知识产权

网络的力量

信息技术

系统与协作

未来企业形态

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之三:谋事在

“人”

第三部分:从“人”、“地”、“天”展望未来

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现状的分析,与会者认为中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创新之路将主要会遇到三个大方面的挑战。

第一方面:谋事在“人”

“人”将是关系中国制造业未来以及创新的决定因素之一。这里不仅仅包括创新人才,同样也包括劳动力因素,突出的问题包括如何才能建立适当的人才储备?未来的企业竞争根本是人才方面的竞争,中国企业又该如何管理和激励相关人才,以保证企业能持续不断地创新?

同时与会者认为,对于影响“人”的文化层面也必须加以重视。中国企业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和文化,又该如何管理创新?什么是创新最大的敌人?CEO普遍认为缺少创新文化是最大的障碍,同样,企业创新最困难的部分并不是缺少变化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如何成为不断创新的机构。

视点:当“人口红利”消失,一切都将结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婴儿潮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制造业扩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今“人口红利”已近尾声,中国的制造业如何才能继续辉煌?

赵晓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每一百位新增劳工中便有三十位来自中国,为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制造出一个极其有利的环境。在今天,每一百位新增劳工中只有十五位来自中国;十年之后仅有五位,三十年后更只有两位来自中国。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中国制造业陷于无人可用的状态。

在赵晓看来,“人口红利”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制造业扩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婴儿潮,为中国带来了大批富有纪律、廉价的劳动力。这批人在70年代末起进入工作期、生育期、储蓄期、消费期。他们一方面压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拉动

内部需求,还制造出40%的储蓄率。

高储蓄率刺激高投资,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开花、结果,甚至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创造出一个经济奇迹。由于社会构成相对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住房需求比较旺盛、动态;同时老人比较少,社会负担轻,资金更多地投入生产性开发,“中国制造”由此崛起。不过,好日子差不多过完了。上世纪70年代初推出的计划生育以及随后更严苛的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国的人口结构带来滑坡式的断层,势必在未来对经济及社会造成极其深刻的影响。

尽管中国的总人口高峰预计要到2030年前后才会出现,不过这是建立在惯性增长和寿命延长基础上的。由于营养、卫生以及医疗保健的改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预期稳步上扬,拖后了人口高峰的到来。这意味着老龄人口的大幅增加和劳动人口的相对不足。

三十年前每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八个劳动力支持,今天只有六个,而三十年后仅有两个劳动人口支持。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以及很快会产生的经济、社会冲击,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纠正人口结构上的扭曲,确非短期内可以奏效的。

拉动中国工业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充沛的资金和低廉的资本成本。中国的工业化某种程度上受益于储蓄者的补贴。以不良资产的形成概率看,目前中国的贷款利率水平并未完全反映出信贷风险。但是中国的资本项目并不开放,其他投资渠道有限,加上对政府的信任,老百姓的储蓄基本都摆放在银行中。近年来的重型工业化的发展,就是在超低贷款利率下进行的。

总之,随着劳动人口增长的逆转,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于2015年前后告终。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将劳动人口在高位上多延续几年。内需急增,则可能加速人手短缺的来临。

视点:过剩,还是短缺?

除了在劳动力方面中国在未来可能将遭遇危机,IBM中国首席技术总裁叶天正指出,中国制造业还可能遭遇人才危机。

根据IBM2005年全球人才指数的调查报告,中国2004年拥有2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预计2005年科学家和工程师缺口为27万人,2010年为37万人;据IBM提供的模式预测,2005年所需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极有可能达到264万,到2010年达到385万,而与此同时,中国2005年能够提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仅为238万,2010年仅为348万。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才短缺的同时却是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经常听到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个公司收到了2500份简历,却只找到25位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却找不到工作,一位大学毕业生投出了300份简历却很少得到面试的机会。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究竟是人才短缺还是人才过剩?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以华认为,这是人才教育和人才需求之间的冲突造成的。她认为,企业方面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人才不是一个非常封闭的人才,而是比较广泛,适应当前社会技术、环境变革发展变化的复合型知识人才;但是从大学教育方面来看,中国的教育机制相对落后,为什么要有这样复合的人才呢?未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大学并不清楚。这样就造成了企业无可用之人以及大学无用论。

解决这种困境,同样需要企业和大学等教育机构双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从大学教育来说,学校要有培养复合人才的措施。王以华提出,由于创新往往是在业务的交叉处,或者在各种各样的专业分工的交叉处,所以需要的人才也往往是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人才,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跨领域的研究。

同时,与会者也大力强调大学需要进行团队方面的培养。在未来,创新会变得更加复杂,也会涵盖更加广阔的层面,单凭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创新的,团队的作用将会凸现。与会者认为,目前中国高校在教育方面相对封闭,各学科之间、各学校之间包括各个学生之间都缺乏合作意识。

