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第二讲

合集下载

四年级奥数第二讲图形的计数问题含答案

四年级奥数第二讲图形的计数问题含答案

四年级奥数第⼆讲图形的计数问题含答案第⼆讲图形的计数问题⼀、知识点:⼏何图形计数问题往往没有显⽽易见的顺序,⽽且要数的对象通常是重叠交错的,要准确计数就需要⼀些智慧了.实际上,图形计数问题,通常采⽤⼀种简单原始的计数⽅法-⼀枚举法.具体⽽⾔,它是指把所要计数的对象⼀⼀列举出来,以保证枚举时⽆⼀重复、.⽆⼀遗漏,然后计算其总和.正确地解答较复杂的图形个数问题,有助于培养同学们思维的有序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典例剖析:例(1)数出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分析:在∠AOB内有三条⾓分线OC1、OC2、OC3,∠AOB被这三条⾓分线分成4个基本⾓,那么∠AOB内总共有多少个⾓呢?⾸先有这4个基本⾓,其次是包含有2个基本⾓组成的⾓有3个(即∠AOC2、∠C1OC3、∠C2OB),然后是包含有3个基本⾓组成的⾓有2个(即∠AOC3、∠C1OB),最后是包含有4个基本⾓组成的⾓有1个(即∠AOB),所以∠AOB内总共有⾓:4+3+2+1=10(个)解:4+3+2+1=10(个)答:图中总共有10个⾓。

练⼀练:数⼀数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答案: 总共有⾓:10+9+8+…+4+3+2+1=55(个)例(2 )数⼀数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多少个三⾓形?分析:①要数多少条线段:先看线段AB、AD、AE、AF、AC、上各有2个分点,各分成3条基本线段,再看BC、MN、GH这3条线段上各有3个分点,各分成4条基本线段.所以图中总共有线段是:(3+2+1)×5+(4+3+2+1)×3=30+30=60(条).②要数有多少个三⾓形,先看在△AGH中,在GH上有3个分点,分成基本⼩三⾓形有4个.所以在△AGH中共有三⾓形4+3+2+1=10(个).在△AMN与△ABC中,三⾓形有同样的个数,所以在△ABC中三⾓形个数总共:(4+3+2+1)×3=10×3=30(个)解::①在△ABC中共有线段是:(3+2+1)×5+(4+3+2+1)×3=30+30=60(条)②在△ABC中共有三⾓形是:(4+3+2+1)×3=10×3=30(个)答:在△ABC中共有线段60条,共有三⾓形30个。

【冀教版】四年级奥数上册讲义-第二讲 变倍问题

【冀教版】四年级奥数上册讲义-第二讲 变倍问题

第二讲变倍问题◆温故知新:1. 在解决和差倍问题时,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选取的数量画成一段,再按照题目条件中所给的数量关系画出其他量的长度,再设法通过条件求出一段所代表的数量。

2.某小学有学生共1500名,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

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3.甲筐苹果重15千克,乙筐苹果比甲筐的3倍多5千克。

乙筐苹果重千克。

4.小明在玩具店看中了两件汽车模型。

如果两件都买,一共需要400元。

已知这两件模型相差60元,这两件模型分别是元和元。

5.和差问题中:较小的数=(和-差)÷2;较大的数=(和+差)÷2.6.分析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和差倍关系,再画线段图求解。

7.题中有多个倍数关系时,要选择合适的量作为“1”份量,必要时可以设为多份便于计算。

8.给来给去和不变,同增同减差不变。

不变量在变倍问题中是解题时常用的突破口。

◆练一练1.甲、乙两堆货物一共有160件,已知甲堆货物比乙堆的3倍还多40件,甲、乙两堆各有多少件货物?2.原先《花城日报》和《鹏城晚报》有同样数目的版面。

后来《花城日报》扩充版面,增加了10版,这样《花城日报》的版面比《鹏城晚报》的4倍少2版。

两种报纸现在各有多少版?3.甲、乙两筐苹果重量相等,现在从甲筐拿出12千克苹果放入乙筐,结果乙筐苹果的重量就比甲筐的3倍少2千克。

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4.甲、乙、丙三人的身高之和恰好是400厘米,甲比丙矮5厘米,而乙比丙高6厘米。

