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第三章(丁)
天气学分析——天气图综合分析

这就是说,在一定高度以上,气压梯度或 位势梯度的方向,将由原在底层中从冷区指 向暖区而变为从暖区指向冷区。于是,原来 在底层是高压的区域到高层对应位置的上空 将变成低压区域。因此,到达一定高度处, 高压区便与暖区近乎重合,而低压区便与冷 区近乎重合。
根据温压场的配置情况的不同,气压系统可分为三类。
下面,根据第一种分类法对锋进行讨论。
1、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空气起主导 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 面称为冷锋。 2、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起主导 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 面称为暖锋。 3、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 很少时,称为准静止锋。
实际工作中,一般把6小时内(连续两张图上),锋面位置无大变化的锋 定为准静止锋,简称静止锋。
由于温压场的不对称,使得气压系统中心轴线发生 倾斜,高压中向暖区倾斜,低压中向冷区倾斜。
中纬度地区,多数系统(如锋面气旋等)都是 温压场不对称系统,其轴线大都倾斜。这样,地 面等压线闭合的高、低压,到高空变成为槽脊形 式,并且温度槽(脊)常落后于气压槽(脊), 而地面低(高)压处于高空槽(脊)的前部,使 低压上空为暖平流,高压上空为冷平流,有利于 地面气旋与反气旋的发生、发展。
锋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过渡带,在 此过渡带内,气象要素与天气将发生急剧的变 化。下面我们将对锋附近的温度、气压、变压、 风场以及锋面天气等分布分别进行讨论。
一、锋面附近温度场的特征
1、水平方向上温度场特征 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远比其两侧气团中大。 等压面图上等温线的分布可以指示锋区及锋线的特
点: ①高空锋区走向与等温线基本平行; ②地面锋线与高空锋区基本平行; ③锋区随高度向冷区倾斜;
天气学分析
气象学第三章 温度

2、陆地温度升降变化大,海洋升温和冷却都较慢,日、年较差都比 陆地小。“海洋好像大气热量的存储器和调节器”
第三节 水体温度
时间变化
二、水体温度的变化
日变化 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15~16h,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后的2~3h内。
第二节 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日变化
二、土壤温度的变化
温度 ℃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 4 7 10 13 16 19 22
☆土壤温度日较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地面 5cm 10cm 15cm 20cm
时间 1
☆土壤日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深度的增加而滞后。
(土壤深度每增加10厘米,位相落后2.5 -- 3.5小时)
位相(phase):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极值)出现的时间 ,也 称相时。
第二节 土壤温度
二、土壤温度的变化
地面温度和热量收支的关系
一般,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 (13时左右)
最低温度出现在
(将近日出时)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 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
地面温度变化与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
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热率大的土壤,表层土壤温度变化小。
影响因子:
土壤含水量 含水量大,导热率大
土壤孔隙度 孔隙度大,导热率小
土壤成分 导热率(W/(㎝·℃))
土壤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
水 空气
0.0293 0.01997 0.00628 0.0002093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

三、气旋和反气旋的分类
气旋
地理: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 热力:锋面气旋和无锋气旋
地理:极地、温带和副热带反气旋
反气旋 热力:冷性和暖性反气旋
§3.2 涡度和涡度方程
一、涡度:度量空气块旋转程度和旋转方
向的物理量
单位:1/秒 ( 1/s) 量级~V/L:大尺度
~ 105
中尺度 ~ 104
小尺度 ~ 103
热力因子(冷暖平流)
动力因子(涡度平流)
高空形势:温度场 落后高度场
高空由于涡度平流 和冷暖平流而造成 的附加流场和变高
由于高空动力和热 力因子所造成地面 的变压和流场
负涡度平流造成的 附加反气旋式流场
暖平流造成 的正变高
冷平流造成 的负变高
正涡度平流造成的 附加气旋式流场
槽前:
高空:有正涡度平流,由涡度方程可知,气旋 性涡度增加,流场与气压场不适应,则槽前附 加了一个气旋式流场,高空辐散,根据气压倾 向方程,地面减压
当大气准水平无辐散时,有
d( f ) 0
dt
水平无辐散大气中 绝对涡度守恒
d( f ) 0
dt
空气块A在西风气流下受到南北扰动后的路径
位涡及位涡守恒
f 称为正压大气的垂直位涡度
H
位涡守恒
d( f ) 0
