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分类与判断

合集下载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6 、7 、8 月 北半球 判断 最高(或最低) 气温最高 南、北 气温月份 12、1、2月 半球 南半球 气温最高
最冷月均温 >15 ℃
热带气候
判 断 最冷月均温在 亚热带气候、 所 最冷(热) 0 ℃~15 ℃之间 温带海洋性气候 属 月均温 温 最冷月均温在 度 温带气候 带 -15 ℃~0 ℃之 间 最热月<5 ℃ 寒带气候
• (3)同一地点气温日较差大小成因

气温 ℃
30 15 0 15 30 45 60
北半球某陆地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北半球某海洋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3、气温的空间变化及原因
• • • • • • • (1)气温的水平分布(变化)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 ①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辐射(高度)由低纬向高续递减 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原因:南半球海洋较广阔性质较均一 ③北半球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大陆 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与大陆相反。 • 原因: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相 对较低。
例1、下图中绘出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月均温 和月降水量的坐标、区间,判断四地的气候类 型分别是:
气温 0 C

20 10 0
10

甲(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类型___ 夏雨型
乙(地中海气候 )降水类型___ 冬雨型
最冷月均温___ >0℃
<0℃ 最冷月均温___


降水mm
0
60
丙(热带沙漠气候 )
(2)此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12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12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12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1. 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植被茂盛。

2. 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明显,干湿季变化明显,植被以草原为主。

3. 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稀少。

4. 温带海洋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5. 温带大陆性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夏热冬冷,降水不均匀。

6. 寒带气候:气温低,降水少,植被少而矮小。

7. 高山气候:随海拔变化,气温降低,降雨增加,植被呈垂直带状分布。

8. 冰川气候:气温极低,降水极少,几乎没有植被。

9. 沿海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气温温和,降水多。

10. 雨混雪区气候:气温较低,降水多,冬季多为雪。

11. 阔叶林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降水充沛,植被以阔叶树为主。

12. 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较少,植被以针叶树为主。

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口诀

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口诀

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口诀一、引言气候类型判断方法是气象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不同气候类型的判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口诀,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二、经验法口诀1. 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热。

2. 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

3. 极地气候:寒冷干燥,永夜寒。

4. 大陆性气候:内陆行,温差大。

5. 沿海气候:靠海边,温和湿润。

6. 水热差异气候:水陆不同,气候变。

7. 季风气候:冬季冷,夏季热。

三、指标法口诀1. 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

2. 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多。

3. 中纬度地中海气候:冬暖夏热,降雨少。

4. 高山气候:海拔变,气温降。

5. 冷温带气候:寒冷干燥,冬季长。

四、分类法口诀1. 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

2. 湿润气候:降雨多,湿度高。

3. 干旱气候:降雨少,干燥性。

4. 温暖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宜。

5. 寒冷气候:气温低,冬季长。

五、综合判断根据以上口诀,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判断气候类型。

例如,如果某地区具有温差大、冬暖夏热、降雨多等特点,可以判断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如果某地具有海拔高、气温低、降雨少等特点,可以判断该地属于高原气候。

六、案例分析以北京为例,根据口诀判断,北京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

然而,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北京的气候趋向于中纬度地中海气候,冬暖夏热,降雨少。

七、总结通过以上口诀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口诀只是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实际判断还需结合气象数据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中国的气候 说课稿

中国的气候 说课稿

中国的气候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掌握中国气候的分类和分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气候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气候的分类和分布。

2. 教学难点:匡助学生理解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气候的概念,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引导学生思量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和多媒体展示,介绍中国气候的分类和分布。

包括:- 中国气候的分类: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 中国气候的分布: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南部地区气候湿润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气候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总结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例如,给出某地的降水量、温度等数据,让学生判断该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解释原因。

4.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气候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要求学生查找该气候类型的特点、影响和适应措施,并准备小组报告。

5. 小组报告(15分钟)每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报告,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教师及时赋予指导和点评。

6.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气候变化的案例,引导学生思量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7. 归纳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 PPT和多媒体设备2. 气候数据和案例分析材料3. 学生小组报告的评价表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报告的表现评价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对气候变化的思量和应对措施的提出。