请问:乙身高多少厘米?5.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如果被除数、除数、商以及余数的和是56,那么被除数等于多少?◆例题展示例题1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40吨,甲仓库运进5吨粮,乙仓库运出3吨粮,甲仓库的粮食是乙仓库的2倍,原来两个仓库各存粮多少吨?练习1大小两个数的和是30,大数加上5,小数减去2后,大数是小数的2倍,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例题2哥哥有35本故事书,弟弟有20本故事书,弟弟给哥哥多少本故事书后,哥哥的故事书的本数是弟弟本数的4倍?练习2姐姐有23元,妹妹有19元,姐姐给妹妹多少元后,妹妹的钱数变成姐姐的2倍?例题3李师傅要将甲、乙两种零件加工成产品,开始时甲零件的数量是乙零件的2倍。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秋季奥数:第二讲 和差倍问题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秋季奥数:第二讲 和差倍问题

第二讲和差倍问题知识点讲解什么是和差倍问题?知道两个数的和或者两个数的差或者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让我们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的问题,通通叫做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有哪些类型?和差倍问题的类型: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差,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和差问题应用题。

公式: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和倍问题。

公式:小数=两数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大数=两数和-小数注:小数为1倍量,大数为多倍量。

差倍问题:已知两数的差和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要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差倍问题。

公式:小数=差÷(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注:小数为1倍量,大数为多倍量。

例题讲解(差倍问题)差倍问题基本差倍问题1、学校合唱团成员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而且女生比男生多80人,合唱团里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先找到差倍关系,再画出线段图分析∶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差是80,倍数是3在差倍问题中,差÷(倍-1)=1倍数所以男生有80÷(3-1)=40(人)女生有40×3=120(人)也可以根据差的关系计算女生有40+80=120(人)同步练习1、学校合唱团成员中,三年级的人数是二年级的4倍,二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少36人,合唱团里二年级、三年级各有多少人?小结:基本差倍问题:和÷(倍-1)=1倍量1倍量+差=多倍量1倍量×倍数=多倍量差倍问题含有“暗差”的差倍问题2、牛牛和乐乐两人分别带了150元、70元去买东西。

两人买了同样的东西之后,牛牛剩下的钱是乐乐剩下的5倍。

那么牛牛、乐乐两人身上还剩下多少钱?每人花了多少钱?牛牛剩下的钱是乐乐剩下的5倍还要找到他们剩下的钱数的差两人买了同样的东西花的钱数一样,所以前后差不变。

四年级上册奥数(课件)第2讲:数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奥数(课件)第2讲:数的变化规律

例题一
两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5倍,要使积 扩大15倍,另一个乘数应该怎样变化?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 缩小相同的倍数
答:另一个乘数应扩大3倍。
练习一
两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4倍,要使积缩小 至原来的一半,另一个乘数应该怎样变化?
答:另一个乘数应该缩小8倍。
数的变化规律
阿派最近喜欢上了吃橙子,请你们帮忙算一算, 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花掉多少钱?40千克呢? 200千克呢?
6×2= 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仔细观察、比 较这组算式,你能 发现什么?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 倍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两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 同时扩大5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答:商是4,余数是50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商不变。
练习五(选做)
两数相除,商是9,余数是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 同时扩大10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答:商是9,余数是300。
总结
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例题四
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20倍,要使商扩大40倍,除 数应该怎样变化?
答:要使商扩大40倍,则除数应该缩小2倍,即缩小至 原来的一半。
练习四
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扩大3倍,要使商扩大6倍, 除数有什么变化?
答:要使商扩大6倍,则除数应该要缩小2倍,缩小至 原来的一半。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2)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2)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2)姓名:课题第二讲:数列求和。

励志言小朋友们:你的快速反应能力、你的综合理解能力将体现在这些富有挑战的训练题中。

你的数学能力在这里将得到大大的提升!知识反思1、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特点:像1,2,3,4,5,…,99,100这样的一列数一般叫做一个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特点是相邻两个数的差是相同的。

