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见图片库
第4章 物态变化(二)(图片版) (共83张PPT)

考点一
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 液 态变为 气 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 从 气 态变为 液 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 吸 热,液化过程要 放 热. 2.汽化有 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
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沸 发生 部位 温度 条件 剧烈 程度 温度 变化 相同点 腾 蒸 发
1.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 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 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 A ) D.升华
C.凝华
2 .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D )
3.(2016· 呼和浩特 )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 监考老师轻轻地往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 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 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 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 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 A )
【解析】本题考查蒸发吸热.夏天温度高,盆里 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制冷的作用,使周 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 B. 【答案】B
6.(2016· 凉山州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 般在- 20 ℃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 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 象可能是 ( )
【导学号 73240030】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解析】本题考查沸腾及沸腾条件.锅里的水达 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碗内水 的温度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故 选 C. 【答案】 C 【点评】注意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 热.
初中物理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

机械和功
考点:认识与杠杆有关的五个名词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考点:判断杠杆的类型
考点: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由图(b)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所以是省力杠杆。
考点:人体中的杠杆
考点: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它下面重为G的钩码缓缓上升。
分别测量绳受到的拉力F、绳端移动的距离s、钩码所受的重力G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
此过程中将钩码提升一定的高度是我们的目的,叫作有用功,记为W有
,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初需克服摩擦力做功外,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这两部分功虽然并非我们所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我们将它叫作额外功,记为W额外,手拉绳所做的功叫作总功,记为W总。
考点:势能
如图所示,图(a)中橡皮筋的形变越大,“子弹”被弹射得越远;图(b)中发条上得越紧,钟表走的时间越长;图(c)中弹簧的形变越大,小车被弹得越远。
事实表明,弹性形变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如图所示,小球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可
以观察到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位置,此
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在位
置处小球的动能达到最大,小球继续运动到
B位置,此过程中,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
势能逐渐增大,到B位置时,小球的势能达
到最大,动能为零。
如图所示是皮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分。
初中物理课件:电阻

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探究新知
在电子技术中,要经常用到具有一定阻值的 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
符号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导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
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 上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3节 电阻
导入新知
【想一想】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特别重 要的用电设备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钢铁也是导体, 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
铜质导线
开关触点用银做 铝质导线
素养目标
2. 知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有关;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 种性质。
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D.长1m、截面积1mm2的家用铜导线,电阻约为几百
欧
巩固练习
例 如图所示,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 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__灯__泡__的__亮__度_____来判 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 则可以用___电__流____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
基础巩固题
1. 有材料相同的a、b、c三根电阻线,它们的电阻 分别是Ra=10Ω、Rb=15Ω、Rc=20Ω 如果它们的长度相同,则最粗的是__R_a___线。
如果它们的粗细相同,则最长的是__R__c__线。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将一根阻值为12Ω的电阻线接入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通过其电流为0.5A,其电阻为__1_2__Ω,当开
0.096
1. 为什么不用又多又便宜的钢铁来做导线?
初中物理常见图片库

初中物理常见图⽚库电学图库L1L2S2S1L1L2SR2R1R2R1S2S1SR1R2176 5 43289 019 0176 5 43289 0 176 5 43289 0176 5 43289 0 176 5 43289 0×1 ×10×10×100×1000010001+-1 23A1230.20.40.6 0.63V12351015315V123 051015光学图库FAV+-热学图库ABC V 0 GCAB30o60o m1020 30 40 50 mL 1020 30 40 50 mLθBAOGA CF甲⼄FmθaA B V0 V AO 'A M mV0 S L0 10 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ABCd dF1ωωω1020 30 40 50 mLOθO 图9 F A B OAFAFαγβN 太阳地球1223αU /VI /A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1.001.101.20 1.30 1.40 1.50 ⼄安培定则⼄启动器P①⑦⑧⑨⑩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m e=0.91×10-30 kg e =1.60×10-19 C K=9.0×109 N.m2/C2 c = 3.00×108 m/s h = 6.63×10-34J.s m p=1.67×10-27 kg a o=0.53×10-10m 60°°¥⌒∵∴∠∥⊥√∞∝∽≌【】〖〗★☆↑↓←→↖↗↙↘><≥≤=≠∝/αβγθµηΩλΩερΦΦδστν℃∑ m/s2⊥⌒F F⽜顿爱因斯坦阿基⽶德欧姆安培奥斯特库仑法拉第⽡特赫兹焦⽿爱迪⽣贝尔惠更斯笛卡尔薛定谔卢瑟福海森堡玻尔普朗克费马费⽶伏打富兰克林伽罗华第⾕哥⽩尼哈雷开普勒卡⽂迪许麦克斯韦⾼斯道尔顿开尔⽂基尔霍夫洪堡拉普拉斯拉⽡锡莱布尼兹康托尔劳伦斯爱丁顿欧⼏⾥德巴丁贝⾀铭伦琴马可尼玛丽.居⾥达尔⽂麦哲伦门捷列夫孟德尔鲍林诺贝尔希尔伯特欧拉拖勒密培根彭加勒莱特兄弟普列⾼津齐奥尔科夫斯基为魏格纳⼀⾏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熊庆来丘成桐。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课后题、想想议议知识梳理9年级

