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名词解释)
钢结构设计原理模拟题三答案

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模拟题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高强钢材:通过各种可能的技术措施(如硬化、热处理)提高钢材的强度,但对其他性能削弱并不过大的钢材。
2.兰脆现象:温度达到250℃左右时,钢材的fu略有提高,而塑性却降低,钢材呈现脆性,表面发蓝的这种现象称为兰脆现象。
3.应力集中:构件截面改变处,如裂纹,缺口,孔洞,不同厚,不等宽位置处,应力分布不均匀,截面改变位置处的应力远远高于该平面的平均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疲劳断裂:是钢材在反复交变荷载作用下的一种脆性破坏。
从累积损伤理论来讲,疲劳破坏过程是裂纹萌生,扩展直至破坏的一个过程。
可焊性:钢材经焊接后不出现裂纹或裂缝的性质。
4.冷弯性能:可以较为严格地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地综合指标,直接反映材质优劣及内部有无缺陷。
5.塑性破坏:是钢材地一种破坏形式。
破坏前,延续时间长,变形大,破坏前有先兆;断口呈纤维状,有明显颈缩,断面颜色发暗,与轴线大约成45○角。
有时可以看到滑移线痕迹。
6.冲击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动荷载)地能力,是反映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
有常温,负温,0℃的冲击韧性。
7.屈强比:该数值可以反映钢材塑性变形及强度储备的相对大小。
10.换算长细比:对于格构柱的虚轴,剪切应变能对该轴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不能忽视,采用换算长细比。
缀条柱:=oxλ1227AAx+λ缀板柱:=oxλ212λλ+x1.答:(1)焊接时不均匀的升温冷却过程;(2)钢材的轧制;(3)钢材的冷加工;(4)钢材的火焰切割。
2. 答:(1)荷载作用种类,位置及梁端支撑情况;(2)截面的抗弯刚度;(3)截面的抗扭刚度;(4)侧向支撑点的间距;(5)梁高。
3. 答:(1)含C增大,f y、fu提高,δ、冲击韧性降低,抗锈蚀能力及可焊性变差;(2)含S增大,降低钢材的δ、冲击韧性,可焊性及抗锈蚀性能,f y、fu略有提高,导致“热脆”;(3)含P增大,f y、fu及抗锈蚀能力提高,但严重降低塑性、韧性及可焊性,导致“冷脆”;(4)含N增大,影响与P相同;(5)含O增大,影响与S相同;4. 答:温度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在正温范围内(T >0℃),总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材的强度降低,塑性增大。
金属材料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淬火性: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能获得淬硬深度的能力,它是钢材本身固有的属性。
2 淬硬性:钢的淬硬性也叫硬性,是指钢在淬火后能达到最高硬度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M的含量。
3 贝氏体:贝氏体是由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于弥散分布的渗碳体(或碳化物)组成的非层状两相组织,用“B”表示。
4 残余奥氏体:当奥氏体中碳的百分含量大于0.5%时,由于M F已低于室温,因此淬火室温时,必然有一部分奥氏体被残留下来,这部分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
5 共析转变: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析出成分不同的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析转变。
A 727℃(F+Fe3C)6 固溶强化:由于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使塑性变形抗力增大,结果使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增高。
这种通过溶入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的形象,称为固溶强化。
7 等温冷却转变:在A1以下,保持恒温一段时间,让过冷奥氏体完成转化叫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
8 临界冷却曲线:与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称为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
9 共晶转变:一定成分的液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成分不同的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10调质处理: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使钢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问题1力学性能符号含义σs(σ0.2 ) σb HBW(HBS) HRA(B、C) HV δψa kσ-1σs:在拉伸过程中,当负荷不增加甚至有所降低时。
