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

合集下载

241二外英语

241二外英语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241 科目名称:二外英语
满分:100分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试是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及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专业基础测试,旨在考查考生对第二外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语言分析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第二外语的基本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第二外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科目考试内容涉及考生是否具备基础语言运用能力,考试范围包括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及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生入学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考生须较系统扎实地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及汉语两种语言的基本功。

2.考生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转换能力能力。

3.考生须具备初步的语言分析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书面考试的形式。

采用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五、考试内容
本科目考试主要包括单项选择、词形转换、选词填空、阅读理解、汉译英、英译汉。

题目类型多样,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大题目所占分值较小,客观性的题目所占分值适度。

总分100分。

1.单项选择(10分);
2.词形转换(20分);
3.选词填空(10分);
4.阅读理解(20分);
5.汉译英(20分);
6.英译汉(20分)。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4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满分:150分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1.新闻理论方面:需要掌握新闻的定义及特性、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性原则、大众传媒的职能、新闻出版自由、新闻法规、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宣传学、舆论学、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传播业新近现象分析。

2.网络传播方面:需要掌握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网络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网络中的用户、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社会化媒体应用策略、网络传播的效果、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3.广告与营销方面:需要掌握广告概述、广告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广告学及其基本原理、广告产业与广告的市场运作、广告产业组织及其运作、广告传播模式、广告运动的基本流程、广告的信息生产及其内容分析、广告传播的渠道分析、广告受众与消费者、广告效果分析、广告传播的社会控制、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广告的发展、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现代广告的发展、数字与网络传播背景下现代广告的发展、中外广告经典案例评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4C法则”、充满魅力的场景、从个体思维转向社群思维、有传播力的内容、人与人的连接、4C的外延和思考、视觉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史、视觉传播的学术研究概貌、视觉认知、视觉表征、视觉修辞、视觉的美学特征、用图像传递信息、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视觉素养、视觉说服、视觉刻板印象、视觉传播中的伦理与法规。

辽宁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432统计学

辽宁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432统计学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432 科目名称:统计学满分:150分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2.熟练掌握描述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4.熟练掌握概率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5.掌握基础的数据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6.掌握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7.了解经典计量经济学初级原理;8.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2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 考试内容1.统计学基本概念了解统计学、统计数据的基本概念。

2.统计数据的描述掌握统计整理方法,熟练掌握描述统计数据特征的各类指标。

3.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了解抽样的概率抽样方法、理解抽样分布的意义,了解抽样分布的形成过程理解中心极限定理,理解抽样分布的性质4.参数估计了解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掌握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熟练掌握评价估计量优良性的标准、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

5.假设检验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原理和步骤,掌握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P值的计算与应用。

辽宁大学820 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辽宁大学820 管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1.领导者权力体系的来源与构成 2.早期领导理论 3.领导的权变理论 4.领导的最新观点 十五、控制 1.控制的内涵 2.控制的主要内容 3.控制的类型及其优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820
科目名称:管理学
满分:150 分
一、管理与组织导论 1.管理内涵 2.管理职能 3.管理角色 4.管理技能与管理层次之间关系 5.组织及特征 6.职责和职权 7.管理和领导的联系与区别 二、管理理论 1.管理理论 2.科学管理理论 3.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4.定量方法理论 5.组织行为理论 6.系统论 7.权变理论 8.管理理论当前的问题 三、组织文化环境
3.公司业务组合分析中的 BCG 矩阵法 4.业务层战略 5.波特五力模型 6.核心竞争力 7.公司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的关系 八、组织结构与设计 1.组织结构 2.影响组织集权和分权的因素 3.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的异同 4.指挥链 5.传统的组织设计 6.现代的组织设计 7.项目型结构和矩阵型结构的异同 九、管理沟通与信息技术 1.沟通 2.沟通障碍 3.跨部门沟通的方法 十、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 2.人力资源规划过程 3.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4.绩效评估方法
5.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 十一、变革与创新管理 1.变革的两种力量 2.变革过程的两种观点 3.管理变革的方法 4.创造与创新 5.管理者如何减缓员工压力 十二、群体和团队 1.群体的发展阶段 2.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3.关于冲突的不同观点 4.团队 5.工作团队的类型 6.如何管理高效率团队 十三、激励 1.动机 2.早期动机理论 3.当代动机理论 4.如何激励员工 5.职务设计选择 6.工作特征模型 十四、领导
1.组织文化及评价 2.组织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3.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 4.管理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5.利益相关者及其如何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 四、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社会义务和社会响应 2.社会责任的两种观点 3.管理的绿色化 4.共享价值观 5.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五、制定决策 1.决策假设的前提 2.决策制定的过程 3.决策风格 4.如何制定合理的决策 六、计划的基础 1.计划 2.区别传统的目标设立与目标管理 七、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 2.管理者如何选择企业战略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82 科目名称:军事情报学综合一、考试要求主要考察考生对情报工作历史发展机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考察学生对情报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情报分析工作的认识。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情报工作与国家生存发展的辨证关系、情报工作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熟练运用情报分析方法解析国家安全现实问题。