dt H
AH const,A为气柱底面积,H为厚度
u v 1 dA x y A dt
p
Vg ( f
g)
0,
0
涡度平流随高度减小(随气压增加)时,有
下沉运动
p
Vg ( f
g)
0,
0
地面气旋上空高空处在槽前脊后(前),正相 对涡度随高度增加,使得固定点正相对涡度随 高度增加,同时在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伴 随水平辐散随高度增加,必伴有上升运动。
天气学分析:第03章-01-锋面-n

(3)风的影响
如冷区风速很大,扰动较强,则低层夜间不易降温,而如果 暖区风速较小,天气又晴朗,夜间经过辐射冷却后,低层降温较 多,于是锋两侧温度差就减小,单凭气温不易分析出锋来。
(4)冷空气膜的影响
冬季,有时在盆地区域近地面层中存在着一层较薄的冷空气 膜。如果锋在冷空气膜上滑行,根据地面气温记录就很难将锋面 分析出米,这种情形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多见。
a、东高西低型,b、南高北低型,c、日本海低压型,d、移动性高压型,e、南岸低压型,f、两个低压型
5. 3小时变压
暖锋前有明显的3小时负变 压,冷锋后有明显的3小时正 变压,暖锋后、冷锋前变压都 很小。锢囚锋后往往是3小时 正变压,锋前往往是3小时负 变压。
应用3小时变压分析锋时, 要考虑到气压系统的加强或减 弱、气压日变化等的影响。这 些影响明显时,甚至会掩盖锋 所造成的3小时变压。
锋面分析—总体原则(续)
2. 再结合分析高空锋区(在平原地区,分析850,700hPa等压 面,高原地区分析500hPa等压面),就可判断出地面图上 锋面的位置和类型。
根据锋面向冷区倾斜原理,地面的锋线应位于高空等压面图上等温 线相对密集区的偏暖空气一侧,而且地面锋线要与等温线大致平行, 高空锋区有冷平流时,它所对应的是冷锋;高空锋区有暖平流时, 所对应的是暖锋。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者遇到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 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 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 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冷气团
暖气团
过境前
冷气团
过境时
暖气团
冷气团
过境后
暖气团
2.冷锋与天气
中考地理知识点第三章《天气与气候》PPT复习课件

C (1)读图可知( ) A.①②③④四地中③地气温最低 B.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平直 C.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 D.世界年平均气温曲线走向与经线大体一致
B (2)关于四地间气温差异及产生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低于②地—距海远近 B.②地高于④地—纬度位置 C.③地高于②地—地形 D.④地高于③地—海陆分布
A.17日,风力强劲,最低气温为5℃ B.18日,风力加大,有沙尘暴 C.18日,云层加厚,夜晚多云转晴 D.19日,晴,昼夜温差最大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例2】(2019·天水)如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三条 等温线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虚线表示海岸线,A、B两地分 别位于陆地和海洋。读图完成。
④___温__带__海__洋__性__气__候_______
⑤___寒__带__气__候______________ ⑥___温__带__季__风__气__候____________ ⑦__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气__候__________
降低
(2)从气候①→②→③→减④少→⑤,年平均气温是逐渐_____纬__度__(升高、降 低);年降水是逐渐________(增多、减少),主要反映了_________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柯本气候分类法,在把握柯本分类的气温指标、气温 和降水图的判读、气候特点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读图 可知:(1)根据柯本提出的气温指标,甲、乙、丙、丁中,属于热带气候 的是乙和丁,属于温暖带气候的是丙。(2)柯本提出,若每个月降水量均 超过60mm,则具备“全年多雨”的特征;依据四种气候类型图可知, 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是丁,该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全年 高温多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习题课件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4.在狭长的南美洲南部地区,东西两侧都濒临海洋,却形成了不同的
气候类型(如上面右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植被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纬度位置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5.“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B )
( B)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4.下图中的 A、B 两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的影
