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转运规章制度88063
医院患者转运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患者转运工作,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病房、手术室、ICU等科室的患者转运。
第三条患者转运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二)科学合理,提高转运效率;(三)责任明确,落实责任制;(四)持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转运前的准备第四条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转运风险,制定合理的转运方案。
第五条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转运风险;(二)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三)做好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过程及注意事项;(四)准备转运所需物资,包括急救药品、设备等;(五)确保转运车辆及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第六条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以下事项:(一)转运目的及必要性;(二)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三)转运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转运过程中的管理第七条患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第八条转运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第九条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坠床等意外;(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三)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四)保持转运车辆内环境整洁,确保患者舒适。
第十条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联系到相关部门。
第四章转运后的交接第十一条患者转运结束后,医护人员应与接收科室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病情信息准确无误。
第十二条交接内容包括:(一)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情况;(二)患者转运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三)患者转运所需物资及设备;(四)患者心理状态及需求。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转运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患者转运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提高患者安全转运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患者转运活动,包括急诊科、住院部、重症监护室等各部门。
三、患者转运原则1. 安全第一:患者转运过程中,应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件。
2. 及时高效:根据患者病情和转运需求,合理安排转运时间和路线,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
3. 协同配合:各部门和人员应密切协同,共同完成患者转运工作,提高转运效率。
4. 医疗保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医疗需求得到满足,防止病情恶化。
四、患者转运工作流程1. 转运前评估:转运前,医生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患者转运方式和所需设备。
2. 转运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好所需药品、设备、急救用品等,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3. 转运安排:根据患者病情和转运需求,合理安排转运时间和路线,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 转运执行: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5. 转运结束:患者到达目的地后,与接收部门进行交接,确保患者得到继续治疗。
五、患者转运风险管理1. 风险评估:对患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预防措施。
2. 应急预案:针对患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应对。
3. 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患者转运相关知识培训,开展转运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转运风险的能力。
六、患者转运制度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患者转运管理小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患者转运工作顺利开展。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患者转运相关制度,规范患者转运工作流程,提高患者安全转运能力。
3. 设备保障:配备必要的转运设备,如救护车、急救箱、呼吸机等,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得到及时治疗。
安全转运病人管理制度

安全转运病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院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以规范和统一病人转运工作,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和照护,做好病人的转运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院内所有病人的转运工作,包括救护车转运、医护人员陪同转运等情况。
三、转运病人的条件1. 病人稳定情况良好,无严重的生命体征波动;2. 病人有明确的转运医嘱或病历记录;3. 转运前需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转运的可行性;4. 病人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陪同转运的情况下,由主治医生或护士长签字同意。
四、转运程序1. 医生评估病人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转运;2. 医生开具转运医嘱,填写病人转运申请表,并在病历上做好转运记录;3. 护理人员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转运所需的器材和药品;4. 转运前对病人进行详细评估,确保病人状况稳定;5. 转运中,医护人员要及时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护理工作;6. 到达目的地后,及时将病人移交给本地医护人员,并填写转运记录。
五、护理要求1. 转运病人需有专人负责照护,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2. 对于需要随行的家属,要做好沟通工作,告知转运过程和注意事项;3. 对于危重病人的转运,需由专业护士负责照护,并配备相应的救护设备。
六、安全措施1. 定期对救护车进行检查,确保车辆设备完好;2. 救护车内配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和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治;3. 对医护人员进行转运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4. 转运过程中,要避免病人的交叉感染,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措施。
七、责任分工1. 医生负责评估病人的转运适宜性,并开具转运医嘱;2. 护理人员负责病人的照护工作,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3. 救护车司机负责驾车,确保病人的安全到达目的地;4. 护士长负责协调和监督病人的转运工作。
八、记录和汇总1. 转运病人的医嘱和申请表要进行归档保存;2. 转运记录要详细记录转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病人状况、照护情况等;3. 每月对转运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背景患者转运是指将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转移到另一个医疗机构的过程,例如从救护车转移到医院。
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风险,如病情恶化、交通事故等,因此有必要建立患者安全转运制度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与便利。
