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气象学 7第七章气候带和气候型
气候带与气候型

三、我国学者将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和高地气 候,在各纬度带中又分为若干气候型。
陆地低纬度气候带
全球气候的 三个纬度带 陆地中纬度气候带 陆地高纬度气候带
10/121
2、全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 (一)陆地低纬度气候
赤道多雨气候 洋性气候
3/121
Chapter 7
Climate zones and types
第一节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 Classification of climate zones and types 一、柯本气候分类法 Koppen’s classification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 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他首先把全球气候分为A、B、C、D、E五个气 候带,其中A、C、D、E为湿润气候,B带为干 旱气候,各带之中又划分为若干气候型,如表 4/121
60/121
陆地温带气候
陆地温带主要分布在35º ~60ºN的地区,南 半球由于只有较小的陆地延伸到40ºN以南地区, 所以温带面积不大。由于受大洋分割作用的影响, 温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分异现象。一般在大陆 东岸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大陆 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二者之间的内陆为温带大 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37/121
热带季风气候
• 分布于纬度10º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 岛和海南岛,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和 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带。
38/121
热带季风气候
海 南 岛
39/121
热带季风气候
40/121
热带季风气候
41/121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本区水气充足,全年 气温高,长夏无冬,年平 均温超过20 ℃,最冷月 平均温一般在18 ℃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 500~2 000 mm,集 中在夏季,有干、湿季存 在。 植被土壤: 自然植被为热带季 雨林。
气候带知识点总结

气候带知识点总结气候带是地球表面根据不同经纬度和纬度角度分布不同的气候类型。
地球的赤道附近气温高,阳光直射,所以气候炎热,属于热带气候,集中在赤道两侧的30°以内。
而赤道向两极渐渐减少,气温也逐渐下降,气候也随之变化。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方位,通常将气候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三种。
这三个气候带覆盖了地球的范围,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状况。
1.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是地球上距赤道30°以内的地区,包括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这些地区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多为常绿植被。
由于热带气候带的地理位置,降水量比较充沛,温度高,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植被生长,因此热带气候带的植被种类和茂盛度相对来说是非常丰富的。
而在相对干燥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主要以草原植被为主,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北美的大平原、南美的拉普拉塔平原、澳大利亚的大澳洲盆地和南美的巴西高原等地。
2.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是地球上从赤道30°到60°左右地区的气候带。
这个区域的气候呈现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是种植谷物蔬菜的理想气候。
而随着纬度的增加,气候变得更加寒冷、干燥,植被逐渐减少。
3. 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是地球上纬度较高的地区,包括北极冰川和南极冰川。
这些地区气温极低,多年冰雪覆盖,植被稀疏,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
气候带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太阳辐射的特点来划分的,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动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和气温分布。
一般来说,在赤道附近的太阳照射辐射大,气温高,而在极地附近太阳照射小,气温低。
由此导致了不同地区气候的显著差异。
此外,气候类型的划分还受到海洋陆地分布、大气环流、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地处沿海的地区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气候较为温和,而内陆地区由于大气环流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气候条件比较恶劣。
初中地理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

初中地理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地理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地球的一门重要学科。
而气候则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是地理学中关于气候分布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从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入手,探讨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
一、低纬度气候带低纬度气候带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带和热带草原气候带。
1. 热带雨林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雨充沛。
气温较为稳定,多在摄氏25度左右。
降雨通常分布均匀,全年湿润。
热带雨林气候带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2. 热带草原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年温差较大,日温差较小,降雨量明显少于热带雨林气候带。
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气温适宜,气候干燥。
热带草原气候带适合发展农牧业。
二、中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带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包括地中海型气候带、温带季风气候带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带。
1. 地中海型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潮湿、冷凉。
年降水量较为充沛,冬季降水量较大。
地中海型气候带适合种植柑橘类水果、葡萄和橄榄等作物。
2. 温带季风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较大,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带适合发展农业,如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3. 温带大陆性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较小,日照时间较长。
温带大陆性气候带适合发展作物和畜牧业。
三、高纬度气候带高纬度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包括亚寒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1. 亚寒带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寒冷、干燥,年温差大。
