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简述-医学资料

合集下载

解读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研究

解读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研究

解读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研究万古霉素,一种广谱抗生素,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万古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等难以治疗的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

在临床应用研究中,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近年来,随着万古霉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万古霉素可用于心内膜炎的治疗,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复发率;在烧伤感染的治疗中,万古霉素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万古霉素还被用于治疗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如肠杆菌属、克雷白菌属等。

然而,随着万古霉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问题日益凸显。

研究发现,万古霉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细菌产生万古霉素灭活酶、改变药物靶标、降低药物进入细胞等。

因此,合理使用万古霉素,避免不必要的过度使用,是延缓耐药问题的重要措施。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万古霉素的安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

尽管万古霉素总体安全性较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需注意监测患者的安全性指标,特别是对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临床应用研究中展现出广泛的疗效。

然而,面对耐药问题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寻找新的解决策略,以确保万古霉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和药师的责任。

在未来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我们期待万古霉素在治疗更多感染疾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研究中,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近年来,随着万古霉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万古霉素的临床药学分析

万古霉素的临床药学分析

万古霉素的临床药学分析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它主要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严重感染症状,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学领域。

本文将对万古霉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药理特性、副作用和药物监测等方面进行分析。

1.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药物,广泛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肠球菌属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等严重感染疾病。

它在医院感染和院外感染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万古霉素也可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内心瓣膜炎等心血管系统感染,以及骨骼、关节感染等局部感染。

2. 药理特性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作用。

它能与细菌的细胞壁前体物质D-二肽交联二糖链结合,阻断新的链的形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受阻。

由于其选择性抑制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万古霉素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

3. 副作用万古霉素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肾脏毒性和红曲素综合征。

肾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损伤或急性肾衰竭,尤其是长期高剂量使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而红曲素综合征则是一种由于静脉给药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潮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还有皮肤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可能发生。

4. 药物监测由于万古霉素具有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对其进行定量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调整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药物相关的毒性。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峰值浓度、谷值浓度以及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即曲线下面积)。

峰值浓度和谷值浓度的监测可以保证药物在治疗期间的有效浓度范围内,确保其抗菌作用的最大化。

总结:万古霉素是一种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严重感染疾病的重要抗生素。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它发挥了广泛的抗菌活性。

然而,在使用万古霉素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副作用,特别是肾脏毒性和红曲素综合征等,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给药速度。

探究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多元分析

探究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多元分析

探究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多元分析万古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万古霉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感染的治疗,如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等。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万古霉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万古霉素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减少了肝脏的负担,且个体差异较小,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然而,万古霉素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肾毒性、耳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

进一步,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万古霉素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然而,与其它抗生素相比,万古霉素在治疗严重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以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总体治疗成本。

万古霉素的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节省医疗资源。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尽管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风险,但通过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性管理,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

未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优化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也应关注万古霉素耐药性的监测和防治,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持续性。

在临床实践中,万古霉素以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广谱的抗菌活性,成为治疗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

然而,其副作用和耐药性风险也使得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以及遵循细菌耐药性管理原则。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万古霉素的半衰期较长,能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其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减少了肝脏的负担,且个体差异较小,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但与此同时,万古霉素也可能导致肾毒性、耳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因此需要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万古霉素在呼吸科的应用

万古霉素在呼吸科的应用

万古霉素在呼吸科的应用在我国,呼吸科疾病一直是严重影响民众健康的疾病之一。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呼吸道疾病患者数千万人,而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呼吸科领域的抗生素,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了解一下万古霉素的药理特点。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尤其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等难以治疗的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

1. 治疗肺炎肺炎是呼吸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严重。

万古霉素在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实践证明,万古霉素对于治疗这些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和安全性。

2.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急性加重期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万古霉素因其强大的抗菌作用,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其他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万古霉素成为了一种挽救生命的药物。

3. 治疗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近年来,由于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肺结核的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万古霉素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尽管万古霉素并非肺结核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4. 治疗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万古霉素作为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在呼吸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过敏史,合理选用。

同时,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证实万古霉素在呼吸科领域的应用价值,为呼吸道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责任重大,必须确保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万古霉素的基本情况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多种细菌有效。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1. 适应症万古霉素适用于治疗下列感染:(1)由敏感菌株引起的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2)难治性或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3)手术后预防性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其他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2. 用法用量万古霉素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

一般而言,万古霉素静滴速度为1g/h,每日剂量为12g,分24次给药。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药物疗效。

3. 疗程万古霉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感染类型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

通常,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的治疗疗程不少于2周,皮肤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等治疗疗程不少于1周。

4.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2)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积累导致毒性反应;(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可能降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药物联用;(4)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肌肉酸痛等,及时处理。