二、制度内容1.人员培训:所有参与患者转运的医护人员都必须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急救技能、转运操作流程等,以确保他们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装备设施:救护车和医院应当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药品,包括呼吸机、监护仪、缓解疼痛的药物等,以提供紧急救治和监测患者状况的能力。
3.病情评估:在转运前,应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转运,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患者状况,如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等。
4.安全措施:在转运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固定患者位置、定期监测生命体征等,以确保患者安全。
5.与医院的协调:转运医疗机构应与接收医院积极沟通,共享患者病情和转运计划,以便接收医院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并准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
6.紧急处理:若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如心跳骤停、呼吸暂停等,转运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并通知接收医院准备。
三、实施效果建立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1.减少意外事故:通过人员培训和装备设施的要求,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提高抢救效果:在转运过程中,及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提高抢救效果。
3.优化医疗资源分配:通过与接收医院的协调和沟通,可以更好地安排医疗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转运延误。
4.提高患者满意度:良好的转运制度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加他们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结起来,患者安全转运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过全面的培训、装备设施的提供、病情评估、安全措施、与医院的协调以及紧急处理等制度内容的执行,可以减少意外事故,提高抢救效果,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88063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流程
1.患者转运是指患者从原来病区或部门通过推床、轮椅等转运到其他病区和部门。
2.医生开具转科或功能检查医嘱后,须先通知责任护士,由该患
者责任护士负责转运患者工作,保障患者在转运中的安全,同时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对该患者安全负责。
3.一般患者转运须由护士或其他人员陪同。
危重患者、大手术后必须有医生陪同
4.护士长、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使用转运工具(包括平车、轮椅、约束带的使用),安排人员护送。
5.危重患者(手术患者)转运前,测量生命体征,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患者病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确保患者各项指征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方可转运。
6.根据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病情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仪器和抢救药物,并通告电梯等候,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延长路程,延误病情。
7.危重(躁动)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交代注意事项。
8.负责转运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转运途中(或检查时),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
9.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意外情况,遵医嘱进行就地抢救,并在
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10.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并按照交接内容填写转运患者登记本并签名。
安全转运患者流程。
医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出、入院患者的转运1.1门诊医务人员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转运方式。
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1.2患者及家属办理住院登记后,应携带门诊病历、住院证及有关证件到护士站登记,由入院科室值班护士安排住院。
1.3急诊科病情危重的患者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病区值班人员作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1.3.1核实急诊患者转入科室。
1.3.2与接收科室的沟通:转运患者前应事先电话(告知:诊断、性别、年龄、神志、特殊管道和特殊用药、需准备急救物品)通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获信息后应立即做好床位、氧气等迎接准备。
1.3.3转运前由值班医师向家属讲明病情及转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在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在病历中签字后方可转运。
1.3.4整理患者病历及影像资料,核对并携带转运患者的药物和物品。
1.3.5妥善固定静脉针和各种导管,药物标记明显,上好护栏和输液架。
1.3.6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携带监护仪、呼吸机等急救器械、药品和物品;具备执业资格的护士护送,必要时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陪同护送。
1.3.7离开急诊科前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T、P、R、BP、SPO2等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
1.3.8电梯准备: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转运。
1.3.9到达转运科室后,转运人员和接受人员认真交接患者诊断、病情(包含已做的检查)、神志、管道、用药及皮肤情况,护理人员在交接单上签名。
1.4出院时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好交通工具,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患者及家属根据自身情况也可自行选择。
2.手术患者运送2.1凡手术患者由手术室接送人员负责接送,接送手术患者前,与病房护士对手术患者信息进行核对,并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根据医嘱及时安排患者转运.2、转运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方可转运,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通知接收部门做好准备;3、转运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4、转运后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填写交接单.5、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做好沟通.6、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妥善处理各种管路.3解释: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4备齐用物:病历、X片、CT片等,危重患者备抢救物品急救盒、简易呼吸器等.5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及防雨工具如雨雪天使用消毒床罩,填写交接单.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2.