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国防共4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胜利油田建成
在石油工业中,不仅扩建了大庆油田,而且新建了胜 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辽河油田、中原南阳 油田、江汉长庆油田等。 新建南京长江大桥,湘黔铁路,成昆铁路。 创办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
成 昆 铁 路 路 段
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 资本主义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
尼克松访华
解放军驻澳部队首次公开亮相
1988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斯 里兰卡总理普雷马达萨
外长李肇星
5. 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 3. 2. 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 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 1. 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 4. 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开放。 国防现代化。 民主政治。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现代化国家。
兰新铁路
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5年研制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年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
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 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 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国家 动乱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的保卫着祖国 的安全。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
1967年6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1月,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1年9月10日,第一颗洲际火箭发射 成功 1974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 颗人造氢弹爆炸成功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 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 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成就一、国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工作立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
从最初的剪刀和棉花包围,到如今的强军战略,我国的国防体系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正逐渐实现。
二、军队现代化的取得通过近年来的军队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我国军队已经实现了崭新的飞跃。
国产航母下水、歼-20战机服役、DF-41洲际导弹试射等一系列重大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成功,使中国军事实力节节攀升,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
三、国际维和与海外行动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了多项涉及世界和平稳定的国际维和行动。
中国军队赴联合国维和部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了海上护航、救援行动等,展现了大国担当和责任。
四、军民融合的实现过去几年,中国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军民融合使国防科技创新更加繁荣,同时也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巨大助力。
军民融合的实现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更新和优化。
五、军事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强军事关事关全局,军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是国防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我国军事院校及科研机构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批批优秀的军事科技人才,为我国军事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六、国防教育的普及与提升国防教育是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国防教育的普及与提升,通过校园国防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
七、祖国统一与边疆稳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推动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定。
通过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国成功解决了诸多领土争端和边境纠纷,保障了边疆的和平安宁。
八、抗击灾害与人道援助作为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中国军队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无论是地震、洪水还是其他自然灾害,军队总能及时出手相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 第一,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 • 第二,社会的文化发展落后,民主和法制建设刚刚起步, 国民整体素质不高。 •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适应 又不适应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958年轻率地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2013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
•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新 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 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 1968年12月26日那天,老戴一早就出去买面条,为的 是给侄女过生日。转了两个小时一根也没买到。一打 听,原来这天是伟大领袖的诞辰,南京人早就把面条 买得精光。老戴快到家时,正赶上一面条代销点到货, 他奋不顾身挤进去,买了好几斤。回家后有两位老大 妈去串门,看到他买的面条后,交口称赞他有好运气。 老戴受到夸奖头脑发热,发起议论来:“中国人真他 妈邪门,平时哪一天不能吃这倒头的面条。一个个偏 偏要挤到今天来凑热闹。这好,面条搞得比金条还难 买,成了他妈的什么鬼世道!”但是这几句话成了他 “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恶毒攻击广大革命群众自发纪 念伟大领袖生日,把大好革命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污蔑 成“什么鬼世道”的现行反革命,老戴先是被‘群众 专政’,然后送劳改。
•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事业,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 的。 •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 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 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 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开创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新境界。
新时代十年我国国防和军队取得的成就

新时代十年我国国防和军队取得的成就前言新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
而在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国防力量和军队也不断加强,并为国家的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将介绍新时代十年我国国防和军队取得的成就。
国防建设军事基地十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新的军事基地,为军队提供了更好的训练和生活条件,同时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如今,我国已经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战略设施,为军队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军事科技在军事科技领域,我国取得的成就也让世界瞩目。
在十年间,我国先后研制出了多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武器装备,如“蛟龙”深海潜水器、“歼20”隐形战斗机、航母等。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国家建设的巨大进步。
国防金融建设军队建设除了技术和设备上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对人员的关注和金融投入。
我国为军队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福利,如住房、医保、养老金等,这让军人们能够安心工作、生活,在军旅生涯中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利益。
军队发展练兵备战我国军队在十年间积极开展多种军事训练,不断提升本身的战斗力。
我国成功进行了多次军事演习,不仅检验了我国军队的实战能力、加强了军队的技能水平,也是对军队训练和装备现代化的全面检验。
参与国际军事合作在国际军事合作方面,我国积极参与一系列重要军事活动。
比如我国陆续派送多个维和部队到海外地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同时我国又不断向国际军事制度积极贡献,多次参与国际军事机构,为国际军事合作奉献中国智慧。
新时期的兵制改革近年来,我国在提升军事科技的同时,也逐步深入推进兵制的改革。
此次兵制的改革是军队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一步,也是国家建设的无形进步。
结语十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取得了巨大进步。
从国防建设到军队发展,再到人员和金融投入,这些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一进步背后的巨大牺牲和经验总结。
这些成就,是整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国家不断发展的标志。
在新时代的路上,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前行,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变得更加强大。
中国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

