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研究与进展

合集下载

fmbr工艺技术

fmbr工艺技术

fmbr工艺技术FMBR工艺技术(Floating Media Biofilm Reactor)是一种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悬浮载体在水中形成的生物膜,附着在悬浮载体上进行生物脱氮脱磷,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FMBR工艺技术的一个特点是使用了高密度的悬浮载体,比传统的鼓泡、曝气式生物反应器更节能,可以显著减少曝气设备的能耗。

在FMBR系统中,悬浮载体通过气泡循环,保持在液体中悬浮运动。

这样可以增加悬浮载体与废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

同时,FMBR工艺技术还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能够适应不稳定的进水水质变化。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进水水质突变,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会受到冲击,处理效果下降。

而利用FMBR工艺技术,生物膜附着在悬浮载体上,可以有效减少水质突变对系统的影响,保持稳定的处理效果。

此外,FMBR工艺技术还具有较小的占地面积和运行稳定性等优点。

由于悬浮载体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压缩反应器的体积,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约了用地资源。

而且,FMBR系统简单操作,不需要频繁清洗和更换悬浮载体,保证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连续性。

FMBR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和农田灌溉等领域。

特别适用于对氨氮和磷的去除要求较高的废水处理工艺。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FMBR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

然而,FMBR工艺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悬浮载体的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水质、废水类型和处理目标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运行效果。

其次,FMBR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技术要求较高。

总而言之,FMBR工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相信FMBR工艺技术将在环保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物膜法的典型工艺流程并加以说明

生物膜法的典型工艺流程并加以说明

生物膜法的典型工艺流程并加以说明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膜法典型工艺流程:1. 预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颗粒悬浮物和有机物,常用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

MBBR工艺挂膜的有效处理措施

MBBR工艺挂膜的有效处理措施

措施2023-11-08contents •挂膜现象及原因•挂膜的预防措施•挂膜的物理清洗方法•挂膜的化学清洗方法•MBBR工艺挂膜的生物处理方法•MBBR工艺挂膜的案例分析目录01挂膜现象及原因MBBR工艺是以生物膜反应器作为主体,通过悬浮填料将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实现生物净化和生物降解。

挂膜是指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生物膜不能正常脱落,附着在填料表面,导致生物膜厚度增加,影响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挂膜现象的产生会对MBBR工艺的处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处理效率下降、污染物去除率降低等。

同时,挂膜还会导致填料堵塞,增加清洗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挂膜现象介绍运行管理不当运行管理不当也会导致挂膜的产生。

例如,长时间停运或间歇性运行、缺乏定期清洗和维护等都会影响生物膜的稳定性和脱落。

挂膜现象产生的原因填料选择不当填料的形状、材质、尺寸等都会影响挂膜的产生。

例如,填料过于细小或过于光滑,容易导致微生物附着不牢固而脱落。

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足MBBR工艺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都会影响挂膜的产生。

如果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足,容易导致生物膜的形成不均匀或生物膜过薄。

水力条件不当水力条件如水流速度、水力停留时间等都会影响挂膜的产生。

如果水流速度过快或水力停留时间过短,容易导致生物膜的不稳定和脱落。

02挂膜的预防措施选择聚乙烯、聚丙烯等材质的填料,具有良好的挂膜性能和生物亲和性。

填料材质填料形状填料孔隙率选择不规则形状的填料,增加填料的比表面积,提高挂膜效果。

选择具有适当孔隙率的填料,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提高挂膜效果。

03选择合适的填料0201严格控制进水水质,降低氨氮浓度,减轻微生物代谢负担,减少挂膜的形成。

控制进水水质降低进水氨氮浓度对进水进行预处理,如采用氧化剂、吸附剂等,减少有机物含量,降低微生物生长速度,减少挂膜的形成。

减少有机物含量合理控制进水温度,避免温度波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减少挂膜的形成。

控制进水温度向反应器中投加防垢剂,抑制垢类物质的形成,减少挂膜的形成。

生物膜法在水产养殖水体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生物膜法在水产养殖水体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生物膜法在水产养殖水体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生物膜法在水产养殖水体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一直是人类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等有机废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物膜法作为一种新的水体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质、去除重金属和氮、磷等污染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和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

相比传统的水体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在水产养殖水体处理中,生物膜法的应用主要包括固定床生物膜法、浮动生物膜法和与悬浮生物膜法。

固定床生物膜法通过在载体上附着微生物来建立生物膜,实现有机物质的降解和污染物的去除。

浮动生物膜法则利用浮游菌、藻类等微生物在浮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来进行水体处理。

而悬浮生物膜法则通过悬浮载体将微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生物膜进行处理。

研究表明,生物膜法在水产养殖水体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生物膜法能够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水体中的有机负荷,改善水质。

另一方面,生物膜法能够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防止其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

同时,生物膜法还能降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减少藻类的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生物膜法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生物膜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处理水体的情况可能不太适用。

其次,生物膜法对水体温度和pH值的适应性相对较低,需要对水质进行调控。

此外,生物膜法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和生物膜的稳定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努力改进生物膜法,提高其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一方面,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的生物膜材料,以提高微生物的附着能力和生物膜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优化生物膜法的操作条件,如温度、pH值等,以提高处理效果。