二、考试内容1.情报工作与国家生存发展的辨证关系知晓西方主要国家情报机构的建立发展、体系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能够通过具体案例加以解释论证,进而深刻认识理解情报工作与国家生存发展的辨证关系。

2.西方主要国家情报工作实践及规律探究了解并把握西方主要国家在情报工作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特点、一些重要人物的主要情报思想、一些国家在情报工作上的创新之举,其对后世情报工作的贡献和影响。

深刻认识对一国情报工作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引发对如何发展国家情报工作尤其是军事情报工作的深刻思考。

3.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及方法应用掌握情报分析的内涵、外延、地位、作用及发展历史;理解并掌握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结构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的方法机理和应用路径;把握情报分析方法的运用原则与要求;能够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解决现实安全问题。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四、参考书目1.《情报分析主要方法》.杨寿青.军事谊文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

2.《情报工作与国家生存发展》.刘强.时事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

第 1 页,共1 页。

844量子力学

844量子力学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44 科目名称:量子力学满分:150分
1.量子物理学发展简史,包括: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原子光谱与原子结构,微观粒子的波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2.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包括:波函数的统计解释、量子态的叠加
原理、薛定谔方程、一维势场中粒子能量本征态、方势、谐振子。

3.力学量的算符表示,包括:算符的运算规则,厄米算符、中心力
场中粒子的运动、共同本征函数、带电粒子在外电磁场中的薛定谔方程,恒定均匀场中带电粒子运动、力学量的完全集合、对称性与守恒律。

4.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及表示理论,包括:量子态的不同表象、幺
正变换、力学量的矩阵表示、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Dirac符号、绘景。

5.量子力学中的近似方法,包括、定态微扰论、变分法、量子跃迁、
光的吸收、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

6.自旋与全同粒子,包括:电子自旋、泡利算符、总角动量耦合、
全同粒子、交换不变性。

辽宁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638文学概论与外国文学

辽宁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638文学概论与外国文学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8 科目名称:文学概论与外国文学满分:150 分文学概论部分考试大纲(75分)导论: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2、学习文学理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2、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1、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第二编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三、文学的性质1、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2、文学是审美的艺术3、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四、文学的价值与功能1、文学的价值2、文学的功能第三编文学活动的构成五、文学创作1、文学创作过程2、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3、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六、文学作品1、文学作品的语言2、文学作品的形象3、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4、文学作品的意蕴5、文学作品的体裁七、文学接受1、文学接受的构成2、文学接受的过程3、文学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八、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的性质、原则及其意义2、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3、文学批评实践第四编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九、文学的历史演变1、人类实践活动与文学的发生2、文学的历史发展3、文学的风格、流派与思潮十、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1、当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2、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3、全球化语境与文学发展外国文学部分考试大纲(75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课程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能够运用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和理念去理解、评价、分析、吸纳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与作家创作实绩;运用正确的阐释方法去解读、鉴赏外国文学作品。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观察、分析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评论文学作品,研究文学规律。

二、考试的内容(一)了解外国文学文体的发展演进1.史诗、抒情诗、十四行诗等诗歌文体2.悲剧、喜剧等戏剧文体3.小说等非表演性叙事文体4.具体到各文学发展阶段的细分文类(二)从古代到现代各历史时期、各国别区域的文学风貌1.各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状况2. 各国家区域代表性的文学发展特征2.各历史时期各国别区域文学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突出贡献3.各国家区域历时性社会历史文化状况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三)重要作家、文学文本和文学流派1.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文本及艺术特征2.重要文本、重要文体的产生时代、主要艺术手法、结构特征、形象塑造、观念表达的状况3.重要文学流派的形成、主张、人员构成、代表文本、影响及流变(四)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1.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3.作品形成的文化背景、理论支撑、主要贡献4. 叙事性文本的叙事特征5. 人物塑造、观念表达的独特性(五)文学思想与批评1.重要作家、理论家的文学思想与主张,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辽宁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839 影视传播理论

