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世界遗产》期末论文.doc

合集下载

旅游与世界遗产

旅游与世界遗产

《旅游与世界遗产》期末论文人类艺术的殿堂——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它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这里也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

而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美文化体系都戏剧性地在这里交流与融汇了。

莫高窟——历史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00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

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

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而莫高窟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则是中国境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石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

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

莫高窟——风格演变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北朝—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

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

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

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城市旅游学论文

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城市旅游学论文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20 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3项(包括自然遗产9项,文化遗产30项,双重遗产4项)。

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遗产的价值涉及美学,宗教,社会学,历史,科学与技术等,世界遗产是人类独特的艺术成就,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承提供了特殊的见证。

它们既是古代历史的见证,又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总的来说,世界遗产资源的价值划分为有形(显性)价值和无形(隐性)价值两大类,旅游价值、科考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4个亚类。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或地区主要是通过遗产旅游的方式来实现遗产资源向公众的展出功能,世界遗产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的遗产旅游已成为这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名牌产品或“金字招牌”。

这是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

科考价值是指考察研究、审美实践而不断发掘遗产资源的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并不断提高和深化遗产旅游的科教、游览和山水文化创作体验水平,同时可对对遗产所在地的文化、民风、习俗等资源研究与开发。

文化价值是指对于一种已经消逝的文明历史的一种特殊见证,对反映历史,证实历史,补全历史,传承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现代生活得人们来说世界遗产无疑是精神家园,有助于加强人们文化的了解,提高审美和文化素养,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社会的历史发展。

世界遗产与旅游课程论文

世界遗产与旅游课程论文

《世界遗产与旅游》期末论文《中国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上课时间:指导老师:成绩:中国世界遗产基本概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5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8项(包括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4项,自然与文化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50项)。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

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7项)。

而苏州是中国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城市(2004年,第28届)。

------《百度百科》总体特征:1.类别齐全48项世界遗产已经包括了世界遗产地全部类型:文化,自然,文化与自然双重,文化景观,这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也是罕见的。

2.时间跨度大。

在目前的48项世界遗产中,上至2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的万里长城,下至明清时期的故宫,天坛,上下几十万年的时间跨度;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国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也具有单体时间跨度大的特征。

如重庆的大足石刻文化遗产,时间跨度从公元9世纪到13世纪,在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

3.空间分布不均匀。

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分布在空间上十分广泛,并且呈现东部集中,西部稀疏的特征。

从总数量上来看,约有90%的世界遗产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西部地区仅占10%。

这既是历时发展的结果,同时与自然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4.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价值高。

文化与自然的兼容并蓄是中国文明的基本观念。

中国的世界遗产极好的反映了这一观念,无论名山大川,还是历史古迹,都将自然与人文巧妙地融于一身,成为中国世界遗产地独特魅力所在,也造就了很高的价值。

中国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文化遗产期末论文

中国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文化遗产期末论文

中国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摘要: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宝贵财富,它因其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而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

然而,对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使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正处在有史以来的高压力和高损耗时期。

因此,本文就我国在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措施与对策1 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现状1.1 世界遗产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2007年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

中国从1996年至今,几乎每年都有世界遗产申报成功,截至2010年8月,中国已拥有包括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古典园林、古村落等在内的40项、65处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44项,含跨国项目)和西班牙(41项,含跨国项目),位居世界第三,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

1.2 遗产类型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比例不平衡,以世界文化遗产居多,比例高达65%,世界自然遗产数仅占20%,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数10%,文化景观占5%。

1.3 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国的世界遗产更集中地分布在人口较密集的东部,呈现西疏东密的空间分布现状。

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周边地区、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以及中国西南地区;从省域分布看,中国目前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拥有世界遗产,其中,北京市最多(有6处),其次是四川(有5处),辽宁、山西、河南、江西、福建、云南等地也较多;从遗产类型分布看,自然遗产大多位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相对偏远封闭的西南山区,而文化遗产大多位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尤其是六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与杭州)所在地最为集中。

