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的临床药学分析

万古霉素的临床药学分析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它主要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严重感染症状,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学领域。
本文将对万古霉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药理特性、副作用和药物监测等方面进行分析。
1.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药物,广泛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肠球菌属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等严重感染疾病。
它在医院感染和院外感染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万古霉素也可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内心瓣膜炎等心血管系统感染,以及骨骼、关节感染等局部感染。
2. 药理特性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作用。
它能与细菌的细胞壁前体物质D-二肽交联二糖链结合,阻断新的链的形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受阻。
由于其选择性抑制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万古霉素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
3. 副作用万古霉素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肾脏毒性和红曲素综合征。
肾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损伤或急性肾衰竭,尤其是长期高剂量使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而红曲素综合征则是一种由于静脉给药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潮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还有皮肤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可能发生。
4. 药物监测由于万古霉素具有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对其进行定量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调整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药物相关的毒性。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峰值浓度、谷值浓度以及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即曲线下面积)。
峰值浓度和谷值浓度的监测可以保证药物在治疗期间的有效浓度范围内,确保其抗菌作用的最大化。
总结:万古霉素是一种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严重感染疾病的重要抗生素。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它发挥了广泛的抗菌活性。
然而,在使用万古霉素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副作用,特别是肾脏毒性和红曲素综合征等,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给药速度。
万古霉素的使用方法

万古霉素的使用方法汇报人:XXX目录01静脉滴注给药02口服给药03肾功能不全者调整用药01静脉滴注给药万古霉素用于成人为每日2g ,儿童每日20-40mg/kg ,分2-4次使用。
一般疗程1-2周,严重感染如血流感染、心内膜炎可延长至3-4周或以上。
每克万古霉素至少加入到200mL 溶媒中,滴注时间>1小时,滴注速度不超过15ml/min 。
成人肾功能正常者,去甲万古霉素剂量为每日1.6-2.4g ,分2-4次静脉滴注。
01030204101202对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每8-12小时静脉滴注15-20mg/kg ,单次剂量不超过2g 。
对于重症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菌,可给与负荷剂量25-30mg/kg 。
303有条件时,应当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推荐谷浓度为15-20mg/L 。
02口服给药2、口服给药010203口服给药时,万古霉素125-500mg,每天3-4次服用。
去甲万古霉素成人200-400mg ,儿童15-30mg/kg,每日4次服用。
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治疗疗程通常持续7-10天。
03肾功能不全者调整用药3、肾功能不全者调整用药肌酐清除率肌酐清除率>50-90ml/min ,每12h 一次;肌酐清除率50-10ml/min ,每24h-96h 一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 ,每4-7d 一次。
血透患者使用新的血液透析膜可导致万古霉素透出量明显增加,建议监测血药浓度。
谢谢观看!2024。
万古霉素使用误区与纠正

万古霉素使用误区与纠正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我深知万古霉素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潜在风险。
在使用万古霉素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医生和患者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万古霉素使用误区及纠正方法的经验。
关于万古霉素的适应症,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全能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感染症。
实际上,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对于其他类型的感染,如革兰阴性菌、病毒、真菌等,万古霉素并不适用。
因此,在开具万古霉素处方前,务必明确患者的感染病原体类型。
关于万古霉素的剂量,有些人认为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
实际上,万古霉素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听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调整剂量,遵循医生制定的给药方案。
万古霉素的使用过程中,有些人认为只要症状缓解,就可以停药。
实际上,万古霉素治疗周期较长,一般为714天。
过早停药可能导致感染复发,甚至产生抗药性。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嘱,完成整个治疗周期。
对于万古霉素的禁忌症,有些人不够重视。
万古霉素禁用于对万古霉素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妇女等人群。
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相关病史,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关于万古霉素的副作用,有些人认为副作用可以自行克服。
实际上,万古霉素的副作用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困扰,如皮疹、恶心、呕吐等。
一旦出现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万古霉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但使用时需谨慎。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责任重大,必须确保每一位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时都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经验,能帮助更多医生和患者正确使用万古霉素,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风险。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我深知万古霉素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潜在风险。
在使用万古霉素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医生和患者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和去甲万古霉素(demethylvancomycin)属多肽类化合物,化学结构相近,作用相似,后者略强,仅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抗菌机制为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见第三十七章)。
细菌对本品不产生耐药性,且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口服不吸收,粪便中浓度高。