响因素是
(B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其他因素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读下图,完成第 5~6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影片《一路向南》中,故事主人公于阿拉斯加附近会合,开始了他们的 美洲穿越计划。他们从北极圈附近(a)出发,一路向南,以阿根廷最南端 (b)为目的地。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局部图”,完成第 13~14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气温
降水
纬度低,气温高高 ; 纬度 纬度高,气温 低 低
低纬度,降水多; 高纬度,降水少
距海近,气温变化幅度小; 距海近,降水多多 ;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课后习题新编《3.1温度》1.图中各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每隔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甲: 7.5℃;乙 9℃;丙 18.5℃;丁 -4℃。
2.在教室挂一只寒暑表,在每个课间测出教室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分别在图上描点并画出晴天及阴天两种天气的温度—时间图象。
通过比较,你能看出这两种天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吗?略3.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膨胀的多少通常是不同的。
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
怎样用它制作成温度计?画出你的设计草图。
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如图),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件的。
到商场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暑表。
制作原理: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制成平螺旋型或直螺旋型的结构。
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
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使螺旋管曲率发生变化,通过指针轴带动指针偏转,直接显示温度示值。
4.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不可能比它更低。
能不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呢?如果它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度相同,那么这两种温度应该怎样换算?这个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3.2熔化和凝固》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
熔化吸热:用冰保鲜食物、用冰块给发烧病人进行物理降温。
凝固放热:冬天,地窖里太冷会引起一些蔬菜受冻,放上几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防止蔬菜受冻不利熔化:雪熔化时造成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而易冻伤人和动物不利凝固:铁在凝固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很容易伤害到正在工作的人。
2.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可能会导致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记录不全甚至没有记录,找不到正确的晶体熔化温度变化规律。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三章 第一节 课时2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课时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判断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空气运动特点。
(综合思维)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秋高气爽”等天气的成因。
(地理实践力)3.结合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分析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人地协调观)目标一气旋与反气旋1.等压线模式图(1)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____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简称高压。
(2)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____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简称低压。