试样仍继续产生变形,此时的最小应力叫屈服点,用σs表示σ0.2:屈服强度为试样标距部分产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
σb试样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于原始截面积之比。
HBW:当压头为硬质合金球时的布氏硬度符号,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450~650的金属材料。
HBS:当压头为淬火钢球时的布氏硬度符号,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低于450的金属材料。
HRA、HRC压头是金刚石圆锥的洛氏硬度符号,HRB是直径1.5488mm钢球的洛氏硬度符号。
钢材名词解释

钢材名词解释一、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1.共析钢碳溶解在铁的晶格中形成固溶体,碳溶解到α——铁中的固溶体叫铁素体,溶解到γ——铁中的固溶体叫奥氏体。
铁素体与奥氏体都具有良好的塑性。
当铁碳合金中的碳不能全部溶入铁素体或奥氏体中时,剩余出来的碳将与铁形成化合物——碳化铁(Fe3C)这种化合物的晶体组织叫渗碳体,它的硬度极高,塑性几乎为零。
从反映钢的组织结构与钢的含碳量和钢的温度之间关系的铁碳平衡状态图上可见,当碳的含量正好等于0.77%时,即相当于合金中渗碳体(碳化铁)约占12%,铁素体约占88%时,该合金的相变是在恒温下实现的。
即在这种特定比例下的渗碳体和铁素体,在发生相变时,如果消失两者同时消失(加热时),如果出现则两者又同时出现,在这一点上这种组织与纯金属的相变类似。
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就把这种由特定比例构成的两相组织当作一种组织来看待,并且命名为珠光体,这种钢就叫做共析钢。
即含碳量正好是0.77%的钢就叫做共析钢,它的组织是珠光体。
2.亚共析钢常用的结构钢含碳量大都在0.5%以下,由于含碳量低于0.77%,所以组织中的渗碳体量也少于12%,于是铁素体除去一部分要与渗碳体形成珠光体外,还会有多余的出现,所以这种钢的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
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这类钢统称为亚共析钢。
3.过共析钢工具用钢的含碳量往往超过0.77%,这种钢组织中渗碳体的比例超过12%,所以除与铁素体形成珠光体外,还有多余的渗碳体,于是这类钢的组织是珠光体+渗碳体。
这类钢统称为过共析钢。
二、有关钢材机械性能的名词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 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钢材名称、解释、用途、图片

产品名名词解释螺纹钢热轧带肋钢筋的俗称。
普通热轧钢筋其牌号由HRB和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构成。
H、R、B分别为热轧(Hotrolled)、带肋(Ribbed)、钢筋(Bars)三个词的英文首位字母。
热轧带肋钢筋分为HRB335(老牌号为20MnSi)、HRB400(老牌号为20MnSiV、20MnSiNb、20Mnti)、HRB500三个牌号。
普线也称普通低碳钢热轧盘条,是一种用途较广泛的线材,它是由普通碳素钢热轧而成,公称直径为5.5-14.0mm,一般轧成每盘重量在100-200kg。
高线线材的一种,通常指用“高速无扭轧机”轧制的盘条,常见的普通低碳钢无扭控冷、热轧盘条(ZBH4403-88)及优质碳素钢无扭控冷、热轧盘条(ZBH44002-88) 。
高线的轧制速度在80-160米/秒,每根重量(盘重)在1.8-2.5吨,尺寸公差精度高(可达到0.02mm),在轧制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特别是在冷却线上)来保证产品的不同要求。
圆钢截面为圆形的实心长条钢材,分为热轧、锻制和冷拉三种。
其规格以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如“ 50”即表示直径为50毫米的圆钢。
线材直径为5.5-14的盘成线圈状的钢线材料。
线材大多用卷材机卷成盘卷供应,故又称为盘条或盘圆。
线材包括普通低碳钢热轧盘条、电焊盘条、爆破线用盘条、调质螺纹盘条、优质盘条。
用途较广泛的线材主要是普通低碳钢热轧盘条,也称普通线材,它是由Q195、Q215、Q235普通碳素钢热轧而成,公称直径为5.5-14.0mm,一般轧成每盘重量在100-200kg,现在多采用无扭高速线材轧机上轧制并在轧制后采取控制冷却,直径为5.5-22.0mm最大盘重可达2500kg。
优质线材,只供应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盘条。
习惯上8mm以上列入优质型材,8mm 以下列入金属制品。
盘螺像线材一样盘在一起的螺纹钢,一般市面上的就是6.5-8.0-10-12-14的居多。
冷轧板冷轧板是以热轧板为原料,在室温下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而成。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

曲轴、摇杆、拉杆、键、销、螺栓、转轴齿轮、齿条、链轮、凸轮、轧辊、曲柄轴齿轮、轴、联轴器、衬套、活塞销、链轮活塞杆、齿轮、不重要的弹簧
齿轮、连杆、扁弹簧、轧辊、偏心轮、轮圈、轮缘
叶片、弹簧