人教版初中物理9年级教材知识梳理第十三章内能1.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这是现象,它说明气体分子.在实验时,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面的目的是.在气温高的夏天比气温低的冬天做实验时更快看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原因是温度越高.(1题)(1题)2.小强发现以下现象: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使用后会造成室内的环境污染;用胶黏剂可以把装修材料粘在一起;把汽油倒入油漆中调和,发现1ml汽油(3题)(4题)4.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固态的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的作用力比固体的作用力要(填“大”或“小”);而气态物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故气体容易被,并具有性.5.将等量的白糖分别放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更快变甜,这一现象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水蒸发热来降低气温.6.如图所示,用吸盘吸住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表明玻璃板和水的接触面处分子之间存在力.(6题)(7题)(8题)7.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观察.这是因为活塞压缩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升高,达到硝化棉的,使硝化棉燃烧,这个实验说明,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8.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根据这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塞子冲出瓶口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问题:?回答:.9.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选填“水”或“食用油”).11.(1)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J/(kg•℃),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吸收的热量是J.(2)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塞子被弹出.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能转化成塞子的能.(1题)2.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活塞的运动方向.请你结合气门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精品PPT课件

练一练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练一练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1.用火烧
用温度更高 热
2.太阳晒
的物体使铁 传
使铁丝
4.用手焐
丝温度升高 递
温度升
高
3.用手搓
5.在地上摩擦 温度升高的
做
6.用锤敲
过程,往往
功
伴随着运动
7.反复弯折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
内能增加。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 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做扩散。 实验观察1 气体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0 000光年。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千米: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约5 200 km,南北约 5 500 km。
米: 姚明的身高是2.26 m。 毫米: 学生刻度尺的最小一格是1 mm。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沉与浮PPT

20、质量为0.27Kg的苹果漂浮在水中时,有
1/10露出水面,求①苹果受到浮力?,②苹果
的密度?
2.7N 0.9×103kg/m3
21、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浸在水中的部 分为50cm3,露出部分为25cm3,求①木块受 到浮力?②木块的重力?③木块的密度?
0.5N, 0.5N, 0.7g/cm3
课后作业
1. 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背心,夹层 里填充的是泡沫塑料,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2. 有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给你一支铅笔、一块橡 皮泥,你有什么方法去比较它们的密度?
3. “南海1号”沉船在海底沉寂了800 多年之后,终于被打捞出水面,重 现天日。现代的打捞技术都是利用 浮力知识的,但方式不尽相同。请 你查阅资料,了解集中打捞沉船的 方式,并向同学作一下介绍。
件呢?
F浮
G〃 悬浮:F浮 = G〃
小瓶漂浮在水 面,需要满足 什么条件呢?
F浮
它
们
有
G
何
异
同
?
漂浮:F浮 = G
3. 实验结论 ⑴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
到的 重力 和 浮力 的大小。
⑵ 物体的浮沉条件
实验序号 浮沉条件
受力图示
上浮
F浮>G
F浮
G
下沉
F浮<G
F浮
G
悬浮
F浮=G
F浮
D、两块都悬浮
4、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小球投入水中,出现如图所
示的三种情况,下列关于对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的说
法正确的是( C )
A A球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最大
B C球沉在底部,受到的浮力为零 C A球受到的浮力与B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A
初中物理之杠杆动态平衡

练一练
A
答案: A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支点
O
------------------------------------------------L1动力臂L Nhomakorabea 阻力臂
阻 力 F2
F
B
1A F
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2
O
F1
B
(1)找出支点的位置
(2)确定动力、阻力 作用线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 作用线的垂线
(4)标垂足,定力臂
A F2
L1
O----------------------
-
L2
想一想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L1
F1
O
L2
F2
F1
O
F ----------------- 2
L1
L2
杠杆平衡的特征:静止或匀速转动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 X 动力臂=阻力 X 阻力臂
用字母表示为: F1L1=F2L2 或
-----------------------
L1
F2/
F2 F1
初始杠杆竖直,F1
始终水平,使杠杆缓 慢抬升到水平位置,
F1 如何变化?
F1/
用由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可得
F1
F2 L2 L1
由图分析可得,动力臂减小, 阻力臂增大,所以动力增大
研究杠杆的动态平衡
1、由杠杆平衡条件准确写出要求之力的表达式
用由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F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丘成桐
陈建功
竺可桢
侯德榜
张钰哲
吴健雄
李四光
张衡
祖冲之
李冰
毕升
蔡伦
电学图库
光学图库
热学图库
1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 me=0.91×10-30kge =1.60×10-19CK=9.0×109N.m2/C2
c = 3.00×108m/s h = 6.63×10-34J.s mp=1.67×10-27kgao=0.53×10-10m普朗克ຫໍສະໝຸດ 费马费米伏打
富兰克林
伽罗华
第谷
哥白尼
哈雷
开普勒
卡文迪许
麦克斯韦
高斯
道尔顿
开尔文
基尔霍夫
洪堡
拉普拉斯
拉瓦锡
莱布尼兹
康托尔
劳伦斯
爱丁顿
欧几里德
巴丁
贝聿铭
伦琴
马可尼
玛丽.居里
达尔文
麦哲伦
门捷列夫
孟德尔
鲍林
诺贝尔
希尔伯特
欧拉
拖勒密
培根
彭加勒
莱特兄弟
普列高津
齐奥尔科夫斯基
为魏格纳
一行
华罗庚
杨振宁
李政道
丁肇中
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αβγθμηΩλΩερΦΦδστν℃∑ m/s2⊥⌒
中外科学家图象
牛顿
爱因斯坦
阿基米德
欧姆
安培
奥斯特
库仑
法拉第
瓦特
赫兹
焦耳
爱迪生
贝尔
惠更斯
笛卡尔
薛定谔
卢瑟福
海森堡
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