目前,学生的创新精神事实上是让学校的制度枷锁给扼杀住了。赵晓透露,在香港,大

学生必须要合作完成一个毕业项目,如果仅仅是依靠个人能力,这个项目就会不及格。

从企业方面来看,中国企业包括制造企业需要在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上下些气力。针对目前企业对于人才流失的担忧,与会者进行了针对性的讨论。NEC中国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曹来京告诫中国企业,不要因为惧怕人才流失而不敢培养人才。他认为应该以社会责任感看待企业的培训,一方面是从岗位工作的效率来出发,为自己的企业需求出发,同时也为员工自身的成长出发进行培训。即便他走了,我们创立了一种创新的文化,一种协作的文化,一种重视人的文化,这种文化事实上是输出了人才,这是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在NEC提倡的培养观是:企业不能保证一生雇佣你,但要让你一生都能受雇佣。

在这个方面,来自零点公司的总裁袁岳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和员工面临着非常激烈就业环境,中国的雇员往往能够做到比欧美企业员工更多的工作,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未来中国企业在劳动力和人才短缺方面遇到的困难不会像数字上那么严重。

视点:打开枷锁

在IBM的CEO调查中,大多数CEO认为创新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内部,尤其是缺乏创新文化。

传统的观念认为,创新主要是研发部门的活动。与会者认为,要成功而持久地创新,就需要从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创新不是一个部门,而是一种文化”。

当然,做比说难。有关创造这种文化的最好方式有着很多争论。在这方面,与会者的建议很多,有些人建议调整激励机制和衡量标准来营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会不断地主动摒弃现状甚至尝试失败。还有些人建议放松组织机构的限制,为新的思想打开枷锁。

叶天正在这方面介绍了IBM的经验:在IBM内部,专门设有一个为创新而办的“智慧园”,所有IBM34万员工都可以在上面自己提交创新想法和实施方案,使好的创意下情上达,使智慧的火花和闪亮的理念变得成熟起来。这个举措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汇集了6000多条合理化建议。

同样,在IBM研究部门,创新环境更多的着重于给研究者以“自由呼吸的空气”。其全球8大研究实验室通过交换科研人员、虚拟环境合作、创新本地化等策略来通力合作并分享研究成果。另外,IBM公司还设有EBO(EmergingBusinessOpportunity)部门,负责协调冲突、保护创新以及商业机会的发现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与会者认为,一种创新的文化需要CEO首当其冲,对于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可。此外,中国制造企业要追求开放的合作式创新,公司必须寻找机会接近来自全球不同团队不同机构的具有潜在技能、才智和创造力的人。这可能意味着研发管理不再是一个分散的部门,而更像一条供应链,在这条供应链中最好的创意在全球动态交换。与会者甚至认为有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在今后或许并不重要,但是企业里一定要有创新的精神。

视点:谁的责任?

在IBM做CEO调查的时候也问了一个问题,创新到底是谁的责任?是每个人的责任还是部门经理的责任,还是高层的责任呢?说法不一。

执行官认为创新这是自己的事情,从经理人的角度说要调动下面的人有创新能力,或者部门经理说自己要有创新方法。总之,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理创新呢?与会者认为,创新不是某个人的责任,既不是CEO、高级经理的,也不是部门领导的,而是整个企业的一种责任。

一个真正创新的企业应该保持组织内部思想的活跃性,简单明了的创意管理,快速的流程以实现商业价值。创意由组织各个层次产生,每个员工要能够负责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乐于冒险,对于主管来说要容忍冒险,乐于冒险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要在整个机制上鼓励冒险精神。

还是要对领导人提出一些建议,什么因素使得一些公司比其他公司更有创新力?创新能

力能够在日常中激发创新的精神,有了创意之后怎样管理好?高级的领导有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的风格都不错,有一种风格是管理型的,有一种是开放型的,管理型有可能非常的有效,开放型抓到事情就马上做、往前冲。与会者认为,事实上并不是说只有这一种或者只有这一点,其常常是一种混合的状态。企业的领导应该在需要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摆正自己的角色。

视点:民族精神

徐和谊建议将创新看成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成就。他认为,创新本身有一种危机感,实际上很多大企业创新是在危机的情况下做的,比如在20年前,家电市场上日本占据全中国,甚至占全世界。中国那时候以成本优势跟日本打得不可开交,在成本这方面日本打不过中国,那时候日本就转向高端产品,又开拓了一片市场,而中国的家电企业却只能还在低端厮杀。为什么?就在于我们缺乏一种民族的创新精神。

与会者建议,不要简单地以单纯的市场成败论英雄,如果是这样的话,创新的精神应该成为民族精神,中国目前缺少的就是这个。是不是中国的国民、政府、企业家多从创新精神层面上进行一些战略思考,少在创新成就层面上进行无谓的炒作?