1.4 世界遗产项目的后备资源充裕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后备候选的遗产类项目众多。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_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_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_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摘要: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的民居、神龛、庙宇、戏台、作坊、油坊、剪纸、刺绣等文化遗产均保持完整,婚礼、葬礼和游戏的整套仪式规矩复杂,饮食品种繁多,在政府投入和保护下,已成为北方农耕桃花源和文化遗产抢救示范基地,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护区域的优秀文化创造,延续区域文化创造的生命力,使文化发展呈现为多元化趋势,保留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才使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稳步前进[2],结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不同地域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方面应当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另一方面要制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浅论世界文化遗产的产业经营模式[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管理进行描述和考量,力图挖掘出一些先进经营模型,为我国文化遗产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遗产;产业模式;经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1 文化文化遗产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韩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具体实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地域选择。

以同样,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

木偶艺人们根据一些古代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情节,用精雕细刻的木偶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吸引众多2 文化遗产日打造国家文化品牌法国的国家集中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保证了国家管理的权威性。

作为文化大国,法国是最早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度。

浅述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5则范文

浅述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5则范文

浅述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5则范文第一篇:浅述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浅述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摘要:大自然和人类在我们古老而又美丽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我们在瞻仰这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所叹服。

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

对于世界遗产,其实在没有接触到世界遗产这门课程之前,我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主要把旅游景点和世界遗产混肴在一起了,把世界遗产简单的定义为:知名度很高的旅游景点。

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如此简单,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因为世界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是旅游开发和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

关键词: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保护正文:文化遗产对于其创造者来说担负着具体的使用功能,包括社会、文化或经济等;对于保护和传承它的今人和后人来说,主要发挥文化象征和人文景观的作用,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社群和民族及人类在历史与未来、心理与情感认同等方面的坐标。

同事,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宝贵的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源。

因此,可以将文化遗产定义为一种由先人创造、留存现在、并期望通过保护传承子孙后代的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在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的今天,文化遗产不应该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行业。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其中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

旅游为人们认识文化遗产价值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各国要在二者之间建立平衡关系,避免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下面我们浅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旅游与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旅游与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吉林财经大学旅游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任课教师:刘明菊姓名:马丁院系: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0806班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莫高窟、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3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景色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

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

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它的石窟主要开凿于盛唐时期。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世界遗产与旅游

世界遗产与旅游

世界遗产与旅游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论文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年级专业: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201030530120上课时间:周二晚学生姓名:王志元指导老师:刘小蓓日期:2012年5月20日目录一、对我国世界遗产保护问题的冷思考 (3)(一)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 (3)(二)我国世界遗产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4)(三)我国保护世界遗产的法律有待完善 (4)二、我国世界遗产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5)(一)世界遗产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5)(二)数字化技术在世界遗产地保护和可持续开发中的运用 (6)结语 (7)参考文献 (8)引言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渐频繁,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日益紧密的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的的文化交流,逐渐形成了文化全球化的格局。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世界文明已经成为在联合国主导下的全球性运动,成为人类共同的、崇高的事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国通《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有着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运动,目前世界遗产公约有177个缔约国,数量超过任何其他的国际政府间公约。

在这种形势下,明确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责任与地位,对于加强遗产保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我国世界遗产保护问题的冷思考(一)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自中国进行申报世界遗产以来,国内处于“遗产开发热”阶段。

一些地方“申遗”成功后,知名度显著提高,游客蜂拥而至,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致使一些地方领导对世界遗产地的认识产生偏差,将遗产这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当成一般性的旅游资源和“摇钱树”,大肆进行商业性的破坏性开发,从而危害了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 《旅游与世界遗产》期末论文 题目:赞比亚与津巴布韦间的维多利亚瀑布
姓名:高晓龙
班级:信管1045
学号:1402104520
维多利亚瀑布(英语:Victoria Falls)位于非洲三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最宽处为1690米,最高处108米,年平均流量约934立方米/秒。