转运中1注意保暖;保持头在前或在高位上下坡;2护士站在患者头侧;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保证生命支持设备正常运行.3患者如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组织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4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5做好沟通交流.3、转运后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各种管路、皮肤情况伤口、压疮等、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等.3做好物品:X片、CT片、病历等,填写交接单.病人安全转运的评估及处理预案制订部门:护理部1、病人的基础情况评估1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等. 2专科注意事项.3转运的目的:因治疗需要转科或和诊断性检查或和进行本科室无法完成 的治疗、操作和急诊手术. 4权衡利弊.2、家属的心理沟通1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预后差,家属难以接受,需做心理沟通和解释. 2医生解释转运或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3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转运.3、神经系统评估重点是神志、肢体活动.1清醒病人:①通知即将进行的转运.②评估病人的焦虑及疼痛程度.③适当应 用镇静、镇痛药物.2烦躁以及不合作的病人:①评估病人烦躁程度,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② 评估病人肢体运动情况,适当给予约束.3昏迷病人:①评估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运动情况、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观察有无舌后坠,备口咽通气管.4、呼吸系统的评估①呼吸频率、节律、深度.②脉氧饱和度.③痰液情况.④血气分析: 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⑤给氧方法和途径. 1需要氧疗的病人:备氧气枕或氧气瓶.2呼吸不规则,血氧饱和度不平稳的病人:①行气管插管接便携式呼吸机转运.② 准备简易呼吸器接面罩.3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①妥善固定导管.②吸净分泌物.③评估自主呼吸情况, 选择给氧方法.4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的病人:①评估病人有无精神症状.②持续低流量给氧. 5、循环系统的评估重点是心率、心律、血压. 1BP 正常,ECG 显示HR 正常——脉氧饱和度监测.2ECG 提示心律失常:根据医嘱给药后观察ECG 变化,心律控制后与医生协商后决定是 否转运,如果必需转运:①家属签字.②医生随行.③心电监护、注射泵、简易呼吸器接 面罩等.④备齐药物西地兰、合贝爽、利多卡因等.3BP 不平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①家属签字.②医生随行.③心电监护持续监 测血压变化.④微量泵,备足血管活性药物,确保药物有效泵入.6、 原发疾病评估过去史、现病史、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熟悉病情、了解可能的并发症.7、 其他常见问题1呕吐:未留置胃管的病人:①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②心理安慰.③观察面色、SpO2及呼吸情况.④到病房后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留置胃管:①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②抽吸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减轻不适感.③心理安慰.④观察面色、SpO2呼吸情况.⑤到病房后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给予药物.2转运前后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泵的使用:①监测血糖,请示医生遵医嘱处理.②妥善固定胰岛素泵,防止调节键在转运中出现误碰.3出血:按出血的护理常规处理.4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病人安全转运的管道护理。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根据医嘱及时安排患者转运。
2、转运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方可转运,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通知接收部门做好准备;3、转运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4、转运后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填写交接单。
5、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做好沟通。
6、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
(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妥善处理各种管路。
(3)解释: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
(4)备齐用物:病历、X片、CT片等,危重患者备抢救物品(急救盒、简易呼吸器等)。
(5)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及防雨工具(如雨雪天使用消毒床罩),填写交接单。
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1)注意保暖;保持头在前或在高位(上下坡);(2)护士站在患者头侧;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保证生命支持设备正常运行。
(3)患者如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组织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
(4)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
(5)做好沟通交流。
3、转运后(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各种管路、皮肤情况(伤口、压疮等)、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等。
(3)做好物品:X片、CT片、病历等,填写交接单。
制订部门:护理部1、病人的基础情况评估(1)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等。
(2)专科注意事项。
(3)转运的目的:因治疗需要转科或(和)诊断性检查或(和)进行本科室无法完成的治疗、操作和急诊手术。
(4)权衡利弊。
2、家属的心理沟通(1)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预后差,家属难以接受,需做心理沟通和解释。
(2)医生解释转运或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流程
1.患者转运是指患者从原来病区或部门通过推床、轮椅等转运到其他病区和部门。
2.医生开具转科或功能检查医嘱后,须先通知责任护士,由该患者责任护士负责转运患者工作,保障患者在转运中的安全,同时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对该患者安全负责。
3.一般患者转运须由护士或其他人员陪同。
危重患者、大手术后必须有医生陪同
4.护士长、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使用转运工具(包括平车、轮椅、约束带的使用),安排人员护送。
5.危重患者(手术患者)转运前,测量生命体征,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患者病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确保患者各项指征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方可转运。
6.根据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病情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仪器和抢救药物,并通告电梯等候,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延长路程,延误病情。
7.危重(躁动)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交代注意事项。
8.负责转运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转运途中(或检查时),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
9.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意外情况,遵医嘱进行就地抢救,并在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10.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并按照交接内容填写转运患者登记本并签名。
安全转运患者流程
精品文档
2页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