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绿化方案
边坡绿化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边坡绿化施工方案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主要涉及高速公路或铁路两侧的边坡绿化。
边坡总长约XX公里,平均高度约XX米。
本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土、美化环境、提升区域生态质量。
二、绿化设计植物种类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多层次绿化。
植物布局规划:按照“自然、和谐、美观”的原则,合理安排植物布局,确保绿化效果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灌溉系统设计:根据植物需求,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三、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前准备:对边坡进行清理,移除杂物,做好排水设施。
种植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采购并准备好各类植物及种植材料。
施工队伍组织: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施工进度安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时间,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施工流程图边坡清理→ 2. 排水设施施工→ 3. 土壤改良→ 4. 种植材料准备→ 5. 植物种植→ 6. 灌溉系统安装→ 7. 养护与管理。
五、施工人员配备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施工人员:包括绿化工、园艺工、机械操作手等,负责具体施工工作。
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六、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七、养护与管理制定养护计划: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
定期灌溉:根据植物需求,定期进行灌溉,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植物补植:对于死亡或生长不良的植物,及时进行补植。
通过本次边坡绿化施工方案的组织设计,我们期望能够实现美化环境、防风固土、提升生态质量等多重目标,为当地人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环境。
铁路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铁路项目环境保护方案铁路项目是一项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它不仅对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保护环境和减少铁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必须制定系统的环境保护方案。
本文将介绍铁路项目环境保护方案的内容和重点。
一、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铁路建设是一项涉及广泛的工程,一方面,它对大面积的土地和水源资源产生影响。
随着土地的改变,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境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建立铁路,还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
另一方面,铁路建设还会对空气和水质产生影响。
其中,土地和水源资源的损失是不可逆转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二、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铁路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
在开展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公开透明等原则。
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监测方案,确保环境质量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防范。
三、铁路建设环境保护方案铁路建设环境保护方案包括环保审批文件的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保护规划、环境监测方案、环境保护计划和紧急环境调查和应急预案等。
以下是方案的详细可行性:1.环保审批文件的通过:铁路建设需要获得环保审批文件才能进行工程建设,所以环保审批是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
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建设项目及相关排放的水、气和噪声的限值、监测和排放的强制条件等。
2.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估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包括建设前、中和后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通过对铁路建设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
3.项目环境保护规划:在铁路建设的不同环节,必须设计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并参照项目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案。
主要目的在于保护铁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自然环境,如土地、水源等,同时规划好环境管理体系。
4.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方案是一个全面监测和评估铁路建设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计划。
铁路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沿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改善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提高铁路绿化水平,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铁路绿化工作。
本工程旨在对某段铁路沿线进行绿化,提高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质量。
二、工程目标1. 改善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提升铁路绿化水平;2. 美化铁路沿线景观,提升铁路形象;3. 为沿线居民提供优美的休闲空间。