药物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主要经肾排泄。
静脉滴注正常人血浆t1/2为5~11小时,肾功能不全者t1/2可延长(2~9)天。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金葡萄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结肠炎及其他抗生素,尤其是克林霉素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静脉滴注时偶可发生恶心、寒战、药热、皮疹及皮肤瘙痒等。
较大剂量,严重者可致耳聋、耳鸣及听力损害。
制剂与用法红霉素(erythromycin)口服0.2~0.5g/次,4次/日。
注射用其乳糖酸盐0.3~0.6g/次,3~4次/日,一般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成人2g/日,分2~4次口服;儿童50~100mg/kg/日,分4次口服。
吉他霉素(kitasamycin,leucomycin)口服0.8~1.2g/日,分4~6次用。
静脉注射0.4~0.8g/日,分2次,注射速度宜慢,加入静脉滴注液中应用更好。
麦迪霉素(medecamycin),麦白霉素(meleumycin)口服0.8~1.2g/日,分3~4次口服。
交沙霉素(jossamycin)片剂,每片0.1g,成人0.8~1.2g,分3~4次口服。
阿齐霉素(azithromycin)口服:成人500mg/日,每日一次连续3日,或第1日500mg,2~5日,每日250mg,儿童10mg/kg,每日一次,连用3日。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成人口服300~600mg/日,分二次服。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口服:成人1.5~2.0g/日,分3~4次服。
万古霉素:抗菌治疗的明日之星

万古霉素:抗菌治疗的明日之星万古霉素在抗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等耐药菌株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
这使得万古霉素成为治疗这些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万古霉素对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如肠杆菌科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这使得它在治疗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除了治疗感染病外,万古霉素还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器官移植、烧伤治疗等领域,万古霉素被广泛用于预防感染。
这是因为万古霉素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从而降低患者在这些情况下发生感染的风险。
然而,尽管万古霉素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万古霉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临床医生在应用万古霉素时需要谨慎选择。
万古霉素的使用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抗菌治疗时,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的潜在风险。
万古霉素在抗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等耐药菌株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
这使得万古霉素成为治疗这些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万古霉素对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如肠杆菌科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这使得它在治疗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除了治疗感染病外,万古霉素还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器官移植、烧伤治疗等领域,万古霉素被广泛用于预防感染。
这是因为万古霉素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从而降低患者在这些情况下发生感染的风险。
然而,尽管万古霉素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万古霉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临床医生在应用万古霉素时需要谨慎选择。
万古霉素的使用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万古霉素在呼吸科的应用

万古霉素在呼吸科的应用在我国,呼吸科疾病一直是严重影响民众健康的疾病之一。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呼吸道疾病患者数千万人,而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呼吸科领域的抗生素,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了解一下万古霉素的药理特点。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尤其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等难以治疗的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
1. 治疗肺炎肺炎是呼吸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严重。
万古霉素在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实践证明,万古霉素对于治疗这些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和安全性。
2.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急性加重期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万古霉素因其强大的抗菌作用,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其他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万古霉素成为了一种挽救生命的药物。
3. 治疗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近年来,由于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肺结核的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万古霉素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尽管万古霉素并非肺结核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4. 治疗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万古霉素作为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在呼吸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过敏史,合理选用。
同时,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证实万古霉素在呼吸科领域的应用价值,为呼吸道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万古霉素概述》课件

结论和要点
通过本课件,我们对万古霉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 值的抗生素,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和多种生物活性。它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 地位,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万古霉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它通过抑制细 菌的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等机制发挥药理作用。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 展
万古霉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同时, 科学家们还在不断研究万古霉素的新应用领域,希望能够进一的地位和前景展 望
《万古霉素概述》PPT课 件
万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件将为您详细介 绍万古霉素的定义、化学结构、来源和生产工艺,以及其生物活性、临床应 用和最新研究进展。
万古霉素的定义和概述
万古霉素是一类天然产物,属于抗生素的一种。它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 用于医学和农业领域。
万古霉素的化学结构和特征
万古霉素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包含多个环和官能团。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强大的抗生物活性,能够抑 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万古霉素的来源和生产工艺