三、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 过敏反应万古霉素可能导致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如肾上腺素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2. 肾脏毒性万古霉素可导致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等。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目录:1.引言2.药物概述3.临床应用3.1 感染性疾病3.2 肺炎3.3 喉炎3.4 志贺氏菌感染3.5 流行性感冒3.6 眼科感染4.注意事项4.1 用药禁忌4.2 不良反应4.3 药物相互作用5.用法和剂量6.临床研究7.结论8.参考文献1.引言万古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特别是与细菌感染相关的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2.药物概述万古霉素是一种乳白色结晶粉末,化学名为红霉素B。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生长和繁殖。

3.临床应用3.1 感染性疾病万古霉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它对多种致病菌均具有抗菌作用,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

3.2 肺炎万古霉素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有效地清除引起肺炎的细菌,减轻症状并加速康复。

3.3 喉炎对于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喉炎,万古霉素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可以缓解喉部的炎症和不适感,并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3.4 志贺氏菌感染志贺氏菌是引起志贺氏痢疾的病原体,万古霉素在治疗志贺氏菌感染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效果。

它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并减轻病情。

3.5 流行性感冒万古霉素在治疗流行性感冒时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对的抑制作用有限,因此仍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3.6 眼科感染万古霉素也可用于治疗眼科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它可以有效杀灭引起感染的菌群,减轻炎症反应。

4.注意事项4.1 用药禁忌万古霉素对药物过敏者及存在对该药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4.2 不良反应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等肝脏副作用。

4.3 药物相互作用万古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和抗凝药等。

在使用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配伍性及可能的相互影响。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
mg/dl,再用公式计算出肌酐清除率。 4、以得到的肌酐清除率,从换算表中查得万古霉素每日、每
公斤体重所需的毫克数,再乘以病人的体重公斤数,即得到 病人每日需用稳可信药量的总毫克数,分数次给予患者。
剂量调整例子
某男性病人65岁,体重为70kg,血肌酐值为 160mol/L
肌酐清除率(ml / min/ kg) 140 65 0.6
2、耳毒性:近年来, 有关万古霉素导致耳毒性的报 道愈来愈少。研究表明, 万古霉素耳毒性与药物纯度 和血药浓度有关, 当血药浓度大于80 mg·L-1 方会产 生耳毒性。随着药物纯度提高及用药的合理化, 耳毒
性已经非常罕见,万古霉素单药治疗的患者不推荐监 测耳毒性。
3、红人综合征:红人综合征是表现为一种颜面部、上 胸部充血为主的一种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喘 憋、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压下降等,主要源 于药物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释放有关。
万古霉素属快效杀菌剂,具有三重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3、抑制细菌胞浆中RNA的合成。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
随着近年来多重耐药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如粪肠球菌的 出现,恢复了人们对万古霉素的强烈兴趣,一度被打入冷宫 的万古霉素重见天日,并愈发体现了它的作用。
万古霉素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抗生素。不过在临床上通 常被用作经-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治疗失败后 才使用的最后手段,故也常被认为是抗菌药物的最后一道防 线。
特点:
1、在pH3 ~ 5 酸性环境中本品稳定。
2、万古霉素是具有一定抗生素后效应(PAE),是时间 依赖性抗菌药。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属细菌PAE为1 - 2 h。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其抗菌疗效与其给药间隔内浓度大 于MIC的时间(T>MIC)有关,最佳杀菌浓度为4 -5 倍 MIC,超过此浓度后, 其血药峰浓度高低与杀菌效力无 关,杀菌模式呈非浓度依赖性特点。

临床应用中的万古霉素

临床应用中的万古霉素

临床应用中的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这种作用机制使得万古霉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在临床实践中,万古霉素常用于治疗严重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是其优势之一。

万古霉素口服吸收良好,且生物利用度高,可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同时,万古霉素的半衰期较长,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治疗便利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肾毒性和耳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状况。

在临床应用中,万古霉素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由于万古霉素的副作用,使用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肾功能评估,并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剂量。

万古霉素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万古霉素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和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优势。

然而,由于其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使用时需要谨慎并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

通过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感染,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是其优势之一。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可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而且,万古霉素的半衰期较长,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治疗便利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肾毒性和耳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状况。

尽管万古霉素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便利性,但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由于万古霉素的副作用,使用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肾功能评估,并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剂量。