降水量较少,多为积雪。
亚寒带气候带适合发展矿产资源。
2. 寒带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极寒、干燥,全年气温极低。
降水量很少,多为冰雹或雪。
寒带气候带的植被稀疏,适合发展林木资源。
以上是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的基本介绍。
地理学家通过对气候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还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好呀,咱们今天聊聊全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
这可是个大话题,可能听起来有点枯燥,但其实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先说说气候带,简单来说,它就是把地球分成了几大块儿,每一块儿的天气和气温都有自己的脾气,绝对是个性十足。
你看看热带,那可是阳光普照、雨水充沛,简直就像个热情洋溢的朋友,总是给你带来温暖。
再看看寒带,哎呀,那真是冷得让人瑟瑟发抖,像极了那个不太爱说话的朋友,平时沉默寡言,一到冬天就让你感到无比寒冷。
气候带的划分其实是根据纬度来的,赤道附近的地方,气温高得让人想去海滩晒太阳,而往两极一走,温度就急剧下降,雪花飞舞。
热带雨林、沙漠、温带、寒带,这些都是气候带里的大咖。
你知道吗,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那是让人惊叹的,五彩斑斓的动物和植物,真是大自然的调色板。
而沙漠就像个干巴巴的笑话,广袤无垠,白天热得像蒸炉,晚上又冷得要命,真是个极端的地方。
再说气候型,这个就更有趣了。
气候型是根据气候特征分的,像热带气候、干旱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等等,各有各的风格。
热带气候可是一年四季都像在度假,雨水频繁,植物茂盛,真是个生机勃勃的地方。
而干旱气候就像一位脾气古怪的艺术家,少雨的日子让它显得有些孤独,但在这孤独中,它又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风景,像沙丘、岩石,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温带海洋气候呢,简直是气候中的老好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真是让人舒服。
春天花开、夏天阳光灿烂、秋天落叶缤纷、冬天白雪皑皑,真是一幅四季变幻的美丽画卷。
而极地气候就更是了不起,冰天雪地,北极熊、企鹅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仿佛走进了冰雪奇缘的童话世界。
说到气候的分布规律,那就更加有趣了。
大致上,气候带从赤道开始向两极延伸,像是一条大大的纽带。
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真的是让人一目了然。
再加上海洋的影响,海洋气候和陆地气候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
海洋带来的湿气让沿海地区更加温和,而内陆地区往往干燥,气温波动大,简直是极端的反差。
当然了,气候变化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地球变暖、冰川融化,真让人心急如焚。
总结气候类型特征知识点

总结气候类型特征知识点了解气候类型的特征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一、常用的气候类型分类标准1. 经纬度划分:根据地球经纬度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气候带,比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2. 季风划分:根据季风的盛行方向和盛行季节,将地区划分成相对应的季风气候类型,比如冬季旱风气候、夏季风气候等。
3. 海洋性与大陆性划分:根据地区附近是否有海洋影响,将气候划分为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4. 干湿气候划分:根据地区年降水量与年平均温度的比较情况,将气候划分为干旱气候和湿润气候。
5. 高度划分:根据地区海拔高度不同所造成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差异,将气候划分为高山气候、平原气候等。
6. 气候与植被划分:根据地区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情况,将气候划分为森林气候、草原气候等。
二、典型气候类型特征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全年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密林植被。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位于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之间,特点是降水季节性分明,气温较高,草原植被盛行。
3.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的沙漠地区,特点是温度高,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沙漠植被疏落。
4. 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草原和温带森林之间,特点是季风较强,降水适中,气温适宜,草原植被盛行。
5.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点是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多风,冬季干燥少风,适宜农作物生长。
6. 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副热带和温带的内陆地区,特点是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燥,植被稀疏。
7. 寒带冻原气候:寒带冻原气候分布在极地附近的大陆地区,特点是气温极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较少。
三、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高度、地势等都会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2. 大气环流:地球上的大气环流是由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造成的,决定了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和运动,是气候类型形成的重要原因。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一、热带气候热带气候是指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太阳的直射光比较集中,因而温度较高的一类气候。
一般来讲,热带气候的特点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量充沛、潮湿多雨、雨季和旱季分明,比如南亚热带气候、东南亚热带气候等。
热带气候适宜于热带农作物的生长,比如水稻、椰子、橡胶等,也适宜热带水果的种植,比如菠萝、香蕉、榴莲等。
二、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指在地球赤道以北至北回归线和赤道以南至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出现的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分布比较均匀,适宜于麦类、稻谷、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的种植。
温带气候区也是人类传统的居住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是指在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的地区,由于受到极地冷爆强烈的影响,气温较低的一类气候。
寒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少、植被稀疏。
由于环境恶劣,寒带气候区一般没有农业生产,也没有人类居住,只有极地研究站等科研机构设在该地区。
四、高原气候高原气候是指地处高海拔地区,受地形和气候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气候类型。
例如,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区。
高原气候区的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较少,适宜于牧业和林业的发展。