1855年苏格兰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成为首位见到维多利亚瀑布的欧洲人,并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为Z命名。

当地人则称它为莫西奥图尼亚,意为“像雷霆般轰轰作响的烟雾”。

维多利亚瀑布也是赞比亚的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和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的一部分。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维多利亚瀑布和这两个国家公园列入世界口然遗产的名录。

它们是南部非洲最重要的旅游点乙-。

维多利亚瀑布的历史:1851年苏格兰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听说在非洲内陆有一个大瀑布并开始寻找这个瀑布。

从1852年到1856年他从赞比西河的上游向下探险一直到达海岸。

1855年11月16日他成为第一个看到这个大瀑布的欧洲人。

利文斯敦是从上游接近维多利亚瀑布的,在瀑布上方他越过了一个小岛,今天这个岛就叫做利文斯敦岛。

利文斯敦在赞比西河上游就已经被NGONYE 瀑布的景彖所打动,他觉得维多利亚瀑布比上游的瀑布耍壮观多了:在一团水雾下赞比西河就像是突然从地面上消失了一般。

下大雨后这团水雾在数千米外就可看到。

人越走近维多利亚瀑布,其轰鸣之声就越响。

这个奇景至今未变。

他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为之命名。

他写道:“在英国没有这样美丽的景象,没有人能够想像出它的美景。

从来就没有一个欧洲人看到过它,只有天使在飞过这里时才能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象。


1860年利文斯敦与约翰•柯克一•起重返维多利亚瀑布并对Z进行详细的研究。

利文斯敦本人当时就己经理会到了这个瀑布形成的过程:“……赞比西河从它的左岸向右岸不断刻入坚硬的花岗岩/其他早期到达过维多利亚瀑布的欧洲人有葡萄牙探险家塞尔帕•平托和英国画家托马斯•贝恩斯,贝恩斯也是最早为维多利亚瀑布画画的人。

直到1905年铁路通到维多利亚瀑布,外部很少有人到达这里。

1934
年一个68. 6平方千米大的跨国界的地区受到保护,从1972年开始这个地区正式成为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

维多利亚瀑布的特色:马可洛洛族的名字来自从大瀑布上升的烟雾,这个烟雾可以达到300米的高处,即使在30千米外也可以看到。

三比西河的河水在这里沿1,708米的宽度上下落至110米。

因此维多利亚瀑布是地球上最宽的、—致下落的瀑布。

在二月到三月发大水吋瀑布的流量可以达10, 000m3/s,而在干燥季节屮瀑布的流量有时只有170m3/so由于瀑布产生的水雾在瀑布附近形成了一个雨林。

不过维多利亚瀑布不总是这样庞大,在干旱的年间在九月和十月它也会变成-•条小溪。

维多利亚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Z—,准确来说是一个瀑布群,年平均流量约934立方米/秒,由'魔鬼瀑布’、'马蹄瀑布’、'彩虹瀑布'、'主瀑布'及'东瀑布’共五条将近百米的大瀑布组成。

1・5亿年以前,为吋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岩石断裂谷正好横切三比西河,河水直接泻入长72千米、宽度25〜75米的峡谷,形成了维多利亚瀑布。

瀑布右岸最浅,貝有80米的深度,屮部最深,达110米,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两倍。

在满刀吋透过瀑布的水雾可以看到刀晕,而在白天水雾导致彩虹。

本來戴维•利文斯敦想利用三比西河作为“神之大道”來基督化南非内陆,但是维多利亚瀑布成为了河上无法通过的一个关口。

它将河的上下游隔开。

大量的水在这里投入深处,然后沿着一个曲折的峡谷流岀,而这个流出点是峡谷唯一的出口。

维多利亚瀑布也是三比西河屮游的开始,三比四河的屮游从这里开始流经多个峡谷,最后到达莫桑比克的卡霍拉巴萨水坝结
瀑布之下的峡谷:瀑布唯一的出口是一个在离瀑布西岸约2/3距离的一•个深谷,这个深谷约30米宽,整个河水流入这个深谷,首先笔直流约120米,然后进入一个曲折的峡谷系统,这个峡谷系统约长80千米,是过去瀑布在花岗岩屮刻出来的。