第二方面:基础是“地”

有人形容中国制造业是“三不强”:企业不强、技术不强、产品不强。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什么让我们的制造业如此羸弱?

中国制造业如何强化核心技术的开发,大力发展自有知识产权,提升品牌竞争力,改变生产方式,降低创新的社会成本,降低污染以及能源的消耗?

如何能够解决这些随之而来的社会和政策的问题?中国企业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如何能够解决隐私、盗版、知识产权和全球贸易这些问题?

怎么才能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创新是有风险的,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创新环境的建设,包括政策、法律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生态环境,产品创新就会成为一种奢谈。

企业创新需要适合的“土壤”,需要内部系统的支撑,同样也需要外部环境的辅助,那么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基础?

视点:忘掉专利、实验室和研发部门

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的热点话题,随着对过去的一些做法的否定,中国社会和企业界对于创新给予了更高的认识,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一些企业对于创新想得太多,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创新。

与会者对于企业创新提出简单明了的解释。赵晓认为,中国企业里面有的叫技术革新,其实技术革新也是创新,这些年叫改革开放,改革也是创新,现在换了个词叫创新,并不意味着这是横空出世的,我们创新的过程是早就有了的,特别是现在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也标志着国家在创新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不断升华。

雅戈尔集团副总裁韩永生认为创新就是制造社会需求。他认为现在稀缺的资源推动着社会进步,而当今稀缺的就是很少的物品,所以就像德鲁克所说的,创新就是创新客户。所以,社会的本质是稀缺,而创新本质是创造稀缺。

在全球制造业占有一席之地的格兰仕CEO代表朱宇非常同意韩永生的看法。他列举了格兰仕自身的发展实例以证明这个观点。在格兰仕发展的初期,目标就是把微波炉的价格降下来,格兰仕将当时市场上2000多块钱的微波炉中有很多功能都舍去,可以说没有一点技术创新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格兰士把2000多块钱的微波炉降到了200多,使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模式创新,但是这一举动确保了格兰士在中国的地位,也奠定了日后格兰仕微波炉称霸全球的基础。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为峰建议,中国的制造业不要局限在研发投入、专利上,而是更要注重商业模式上的突破。以远大为例,尽管公司拥有全行业最多的专利技术,但是让企业保持领先却是企业在战略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如今,远大已经摆脱了单一制造、销售的模式,而变成一家向客户提供冷和热的企业。正是基于这一点,使得远大中央空调占据了高端的位置,摆脱了竞争对手的纠缠。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柏东海也根据多年调查的实际经验告诫中国制造企业,不要仅仅考虑技术上面的创新,同时不能忽略管理创新,因为没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很难实现。此外,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源投入,这些都需要有效的管理来实现。

视点:单个出击

中国有没有创新的企业?回答是肯定的,而且不乏这样的企业。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创新方面一直落后?

与会者认为,由于中国企业在创新上相对独立,导致只有创新的企业,而没有创新的行业。

徐和谊认为这一问题在汽车行业显得更加突出。他认为不能把企业创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振兴一古脑地全推给主机厂完事。实际上汽车主机厂承担不了这么重的历史责任,这

是个大课题,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良性互动,更包括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于是这就涉及到了汽车产业结构的问题。

“坦诚地讲,我国一些地区,甚至相当一些地区的汽车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以汽车主机厂为产业结构这盘棋上的棋子的。这是一种缺乏战略远见的模式。”徐和谊认为,这种产业结构一是形成在市场上自己打自己的无序竞争,二是分散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三是形不成行业创新的大战略思维,更形不成地域性的产业集群。

零点调查公司总裁袁岳认为,过去把创新定义为在某一个环节中搞独立创新,这基本上是不成立的。因为没有一个链条完全是搞独立创新,袁岳觉得独立创新是不能成立的,只能在小技术中有点成绩,从国家技术体系来说更是不能成立的。

徐和谊提出一个建议,作为一个地区汽车行业的创新整合,主要要把分散的资源集约成三大平台,即汽车金融平台、产品制造平台、零部件支持平台。而产品的创新、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自主研发形成的自主品牌则贯穿于这三大平台运行之始终。徐和谊认为,单就企业实力来讲,对于一汽、上汽、二汽、北汽这样大型的国内汽车集团企业,在可见的时段内进入世界汽车巨头企业的第二梯队,乃至第一梯队,是可以持乐观态度的。然而能不能造就出中国版的米其林、中国版的江森、中国版的荻原,这些才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而这正是中国汽车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瓶颈问题。

与会者认为企业间和行业间的协作非常必要,同时认为创新成果的大小跟最终产品的话语权有关。比如说,一个企业的产品是自主品牌,就有一个代表最终用户的发言权,尤其达到一定规模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在这个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就会加大,因为其他的企业要想通过合作获得部分市场。中国的市场空间如果加上最终产品的话语权,将为中国一些企业的创新提供很好的机会。

视点:改变生态圈

谁是中国制造业创新的代表?海尔、联想、华为?这些企业的确是,但是感觉又不那么突出。原因是什么?

