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合集下载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指1648年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城市签订的一项重要和平协议,也被称为《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这个和约标志着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结束,也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和平协议之一。

从多个角度来解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含义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结束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是一场由宗教、领土和权力争夺引起的大规模冲突。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这场战争的结束,为欧洲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与稳定。

2. 宗教自由与国家主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各个国家的主权和独立,确立了现代国际法的基础。

它还承认了各个国家的宗教自由,结束了欧洲宗教统一的努力,使得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可以自由地追随自己的信仰。

3. 领土重划与权力平衡,和约重新划定了欧洲各国的领土边界,尤其是德意志地区。

它通过赋予领土主权和封建贵族的权力平衡,限制了帝国的权力,为各个国家的独立和自治奠定了基础。

4. 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欧洲带来了和平与稳定的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被降低,促进了跨国商业活动,为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5.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现代国际关系的范式。

它奠定了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为后来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它还为后来的和平协商和冲突解决提供了范例,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总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和平协议,不仅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确立了宗教自由和国家主权的原则,还为欧洲带来了和平与稳定,促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被视为现代国际秩序的奠基之一,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斯特法伦和约》

《威斯特法伦和约》

《威斯特法伦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仪式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在德国明斯特市和奥斯纳布吕克市签定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兰西王国的波旁王朝、瑞典王国以及帝国境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公国、巴伐利亚公国等诸侯国。

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政治学者一般将该条约的签订视为民族国家的开始。

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1、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2、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3、帝国境内各诸侯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喀尔文教派获帝国政府承认为合法宗教。

4、帝国境内各诸侯国有主权及外交自主权,惟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

5、正式承认荷兰及瑞士为独立国家。

6、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割让与法国,瑞典和帝国境内的部分新教诸侯:(1) 法国得到洛林地区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了史特拉斯堡以外的整个亚尔萨斯地区。

(2) 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3) 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

(4) 萨克森获得卢萨蒂亚(Lusatia)地区。

7、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1) 信奉天主教的上普法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

(2) 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

8、帝国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

9、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

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王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王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及三十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及三十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及三⼗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是象征三⼗年战争结束⽽签订的⼀系列和约,签约双⽅分别是统治西班⽛、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与国家独⽴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被誉为“影响世界的100件⼤事”之⼀。

近代国际法的形成是以主权国家的建⽴为标志的。

威斯特伐利亚公会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的主权国家。

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的主权国家。

威斯特伐利亚公会以及在会议上签订的合约确⽴了国家主权平等、领⼟主权等原则,从⽽为近代国际法奠定了基础。

下⾯介绍⼀下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签订的背景和在欧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三⼗年战争。

三⼗年战争⽰意图战争背景15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

哈布斯堡王朝极⼒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和波兰贵族的⽀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的势⼒。

这些国家都⽀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年战争的导⽕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波希⽶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世为波西⽶亚国王。

斐迪南⼆世下令禁⽌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23⽇,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抛⼊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年战争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

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和约的主要内容: (1)领土划分 (2)新旧教徒享受同等权利 (3)德意志各邦享有自主权 (4)确认瑞士、荷兰的独立。
“三十年战争”的结果
1、法国:实现了它的主要目标。 2、瑞典:成为北欧最强国。 3、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建立统一帝国和恢复天主
教在欧洲统治地位的企图彻底破灭。
第一章 近代欧洲国际的背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影响
3、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4、主要国家的权势变化
一、欧洲“三十年战争”
1、“三十年战争”前的欧洲形势: 西欧:法国、荷兰与西班牙、奥地利。 北欧:丹麦和瑞典争夺波罗的海霸权。 东欧:俄国与波兰、立陶宛较量。
“三十年战争”的复杂性
1、宗教因素 2、内部政治因素 3、国际因素 4、私人军队参战的目的
导火索: “掷出窗外事件”
波西米亚公国的宗教改革
公元900年左右,阿尔瓦人的一支在易北河上游建立大摩拉维
亚公国,统治着捷克和斯洛伐克人。906年,摩拉维亚被匈牙利、
波兰打败而分裂。1086年,神罗皇帝授予捷克王公为波西米亚国王 称号。1212年,神罗皇帝颁布《黄金诏书》,正式确立波西米亚国 王位列选帝侯之首。捷克成为神罗内部特殊的斯拉夫属国。捷克深 受德意志影响,捷克贵族以讲德语为荣,逐步形成一个日耳曼贵族
阶层,捷克的斯拉夫文化逐步让位于日耳曼文化。15世纪,捷克爆
发“胡斯战争”,被神罗皇帝的十字军镇压。胡斯运动对16世纪欧 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争的四个阶段
(1)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4)
(2)丹麦阶段(1625-1629年)
(3)瑞典阶段(1630-1635年)
(4)法国阶段(1635-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驱使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历史事件发生的一切,都始于1555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日。

这一和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大政治实体之间签订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其内容定义了欧洲的历史、政治、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促使了欧洲未来的重大变革。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涵盖了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政治条款和宗教条款。

政治条款规定,西班牙和奥地利之间必须建立空前绝后的友谊和关系,促进睦邻友好,改善社会秩序,抵制外来侵略,限制武装冲突,减少文化和宗教的冲突,以及政治自由和民主化发展。

宗教条款则强调了宗教自由的原则,规定所有国家的公民都有权信仰自己认为正确的宗教,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都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得到尊重和尊重。