2、等差数列的各部分名称:公差:相邻两个数的差叫做公差。

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项。

首项: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叫做首项。

末项:数列中的最后一个数叫做末项。

项数:数列中共有多少项(共有多少个数)叫做项。

3、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课前检测请大家用8分钟时间,背过上面的知识,过关的同学别忘记“※”,累计十个,可以得到老师的一份小礼物。

自主学习(一)例1.计算1+2+3+4+…+39+40合作探究例2.计算2+5+8+11+…+209+212(一)精讲释疑(一)例2,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2,末项是212,公差是3,利用公式求和必须知道项数。

项数=(212-2)÷3+1=210÷3+1=71自主学习(二)例3.求首项是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199项的和。

(缺少什么?)合作探究(二)例4.一个有25项的等差数列,末项是204,公差是8,求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精讲释疑(二)例4,要解答问题,看看知道什么,缺少什么。

想办法解决。

训练检测与能力挑战计算下面各题。

1、1+2+3+4+5+…+99+1002、1+2+3+…+49+50+49+…+3+2+13、1990+1991+…+2006+2007+20084、4+6+8+…+96+985、求首项是1,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的前50项的和。

6、一个有30项的等差数列,首项是1,公差是4,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7、一个有50项的等差数列,末项是2007,公差是2,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8、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末项是1997,公差是2,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课后巩(1)、5+10+15+…+215+220固(2)、求首项是7,末项是99,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的和。

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2讲 计数方法——搭配和分类

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2讲 计数方法——搭配和分类

第2讲计数方法——搭配和分类基本方法:(1)搭配:乘法(2)分类:加法有些复杂问题要先分类,再搭配。

例1、小熊要穿衣服,它共有3件不同的上衣和4条不同的裤子,那么小熊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练习1、淘淘去餐厅点餐,看到菜单上写着:饮料有:可乐、橙汁;点心有:玉米、汉堡、薯条.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搭配成一份套餐,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例2、丫丫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从学校到少年宫有2条路,丫丫从家到少年宫,中途必须经过学校,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练习2、从图形左下角的A点走到右上角的B点,如果只能向上或者向右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如果只要不走重复的就可以,那么从A点走到B点一共有多少不同的走法?例3、小明、小平、小丽、小花四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要求每两个同学比赛一场,这次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练习3、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在一起玩,每两个人都要握一次手,它们一共握了多少次手?例4、体育课上,老师让小华去体育室拿3个球.体育室中有一个足球、一个篮球、一个排球和一个橄榄球.请问小华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练习4、有一些游客去海边游玩,海边共停靠着5艘不同的快艇.如果这些游客要从中选出3艘快艇去游玩,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例5、午餐的时候,食堂为同学们准备了苹果、桃子和桔子三种水果,每种都有很多.小高2、天天、东东、灵灵3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她们三个共要握几次手?3、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盖了5间漂亮的小房子,猪妈妈要从中选出3间房子留给自己的孩子。

请问猪妈妈共有几种不同的选法?4、有4支完全相同的铅笔要分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至少分1支,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5、有面值分别为1元、10元和50元的纸币若干,每种面值的纸币数都大于3.如果从中任取3张,那么能组成的钱数共有多少种?5、三块木板上分别刻着1、1、2三个数字,那么用这三块木板最多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自然数?6、各位数字之和不超过3的四位数共有多少个?。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第二讲精编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第二讲精编

例6:计算。
①9+99+999+9999+99999 ②79999.8+7999.8+799.8+79.8+7.8 分析:①观察每个加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我们可 以用凑整法。例如将99化成(100-1)去计算,这样计 算起来就很简便。 ②此题仍可采用凑整法。除用上述方法将79.8化成 (80-0.2)外,还可以用加0.2来凑整,如79.8+0.2=80, 这也是一种计算技巧。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
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
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要想算得快、算得准,关键是要善 于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数的某些特点、运算定律以及和、差、积、商 的变化规律,把按常规计算比较复杂的运算转化为比较简便、迅速的计 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如下的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 和运算性质:
例1:计算。
①572+159+28 ②348-69+652 ③34.8+69-4.8 ④82.7-12.9-27.1 分析:上面的题是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数字的特点,综 合运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可交换和结合的性质,先把一 些数凑成整百、整千,从而使计算更加简便。
例2:计算。
①627-(186+327) ②54.6-(28.9-15.4) ③28.1+(71.9-58) 分析:这三道题仍然运用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先把 括号去掉,再把能凑成整百、整千的数交换结合到一起 算,从而达到巧算的目的。
例11:计算。
① 72×53+41×24 ②765×213÷27+765×327÷27 分析:①题先把72拆24×3,让3与53结合乘得159,再用乘法 分配律进行计算。这里需要我们运用灵活的头脑,智慧 的眼光去发现算式中隐藏的知识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 的办法。 分析:②题是应用乘除法分配性质(a+b)÷c=a÷c+b÷c 逆运用,先计算一步,再应用乘法分配律 (a+b)×c=a×c+b×c逆运用,求出下一步, 最后用乘除法的运算性质求出结果,从而进 行简算。