三、工程范围及内容1. 工程范围:某段铁路沿线,全长10公里;2. 工程内容:(1)铁路路基两侧绿化带建设;(2)铁路桥梁、隧道绿化;(3)铁路站场绿化;(4)铁路沿线绿化景观设计。
四、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项目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2)成立施工队,负责具体的绿化施工工作;(3)设立现场监理组,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 施工材料(1)绿化植物:选择适应铁路沿线气候、土壤条件的树种,如柳树、杨树、银杏等;(2)绿化材料:草坪、花卉、绿篱等;(3)施工工具: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
3. 施工工艺(1)路基两侧绿化带建设:1)清除路基两侧杂草、垃圾;2)平整土地,挖掘种植沟;3)栽植绿化植物,注意株距、行距;4)浇灌、施肥,保证植物成活。
(2)铁路桥梁、隧道绿化:1)对桥梁、隧道两侧进行清理;2)在桥梁、隧道两侧种植攀缘植物,如爬山虎、凌霄等;3)对绿化植物进行养护。
(3)铁路站场绿化:1)对站场周边进行清理;2)在站场周边种植树木、草坪,美化站场环境;3)对绿化植物进行养护。
(4)铁路沿线绿化景观设计:1)根据铁路沿线地形、地貌、环境特点,进行绿化景观设计;2)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态、美观、实用;3)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可行性。
4. 施工进度(1)前期准备:1个月;(2)路基两侧绿化带建设:2个月;(3)铁路桥梁、隧道绿化:1个月;(4)铁路站场绿化:1个月;(5)铁路沿线绿化景观设计:1个月;(6)绿化植物养护:长期。
五、施工保障措施1.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2. 严格材料质量把控,确保绿化植物质量;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4. 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铁路工程绿色设计方案

铁路工程绿色设计方案一、背景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铁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传统的铁路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铁路工程绿色设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绿色设计原则1、节约能源:在设计铁路线路和车站时,尽最大可能采用节约能源的方式来满足设计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2、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低污染材料,减少辐射和噪音;3、循环利用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构筑物、回收废弃材料等;4、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火车站绿化、改善空气质量,为市民提供健康的出行方式。
三、铁路线路绿色设计1、路基施工:选取当地资源,尽可能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护动植物的生态环境;2、设计隧道时,应该充分考虑动植物保护,减少对生态的破坏;3、在设计高架桥的时候尽量减少对生活区的影响,降低噪音污染。
四、火车站绿色设计1、站点布局:站点应尽量靠近市区,方便居民出行,减少交通拥堵;2、使用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时应尽量使用能源效率高的产品,在使用后要对其进行检查、维护、清洁,以保证其功能正常;3、人工湿地和其他生态工程应用在站点设计中,以改善站点周边的环境。
五、环保施工工艺1、在轨枕、道岔等关键设备上应采用节能环保型材,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2、施工现场应该合理进行围挡和尘污治理;3、对工地的积土要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
六、绿色设计案例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铁路工程的绿色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德国的科隆莱茵轨道、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可以借鉴和参考这些成功案例,结合中国的国情,采取合适的设计和技术手段。
七、绿色设计的挑战与发展1、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铁路工程的绿色设计将会更加成熟和系统;2、人才培养:需要有专业的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相关领域的培训,提高绿色设计技术水平;3、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在铁路工程中进行绿色设计,从而提升铁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公路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公路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公路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字〔2016〕77 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利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开展全县公路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
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按照“属地管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规划引领、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拆违治乱、整修穿城穿村镇沿街建筑外立面、提升绿化水平、修建骑行绿道为重点,高标准对铁路、高速公路、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沿线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公路铁路沿线环境脏乱差现象,沿线周边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8%以上,打造绿色生态交通走廊,基本实现公路铁路沿线环境整洁、美观。
二、治理范围及任务标准县域内寿平铁路,长深、荣乌高速公路,河辛路、东青路、潍高路、新潍高路等省干线公路,乐安大街、綦公路、康安路、傅家路等县城区及各镇街辖区内县乡公路。
(一)拆除违法建设。
铁路沿线50 米范围,高速公路两侧500 米范围,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两侧100 米范围。