1.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例如45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
2.序号表示抗拉强度、硬度依次增加,延伸率依次降低
30Mn
40Mn
50Mn
60Mn
螺栓、杠杆、制动板
用于承受疲劳载荷零件:轴、曲轴、万向联轴器
用于高负荷下耐磨的热处理零件:齿轮、凸轮、摩擦片弹簧、发条
含锰量0.7%~1.2%的优质碳素钢
合金结构钢
铬钢
15Cr
20Cr
30Cr
40Cr
45Cr
渗碳齿轮、凸轮、活塞销、离合器较重要的渗碳件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
附表18常用钢材(摘自GB/T 700、GB/T 699、GB/T 3077、GB/T 11352、GB/T 5676)
名称
钢号
主要用途
说明
碳素结构钢
Q215-A Q235-A Q235-B Q255-A Q275
受力不大的铆钉、螺钉、轮轴、凸轮、焊件、渗碳件螺栓、螺母、拉杆、钩、连杆、楔、轴、焊件
汽车、拖拉机上强度特高的渗碳齿轮
铸
钢
ZG230-450
ZG310-570
机座、箱体、支架
齿轮、飞轮、机架
ZG表示铸钢,数字表示
屈服点及抗拉强度(MPa)
附表19常用铸铁(摘自GB/T 9439、GB/T 1348、GB/T 9400)
钢筋与钢材(必须学习)

钢筋与钢材(必须学习)随着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重大成就之一就是钢产量从年产几十万吨跃升至十几亿吨,从稀缺发展为常用材料,从贵重变为廉价,钢结构建筑从稀少到大力推广,而且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但与此成为反差的是大部分设计人员对钢结构一不熟悉,无经验,甚至不敢涉足这个领域;另一方面又有很多非正规单位或半外行在无严格技术管理的情况下进行设计与施工,导致工程隐患甚至恶性事故.为此有必要加强钢结构知识的复习(在土建类高校中钢结构是结构人员的必修课)与技术交流.本文仅就钢结构材料发表一些粗浅体会,因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也是一种钢材,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比较更容易加深印象.希望能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敬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1.常用名词解释:查词典及有关资料:1)钢结构(即普通钢结构口语简称“普钢”)与轻钢结构:普钢结构--以热轧普通型钢、钢管及钢板等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钢结构,是相对于轻钢结构而言.轻钢结构--以热轧轻型型钢、轻型焊接型钢冷弯薄壁型钢薄壁钢管及薄钢板等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钢结构.2)钢材:钢锭或钢坯经轧制后的成品,如钢板、钢管、型钢等型钢:断面呈不同形状的钢材的统称.早先只有热轧普通及轻型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后来有了截面为C形、L形、Z形冷弯薄壁型钢以及热轧或焊接H型钢.钢筋:指的是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长条形钢材.其实理所当然钢筋也属于钢材.因混凝土结构比钢结构使用更广泛,习惯上将“钢筋”与“钢材”并列,其实是不科学的.3)有关代号:钢号Q235表示屈服强度标准值为235N/mm2,钢筋牌号(或级别)HPB335表示屈服强度标准值为335N/mm2HPB是Hot-rolled Plain Steel Bar的英文缩写,Hot-rolled的意思是热轧,Plain指平面,平滑HRB为Hot-rolled Ribbed Bar的英文缩写,Ribbed指带肋,所以HPB 即光圆钢筋,HRB即热轧带肋钢筋2.钢材品种选择及质量保证措施:2.1重要性:对所有工程结构而言,材料性能及质量是确保安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材料选择不当,性能质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后果非常严重!1)选材不当:选用高碳钢或冷加工钢筋等导致工程事故或重大隐患◆选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不合格钢筋:进场钢筋或加工后的钢筋发现横向或纵向裂缝;钢筋弯折后断裂;◆桥梁、吊车梁等因低温冷脆或疲劳破坏而断裂甚至垮塌2)“偷工减料”私自修改设计,减小构件截面,减少配筋量等导致严重恶性事故3)“假冒伪劣”采用地条钢导致严重恶性事故4)其它原因:钢材严重锈蚀导致工程事故等2.2质量保证措施:1)设计选材满足设计规范及材料标准要求.2)材料采购:特别注意应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非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很难满足规范要求!3)材料检验:应遵照施工验收规范检查质量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必要时进行抽样复验.4)材料保存: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分门别类存放,避免材料混杂、损伤、污染、锈蚀等;5)常识:施工现场对钢筋的简单识别:看钢筋上的字母和数字例如“4/PG/25”是钢筋的基本信息,相当于我们的身份证信息.4表示HRB400,PG是汉语拼音生产厂家简称(萍乡钢铁)直径25mm.3.1对照的重要性、必要性:一般规范大约10年左右升版一次.