与会者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创新的领导者和推动者。王以华的观点是任何一个产业链中都应该有一个盟主,由这个盟主去整合产业链,盟主应该是以差异化创造竞争优势,真正为客户创造需求,促使整个社会更和谐。

随着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积累创新逐渐转变为激进创新。那么,什么才是“足够好”、“能成功”的发明呢?创新的类型不同,面临的风险和回报不同,各大部门投入的时间和财力、对创新成果的衡量也不尽相同。例如,世界最小的计算电路从产品的孕育到成熟共花费了相关人员15年的时间,其中的财力、精力的投入也可想而知。除了鼓

励各学科、专业及行业间的密切合作以外,创新也越来越着眼于社会个人的需求和期望,真正做到关注社会。

王以华认为创新有两种:一类是功利的创新,一类是公益的创新。一个创新者处于产业龙头地位的时候,做真正的公益创新是不容易的,所以,创新是充满冲突的,只有揭开创新本质目的以后才能在各种各样创新活动之间找到平衡,甚至有些创新是具有破坏性的。

一个领先企业应该考虑是否真正为企业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与会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家、CEO考虑的层面需要再高一点,一方面考虑自己的企业,另一方面考虑整个社会生态,可能这个时候创新才会比较平衡。所以,应该从技术钻研、商业领导以及社会回馈三个高度来看待创新。

创新具有风险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中国企业的最大的创新风险同样来自于外部,尽管中央已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规划,但是这个政策是否能真正在地方落实还是一个未知数。赵晓认为,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考虑的是在任期内能不能作出政绩,这一点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或者惧怕风险的情绪,结果很可能是要么创新过度,要么碌碌无为。

此外,对于政策的稳定性也是一个焦点问题。今天国家很强调创新,昨天强调出口,明天强调什么?谁也不知道,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创新的风险。

视点:专利也会遏制创新

我们都知道专利竞争往往是国际间企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它既是企业的进攻手段,也能从长远的利益出发,阻止竞争对手的攻击。正所谓“产品未动、专利先行”,这已成为跨国公司谙熟的竞争战略。

在IBM看来,专利的目标就是用来激励更多的创新。然而专利在保护创新的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美国的专利系统、专利的质量日益成为了高科技产业中令人关注的问题。专利已经成为多起诉讼的导火索,而且出现了大量知识产权许可公司。“现在一些公司企图专门申请那些本身就不具备新颖性的技术,他们不打算利用这些技术,而仅仅希望能够通过专利收取许可费。”

对此,与会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专利质量,只有专利的质量非常高,才能有利于创新、服务于大众,如果专利质量很低的话反而会遏制创新,“专利应当只授予那些真正有创新意识的理念。”

目前,IBM对知识产权态度上更重要的转折就是不再将其视为纯粹的私人财产,而是呼吁大家将自己的知识产权与外部社区共享。在IBM看来,知识产权人之间进行合作的时代已经到来。IBM认为,知识产权人应该注意怎样在保护知识产权与开放合作之间作出平衡。如果一家企业希望在10年之后保持成功,他就应当加入到开放知识产权的文化之中。

视点:300%的速度从何而来

制造业仍然是信息化投入最大的产业。据预测,2006年制造行业管理软件投资将仍然位居各行业之首,制造业信息化仍然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点。在全球制造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促使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管理、企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在经历了萌芽、成长阶段后,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正朝着集成化、协同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集成化主要体现在企业资源的集成应用;企业内部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的互连互通;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和服务商的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目前,制造业正在从重点关注产品设计制造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从进行企业内业务集成向跨地区、跨企业、跨国界的全球业务的集成发展。

协同化是当今制造行业在全球制造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协同化使制造企业在国际化协作和资源配置的环境中,实现制造业产业的协同和企业间的协同,使企业能够优化配置全球制造资源。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服务化是制造行业信息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主要应用对象为中小企业。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采用一对多的服务方式,提供制造行业信息化的应用服务,支持企业的业务过程,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和业务集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和实施模式。

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诸如计算机、因特网等新兴技术正在以高于以往200%到300%的加速度迅速完成商业成果的转化。与会者、特别是企业的嘉宾认为信息化仍然将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和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转型升级中打造中国制造2025全球品牌