对公路铁路治理范围内的违法建(构)筑物、废弃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桥梁涵洞下违法建筑、乱搭乱建及立柱广告、废弃线杆、落地广告、商业招牌、灯杆广告、刀旗广告等一律依法拆除、清理。
拆除后及时清运垃圾,对出入口及违法建设场地进行绿化或恢复原状。
(二)治理容貌秩序。
铁路、高速公路、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两侧500 米范围。
一是规范道路交通秩序。
彻底迁移占用省干线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集贸市场。
严禁占道摆摊设点、打场晒粮,全部清理占道经营车辆租赁、二手车市场等。
二是规范经营场所。
公路铁路建筑控制区边界外缘20—50 米范围内严禁新建村镇、学校、农贸市场、大型商业网点、货物集散地,集中治理规范公路铁路两侧500 米范围内小化工厂、砂石料堆场、商砼站、废品收购站点、养殖场等生产经营场所。
采用绿化措施遮挡蔬菜大棚,规范水产养殖看护房。
铁路工程绿化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铁路工程绿化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绿化工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铁路工程绿化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是保证铁路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指导文件。
一份完整的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
在确定植物物种和生长位置时,要考虑土壤性质和水分状况。
同时,要防止有毒有害植物和入侵物种的使用。
其次,标准应该规定各工程阶段的具体要求。
施工前应该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施工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地形的修整和土壤疏松处理。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特点,合理配置植物位置。
同时,要合理使用肥料、灌溉和杀虫药剂。
第三,标准还应规定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包括施工单位要遵守环保、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施工现场要进行监测,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最后,标准应该强调绿化工程的维护和管理。
包括确定养护责任、养护计划和养护标准。
定期进行修剪和施肥,及时清理杂草和枯叶。
对于发现的病虫害要及时治疗。
总而言之,铁路工程绿化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是保证铁路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文件。
铁路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对铁路工程绿化的管理和维护,确保铁路绿化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高铁路堑客土喷播植草试验段施工方案

高铁路堑客土喷播植草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括近年来随着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同时,保护周边环境,实现绿色建设?这就是我们即将实施的高铁路堑客土喷播植草试验段施工方案的初衷。
此方案旨在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将环保理念融入高铁建设中,让我们的高铁不仅是速度与激情的象征,更是绿色与和谐的使者。
本方案的核心是客土喷播植草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铁路边坡防护技术,不仅能够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还能绿化环境,提升铁路沿线的生态景观。
我们计划在施工区域进行喷播植草试验,根据实际效果进行后续的施工安排。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施工效率,更要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每一片土地都能得到妥善的治理和保护。
本方案的实施将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进行。
从施工准备到具体施工,再到后期的养护管理,每一步都将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实现高铁建设与环境友好的有机结合,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生机。
预期效果是,在保障高铁建设安全的同时,打造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为周边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
1. 项目背景介绍:简述高铁路堑客土喷播植草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在当前铁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知道,铁路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而在这一环节中,高铁路堑客土喷播植草工程可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你可能听说过这个工程名称觉得陌生,但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简单地说这项工程是为了让铁路沿线更绿更美,让乘客在行驶过程中也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工程的世界,了解它的重要性。
在修建高速铁路时,会遇到许多路段需要挖深的地方形成路堑,这时既要确保安全性也要保证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进行客土喷播植草工程,不仅能够稳固路堑,防止水土流失,还能美化环境。
想象一下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是不是让行驶在高速列车上的乘客心情更加舒畅呢?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现代文明与环境保护完美结合的一个缩影。
区开展境内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区开展境内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我泡了一杯浓茶,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铁路沿线,一条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钢铁巨龙,穿梭在广袤的大地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沿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整治刻不容缓。