四年级奥数难题第二讲 巧求面积

四年级奥数难题第二讲 巧求面积

第二讲 巧求面积1.有一大一小两块正方形试验田,他们的周长相差40米,面积相差220平方米,那么小正方形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此题,10×10=100平方米,周长相差40米,边长相差10米。

如图,(3)为小试验田,则(1)的面积是100平方米,这是关键点。

40÷4=10,10×10=100,220-100=120,120÷2=60,60÷10=6,6×6=36或者用方程组,平方差公式。

2.在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C 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ECB 的直角边EC 长8厘米。

已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比三角形EFG 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都补上梯形EGCB 后,阴影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ABCD ”,三角形EFG 就变成了“三角形EBC ”。

根据差不变性质,这2部分的面积差还是10平方厘米,而三角形EBC 是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可求(二个直角边已知)。

10×8÷2=40,40+10=50。

3. 如图所示,从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剪去一个面积为15cm 2的长方形后剩余部分是两个直角三角形。

已知AD 长为3cm ,求CE 长是多少?如图做辅助线,构成一个大长方形ABCG 。

由对称知道,三角形AGC 和三角形ABC 相等,4和2面积相等,所以6和5 因为6的面积15cm 2,宽=AD ==5cm ,CE =5cm 。

4.如图,ABCD 是7×4的长方形,形,求△BCO 与△EFO 的面积差。

B5. 图中的4个圆的圆心是正方形的4个顶点,它们的公共点是该正方形的中心。

如果每个圆的半径都是1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图虚线,在一个圆内作一个正方形,此正方形与中间的正方形大小是相等的。

在虚线的正方形内空白的2个花瓣,正好可以用“圆和虚线正方形之间2个阴影”补上,凑成一个正好的正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巧算的方法有很多种,要学好 这个技巧首先要做到掌握各种运 算定律,通过各种变式到达巧算 目的。所以,在计算过程中要多 观察,多动脑,综合之前所学, 变换方法,最终形成自己的特有 计算技巧。
作 业

练习题二 第1大题 第(6)小题 第4大题 第(1)(3)小题 第17题 第18题
2 2
平方差公式: a b a b a b
或者: a2 b2 a b a b
不信你列竖式验算一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头补尾同(个位相同,十位和为10)
积=(头 x 头+尾)x 100+尾 x 尾 例题: 36 x 76
头同尾补(十位相同,个位和为10)
四年级奥数第二讲
四则速算和巧算
特定速算和巧算的方法
1 等差数列公式:


和=(首项+末项)x 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题
(1)100以内奇数和以及偶数和分别是多少? (2)有一列数按如下规律排列:3,7,11,15,…。这列数 中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
2、分组结合法 例题:


98+97-96-95+94+93-92-91+90+89-…-4-3+2+1
=(98+97-96-95)+(94+93-92-91)+…+(6+5-4-3)+(2+1) =4 x24+3 =96+3 =99
你还有别的解题方法吗?

3、平方差
例1: (1) 29×31 (2)752 252
积=头 x(头+1)x 100+尾 x 尾 例题: 76 x 74



5、两位数与101相乘
ab x 101=abab 例(1) 68 x 101


三位数与1001相乘
abc x 1001=abcabc 例(2)1001 x 374


6、利用“商不变性质”的巧算
a÷b=(a×m)÷(b×m)(m≠0) 计算:2370 ÷ 5 3675 ÷25 46125÷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