中国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国防力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
一、军事科技创新军事科技创新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例如,中国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实现了对全球导航系统的独立掌控。
此外,中国还成功研制了多型战斗机、坦克、舰艇等武器装备,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的跨越。
二、军事力量现代化中国国防力量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的军事装备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大提升了作战能力。
中国还积极推进军事改革,加强军队建设,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三、国际维和行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参加了24个维和任务,派出了3.8万余名维和人员。
中国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期间,得到了联合国和当地民众的高度评价。
四、反恐维稳中国积极开展反恐维稳工作,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中国已经成功打击了一大批恐怖分子和暴力犯罪分子,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中国的反恐维稳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五、海外战略中国积极推进海外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和交流。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军事力量,也有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国还积极参与多边军事演习和联合军事行动,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了贡献。
六、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中国的国防教育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全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国防知识和教育。
七、军民融合军民融合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方面。
中国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加强军民科技合作,提高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中国还开展了一系列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为推进军民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中国国防建设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形势-48页精选文档

• 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 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必须进一步发挥知识 分子的作用。长期以来, 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科技 工作者顽强拼搏,为我军 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建成我 国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和 工业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世纪实现国防科技工 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强国 防科技创新,科技要先行, 关键在人才。
• 在我国,航天工业历来和导弹工业关系密切, 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以 后,航天工业和导弹工业的界定渐渐清晰。以 后,航天又发展为军用航天和民用航天两个应 用分支。
导弹武器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期用早期的V-1和V-2导弹攻击英国。战后美、苏都在德 国技术和人才的基础上争先研制导弹。
• 我国的国防科技建设经历 了创建、发展、调整、再 发展的道路,现已具有相 当规模和水平,并已形成 比较完整的生产科研体系, 成为世界大国国防科技的 强者。经我国国防科技发 展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解 放军,是当今世界一支不 可忽视的强大武装力量, 为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 构建和谐世界起到了一定 的作用。
• 航天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航天技 术的发展更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 万无一失”16个字
• 我国航天工业在近半 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 凝练出的“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无私奉献,严谨务实, 勇于攀登”24个字被 称为“航天传统精 神” 。
(一)建国初期的国防科技工业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建 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恢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 时,集中力量建设国防 工业,发展国防科技, 并适时做出研制“两弹 一星”的战略决策,为 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 发展打下了基础。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资料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断战胜各种挑战,经受各种考验,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业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世界东方展现出绚丽夺目的风采,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忠实履行职能使命,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保卫和建设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
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伟大的跨越。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新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放战争后期,经过22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人民军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550余万人、以步兵为主体,并有少量技术兵种的强大军队,但其现代化程度还处于低级阶段。
新中国的成立,使建设巩固的国防和现代化军队成为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也使之具备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军队和加强经济力量作为当时中国人民的两件大事,及时提出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任务。
他明确指出:“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这就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
但是由于当时人民解放军追歼逃敌、剿匪作战、粉碎国民党军窜犯袭扰、保卫和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艰巨繁重,还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无法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暂时延缓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积累了在现代条件下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的宝贵经验,尤其是拓展了军队建设视野,推动了建设和作战的观念更新,进一步增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感。
新中国最初四年,是由革命战争向相对和平建设过渡的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明显的边打边建的特点,人民解放军从整编入手,开始了由单一军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建设转变,由相对分散向集中统一建设转变,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建设转变的历程,军队的面貌迅速发生变化,为全面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完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4年华诞,这必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风雨兼程的64年历程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化国家,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中国在全球的政治地位举足轻重,经济位居第三大经济体,文化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总的来说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具体来说主要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城乡建设、金融事业、对外开放、民族团结、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教育科技事业、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大业、全方位外交、党政建设。
作为一名平凡的在校大学生,我对中国成就的理解与了解都是片面与不足的,有不少的成就是我们作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不到或者了解不到的。
所以,我以个人理解谈谈这些成就以及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感受。
新中国成立64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以下是我国在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虽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有所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仍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