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期间需要学习遵照执行若干个规范版本.有关理论方法的改进、工作习惯的变化,都需要一个过程.专业理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重温以往规范内容很有好处.1)特别注意现行规范与以往(老)规范的区别,避免用错.2)对现有建筑改造加固时需要了解原设计所遵循的规范;3)加深对现行规范的理解:所有现行规范并非对原有规范进行批判,从零开始,重新编制,而是在原有规范的基础上,经过局部改进而来.一般说来,二者之间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新老规范对照看,可以加深对新规范的理解.4)对不同版本规范(关于材料性能及选用)规定变化的几点感受a.材料品种大大增加,性能大幅度提高,体现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早先的结构钢材品种很少,性能指标也很低.例如基本上以低碳钢为主,少量低合金高钢,强度很低,性价比差;好些性价比差的钢材已经先后被淘汰.例如2号钢,5号钢等,现行《混规》已无HPB235钢筋,而是被HPB300所取代.规范推广400~500MPa级钢筋作为纵向受力主导钢筋,限制并拟逐步淘汰335MPa级钢筋的应用;b.对结构安全可靠性要求大大提高.可以体现在对抗震性能(延长率等)的要求等.自2002《混规》(配合2001《抗规》)开始对钢筋的抗震性能有了明确规定.c.关于冷加工(冷拉、冷拔、冷轧等)钢筋:热轧钢筋经过冷加工处理,可以提高强度,节省材料;早先的规范有罗列有参数指标,但由于冷加工降低了延性,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因此现行规范已取消了有关内容.(对无抗震要求的构件若采用冷加工钢筋时可另行查阅专门规范)5)可以看出,在材料应用方面,2000年以前的规范每次升版变化都相当大,2000年以后几次升版变化较小.3.2钢材强度1)TJ17-74规范钢材容许应力(kg/cm2)第1组2)GBJ17-88规范3)GB50017-2003规范厚度≤164)GB50017-2017标准厚度≤165)钢材的质量等级:早先的规范将钢材分为甲.乙.特(A.B.C)三类,甲类(A类):按机械性能供应的钢材,例如A3;乙类(B类):按化学成分供应的钢材,例如B3;.特类(C类):按机械性能及化学成分供应的钢材,例如C3;现行规范将钢材从低到高分为ABCDE五级,具体划分条件详见GB/T700及GB/T1591.选用原则(以Q235钢为例)见下表:3.3钢筋强度1)TJ10-74规范钢筋强度设计值(kg/cm2)注:1)早期规范的计量单位:荷载及内力单位为kg,截面面积单位为cm2应力及强度单位为kg/cm22)常用钢筋品种还有5号钢钢筋R为2800g2)GBJ10-89规范3)GB50010-2002规范4)GB50010-2010规范5)GB50010-2010(2015年版)规范4.不同规范对照看:4.1必要性:不同规范内容不同,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特别是对质地相同或相近的材料相互进行比较是自然而然也是无法回避的.将不同品种规范及不同版本规范对照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当然可以加深对各有关规范的理解与正确应用.4.2钢筋级别与钢号之间的关系及互相焊接时的焊条选择:1)相同之处:HPB235与Q235材质相同;与老规范中的A3即3号钢相同,相互焊接选用E43x型焊条;HRB335与Q345材质相同;与老规范中的16Mn钢基本相同,相互焊接选用E50x型焊条;.HPB235或Q235与HRB335或Q345相互焊接选用E43x型焊条.2)不同及原因分析:混凝土用钢筋HPB235基本上已被淘汰,但钢结构的Q235还在广泛应用;HRB335即将被淘汰,但钢结构的Q345还在推广应用.个人理解:对于大跨、高层钢结构应选用高强度钢材,受力合理,性价比高,效果明显.但对于中小型工程而言,由于规范的构造要求,构件截面不能太小,特别是一些受压构件,存在纵向弯曲问题,截面尺寸必须足够大,因此其强度往往不能充分发挥,采用高强度钢材并无必要,加上Q235、Q345的加工性能较高强度钢材更好一些,因此Q235、Q345还有存在的空间.4.3关于质量等级:钢结构的钢材有明确的质量等级,钢筋仅有“牌号”,但材料标准同样有机械性能及化学成分要求,只要严格遵照国家标准,就可以确保材料质量.4.4钢材除锈防腐与防火:1)众所周知,钢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建筑材料,强度高,自重轻,节能环保等等.但是钢材也有很多弱点,若防腐处理不好则极容易因腐蚀(生锈)而破坏,此外钢材耐火性能较差,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钢结构用钢材除锈防腐要求很严,重要结构要求采用喷砂除锈,达到Sa2.5级(而且必须确保表面洁净及干燥),并及时涂刷高性能防腐涂料,分底漆、中间漆与面漆各2遍,漆膜总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防腐效果好,使用寿命较以往习惯做法长得多.钢材防腐典型:早先的简易房屋也常有采用薄钢板屋面的,但是由于很难保证防腐质量,这种材料用了2~3年就会锈迹斑斑,很快就要报废.现在的轻钢结构屋面及墙面采用的压型钢板是在钢厂的流水生产线上轧制成极薄(1mm以下)板之后,以浸泡方式电镀(铝锌等)然后浸泡高性能防腐涂料,干燥后卷起为成品板材,在钢结构生产厂家甚至在现场冷轧(冷弯)成为压型钢板.