六、板书设计中国的气候- 气候分类: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气候- 气候分布: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南部地区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掌握中国气候的分类和分布。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气候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气候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气候气候是指指定地区的长期天气条件,是一个地区的天气、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向等气象元素的集合。

在地理学上,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历史上被统计了至少30年的气象数据所确定的平均气象状态。

下面将介绍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气候相关内容。

一、气候的组成要素一个地区的气候是由多个气候要素共同构成的。

主要包括:温度、降水量、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因素。

其中温度和降雨量对于气候的判断尤为关键。

二、气候的分类1.按照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区域五大气候带划分。

2.按照大陆、海洋气候的分类方法,把气候分为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两种基本类型。

三、气候变化原因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复杂。

其中包括人类活动(如工业,清华和交通的膨弹等),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台风和地震等),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等因素。

总的来说,气候变化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气候变暖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

其中包括:1.冰川消融随着气候变暖,地球上的冰川消融速度加快,这有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给低洼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

2.极端天气气候突变引发的极端天气不断增加。

例如,高温、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大。

3.生态系统崩溃生物群落因为气候变化而受到威胁,因为它们无法适应新的气候条件而濒临破坏边缘。

五、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为了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1.严格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采用更多的清洁能源。

2.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绿色发展。

3.营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六、总结在八年级上地理课程中,气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我们应该了解气候的组成要素和分类方法,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我们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从而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变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年较差大。

温带荒漠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判断方法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二、.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

(以北半球为例)1、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2、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3、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都在15?以上,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月降水量和年降水总量多少来区别: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2、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3、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4、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季节和年份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别: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


地中海气候
读气温曲线图,分 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读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一地的干湿 状况。
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 平均气温在10℃以上, 最热的月份(7 月) 平 均气温在23℃以上。由 此得出该地
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该地降水量12、1、 2 月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该地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划分为5 个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 柯本(1846—1940)
的气候类型。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
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
成因划分出来的。
二 这里全年高温多雨 世 界 气 候 类 型 的 分 布
这里终年高温,有明显
的干季和湿季。
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这里终年寒冷少雨
气温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降水
复杂多样的气候
观察
读图3.28,对照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哪些大洲?世界三大雨林 位于什么地形区?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哪些大洲?最大的分布区 位于哪个大洲?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哪些大洲?最大的分布区 位于哪个大洲的什么地方?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的哪些地方?
高 原
温带 5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 山 温带海洋性地气中候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1
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四种)的分布
观察
以非洲为 例,热带 气候有什 么分布规 律?
热带气候 以赤道为 轴南北对 称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
读图3.28, 从海陆位置上寻找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

气候类型的判断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复习》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小学2.学科:地理湘教七年级上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复习气候的两大要素。

(2)科学家划分气候类型的依据。

二、教学课题本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第四节。

本节内容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及自然景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总结出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1、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能够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3、通过读气候类型图,归纳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4、熟练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分析了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对应的景观差异.本节与传统教材最突出的三点区别在于:一是本节教材将世界上主要的13种气候类型集中在一起学习,对于学生系统掌握世界上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比较同一温度带内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差异非常有利,更相当于给教师和学生一个查阅气候类型的“索引”;二是使用了大量的小比例尺分布图,以求帮助学生建立每一种气候类型在全世界分布的相位置的形象观念.三是本节教材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所选取的主要气候类型,几乎又都有相应的景观图,以做到使学生能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生观看<世界气候气候分布图>,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和主要的分布地区.难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教学材料,/s?tn=site888_pg&bs=%CA%C0%BD%E7%D6%F7%D2%AA%C6%F 8%BA%F2%C0%E0%D0%CD%BD%CC%B2%C4%B7%D6%CE%F6&f=8&rsv_bp=1&wd=%CA%C0%BD %E7%C6%F8%BA%F2%C0%E0%D0%CD%A1%B7%BE%B0%B9%DB%CA%D3%C6%B5&rsv_n=2&inp utT=4707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口诀

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口诀
以下是一些常见地理气候类型的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皆夏日
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节交替变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来自冬夏风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雨不见
地中海式气候:夏炎燥、冬温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凉冬温水均匀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冬暖季显著
温带季风气候:夏热雨、冬寒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少雨温差大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寒夏暖湿
极地气候:冰原南极格陵兰
高原高山气候:水热随着海拔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地理学书籍或咨询地理学家。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因素。