五、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因而气温较为温和,降水量充沛的一种气候类型。
海洋性气候区的特点是温差小、降水分布均匀、潮湿多雨,适宜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包括英国、日本、北欧等地区。
总之,气候类型是地理学和气象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方向。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气候类型的了解和研究,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6 理论:26 实验:10 学分:2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种子、植保等先修课程: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知识。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刘江、许秀娟主编,《气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主要参考书:钱允祺主编,《农业气象学》,兴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马秀玲等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陈端生、龚绍先主编,《农业气象灾害》,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气象学》本课程使选择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天气,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和基本气象观测为其主要内容,介绍它们形成的物理过程,变化规律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农业气象时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是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习专业课和参加毕业实习时提供必要的农业气象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与自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习课两部分内容,其目的是便于学生掌握植物生产和环境等类所必须的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气象观测及农田小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以及对观测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技能。
使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实行科学种田,逐步实现农业高产稳产。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绪论 21 辐射 52 温度 33 水分 34 风和气压 25 天气及天气预报 26 气象灾害 47 气候 38 农田小气候 2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中,应按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
2.绪论及第一、二、三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基础理论部分,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切实掌握为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3.重点要深入介绍反复使用,难点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4.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注意与实际相联系,其中重点内容必须到达大学基础课的要求,由于学时数少,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应作适度的联系和启发。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及特征

冬季:赤道低压槽南移,再加上海陆热力的差异,次大陆西北部有弱高压发育,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20℃
18℃以上
1500~2000mm
热带雨林砖红壤
热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10°~25°信风带的大陆东岸及海洋中的若干岛屿
地处低纬,是赤道气团的源地,位于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多对流雨。
25°~28℃
38℃
18℃
2000mm
热带雨林砖红壤
热带干湿季节气候
南北纬15°左右,也可延伸到25°左右。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干季: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
雨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气流辐合带移来时,湿润多雨。
终年高温多雨,具有海洋性的特点
终年盛行海洋热带气团,加之信风登陆后遇到沿海山地而抬升,故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
28℃以下
18℃~25℃间
1000mm以上
热带雨林砖红壤
陆
地
中
纬
度
气
候
陆地温带分布在35°~60°的地区,陆地亚热带分布在南北纬25°~40°之间的地区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均较大;气温降水变化和非周期性变化显著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及特征
气候带
分布
特征
成因
气候型
分布
特征
成因
年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雨量
植被土壤类型
陆
地
低
纬
度
气
候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南北纬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斯查勒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天气特征和变 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所支配。因此他 首先根据气团源地、分布、锋的位置和它们的季节 变化对全球气候分为三大带,再按桑斯维气候分类 原则中计算可能蒸散量EP(又称需水量)和水分平 衡的方法,用年总可能蒸散量Ev、土壤缺水量D、土 壤储水量S 和土壤多余水量R 等项来确定气候带和 气候型的界限,将全球气候分为三个气候带,13 个 气候型和若干副型,高地气候则另列一类。
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亚欧大陆东岸纬度 35°-55°地带,包括中国的 华北和东北,朝鲜大部,日本 北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 典型台站:北京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出现在亚欧大陆温带海 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北美 100°W 以东的温带地区。 典型台站:莫斯科。冬季 寒冷,有少量气旋性降水, 这是由于由海洋吹来的西 风入陆较深,海洋气团已 经变性的缘故。夏季降水 量较多,但不像季风区那 样高度集中
2.关于高度因素的问题
型,并不能单独列为 一个气候带。
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与水平 纬度地带的差异
斯查勒分类法是一种动力气候分类法。分类法重视气 候的形成因素,把高地气候(H)与低地气候区分开来, 照顾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以及大陆东西岸和内陆的差 异性。同时又和土壤水分收支平衡结合起来,界限清 晰,干燥气候与湿润气候的划分明确细致,在农业生 产和农田水利建设上又具有实用价值,是目前比较好 的一种世界气候分类法。但斯查勒气候法也有其不足 之处,他对季风气候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东亚、南亚 和澳大利亚北部是世界季风气候最发达的区域,在应 用动力方法进行世界气候分类时,季风这个因子是不 容忽视的。
a 副热带干旱气候:亦具有少云、少雨、日照强 和夏季气温特高等特征。如尤马最热月平均最高温 高达33℃,气温年较差达20℃以上。
b 副热带半干旱气候位于a区外缘。夏季气温比a 型低,如北非利比亚的班加西盛夏最热月平均气温 为26℃,冬季降水量比a型稍多.