万古霉素是由特定的微生物生产的,例如链霉菌属中的万古霉属。生产万古 霉素的工艺包括发酵、提取和纯化等步骤,需要经过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万古霉素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 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责任重大,必须确保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万古霉素的基本情况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多种细菌有效。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1. 适应症万古霉素适用于治疗下列感染:(1)由敏感菌株引起的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2)难治性或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3)手术后预防性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其他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2. 用法用量万古霉素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
一般而言,万古霉素静滴速度为1g/h,每日剂量为12g,分24次给药。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药物疗效。
3. 疗程万古霉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感染类型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
通常,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的治疗疗程不少于2周,皮肤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等治疗疗程不少于1周。
4.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2)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积累导致毒性反应;(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可能降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药物联用;(4)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肌肉酸痛等,及时处理。
三、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 过敏反应万古霉素可能导致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如肾上腺素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2. 肾脏毒性万古霉素可导致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等。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自身耐药性
到目前为止,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有两 类: 其一,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细胞壁合成
亢进,研究发现:该菌株的细胞壁比同类菌株厚1倍,青霉素结 合蛋白(PBPS)较正常高3倍,胞间质前体产量也增加3倍,这三 个特点造成该菌株对万古霉素的耐受力增加。
其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菌株——表面蛋白
万古霉素与超级细菌
万古霉素与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是指携带名为NDM-1(新德里 金属-β-内酰胺酶1)这一特殊基因的细菌, 之所以将其称作“超级细菌”,是因为它 可以抵御几乎所有的抗生素,目前几乎无 药可治。抵抗力差的人才会比较容易感染。
发展展望
:从1989年以来,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的菌株大致有二类: 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菌株。自从1996年日本发现对万古霉素敏感度下降的MRSA菌 株以来,美国、香港等地也陆续发现,专家提醒:MRSA菌株 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是迟早的问题。从1988年-1993年,肠球 菌在国外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从0.8%激增至13.3%。近期耐药 率为17%,国内也由1989年的0.3%增至1993年的7.9%,大致在 5%左右,但1994年北京地区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达到了 19.4%,远高于国内及美国既往报道的数据。事实说明:万古 霉素作为人类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开始崩溃,研制新 一代抗生素,特别是对抗耐万古霉素菌株的窄谱抗生素迫在 眉睫,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亟需新的抗生素替代或填 补万古霉素的抗菌真空。1993年全球万古霉素的总产量达30 吨的事实说明,新的抗生素市场蕴含着一定潜力。世界著名 的药品生产商如:礼来、强生、P&U公司等都在加紧研发或 已经上市。
3.
4. 5.
抗生素杀菌作用的4种主要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类和头 孢菌素类 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如多粘菌素和短杆菌 素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如氨基糖苷类和四环 素类 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
万古霉素:
系由东方链球菌产生的抗生素属糖肽类抗 菌药。
作用机理:
万古霉素仅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 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大多数肠球菌高 度敏感,有强大杀伤性。 不与PBPS结合,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合成早 期。主要为通过与乙酰胞壁酸五肽丙氨酸 尾部结合抑制胞壁合成而杀菌。 对革兰氏阴性菌不敏感。尚无交叉耐药性。
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外膜对药物的通透性改变 使抗生素难以到达细菌胞内的作用靶位 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水解抗生素 抗生素结合靶位改变,与抗生素的亲和力 下降 主动外排系统异常 细菌分泌细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将自身包 绕形成而细菌生物被膜,也是导致耐药的 原因之一
一般耐药性菌的治疗策略: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抗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万古霉素的药力较强,且有肾毒性,在其他抗生素对病菌无效时 才会被使用,也就是所谓的最后一线药物。一般,首先是耐药菌 感染的治疗;另外也用在难辨梭菌酿成的抗生素耐药性的伪膜性 肠炎的治疗;万古霉素还可以用于治疗结肠炎和肠道炎症;万古 霉素还经常用于安装心脏导管、静脉导管等装置时的预防感染。 万古霉素可以单独用药,也可以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损害严重,与剂量大小有关。大剂量应用、 肾功能不全和老年人易发生、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偶见过敏反 应。对血管有刺激性,静脉滴注时可发生恶心、寒战、药热,所 以药物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易过快,另外听力减退、耳聋、肾 功能不全者禁用。
防治策略
恶唑烷酮类 链阳菌素类 脂肽类抗生素 酮大环内酯类
万古霉素改进:
克服耐药主要策略——在C3位与C30位上引 入亲脂性的脂肪酰胺和氨基侧链可以提高 抗生素与细菌靶点的亲和力,增强抗菌活 性。 应用生化方法使万古霉素形成二聚体加强 与五肽末端的亲和力,抗菌活性强。 对侧链进行修饰——如达巴万星、奥利万星、 雷莫拉宁等正在积极研究,有望在革兰阳性 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中发挥治疗作用,为临 床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抗生素
--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
定义及来源:
抗生素是某些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 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用化学方法合成的 与这些次级代谢物具有相同结构或对次级 代谢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得到的产物,是一 种在低浓度下对各种病原性微生物或肿瘤 细胞有选择性杀灭、抑制作用的药物。
分类:
1. 2.