在转型升级中打造中国制造2025全球品牌 发布时间:2015/7/21 13:22:04 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重要历史拐点。加快推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经济转型,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重在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打造中国制造的全球品牌。 “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一个国家企业品牌的形成与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密不可分。总的判断是:“十三五”是我国从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的关键5年。打造企业品牌,需要立足于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走向以智能化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强国这个战略目标。 1、“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节点。当前,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矛盾在于调结构、转方式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国家层面看,如果调结构、转方式有了突破性进展,就能够掌握经济增长的主动权;从企业层面看,如果能够把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加快自主创新,就会形成打造企业品牌的源头活水,就会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离不开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需要抓住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的新机遇。 2、“十三五”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尤为突出。在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需求都在全面快速增长的特定背景下,“十三五”期间将形成新的增长格局: 消费主导的增长格局。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带来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十三五”期间的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都有望加快反弹。到2020年,最终消费率有望提高到60%左右,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左右。 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随着从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比重已接近40%,预计到2020年服务型消费占比可能提高到45%,一些发达地区甚至可达到50%~60%。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将为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提供内生动力。近几年,我国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GDP增长约0.4个百分点。如果“十三五”服务业年均增长10%,可以带动4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 3、“十三五”是我国创新消费市场品牌的重要时期。打造企业品牌,不能忽略13亿中国人的新消费。例如,这几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大,但信息消费需求增长快,今年1-5月份信息产业仍然实现了20%的增长,这为打造新的消费品牌创造了巨大空间。再比如,健康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我国的健康产业缺乏品牌。按照国家老龄委的估算,现在老年人的当期消费至少有1万亿元人民币的潜在需求。但是,由于产品供给短缺、服务水平上不来,年实际消费大约只有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生产性服务发展滞后是企业品牌建设滞后的突出矛盾 201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路径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路径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战略,尽管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但总体而言,就是要从传统上高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依赖大量资源能源消耗、依赖国际市场、产出大批量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制造模式,转为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结合服务与商务模式创新,面向国内国外市场、产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产品的制造模式演进。 从当前已经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模式并结合未来的世界制造趋势而言,中国制造的升级路径,就是沿着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服务型制造、共享经济、工业互联网最终到物联网的模式演化路径。 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简而言之,就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一种制造与服务互相融合促进的制造模式,具有资源整合、促进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特点。国内学术界研究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并提出服务型制造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最终在国内取得共识并上升为国家制造战略的主要方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将服务型制造作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之一。2016年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进行了具体规划和指导。 从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而言,服务型制造的产生离不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转变,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与制造业产生了三个深刻的变革:一是整个世界经济逐渐向服务经济演变,进入到服务时代,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普遍占到70%以上;二是制造业本身的充分服务化,世界制造五百强企业中服务环节所产生的收入占到了整体收入的大部分;三是消费领域的变化,顾客不再满足于大批量生产的一致性产品,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差异性的产品,同时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因此,在这种趋势下,原有工业时代典型的大批量同质规模化生产的模式,被重新组织、高度柔性化从而提供个性化差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新的产业模式所替代,这就是服务型制造模式。 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通过企业之间增强服务而带来的相互耦合关系,重新组织全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生产、配送等资源,从而更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服务与制造的结合,充分鼓励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融合促进,从而激发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创新;三是通过不断加强服务环节,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制造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共享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提出和其思路,主要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前期,更多通过对现实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工作心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四种途径

工作心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四种途径 当前,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关键。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决定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都体现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和关键领域。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战略,尽管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但总体而言,就是要从传统上高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依赖大量资源能源消耗、依赖国际市场、产出大批量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制造模式,转为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结合服务与商务模式创新,面向国内国外市场、产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产品的制造模式演进。而从当前已经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模式并结合未来的世界制造趋势而言,中国制造的升级路径,就是沿着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服务型制造、共享经济、工业互联网最终到物联网模式的演化路径。 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简而言之,就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一种制造与服务互相融合促进的制造模式,具有资源整合、促进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特点。国内学术界研究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并提出服务型制造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最终在国内取得共识并上升为国家制造战略的主要方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将服务型制造作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之一。2016年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

造进行了具体规划和指导。 从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而言,服务型制造的产生离不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与制造业产生了三个深刻的变革:一是世界经济逐渐向服务经济演变,进入服务时代,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普遍占到70%以上;二是制造业本身的充分服务化,世界制造500强企业中服务环节所产生的收入占整体收入的大部分;三是消费领域的变化,顾客不再满足于大批量生产的一致性产品,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差异性的产品,同时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因此,在这种趋势下,原有工业时代典型的大批量同质规模化生产的模式,被重新组织、高度柔性化从而提供“个性化差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新的产业模式所替代,这就是服务型制造模式。 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通过企业之间增强服务而带来的相互耦合关系,重新组织全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生产、配送等资源,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服务与制造的结合,充分鼓励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融合促进,从而激发更好地对消费者满足的技术创新;三是通过不断加强服务环节,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制造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共享制造(弘利遴选) 服务型制造的提出和思路,主要是在互联网时代前期,更多通过对现实产业链关系的重组和服务增强来实现整体制造业的提升。而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所具有的跨时空、低交易成本和大规模的资源调度能力,为更新的制造业模式打下了基础。共享经济所衍生出的共享制造,就是网络经济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要发展“分享经济”,所谓分享经济