万古霉素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万古霉素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还具有一定损伤细菌细胞膜和抑制细菌RNA合成 的作用。
17
万古霉素的抗菌谱
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肺炎链球 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具有抗菌作用。 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梭状芽胞杆菌通常对万 古霉素高度敏感。芽孢杆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乳杆菌、厌氧球菌和部分放线菌、棒状杆菌、乳 酸杆菌和李斯特菌常对万古霉素敏感。 所有革兰阴性菌、明串珠菌、分支杆菌对万古霉 素天然耐药。
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考虑给予25~30mg/kg负荷 剂量(根据实际体重),使其尽快达到有效谷浓 度。
26
肾功能不全患者:
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体重(kg)/(血肌酐值×K)
当血肌酐单位为mmol/L,K=0.81: 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体重(kg)/(血肌酐值×0.81)
21
临床应用
◆ 呼吸系统感染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血流感染 ◆ 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ANC)缺乏伴发热 ◆ 骨关节感染 ◆ 感染性心内膜炎(IE)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 艰难梭菌感染
22
万古霉素——三环糖肽类抗生素 有一定抗生素后效应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 抗菌疗效与其给药间隔内浓度大于MIC的时间 (T>MIC)有关 — 最佳杀菌浓度为3~5倍MIC
27
万古霉素的给药剂量调整
表l 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万古霉素给药间歇推荐
肾功能不全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肌酐清除率 /mL·min
>肝>胆汁>脑)
• 表观分布容积:0.2-1.25L/kg • 脑膜无炎症:0-4mg/L • 脑膜有炎症:6.4-11.1mg/L
20
万古霉素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
◆ 代谢[M]
• 体内基本不代谢
◆ 消除[E]
• 肾清除率为1.09~1.37mL/(kg•min) • 90%以原型经肾清除,微量经胆汁清除 • 普通血透与腹透均不能清除
“东方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成分(1956年), FDA批准使用(1958年)
16
万古霉素的作用机制
◆ 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杀菌活性
◆ 直接与细胞壁肽聚糖前体五肽侧链末端D-丙胺酰 -D-丙氨酸结合,阻止肽聚糖多聚酶的转肽作用, 干扰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前体的交叉联结,使细胞 壁不能形成三维空间结构而发挥杀菌效果。
◆ VISA MIC 4~8mg/L为万古霉素中介
◆ VRSA
MIC≧16mg/L为万古霉素耐药
11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肠球菌在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其自身代谢 和结构发生改变,使细菌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 甚至出现敏感性完全丧失,即为临床的VRE感染。
12
13
14
美国感染病学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15指南
是从门诊、住院48小时内的患者中分离到的一种 新型MRSA菌株。这些患者既往无MRSA感染和定植 史,无留置导管或经皮肤的医疗装置,无手术、 血液透析史,1年内未曾住入医院、疗养院及养老 院。
8
9
10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学会(CLSI)2019的定义:
◆ VSSA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MIC≤2mg/L为敏感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简述
D组:王露婕、陈兴钰、田文李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as)
是一种重要的致病 菌,为球型,显微 镜下排列成葡萄串 状,无芽孢、无鞭 毛,大多数无荚膜, 是凝固酶阳性的葡 萄球菌。
2
形态与染色
3
培养
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菌落呈金黄色。
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140-年龄)*体重(kg)*1.234/(血肌酐值)
当血肌酐单位为mg/dL,K=72: 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体重(kg)/(血肌酐值×72)
=(140-年龄)*体重(kg)*0.0139/(血肌酐值)
女性患者上述计算结果再乘以0.85; 肥胖患者需要把体重换算为理想体重进行计算。
6
社区发病(community-onset)需具备下列至少一 项医疗机构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1)入院时存在侵入性检查或治疗 (2)有MRSA定植或感染病史 (3)在1年内有住院、手术、透析,或住在长期护 理机构(养老院等)
7
社区相关性MRSA (community-associatied MRSA,CA-MRSA)
含有mecA基因或者苯唑西 林最低抑菌浓度(MIC) ≥2ug/ml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菌株。
5

医疗机构相关性MRSA (healthcare-associatied MRSA,HA-MRSA)
指在接触过医疗机构的个体间相互传播的MRSA菌株。
可在医院内发病,也可在社区内发病
医院发病(hospital-onset)是指患者入院48小时 后,从正常无菌部位分离出MRSA,不论这些患者是 否有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18
万古霉素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 ◆ 吸收(生物利用度) [A]
• 腹腔注射:38% • 口服:几乎不吸收
19
万古霉素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
◆ 分布[D]
• 蛋白结合率:30%-55% • 各体液分布广泛(除脑脊液外),包括胸腔液、心 包液、腹水、滑膜液、尿液等。 (在各组织中浓度高低顺序:肾>血>肺>胃>肠>脾>心
23
◆ 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临床上应控制在10~20 mg·L-1,至少要保持在10 mg·L-1以上,以避免发 生耐药。
◆ 对复杂性感染,包括由MRS引起心内膜炎、骨髓 炎、脑膜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万古霉素血药 谷浓度应达到15~20 mg·L-1,以保证达到治疗 目标和提高临床有效率。
美国感染病学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指南(IDSA《MRSA指 南》)
24
万古霉素药动学
类型 血药浓度变化
1g滴注1h,多次给药
平均峰浓度 结束后2h 结束后11h 0.5g滴注1h,多次给药
平均峰浓度 结束后2h 结束后6h
浓度(mg/L)
63 23 8
49 19 6
25
万古霉素的给药剂量
肾功能正常患者(MIC≤1mg/L): 15~20mg/kg,静脉滴注每12h一次 即成人常用量为1g,每12h给药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