副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副热带亚欧大
热带季风气候
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如我国台 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 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典型台站:柯 钦(9.58°N,76.14°E)。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型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出现在副热带及信风带的大陆 中心和大陆西岸。在南、北半球各约以回归线为中心 向南北伸展,平均位置约在纬度15°-25°间。因干旱 程度和气候特征不同,可分三个亚型
C温暖带
最热月平均 气温>10 ℃,最冷月 平均气温在 0 °-18 ℃ 之间
Cs 夏干温暖气候(又称地中 海气候)气候温暖,夏半年最 干月降水量< 4cm ,小于冬 季最多雨月降水量的1/3
Cw 冬干温暖气候 气候温暖, 冬半年最干月降水量小于夏季 最多雨月降水量的1/10
Cf 常湿温暖气候 气候温暖,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不足上述 比例
第三节 中纬度气候
中纬度气候主要存在于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 角逐的地带。该地带一年中辐射差额的变化比较大,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 15℃-18℃以下,有4-12 个月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 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cm 之间。天气的非周期 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再加上北半球中 纬度地带大陆面积较大,海陆的热力对比和高大地形 的影响,使得本带气候更加错综复杂。本带共分8个 气候型。
结合来确定气候型。
阿里索夫、斯查勒
一、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为基
础,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首先把全球气
候分为A、B、C、D、E 五个气候带(A、C、D、E 为
湿润气候带,B为干旱气候),各带之中又划分出
若干气候型
Af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多雨,
A热带
全年炎热,最 冷月平均气温 ≥18℃
斯查勒气候分类中把我国的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与北美东部的副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 湿润气候等同起来。把我国南方的热带季风气候与非 洲、南美洲的热带干湿气候等同起来,是不合适的。
第二节 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 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是盈余的,因此气温全年 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影 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赤道气流辐合带、沃克环 流、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有 的年份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各环流系统的季 节移动,引起降水量的年季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出 现时,引起降水异常,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0mm 以 上。分为五个气候型,其中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型又可划分为三个亚型。
中纬度气候
副 热 带 干 旱 与 半 干 旱 气
副副 副 热热 热 带 带 中带 季 湿 海夏 风 润 气干 气 气 候气 候 候 )候
( 地
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温 带 大 陆 性 湿 润 气 候
温 带 干 旱 与 半 干 旱 气 候
候
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该气候型位于热带,在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 一侧,约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它也是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和信风带背岸风的作 用下形成的。因干旱程度不同可分干旱a,与半干旱 b两亚型。
世博园内由 烟囱改造的 温度计格外
中,无明显干季
亮丽
副热带湿润气候
位于南北美洲、非洲和澳大 利亚大陆副热带东岸。由于所 处大陆面积小,未形成季风气 候。典型台站:查尔斯顿(位 于美国东部南卡罗来纳州东南 沿海科佩尔河与阿什莱河汇合 处),这里冬夏温差比季风区 小,一年中降水分配比季风区 均匀
副热带夏干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干湿季气候