在加工中防腐涂料可保持完整不破坏,防腐层的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比采用普通防腐材料及施工方法的效果高出好几倍,而且外表整洁美观,效果非常好.2)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也应防锈,锈蚀较严重时,例如整个表面明显锈蚀时必须除锈,但仅局部有轻微锈蚀时可不作处理.混凝土浇捣密实以后钢筋就得到很好的保护(保护层厚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比起一般防腐涂料效果好得多.但若混凝土开裂或处于腐蚀性环境中时,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筋锈蚀.3)关于防火:钢结构必须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好得多,一般不须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4.5钢材的抗震性能要求:查《抗规》:1)钢结构中钢材:a.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b.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c.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0);b’.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c’.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3)二者比较:a与a’款基本相同,b与c’可比;c与b’可比(焊接性要求应相同,有明显的屈服台阶是相同的,钢筋要求更明确)4)关于“带E钢筋”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带E钢筋”习惯称为“抗震钢筋”,曾有网文讲述,某工程项目因设计说明中选用的钢筋牌号后面无“E”,在竣工验收时出现麻烦.再看条文所述,只要在设计说明中选用的钢筋牌号后面加上“E”,则《抗规》有关各项要求就不须详述,既省去许多文字,又可满足抗震要求.5.关于材料代换: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规定.除了“等强度代换”原则以外,还应满足抗震及其它性能要求.不可简单同意甲方或施工单位要求.6.有关名词术语及习惯称呼:1)钢筋包括光圆钢筋(习惯称为圆钢),带肋钢筋或变形钢筋(习惯也称为螺纹钢)I级钢筋(HPB235)指的是热轧光圆钢筋,产品是连续成卷的,俗称盘条,一般直径6~10mm.建筑上常用于制作箍筋、板的分布筋、墙拉结钢筋等等.II级钢筋(HRB335)、III级钢筋(HRB400)是带肋钢筋,单根长度约为9~12m,直径12~25mm的最为普遍.用于梁、柱、剪力墙受力钢筋等等,在受力很大的构件中,也常用直径28~40mm的钢筋.同一种材料的不同或相近的称号:最后一个才是现行规范的称呼.3号钢,A3(B3C3)Q235a(b,c);3号钢钢筋,A3钢筋,A3圆钢,l级钢筋,HPB235钢筋16锰钢(16Mn),Q345钢;16锰(16Mn)钢筋,16锰螺纹钢;II级钢筋,HRB335钢筋2)正式场合及正式文件中必须采用现行规范规定的术语、参数,条文内容应对照规范标准仔细核对,防止出错.3)非正式场合及口语可采用一些习惯用语,举例如下:x级钢筋---可以理解,但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而且可能产生歧义,因此在设计文件中不得采用;例如I级钢筋表示光圆钢筋,以前只有HPB235一种,但目前推广应用HPB300,与HPB235并存,容易混淆.x级钢---完全错误的称呼,无论新老混凝土规范及钢结构规范均无此种称呼,更不容许出现在设计文件中!。
钢筋的名词解释

钢筋的名词解释钢筋,作为建筑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是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增强和支撑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主要成分是钢材,经过加工和处理后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钢筋进行深入的名词解释和探讨。
1. 钢筋的分类钢筋根据其形状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钢筋、螺纹钢筋和带肋钢筋。
普通钢筋主要用于构件的受拉和受压区域,其截面为圆形或六角形;螺纹钢筋则主要用于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和连接,其表面具有螺纹纹理,能够增加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带肋钢筋则采用在钢筋表面轧制等方式制造出具有一定凸起的肋纹,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附着力。
2. 钢筋的性能钢筋的性能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钢筋性能指标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弯曲性能等。
抗拉强度是指钢筋在受拉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而屈服强度则是指钢筋开始产生永久变形时的受力状态。
延伸率反映了钢筋在拉伸过程中能够延展的程度,可以体现其抗拉变形能力。
此外,钢筋的弯曲性能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它与建筑结构中弯曲构件的性能和承载能力相关联。