气候类型的判断对于农业生产、城市规划、旅游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气候的类型呢?下面将介绍一些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气候数据来判断气候类型。

气候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湿度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比如,如果某地区的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湿度较低,那么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干旱气候类型。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植被类型来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植被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热带雨林气候适合热带雨林植被的生长,而草原气候适合草原植被的生长。

因此,通过观察某一地区的植被类型,也可以初步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地理位置来判断气候类型。

地理位置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通常比较炎热,而靠近极地的地区气候则比较寒冷。

因此,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分析,也可以对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初步的判断。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气候特征来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

比如,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雨季和旱季明显,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冬季雨量较多,夏季干燥。

通过对气候特征的观察和分析,也可以对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初步的判断。

综上所述,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包括通过气候数据、植被类型、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当然,这些方法只是对气候类型进行初步的判断,如果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还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一)、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 (1)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位 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 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 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 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 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 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 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 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 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 12℃。在这种终 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 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 • • • • • •

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只有三种:
• • • • • • • • • • •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冰原气候。其余气候类型都有。 1、热带沙漠气候(如阿拉伯半岛); 2、热带季风气候(如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3、热带雨林气候(如马来群岛、马来半岛); 4、亚热带季风气候(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5、地中海式气候(如土耳其等地中海沿岸国家); 6、温带季风气候(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7、温带大陆性气候(如我国西北、中亚); 8、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如俄罗斯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地区); 9、寒带苔原气候(如俄罗亚洲部分的北冰洋沿岸地区); 10、高山气候(如青藏高原)。
(五)、寒带气候的特点
• (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分布在北美 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 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 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 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 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 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 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 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四)亚寒带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 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 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 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 (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 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 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 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 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 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 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 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 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 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 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 (3)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 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 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 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 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 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 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 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 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 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 冬季。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二)、亚热带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 (1)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25°~35° 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 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 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 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 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 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 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 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 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 年降水量增多。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一)、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 (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 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 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 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 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 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 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 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 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 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 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 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 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三)、温带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 (1)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 纬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 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 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 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 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毫米以上。这种 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 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 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 (2)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美大陆东 部北纬25°~35°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 湾沿岸地带,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和 巴西南部,非洲的东南沿海和澳大利亚的 东岸等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看, 它们和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相似的, 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 异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季风 气候。这里的气候特点近似亚热带季风气 候,而不同之处在于冬夏温差较小,降水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 (3)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北 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 (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 洋性气候区的东侧。这种气候在气温、 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 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 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由于气旋 活动影响,降水稍多;夏季有对流雨, 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 样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一)、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 (2)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 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 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 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 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 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 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 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 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 有1~2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 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 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 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 雨气候区。
• (4)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 温带换摸和温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 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亚 高原和潘帕斯等地。亚洲和北美的此类气 候区距海遥远,深入内陆,四周又有山地、 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 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夏 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 气候。一般而言,干旱气候的年平均降水 量为250mm以下,半干旱气候则为 250~500mm。南美的此类气候区地处西风 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且 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西风过山以后 下沉,绝热增温,干燥少雨,加上沿岸又 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降水稀少。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一)、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 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 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 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 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 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 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 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 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 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 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 • • • •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年降水少 热带草原气候、高温月降水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降水多,气温降水的年 较小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年较大,降水少 温带季风气候、 温和、 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降水 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寒带气候、寒冷最热月均温在10度以下。
• (4)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 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 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高原、美国西部的内 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栏查科等地。干旱气 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 地阻挡,湿润的涵养气流难以到达,又兼 这里地处亚热带,鼓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 过度类型。这里的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 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 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基本复习
重点:
11 种世界气候的分布地区热带
• • • •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 —— 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10° —— 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的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 30°之间的大陆西岸和内 部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25° —— 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 —— 40°之间大陆西岸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35° —— 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 40° —— 60°之间的大陆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 —— 60°之间的大陆西岸 亚寒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 50° —— 70°之间的大陆 寒带: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冰原气候 南半球基地附 近的内陆 高原和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