ß-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 素及强力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妥布霉等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白霉素等 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菌药物,其耐药机制主要为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或PBPs改变。对于由于 产灭活酶或钝化酶,而出现耐药的细菌,可应用对酶有一定稳定作用的 药物、联合应用酶抑制剂或换用其他敏感的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在未确定致病源、药敏试验结果
未明确之前,往往进行经验性用药,推测可能的致病菌,进一步选择抗 菌药物
万古霉素的作用机理
独特的三重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霉素和耐新 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 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 症、伪膜性肠炎等。
联合用药
泰能联合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治疗严重颅内感 染——有明确的疗效 万古霉素联合西药复方新诺明治疗组疗效高于 万古霉素联合注射用双黄连治疗组,治疗金黄 色葡萄球菌肺炎合并败血症患者,患者住院时 间明显缩短 头孢硫脒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时金黄色葡萄球 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应 明显加强,MIC明显降低。 丹参酮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具有相加作用,丹 参酮对MRSA有抑制作用等。
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对于由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而导致的
耐药,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发新的稳定性高的药物及新的酶抑制剂; 对于由细菌外排系统引起的耐药,可以克隆外排基因,提高阻遏蛋白水 平,调控外排基因的表达,或者设计相应的阻断剂,封闭基因;或者开 发临床有实用价值的能量抑制剂等
糖肽类抗生素机理:
以D-丙氨酰-D-丙氨酸(D-Ala-D-Ala)为末端 的细菌细胞壁小肽为糖肽类抗生素的特异性作 用靶,糖肽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生物 合成中的2步酶促反应或其中之一,即转糖基 作用和转肽作用,阻遏细胞壁的合成,最终导 致细菌细胞死亡。糖肽类抗生素七肽骨架的立 体结构形成了一个羰基化的“受体袋”,主要 由疏水性结构组成,与作用靶的D-丙氨酰-D丙氨酸末端相匹配。在某些情况下,糖肽类抗 生素的活性与抗生素和靶分子肽聚糖前体的亲 和力直接相关,但也与糖肽类抗生素-肽聚糖 二聚体的稳定性有关。
基因改变使亲和力降低。
防治策略
广谱抗生素在治疗复杂性混合感染中发挥了重 大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其对非致病菌 不加区别地加以杀伤,致使细菌为了适应环境 而产生耐药性并迅速蔓延,特别是耐万古霉素 的MRSA及VRE的出现,此类感染已成为临床 上非常棘手的问题,为此,不少专家呼呈不要 滥用抗生素,如果必须使用抗生素,就使用窄 谱抗生素。目前的对策主要是将万古霉素与氨 基糖类药物联合应用,其次是使用壁霉素等替 代。目前不少公司已开始积极研制开发对付耐 万古霉素的菌株的窄谱抗生素,主要有
防止耐药基因播散——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以是先天
的或基因突变产生的,但引起耐药菌的流行主要是外源性获得耐药,如 带有耐药基因的质粒或转座子在细菌间的传递。质粒可以通过结合、噬 菌体转导、转化而在细菌间传播。复杂的含耐药基因转座子带有转位酶、 溶解酶和他们的抑制物的基因,可以随机转位插入复制体或任一位置而 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