3. 钢筋的制造过程钢筋的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从矿石中提取出铁元素,并经过熔炼和炼钢等工艺得到含有铁的合金材料。
之后,在轧钢厂中,通过高温和高压的轧制过程,将合金材料变形成符合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最后,钢筋经过冷却和处理等工艺,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4. 钢筋在建筑中的应用钢筋在建筑中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加固和支撑工作中。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被放置在混凝土构件的预留孔洞中,以增加结构的抗拉和抗压能力。
同时,钢筋还可以被用于制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以增强其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 钢筋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钢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钢筋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性能和强度的一致性。
此外,建筑施工中的钢筋质量检测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钢筋强度、尺寸、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建筑材料第一章材料的物理性质:指表示材料物理状态特点的性质,主要是指材料的质量(重量)、水、热、声有关的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的性质和地看破坏的能力。
耐久性:是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及环境因素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及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制。
体积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也称容重。
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也叫视密度,是指直接以排水法求得的体积作为绝对密实状态下体积的近似值,按该体积计算出的密度。
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即材料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填充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颗粒体积占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百分率。
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湿润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憎水性:也叫疏水性。
指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湿润的性质。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吸水性: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
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指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吸收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用公式表示为;%10010120⋅⋅-=wV m m W ρ。
式中0W 为体积吸水率;21,m m 分别为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 );0V 为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w ρ为水的密度。
开口孔隙率:是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饱和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其数值等于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含水率:材料在自然状态含水状态下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时质量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含水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材名词解释
一、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
?? 1.共析钢
????碳溶解在铁的晶格中形成固溶体,碳溶解到α——铁中的固溶体叫铁素体,溶解到γ——铁中的固溶体叫奥氏体。
铁素体与奥氏体都具有良好的塑性。