中国制造业转型之路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 常鑫鑫(武汉) 一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所依赖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品的出口不断上升。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仅为90亿美元,1994年突破一千亿美元,2007年突破一万亿美元,2009年达到1.14万亿美元,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走向全球各个角落。目前,我国有7个大类的制造商品产量世界排名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制造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制造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以服装、机电、家电、化工、船舶、集装箱等为主,主要途径是为代理品牌加工,附加价值低,特点为劳动密集、生产简单、管理简单,但能源消耗大、污染较为严重。这些代加工生产很少涉及到价值链高端,无法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利润低下。在经过一系列的制造业改革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仍没有改变。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五个方面的“软肋”:劳动生产率低,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研发投入不足,国际上大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比重在5%左右,甚至达到10%-15%,而我国企业中除了华为等“凤毛麟角”的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5%的水准;耗能太高,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工资成本不断上升,一项美国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它七个国家;管理水平较低,特别是国有制造企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 二 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业的发展一帆风顺,而进入21世纪后,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众多,整个产业被迫转型? 1993年前供给决定需求的时代。“萨依定律”告诉我们生产自动创造需求,虽然这一观点在当今受到广泛的质疑,但是在物质匮乏的特定时期该定律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和生活物资都较为匮乏,国家不得不实行配给制,粮票是这一时代的标志。从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2015年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注定无法平静。在社会各界的高度聚焦下,国家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关注与扶持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此举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将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因此如何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就成为制造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传统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制造的战略蓝图2015年,“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中国制造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中国制造2025”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15年,“中国制造2025”概念将从领导企业向中小企业以及从高端制造业向传统制造业迅速传播。中国制造企业将以“中国制造2025”作为战略蓝图,打造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特点的智能制造。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生产方式上,制造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征;分工方式上,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专业化、一体化等特征;产业组织方式上,

将出现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等特点;商业模式上,将从以厂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体验和个性成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利润的重要来源。此时,“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提出,有利于指导中国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二、生产模式的变革是传统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的发展基础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趋 势的显现,我国制造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产业竞争力后劲不足的弊端日益明显。传统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将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变革,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 企业需通过智能制造积极面对市场挑战。例如海尔在佛山工厂构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最终促成首批50万个用户参与定制的洗衣机正式下线。海尔的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并不是为了迎合制造业的大趋势,而是内在驱动力使然,为了提升竞争实力,海尔需要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满足日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消费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制造业突破现有的生产模式,根据消费需求海量数据与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与传递;而在进行这些非标准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信息与数据也是大量的,需要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这两方面大数据信息流最终通过互联网在智能制造设备交汇,由智能制造设备进行分析、判断、决策、调整、控制开展智能制造过程,确保生产出高品质个性化产品。这就决定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制造母机融合后,最终形成新