(3)高压脊: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4)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5)鞍形气压区: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为鞍形气压区,简称鞍。
2.低气压(气旋)(1)气流运动①水平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________向________流动。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______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
②垂直气流: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
(2)天气:常出现________天气。
(3)典例: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
3.高气压(反气旋)(1)气流运动①水平气流:高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在北半球按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南半球相反。
②垂直气流: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2)天气:天气________。
(3)典例: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1)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下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①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②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于9月8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生成,进入东海海域后长时间维持强台风强度,14日20时30分在我国浙江舟山普陀沿海登陆(强台风级),15日0时30分在上海奉贤二次登陆(台风级),16日0时在山东青岛崂山区沿海三次登陆(热带风暴级),12时40分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再次登陆,之后逐渐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气旋:以气旋中心最高气压值来表示
中心气压值 越高,反气旋越强
气旋:970-1010hPa
反气旋:1020-1030hPa 平均而言,温带的气旋和反气旋冬季强于 夏季,海上的气旋强于陆上的,陆上的反 气旋强于海上的
四、气旋和反气旋的分类 地理: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
气旋
热力:锋面气旋和无锋气旋 地理:极地、温带和副热带反气旋 反气旋 热力:冷性和暖性反气旋
非绝热加热随高度的变化项
dQ p dt
对于一般 波长<3000km的波,引起位势高度 变化的物理解释: 槽前脊后:借助西南风将正相对涡度从大的往 小的方向输送,使得槽前脊后固定点正相对涡 度增加,同时在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伴随水 平辐散,引起低层气柱质量减少、降压,出现 负变压中心,有变压风辐合;其高层水平辐散, 导致上升运动,上升绝热膨胀冷却,气柱降温, 等压面间厚度减小,气柱收缩,高层等压面高 度降低,即 0 ;槽脊线上变高为零, t 即 0
第三章 气旋与反气旋
本章主要内容:
涡度与涡度方程、温带气旋生命史各阶 段的温压场特征
§3.1 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
§3.2 涡度和涡度方程 §3.3 位势倾向方程与ω方程 §3.4 温带气旋与反气旋 §3.5 东亚气旋与反气旋
§3.1 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
一、气璇和反气旋的定义 气旋: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 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涡旋 中的空气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 时针旋转。 反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 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 涡旋中的空气在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在南半 球逆时针旋转。
涡度倾侧项 散度项
绝对涡度 个别变化
涡度局地变化
相对涡度平流
地转涡 度平流
f f (u v ) (u v ) t x y x y p u v u v ( ) ( f )( ) y p x p x y
d( f ) u v ( f )( ) dt x y 又因为f d( f ) u v 有 f( ) dt x y 当大气准水平无辐散时,有 d( f ) 0 dt
(三)涡度方程的简化 f
相对涡度的局地 变化主要由涡度 的平流变化,空 气微团的南北运 动以及水平辐合 辐散造成
非绝热加热随高度的变化项
dQ 0 p dt dQ 0 p dt
dQ p dt
非绝热加热随高度增加,等 压面高度降低 非绝热加热随高度减小,等 压面高度升高
二、ω方程 下式对p求偏导 2
fVg ( f g ) f t p
2
ω方程
2 2 2 ( f ) f Vg ( f g ) 2 p p R 2 2 dQ Vg cp p dt