辽宁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839 影视传播理论

辽宁大学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9科目名称:影视传播理论满分:150分第一部分(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1.传播学的定义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3.传播学的学科特点4.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传播学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框架(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2.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种类(三)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1.传播学的欧洲渊源2.美国传播学的孕育3.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4.传播学的完善者(四)传播1.传播的概念和特点2.传播的分类3.传播的革命4.传播的模式5.传播的功能6.传播的原则(五)传播者1.个人层面的传播者2.媒介组织3.传播制度研究(六)传播与信息1.信息研究简述2.信息的传播分析3.信息的特征与分类4.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5.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七)传播与符号1.符号、意义与传播2.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3.语音符号与非语言符号4.传播的符号学研究(八)传播媒介1.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2.传播媒介的类型3.媒介理论述评(九)传播的谋略与技巧1.传播的谋略2.传播的技巧(十)受众1.受众的形貌2.受众研究的理论3.受众的心理和选择机制4.受众的反馈5.意见领袖(十一)传播环境1.传播与环境的关系2.传播环境的特征和类型3.地理环境与物理环境4.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5.传播环境与媒介生态(十二)传播效果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与阶段理论2.传播效果研究的断面理论3.传播效果的实质4.传播效果的形成第二部分(一)影视传播的发展(二)影视传播的属性(三)影视传播的内容、功能和效果(四)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五)影视传播的语言系统(六)影视传播的形态和过程(七)影视传播的接受(八)影视的文化美学品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45 科目名称:微电子学基础
满分:150分
一、总体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情况,以及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微电子学基础的考试内容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微电子器件》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分数所占比例相同。

具体如下:(一)《微电子器件》考试内容
1.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
1)一维形式的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
2)基本方程的主要简化形式
2.PN结
1)突变结与线性缓变结的定义
2)PN结空间电荷区的形成
3)耗尽近似与中性近似
4)耗尽区宽度、内建电场与内建电势的计算
5)正向及反向电压下PN结中的载流子运动情况
6)PN结的能带图
7)PN结的少子分布图
8)PN结的直流伏安特性
9)PN结反向饱和电流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10)薄基区二极管的特点
11)大注入效应
12)PN结雪崩击穿的机理、雪崩击穿电压的计算及影响因素、齐纳击穿的机理及特点、热击穿的机理
13)PN结势垒电容与扩散电容的定义、计算与特点
14)PN结的交流小信号参数与等效电路
15)PN结的开关特性与少子存储效应
3.双极型晶体管
1)双极型晶体管在四种工作状态下的少子分布图与能带图
2)基区输运系数与发射结注入效率的定义及计算
3)共基极与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4)基区渡越时间的概念及计算
5)缓变基区晶体管的特点
6)小电流时电流放大系数的下降
7)发射区重掺杂效应
8)晶体管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晶体管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图9)基区宽度调变效应
10)晶体管各种反向电流的定义与测量
11)晶体管各种击穿电压的定义与测量、基区穿通效应
12)方块电阻的概念及计算
13)晶体管的小信号参数
14)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的关系、组成晶体管信号延迟时间的四个主要时间常数、高频晶体管特征频率的定义、计算与测量、影响特征频率的主要因素
15)高频晶体管最大功率增益与最高振荡频率的定义与计算,影响功率增益的主要因素
4.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1)MOSFET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2)MOSFET的工作原理
3)MOSFET阈电压的定义、计算与测量、影响阈电压的各种因素、阈电压的衬底偏置效应
4)MOSFET在非饱和区的简化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
5)MOSFET的饱和漏源电压与饱和漏极电流的定义与计算
6)MOSFET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包括常见的二级效应)
(二)半导体集成电路考试内容
1、常见MOS反相器(电阻、E/E饱和型、E/E非饱和型和E/DMOS)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瞬态特性
1)常见MOS反相器的静态特性。

2)常见MOS反相器的传输特性。

3)常见MOS反相器的噪声特性.
4) 常见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

5) 常见MOS反相器的速度功耗乘积。

2、CMOS反相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瞬态特性
1) CMOS反相器的静态特性。

2) CMOS反相器的传输特性。

3) CMOS反相器的噪声特性。

4) CMOS反相器阈值电平。

3、MOS传输门的基本工作原理
1) NMOS传输门传输过程
2) PMOS传输门传输过程
3) CMOS传输门传输过程
4、MOS门电路的设计
1) NMOS传输门门电路设计(与、或、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
2) CMOS传输门门电路设计(与、或、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
5、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1) Bipolar IC工艺流程
2) CMOS IC工艺流程
6、模拟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共射、共基、共集电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
2)共射、共基、共集电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
3)共射、共基、共集电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
输出电阻的求解
4)基本放大电路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产生的原因,如何消除基本放大电路所处失真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