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探索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之一:为什么要探索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在中国制造业繁盛的背后也暗藏着危机,如何才能摆脱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GIO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旨在发现跨行业或涉及多种利益的规律或模式,简言之,GIO 探讨的是对所有人都有重要意义的创新。GIO落到中国层面上,我们将中国最为突出的制造业问题作为了首场沙龙讨论的话题。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探索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硬币两面的困境,一面是产出增长速度156%的辉煌,一面是销售利润率仅为4.26%的窘迫 根据总部设在维也纳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调查报告,在过去十年间,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大的赢家。 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间,全球的制造业产出提高了34%,由57720亿美元增加到77470亿美元,而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接近全球平均速度的5倍,达到了156%,制造业产出从2424亿美元增长到了6197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占有的份额从4.2%上升到8%。相应地,其制造业产出在全球的排名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 从一系列数字显示来看,中国制造业无疑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的GDP增长贡献了3700多亿美元,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不过在赞扬了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之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CarlosMagarinos)却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提出了担心,他认为中国已经日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和供应基地,但中国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还不能说是一个“制造强国”,从中国各地各行业的工业布局和定位,包括高科技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制造业的品牌和附加值等等看,中国的制造业还处在一个加工和低附加值阶段。 来自IBM中国公司的毕艾伦公布的2006年IBM全球CEO调查同样证实了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的观点,根据这个调查表明,目前中国企业仍然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层面竞争,缺乏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未能涉及高利润的服务领域。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料132 姓名: 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六年五月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度展开问题讨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所遇到的瓶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外部环境下发展的误区警示四个点进行主题的分析。特别提到了当今制造业提改革却过于概念化的问题,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误区警示。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警示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 n d u s t r y College of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XXXXXXXXX Abstract: The discussion was expanded from the basic view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ubject was analyzed under the four subtitl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ncountering bottleneck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warnings of its 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ssue of conceptualizing reform in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s mentioned. Keyword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rning 引言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资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实现创新的舞台。没有制造业,所谓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无处体现。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业已拥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发展历史,是我国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240363.html,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 作者:吕铁贺俊 来源:《财经》2016年第02期 企业转型要有盈利预期,经济调整时期也是低效率企业被淘汰,从而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最佳时机,但也正是这个时期,政府最容易受到增长压力的驱使,干预市场经济内在的调节机制和产业自身的演进规律 概括地讲,过去30多年中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有关制造业发展的热烈讨论大致就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个是主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讨论的制造业“补短”问题,另一个就是在本世纪以来讨论的制造业“转型”问题。补短问题提出的背景是,当时中国工业整体的体量还比较小,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一系列约束,基础原材料、生产装备等行业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发展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产业做大,从而缓解其对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进入新的世纪,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资金和成熟技术不再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稀缺资源,工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结构臻于完备,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时,如何通过转型为国民创造更多的价值、改变在全球竞争中受制于人的局面,就成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虽然如果回到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起点,也几乎没有人能够成功识别和预测实现中国制造业大发展的关键点所在。但今天回头看,我们大致可以讲,解决中国制造业补短问题的改革关键点,一是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改革利益诱致下政府高度管制的产业不断对外资和民营经济开放,从而形成了公共资本和社会资本被充分动员并大规模进入制造业的局面。按照这种逻辑,站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周期的起点,我们很自然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再过20年或者30年中国制造业成功完成了转型升级,那么释放中国制造业潜在力量的改革关键点到底在哪里?相对来说,解决转型问题比解决补短问题更具挑战性。因为从解决问题的方向看,解决补短问题的过程基本上就是重复发达国家工业快速发展的一般路径,产业发展总体上有章可循;从解决问题的动力机制看,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主要是垂直分工关系,另一方面国内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新的企业和产业部门的培育,补短作为一个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博弈均衡结果,对于几乎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是激励相容的。转型问题则不同,从解决问题的方向看,任何发达国家的后发赶超或转型都走了与之前国家不同的道路,并在转型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制造业竞争能力;从解决问题的动力机制看,在全球竞争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国内竞争由增量投资竞争向存量优胜劣汰转变的过程中,利益冲突也会变得更加尖锐。有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讨论应当尽快锁定在识别和攻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上来。 按照制度演进的逻辑,思考改革关键点问题的逻辑起点,应当是分析哪些改革能够保证真正转型的、创新型的企业可以获得比不转型企业、不创新企业更高的经济回报。直截了当说,有效的旨在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改革方案,就是要能够促进形成创新者的“赚钱效应”。现在

中国制造业的服务转型之道

中国制造业的服务转型之道 面对产品同质化、利润率不断下降以及消费者需求日益严苛等难题,中国制造企业重生产轻服务的模式将难以维持,向服务业务模式转型将是中国制造企业通向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中国制造企业正不断遭遇着产品同质化、利润率不断下降以及消费者需求日益严苛的挑战。2008年来,国际原材料价格的飞涨,以及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出口量锐减,对薄利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面对日益严峻的行业竞争,跨国企业已纷纷开始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例如,GE公司通过转型,业绩达到了标准普尔平均业绩的近两倍,服务业务对总利润的贡献已从转型前的50%增长到了70%。如今,在一些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中,服务比重已达20%以上,美国制造业中服务比重高达58%,而97.8%的中国制造型企业仍停留在纯产品生产加工阶段,没有任何的增值服务。 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向服务转型意味着一次“灵魂深处的革命”。这将是一场从“卖产品”到“卖服务”,赢利模式从“短线”到“长线”,顾客关系从“片面了解”到“全面了解”、从“有限互动”到“充分沟通”的革命。据不完全估算,对于生命周期较长(5~10年)的产品而言,这种赢利模式可带来的收益将是产品价格的10倍。因此,新的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将能更好地体现差异化竞争,创造利润,锁定顾客。 为帮助中国制造型企业更好地理解服务转型中“服务”的内涵,我们创造出了5C模型来诠释“服务”的概念,5C包括: Creativity(服务创新):服务内容方面,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有我有的服务(比如送货,维修等),而是不断研究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出新的人无我有的创新服务。 Customer experience(客户体验):服务核心方面,始终以提升客户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体验为核心,始终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 Customer interaction(客户互动):服务的实现形式方面,提供形象化的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及前景 姓名:××学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各产业也在不断成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而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区域差距 一、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1.从资本存量结构来看,外资企业的主要产业流向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并且这一投资程度在未来一段时期有上升的趋势。从第二产业内部而言,外资主要促进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这两方面的变化均会导致资本密集型的产值相对上升,并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我国制造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行业倾向性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 外商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我国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 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 2.中国产业处在全球产条的低端,即“计、制造、销售、服务”中的制造环节。中国产业升级停滞不前的症结,就在于中国产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这也揭示出残酷的现实:所谓“中国制造”其是“中国组装”,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的附加值来自产品在中国组装前的许多国家,而中国的贡献仅仅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由此来看,中国的产业升级尤其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中国的产业升级, 要在战略层面上充分重视从被“俘获”与“压榨”的全球价值链中突围的问题, 加快构建以本土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国家价值链的网络体系和治理结构。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 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在近二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不断迈进。此外中国的工业化率也高于典型工业化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制造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吻合度较高。当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制造业产出的人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开发水平相对落后、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集中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管理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等方面。中国的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开发水平落后。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东中西部制造业发展严重不均衡。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更为明显,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更多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 三、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景分析 纺织缝纫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食品工业、森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了回落态势;;金属制品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继续上升。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协同创新成为普遍的创新模式,企业需要通过网络化的协调实现企业的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走在国际分工的上游。虽然实现创新过程的合作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在分工如此细化的条件下,制造业的创新不可能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而是需要依托企业的社会网络来实现。这也就提出了制造业在未来协同创新的网络化的目标。此外,中国在制造业升级中也要着重于利用东、中、西部的地理要素禀赋,对于东部地区,面对目前要素成本上升和外需疲软的现实,更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即需要加大人力资本储备,提高当地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于中西部地区,尽管地区廉价的生产要素为其吸引产业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