此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还提出了制定一系列文化规范并鼓励新的学术发展,以及改善教育系统和提高科技水平。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欧洲地区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和谐基础,对当时欧洲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它强调了各国主权的尊重和保护,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它的出现也使欧洲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重新确立了文明社会的基础,从而开创了欧洲社会秩序和文化文明的发展新纪元。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欧洲社会发展和大规模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欧洲永恒的神圣礼仪。

至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仍然是欧洲的指导原则。

在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中,宪法和人权法案都深受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影响,欧洲国家之间的宗教自由也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精神的体现。

今天,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于欧洲各国在宗教、文化、政治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许多国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被视为立国之本,从而在欧洲政治、宗教和文化领域中达到完全的整体性和团结。

总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欧洲历史上发展和发展提供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它集中体现了16世纪欧洲社会的特点,是欧洲人民无私的努力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宝贵财富,它将一直被全世界的欧洲人所铭记。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考研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考研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考研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Westphalia Peace Treaty)指的是1648年
欧洲宗教改革的宗教战争后,签署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一系列条约。

这组条约共包括了和平条约以及解决了30年战争(1618年-1648年)和80年战争(1568年-1648年)的一系列冲突和纠纷。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冲突国家之间的战争正式结束,确立了新的欧洲秩序。

该条约的许多条款对当时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国家主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首次明确规定了国家主权的概念,宣布每个国家都享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其他国家无权干涉。

2. 宗教自由: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规定,各国在宗教信仰方面享有自由选择权,并且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宗教迫害。

3. 经济利益:和约还涉及到了各国的经济利益,并确立了一些贸易和商业的规则,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

4. 新的国际秩序:此和约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确立了一种平等和自主的国家系统,为后来的国际关系体系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欧洲带来了相对较长的和平时
期,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宗教和经济自由,以及新的国际秩序。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内容(一)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内容(一)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内容(一)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引言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体系。

•该体系得名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历史背景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出现关系到17世纪欧洲的宗教战争。

•长达三十年的战争给欧洲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战争结束后,各方势力决定寻求一种新的国际秩序。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分为两个部分:奥斯特法里亚和约和委任状。

•奥斯特法里亚和约规定了各个国家的领土和独立。

•委任状则对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主权国家原则:国家拥有绝对的主权和独立。

•平衡政治:通过权力分散和平衡来维持国际关系的稳定。

•以国际法为基础:国家之间的关系受国际法的规范。

•不干涉内政:国家不得干涉他国的内政事务。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影响
•彻底改变了以往大国扩张的传统。

•推动了现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

•开创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新篇章。

结论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作为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欧洲的局势,也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摘要: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背景与意义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正文: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名词解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结束欧洲三十年战争的一系列和约之一,于1648 年10 月24 日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签订。

该和约对于欧洲政治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标志着欧洲一系列宗教战争的终结,为各国间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背景与意义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年)是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战争主要涉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与法国、瑞典等国家。

战争的起因是宗教改革后,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最终演变成为欧洲各国的混战。

经过长达30 年的战争,各国损失惨重,人民疲惫不堪,对和平的渴望愈发强烈。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这场战争的终结,为欧洲带来了暂时的和平。

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1.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调整:法国和瑞典在战争中取得了部分领土,如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瑞典则得到了波美拉尼亚和维斯马。

2.宗教信仰自由:和约规定,各诸侯国可以自行确定官方宗教,天主教、路德宗和加尔文宗为官方允许宗教。

这一条款使得新教和天主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享有平等地位。

3.诸侯国主权:和约正式承认了诸侯国的主权和外交自主权,各诸侯国可以在不侵犯皇帝和皇室的前提下进行外交活动。

4.战争赔款:战败的哈布斯堡王朝需要向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以弥补战争损失。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标志着欧洲一系列宗教战争的终结,为各国间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其次,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地位,使得法国和瑞典等国家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最后,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为后来的国际秩序和领土争端埋下了伏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关系条约。

它不但象征了三十年战争结束,并奠基了国际关系的基础和国际法则的形式,可以说是现今国际关系的启蒙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是:(一)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和凡尔登归他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二)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

(三)瑞士和荷兰的独立的缔约国的承认。

(四)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涉及了整个欧洲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主要势力分为两方,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

而另一方为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双方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代表三十年战争结束。

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并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被作为近代国际关系开端。

签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重大意义包括第
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后,为了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和争端,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世界秩序,在和约的基础上,人们又签订了许多和约、条约,建立了各种体系和国际组织,包括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等,并建立了联合国。

但是这些体系和国际组织的基本原则,都没有超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的国家主权和平等的范围。

因此,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并没有超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原则的内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奠基石,完全适应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从全球角度看,最初的国际秩序应该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因为从那时起才有了主权国家的概念,有了主权国家才能有所谓国际秩序。

我不是欧洲中心论者,但我同意目前世界的主导秩序源于欧洲的看法。

1648年以前的世界,
是个分裂的世界,像中国、埃及、玛雅这样的文明古国都只有地区性影响,因而不可能产生全球性的秩序。

30年战争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把王权和神权的边界确定下来,独立的王国成了主权国家。

欧洲便开始了全球性扩张,同时也就把主权国家的概念带到全世界。

这是欧洲主导着世界秩序的阶段。

基于国家主权的世界秩序亦由此开始。

尽管说,所谓国际秩序从来都是世界上强权国家设计和推行的秩序,其本质是丛林法则,但有秩序与无秩序相比还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