一、总体目标1.铁路沿线绿化带建设,形成绿色屏障。
2.沿线建筑风貌整治,展现城市特色。
3.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清理,保障铁路安全。
4.环保设施完善,提高环保意识。
二、具体措施1.绿化带建设我们要在铁路沿线两侧建设宽度不等的绿化带,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生长周期长的树种进行种植。
同时,增加草坪、花卉等植被,形成丰富的绿化景观。
具体步骤如下:(1)对沿线现有绿化带进行摸底调查,了解绿化现状。
(2)制定绿化方案,确定绿化带宽度、树种选择、种植密度等。
(3)组织绿化施工,确保绿化带建设质量。
(4)建立健全绿化养护机制,确保绿化带长期稳定。
2.建筑风貌整治沿线建筑风貌直接影响铁路沿线的整体美观。
我们要对沿线建筑进行风貌整治,具体措施如下:(1)对沿线建筑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建筑风貌现状。
(2)制定风貌整治方案,确定建筑风格、颜色、材质等。
(3)与沿线居民、企业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4)组织施工队伍,对沿线建筑进行风貌整治。
3.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清理(1)加强沿线居民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2)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点,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3)定期组织清理队伍,对沿线垃圾进行清运。
(4)对违规倾倒垃圾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4.环保设施完善我们要在铁路沿线增设环保设施,提高环保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1)设置环保宣传栏,普及环保知识。
(2)增设环保垃圾桶,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3)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污水直排铁路沿线。
(4)定期开展环保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三、实施步骤1.调查摸底阶段:对铁路沿线环境现状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2.方案制定阶段: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 - 1 -第二章、绿化方案 .................................................... - 2 -2.1 树种苗木类别........................................................................... - 3 -2.2 种植范围 ................................................................................ - 4 - 第三章、施工工期 .................................................... - 6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 - 6 -第五章、现场施工组织............................................... - 7 -第六章、苗木一年内养护措施....................................... - 7 -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10 -7.1 机构管理流程......................................................................... - 10 -7.2工作职责 ............................................................................... - 11 -7.3 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 - 11 -7.4 施工质量控制......................................................................... - 12 -7.5 栽植技术控制......................................................................... - 13 - 第八章、施工安全管理.............................................. - 14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 14 -xxxxxx标绿色通道实施方案xx局承建xxxx铁路2标段工程,正线线路自青年湖大桥(含)开始向西南前行,经过湛江市所辖吴川市、坡头区、遂溪县等县市区,到黄略站(新建)后分上下行接入黎湛线塘口站。
标段正线起点里程为DK17+173,终点里程为DK76+950,正线长度59.777km。
新建黄略至塘口联络线,上行4.93km,下行3.59km。
本区段内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温和多雨。
年平均气温23.3℃,极端最高温度38.5℃,极端最低温度1.7℃,年平均降雨量1735mm,一般5~9月为雨季;年蒸发量1739.1mm;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为48.0 m/s;沿海地带6~9月份易受台风影响4~5次,风力可达10~11级。
该地区多雷暴,年平均有雷日在80d 以上。
以东、东南东风向为主,无下雪及冰冻记载。
现根据区域内自然条件,针对高速铁路边坡防护与绿化相结合的特点制定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1.铁道部《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铁建设函[2007]472号)。
2.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绿色通道工作的通知》(建技[2008]27号)。
3.铁道部《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铁运[2008] 208号)。
4.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客运专线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及防护栅栏接触网支柱设置等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 941号)。
5.我单位绿色通道施工经验与现有技术装备。
第二章、绿化方案一、投标阶段绿化方案绿色通道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坡面播种草籽和种植紫穗槐灌木;路堤坡脚种植灌木和乔木;路堑坡顶在可视范围内种植乔木;边角地带播撒草籽绿化等。