在纬度5°-15°左右,也有伸达25°左右的,主要 分布在上述纬度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典型台站:廷 博(10.34°N,11.46°W),这里当正午太阳高度角较 小时,位于信风带下,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盛行下 沉气流,是为干季。当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时,赤道气 流辐合带移来,有潮湿的辐合上升气流,是为雨季。 一年中至少有1-2 个月为干季。湿季中蒸散量小于降 水量。全年降水量在750-1600mm 左右,降水变率很大。 近年来非洲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出现严重旱象,全年高 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6℃-18℃以上,热季出现在干 季之末,如廷博最高温出现在3月。
斯威特
气候带与 实验分类法 气候型的 划分方法 成因分类法
根据大量观测记录,某些 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 值及其季节变化、自然界 的植物分布、土壤水分平 衡、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 等划分气候带和气候型。
成因分类法是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环流和下垫面
因子来划分。是依据辐射和环流来划分气候带;再根
据大陆东西岸位置、海陆影响、地形等因子与环流相
Bw 沙漠气候 r<tr<t+7r<t+14
夏雨区指一年中占年降水总量≥70%的降水,集 中在夏季6个月(北半球4—9月);冬雨区指一年中占 年降水量≥70%的降水,集中在冬季6个月(北半球 10 月至次年3 月);年雨区指降水全年分配均匀, 不足上述比例者。
r 示年降水量(cm), t 示年平均气温℃)
三、气候分类法评议
柯本气候分类法的优点是系统分明,各气候类
型有明确的气温或雨量界限,易于分辨;简单,
便于应用,便于借助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和检索;
资料易于获得,且来源广泛,记录时间长,有利
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但缺点主要表现在以
下两个方面。 干燥气候只能作为A、
1.关于干燥带的划分问题 C、D 带内的一种气候
低纬度气候
赤道多 热带海 热带干 热带季 热带干旱与 雨气候 洋性气候 湿季气候 风气候 半干旱气候
a 热带干旱气候: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大沙 漠、塔 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南美的阿特卡 马沙漠等。b 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热带大陆西 岸、冷洋流经过的海滨地带,如北美加利福尼亚冷 流沿岸、南美秘鲁附近。 c 热带半干旱气候:在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
赤道多雨气候
位于赤道及其两侧,大约向南、向北伸展到5°10°左右,主要分布在非洲扎伊尔河流域、南美亚 马逊河流域和亚洲与大洋洲间的从苏门答腊岛到伊 里安岛一带。典型台站:秘鲁的伊基托斯。长夏无 冬,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年平均气温在 26℃左右。绝对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8℃,绝对最低 气温也极少在18℃以下;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 水量在2000mm 以上,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 降水量皆大于可能蒸散量,土壤储水量皆达最大值 (300mm),适于赤道雨林生长
热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 干岛屿上,如加勒比海沿岸及诸岛、夏威夷群岛等。典 型台站:哈瓦那(23.13°N,82.35°W),全年盛行热 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8℃ 上下,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8℃-25℃间,气温年较差、 日较差皆小,如哈瓦拉年较差仅5.6℃,年降水量在 1000mm 以上,一般以5—10 月较集中,无明显干季。
最干月降水量≥ 60mm Aw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一年中有干
季和湿季,最干月降水量小于60mm Am 热带季风气候 受季风影响,一
年中有一特别多雨的雨季,最干月降
水量<6cm但大于10-r/25
B 干带
全年降水稀少,根据一 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 分冬雨区、夏雨区和年 雨区来确定干带的界限
Bs 草原气候 冬雨区*年雨区*夏雨区* r<2tr<2(t+7)r<2(t+14)
第四节 高纬度气候
高纬度气候带盛行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在冰洋 气团与极地气团交绥的冰洋锋上有气旋活动,自西向 东移进。这里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为负值,所以气 温低,无真正的夏季。空气中水汽含量少,降水量小, 但因蒸发弱,年可能蒸散量小于52.5cm,又因有冻土, 排水不畅,所以没有干旱型。随着纬度的变化,可分 为三个气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