在第一个转折点有一个小潭,在水少的时候这个潭里的水浅和平静,在大水吋潭屮有许多缓慢、巨大的漩涡。

峡谷的壁高120米。

铁路桥:就在第一段峡谷丄,几乎与瀑布垂直,有一•座铁路桥。

它是唯一五座跨越三比西河的桥梁Z--,1905年4月落成。

大桥跨越250米,其屮最大的琪跨
越150米。

低水时水面与桥面的距离为125米。

本來它应该成为赛西尔•罗兹计划的好望角-开罗铁路的一部分,今天有班车连接维多利亚瀑布市、利文斯敦市和布拉瓦约,以及连接利文斯敦与路沙卡。

魔鬼游泳池:魔鬼游泳池位于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维多利亚瀑布利文斯敦岛上,是个天然的泳池。

魔鬼游泳池号称全世界最危险的天然游泳池,位在利文斯敦岛的悬崖边,同吋也是瀑布的边缘,旁边就是100多米的深谷。

在干旱季节,水流相对平缓,也相对的比较安全,但不代表不够刺激,只有胆子够大的才敢下水。

前往魔鬼游泳池必须徒步3小时,并且跳过一个个岩石以避开危险的激流,若失足,就会被冲下瀑布。

地质学:维多利亚瀑布的丄游有许多长满树木的小岛,离瀑布越近,这些岛屿就越多。

地质学家今天还不清楚维多利亚瀑布形成的最初原因。

当地的花岗岩屮有东西和南北走向的比较软的沉积岩堆积的裂缝。

由于东西走向的沉积岩比较软,因此瀑布主要以这个方向扩展,南北走向的沉积岩比较硬,它们形成三比西河的突破口,并将瀑布分成多段。

随着吋间的变迁瀑布不断向上游后退,而过去的瀑布和岛屿则在下游造成了许多狭窄、多曲的峡谷。

由于地质学家对半地的岩石构造比较清楚,因此他们可以预言将来瀑布发展和演化的方向。

维多利亚瀑布的利用:维多利亚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升为世界自然遗产后关于对赞比西河的水利应用的争执加深了。

作为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边界河它的利用对两个国家来说均有重要意义。

赞比四河管理不闻不问打算在维多利亚瀑布下造一座新的大坝,它将是继卡里巴水坝和卡霍拉巴萨水坝后赞比四河上的第三个大水坝。

自然保护者警告它的建成将影响当地特有的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破坏至今为止未被破坏的峡谷。

在瀑布不远处造坝积水还会破坏峡谷的美景,影响旅游业。

旅游业:维多利亚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升为世界自然遗产后关于对赞比西河的水利应用的争执加深了。

作为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边界河它的利用对两个国家来说均有重要意义。

赞比四河管理不闻不问打算在维多利亚瀑布下造i座新的大坝,它将是继卡里巴水坝和卡霍拉巴萨水坝后赞比西河上的第三个大水坝。

自然保护者警告它的建成将影响为地特有的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破坏至今为止未被破坏的峡谷。

在瀑布不远处造坝积水还会破坏峡谷的美景,影响旅游业。

国家公园:维多利亚瀑布是赞比亚的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和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的一部分。

这两个国家公园都比较小,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只有66平方千米,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只有23平方千米。

两个国家公园屮均有众多野生动物生活,包括象、非洲野牛和长颈鹿。

维多利亚瀑布的上游还有众多河马。

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里还有两头白犀,它们是赞比亚唯一的白犀,不过它们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南非进口的。

在原來英国人的居住区还有一•个小墓地位于公园境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