紫穗槐xxxxx标段投标清单中绿色防护工程造价详见下表:名称单位投标数量单价合价播草籽平方米817463 1.46 1193496绿色通道元1755721栽植灌木千株2539.97 584.88 1485578 合计4434795二、园林公司试验绿化方案绿色通道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坡面播种草籽(高羊茅、百喜、狗牙根)和种植黄蓉灌木;路堤坡脚种植灌木和乔木;路堑坡顶在可视范围内种植乔木;边角地带播撒草籽绿化等。
2.1 树种苗木类别(1).乔木:马占相思(路堑顶),勒仔树(路堤坡脚)。
(2).灌木:黄榕(骨架内)。
(3).草籽:高羊茅、百喜、狗牙根。
高羊茅狗牙根2.2 种植范围(1).路堤、路堑坡面护坡骨架内播种草籽和种植黄榕灌木,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
(2).路堤坡脚外侧选择种植乔木和灌木。
基本原则如下:①有排水沟区段,坡脚至排水沟,种植2排灌木,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1m,株距2m。
采用黄榕和黄金叶前后穿插种植,其中线路内侧种植黄榕,外侧种植黄金叶。
排水沟至防护栅栏,种植2排乔木:黄金叶,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1m,株距2m。
坡面内播种草籽和种植黄榕灌木,每个骨架内种植4株,施工时按方形排列。
②无排水沟区段,沿防护栅栏向内种植2排乔木,2排灌木,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1m,株距2m。
其中乔木采用勒仔树,灌木靠线路内侧采用黄金叶,坡面内播种草籽和种植黄榕灌木,每个骨架内种植4株,施工时按方形排列。
③山区丘陵地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水沟的顺地势情况合理布置灌木间排距。
④当设置检查通道时,通道范围内将栽植乔、灌木改为植草。
(3).边坡坡顶根据乘客可视范围情况进行选择种植,一级边坡坡顶处栽植2排勒仔树,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1m,株距2m。
超过两级边坡时不种植。
(4).桥下绿化考虑维修通道、救援通道等设置,并符合下列要求:①绿化前桥下用地进行平整。
②地界范围内选择种植马占相思进行绿化,间距3米,施工时按方形排列。
③地界边缘处种植2排黄榕灌木,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1m,株距2m。
(5)取、弃土场场地经平整和复垦后,采用撒草籽绿化。
(6).在可视范围之内未做防护和绿化要求的边角地带,以种草绿化为主。
2标段如按绿化试验段方案施工,其绿色防护工程造价详见下表:按绿化试验段方案施工绿色防护与投标图绿色防护工程相比,需增加投资1308万,建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建议减少播种草籽种类,选取试验中的高羊毛和狗牙根,并且减少播种草籽的数量,另须降低灌木与乔木的种植密度。
第三章、施工工期绿色通道工程于2011年11月底前完成。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将成立绿化工程管理小组,协调管理全标段绿化工程施工。
现场成立绿化工程施工项目部,下设各职能机构,组织机构图见如下。
选用有园林绿化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整个绿色通道工程的施工,选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材料采购有专门的材料员组织机构图第五章、现场施工组织本项目绿化工程量大、工程地点分散,而且工期紧张。
根据这个特点,在施工作业上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备用和调用多台机械。
选用机械以小型为主,操作灵活,多点施工,便于管理,能够促进工期的按时完成。
在施工组织上安排有专业施工经验的施工作业班组进入现场。
在施工劳力组成上,本着劳力充足、工种配套齐全的原则,并按照工程进度和施工作业程序的要求及时组织调配有一定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的技术工人作为施工骨干人员参与施工作业。
根据施工作业的需要在施工劳力的工种配备上计划要有测量员、绿化工等。
目前我部与各种施工队伍有着长期的合作,在需要的时候会及时提供各个工种的劳动力。
施工材料提前采购,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进场。
施工队伍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已经多年,有固定的苗木来源,多方面的苗木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合格的苗木,将施工所需苗木调运进场,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工期。
第六章、苗木一年内养护措施工程完工验收后的工作就是养护和管理,绿化工程的特点中“三分种,七分管”,表明了绿化工程的养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养护与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即一年四季均要进行,以是一项无尽无休的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工后的第一年养护与管理最为重要。
为了使所栽的各种植物不仅能成活、生长,而且能长得更好、更美,就必须根据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当地具体生态条件,制定一套符合实情的科学的养护措施,这样方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相反只栽不管,各种植物半死不活,处于病态,不仅起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而且还会大煞风景。
一年四季的养护管理工作其内容有:浇水、除草、中耕、施肥、修剪整形、病虫防治、防风防寒。
1、浇水:水份是植物体内的基本组成部分,植物体重的40%~80%是水分,叶子的含水量高达80%,树木体内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地上部分将停止生长,土壤含水量低于7%,根系停止生长,且因土壤浓度增加,根系发生外渗现象,会引起烧根而死亡。
不同的植物对水份的需求不一样,而且同一种植物一年中不同的生育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根据这些植物的生物特性进行合理的浇水,使这些植物达到美化的效果,浇水主要分三个时期:a、保活水:即是在新植物定植后,为了养根保活必须浇足水分,加速树根与土壤的结合,促进树根的生长,保证成活。
b、生长水:夏天是植物生长旺盛期,大量干物质在这时生成,需水量大,此时气温高,蒸腾量也大,雨水不充足时要浇水,如久旱无雨时二至三天必浇足一次水。
C、冬水:为了防寒,于入冬前浇一次冬水,冬水的作用是:一是水的比热大,热容量高,可适当提高地温、保护树木免受冻害;二是提高地温可推迟根系休眠,使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供蒸腾消耗需要;三是浇足冬水,使土壤有充分的贮备水,翌年春干旱时也不至于受害。
除上述浇水期外,植物施肥后也需立即浇水,即促使肥料渗透到土壤内成水溶液供植物吸收,同时浇水可使肥料浓度稀释而不至于烧根。
2、施肥:栽植的各种植物,将长期从一个地方吸收养料,即使原来肥力很高的土壤,肥力也将逐年消耗而减少,因此应不断增肥力,确保所栽植株旺盛生长。
施肥最佳的时间的开春时候,万物复苏,树木在春季发叶、发梢,扩大树冠需大量的肥料,另外是植物开花的时节也需要大量的养料,这需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