或
( 2 f
2 2
2 ) f Vg ( f g ) 2 p p
水平无辐散大 气中绝对涡度 守恒
d( f ) 0 dt
空气块A在西风气流下受到南北扰动后的路径
§3.3 位势倾向方程与ω方程
一、位势倾向方程
由准地转涡度方程
g Vg ( f g ) f t p
以地转风公式代入,得
2 fVg ( f g ) f t p
4.相对涡度平流项
相对涡度平流:相对涡度分布不 均匀和大气水平运动所引起的局 地涡度变化
(u v ) x y
5.地转涡度平流: 北半球, f>0, β>0 当V>0时,气块f增大, 为保持绝对涡度守恒, 气块ζ必须减小,使得 局地相对涡度减小
f f (u v ) v x y
方程右端: 地转涡度和相对涡度的地转风平流
Vg ( f g ) Vg f Vg g
对于一般 波长<3000km的波,地转风绝对涡度 平流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地转风相对涡度平流
厚度(温度)平流随高度的变化项
R Vg Vg T Vg T p p
2
并利用静力方程,得
2 2 2 f Vg ( f g ) f t p p 2
对下式求拉普拉斯
R dQ V g t c p p dt
得
R 2 dQ 2 2 (Vg ) t cp p dt
t
槽后脊前:借助西北风将负相对涡度从大的往 小的方向输送,使得槽后脊前固定点负相对涡 度增加,同时在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伴随水 平辐合,引起低层气柱质量增加、加压,出现 正变压中心,有变压风辐散;其高层水平辐合, 导致下沉运动,下沉绝热增温,气柱增温,等 压面间厚度增大,气柱膨胀,高层等压面高度 升高,即 0 ;槽脊线上变高为零, 即 0 t
2
热流量方程为
1 1 dQ ( V ) t p c pT dt
位势倾向方程
( ) fVg ( f g ) 2 p t f2 f 2 R dQ (Vg ) p p c p p p dt
6.涡度垂直输送
0 p
0 p
p
相对涡度随高度减小 ω<0,局地涡度增加 ω>0,局地涡度减小 相对涡度随高度增加 ω<0,局地涡度减小 ω>0,局地涡度增加
f (u v ) (u v ) t x y x y p u v u v ( ) ( f )( ) y p x p x y
f u v u v t x y x y p u v u v ( f )( ) y p x p x y d ( f ) u v u v ( ) ( f )( ) dt y p x p x y
3.绝对涡度与水平散度 a)相对涡度与水平散度
u v ( ) x y
ζ>0时,水平辐散使气 旋性涡度减小 ζ<0时,水平辐散使反 气旋性涡度减小
b)地转涡度与水平散度
u v f( ) x y
辐散使反气旋性涡度增 加,气旋性涡度减小 辐合使气旋性涡度增加, 反气旋性涡度减小
0 t 0 t
实际大气,对流层中温度平流随高度减弱,尤为 对流层中上层。 物理解释: 低压中心左部与高压中心右部之间对应500hPa 槽 线处,风随高度逆转,此气层有冷平流,气柱降 温(降温反映500hPa以下气柱明显降温)收缩, 500hPa 等压面槽线处位势高度降低,槽加深; 相反低压中心右半部与高压中心左半部之间对应 500hPa脊线处 ,风随高度顺转,此气层有暖平流, 气柱增温(增温反映500hPa以下气柱明显增温) 膨胀, 500hPa 等压面脊线处位势高度增加,脊 加强
2
f
2
2
位势倾向方程(不考虑非绝热加热项)
f 2 2 2 ( ) fV g ( f g ) 2 p t 地转涡度和 f2 厚度(温度) 相对涡度的 (Vg ) 地转风平流 平流随高度 p p
的变化项
方程左端:
f 2 2 ( fm ) 2 2 2 2 ( ) ( k l ) 2 2 p t t t
2.行星涡度(地转涡度) :
Ve R Ve Ve e 2 R R e 2
Ω 2Ω
3.绝对涡度垂直分量 :
( a ) z ( ) z 2 sin ( a ) p ( ) p 2 sin
f=2Ωsinφ为行星涡度的垂直分量,又称地 转参数
二、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尺度 气旋、反气旋的水平尺度以最外围的闭 合等压线的直径长度来表示。 平均而言,气旋:1000km-3000km,东亚 气旋比欧洲和北美的水平尺度小; 反气旋:一般较气旋大,大者面积可达亚 洲大陆的3/4。
三、气旋和反气旋的强度:
气旋:以气旋中心最低气压值来表示
气旋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强
P坐标系中相对涡度的垂直分量
v u p x y
(一)绝对涡度与相对涡度
Va V Ve a e
两边求
绝对 涡度
相对 涡度
地转 涡度
1.曲率涡度和切变涡度(自然坐标系中涡 度表达式)
V V V V s n Rs n V VK s n
涡度垂 直输送
涡度倾侧项
散度项
(二)涡度方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理意义
1.涡度的局地变化
0 t
表示气旋性涡度增加,反气旋 性涡度减小 表示反气旋性涡度增加,气旋 性涡度减小
0 t
2.涡度倾侧项
u v ( ) y p x p
由于垂直速 度在水平方 向分布不均 匀,使涡度 水平分量转 化为铅直分 量
u u u u z u v g fv t x y p x v v v v z u v g fu t x y p y ( 2) (1) x y
(1) (2)
要想上两式与垂直方向 的涡度有关可:
p坐标涡度方程 f
单位:1/秒 ( 1/s) 量级~V/L:大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在中高纬度
5 ~ 10 4 ~ 10 3 ~ 10 f ~ 10
4
产生了 顺时针 旋转
T=T0
T=T1
由于大气做准水平运动,着重讨论水平面 上的旋转,即垂直方向的涡度分量
v u z x y
t
厚度(温度)平流随高度的变化项
(Vg ) p p R Vg Vg T Vg T p p (Vg ) 0 若有冷平流随高度减弱 p p (Vg ) 0 若有暖平流随高度减弱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