当铁碳合金中的碳不能全部溶入铁素体或奥氏体中时,剩余出来的碳将与铁形成化合物——碳化铁(Fe3C)这种化合物的晶体组织叫渗碳体,它的硬度极高,塑性几乎为零。
????从反映钢的组织结构与钢的含碳量和钢的温度之间关系的铁碳平衡状态图上可见,当碳的含量正好等于0.77%时,即相当于合金中渗碳体(碳化铁)约占12%,铁素体约占88%时,该合金的相变是在恒温下实现的。
即在这种特定比例下的渗碳体和铁素体,在发生相变时,如果消失两者同时消失(加热时),如果出现则两者又同时出现,在这一点上这种组织与纯金属的相变类似。
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就把这种由特定比例构成的两相组织当作一种组织来看待,并且命名为珠光体,这种钢就叫做共析钢。
即含碳量正好是0.77%的钢就叫做共析钢,它的组织是珠光体。
????2.亚共析钢
????常用的结构钢含碳量大都在0.5%以下,由于含碳量低于0.77%,所以组织中的渗碳体量也少于12%,于是铁素体除去一部分要与渗碳体形成珠光体外,还会有多余的出现,所以这种钢的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
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这类钢统称为亚共析钢。
????3.过共析钢
工具用钢的含碳量往往超过0.77%,这种钢组织中渗碳体的比例超过12%,所以除与铁素体形成珠光体外,还有多余的渗碳体,于是这类钢的组织是珠光体+渗碳体。
这类钢统称为过共析钢。
????二、有关钢材机械性能的名词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 mm2)。
????⑵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⑶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三、有关钢的热处理的名词
????1.钢的退火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
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所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2.钢的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3.钢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
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
????4.钢的回火
????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
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
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
回火多与淬火、正火配合使用。
????⑴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
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
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⑵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
对在低温或动载荷条件下的钢材构件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尤为重要。
????5.钢的表面热处理
????⑴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通过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
适用于中碳钢。
????⑵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达到使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
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按照渗入元素的种类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碳、渗氮、氰化和渗金属法等四种。
????渗碳: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
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
????渗氮:又称氮化,是指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
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层的硬度与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抗腐蚀性等。
目前生产中多采用气体渗氮法。
????氰化:又称碳氮共渗,是指在钢中同时渗入碳原子与氮原子的过程。
它使钢表面具有渗碳与渗氮的特性。
????渗金属:是指以金属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层的过程。
它是使钢的表面层合金化,以使工件表面具有某些合金钢、特殊钢的特性,如耐热、耐磨、抗氧化、耐腐蚀等。
生产中常用的有渗铝、渗铬、渗硼、渗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