Forum学术论坛 2342012年10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240363.html, 浅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冯荷英 摘 要: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我国的制造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转型升级中亦存在着困难,可以从产业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产品绿色制造、向制造服务业转型、集中投资无形资产等方面进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制造业 转型 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0(c)-234-02 制造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主要内容。我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30余年,对经济的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已是必然,加之全球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迫在眉睫,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更是刻不容缓。 1 中国制造业现状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这主要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大力扩张拉动的,未来可以预见的几年,工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还会上涨,工业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将上升到接近50%,而制造业在工业领域中处于领军的地位,必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要认清目前我国的制造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客观地评价我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之所以能稳中有速的发展这么多年,其中必定有一些优势作为支持,具体来说有下面四方面: (1)我国制造业的劳动成本低。我国的劳动力比较充裕,尤其是在浙江、广东一带人口密集区,这些劳动力中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高中生,素质也是可以的,这使得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领域比较有竞争力。 (2)我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等创造了条件,使企业可以更快地在国内市场积累经验,形成规模经济,为将来走向国际提供了基础。 (3)我国的制造业基础比较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30多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4)制造业生产比较集中。我国历来就很重视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大多数大型制造企业都分布在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使制造业的分布比较集中,生产资源基础比较好。 当然我国的制造业除了这些优势也存在着劣势,比如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制造企业中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一直以来企业都沿用旧的管理机制,落后的思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不完全竞争;我国很少有世界品牌,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劣势。 此外,最关键的一点是,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凭借着国家资源的硬实力,形成了我国制造业“三高四低”的特点,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自然资源成本、低资金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使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一直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投入、轻技术创新”中徘徊,使中国的制造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厂。 上述这些劣势虽然早已存在,但在问题发生的初期并未引起足够大的重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才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了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中的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进入了艰难时期。此外,连续的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制造业的出口利润降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又增加了用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存在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使我国制造业现有的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将高质量的制造业留在本国发展,而把传统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的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自主制造业的发展。 因此,为了我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的困难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是因为制造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其中有些问题和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优势,避开劣势打造新模式的制造业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1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无论是在金融危机中还是在危机后,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阻力,例如:外贸出口比重下降;外商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明显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又再次抬头,其中的保护手段除了仍然有传统的对某一国的某类产品收取惩罚性关税外,把购买本国货条款也写入了一些国家经济刺激的计划之中;我国传统产业低成本优势有减弱的趋势;等等。面对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我国依然保持出口导向和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那么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受到更大的挑战。 2.2 资源、环境压力凸显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产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产能过剩间接造成资源浪费、资源利用率低、安全隐患多等已是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尤其是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影响。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方面,我国一方面积极进行环境质量保护,但是另一方面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仍居世界的前几位,承受国内和国际的与日俱增的压力,这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发展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简述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机械制造业基础设备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行业,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它以各种机器设备供应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其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它的发展已经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必须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以下几个方面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基本上可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1 基础设备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床、刀具、夹具、检测仪器等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水p2 存在着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隐患,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当今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制造大国,令世界瞩目。然而,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制造业的许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 3 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 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而创新型发达国家及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