温度对悬浮生物膜法工艺影响的研究

温度对悬浮生物膜法工艺影响的研究
工艺 流程 如 下 :
由于微 生 物降 解有 机 污染 物 的过 程也 是 微生 物新 陈 代谢 的生物 化学 反 应 过程 ,这 一过 程 需要
生物 酶 的参 与 。而 温度 对 酶促 反 应 和微生 物 的生 长 繁殖 有 重 要 的影 响 ,因 此生 物 处理 的效 果 和 温
噬 丽
摘要: 通过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悬浮生物膜法工艺的实验 , 究温度对动 力学参数 的影 研
响, 为优 化设 计和运 行 管理 提供 一 定参 数 据 。 关 键词 : 生物 膜 ; 温度 ; 力 学参数 动
中图分 类号 :6 8 2 04 .2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6 85 (o 2 0 — 0 6 0 10 — 79 2 0 ) 5 0 2 — 2

图 1 工 艺 流 程
出水
度之 间有 密 切 的关 系。掌 握 温度对 生 物 膜法 工艺
动力学参数 的影 响对于工艺的优化设计和解决运
收 稿 日期 :O 2 4 8 2O —0 —2
悬 浮生 物 膜法 工艺 的主要 特点 是 : () 1 载体 的 比表面 积大 , 达到 200m2m , 0 / 有
用, 促进了脱膜作用 , 能够控制生物膜的厚度 , 避
免厌 氧 层 的 出现 。
表 2 2 ℃ 实验 数 据 5
( ) 泥沉 降性 能 好 , 5污 污泥 量 少 。
2 实验 研 究 方 案
2 1 实验材 料 和步 骤 .
载体 采 用轻 质 聚 乙烯 材料 , 粒 为边 长 3n l 颗 w l 左右 的 立方 体 , 干密 度 0 2 g L, .3k/ 比表 面积 200 0
法 工艺是 广为应 用 的一种工艺 形式 。 主要 的生物膜

初沉发酵池和悬浮填料技术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初沉发酵池和悬浮填料技术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初沉发酵池和悬浮填料技术在污⽔处理⼚提标改造中的应⽤初沉发酵池和悬浮填料技术在污⽔处理⼚提标改造中的应⽤摘要:针对城镇污⽔处理⼚⼀级A标准提标改造⼯程中应⽤的初沉发酵池和悬浮填料新技术,从设置条件、技术特征、设计要点及运⾏控制要求⽅⾯进⾏了简介,并结合某污⽔处理⼚提标改造⼯程实例,对其⼯程应⽤设置条件进⾏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初沉发酵池悬浮填料污⽔处理⼚提标改造⼀级A标准据统计,截⾄2012年6⽉,我国⼀级A排放标准的污⽔处理⼚的数量和规模分别为640座和441万m3/d,占⽐分别为9.54%和4.92%,“⼗⼆五”期间污⽔处理⼚提标改造任务仍然繁重。

与此同时,⼀些新技术或新⼯艺得到了⼯程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悬浮填料投加技术、初沉发酵池、反硝化滤池、带回流污泥反硝化池的改良A2/O ⼯艺等[1~3]。

但不同新技术均有其具体的技术内涵和设置条件,因此,本⽂对初沉发酵池及悬浮填料新技术分别进⾏了简介,并结合污⽔处理⼚提标改造⼯程实例,对其⼯程应⽤设置条件分别进⾏了具体分析,以期为其在城镇污⽔处理⼚的提标改造⼯程中的推⼴应⽤提供基础和⽀持。

1某污⽔处理⼚提标改造⼯程概况某污⽔处理⼚设计规模为5万m3/d,处理⼯艺为变型Orbal氧化沟⼯艺,由氧化沟1#沟、2#沟和3#沟构成,氧化沟⽣物段分为4个系列,每个系列的设计规模为1.25万m3/d,原出⽔执⾏⼆级排放标准,因⼀级A 标准提标改造需要,基于实际进⽔⽔质特征和污⽔处理⼚原有构筑物硝化能⼒分析,结合原污⽔处理⼯艺流程,提出了污⽔处理⼚提标改造的⼯艺流程,提标改造前后的⼯艺流程和改造后的氧化沟⼯艺平⾯布局分别见图1~图3。

2初沉发酵池技术简介及其⼯程应⽤设置条件分析2.1技术简介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城镇污⽔的碳氮⽐明显偏低,BOD5/TN⽐值仅3~4,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5~6,严重影响⽣物除磷脱氮能⼒。

在设置常规初沉池的情况下,由于碳、氮的去除⽐例不同,碳氮⽐偏低问题更加突出,BOD5/TN⽐值可降低到2.5~3的⽔平,后续除磷脱氮⼯艺的效能受到更加明显的不利影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的填料填充率中试研究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的填料填充率中试研究
竖流式二沉池 微孔曝气盘 穿孔曝气管
主要参数 长×宽×高=1,200mm×1,200mm×2,500mm
DN1,000,高 2.3m DN110,2 个 直径Ф10
2.材料和方法
污泥接种自昆明七污二沉池后的浓缩污泥,浓度约为
20~30g/L。进水取自沉砂池后的出水,水质指标见下表 2。
表 2 昆明市第七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中试对填充率的选择有四种,分别为 PR=0%(无填料)、
15%、35%、55%。将填充率作为单因素控制变量,工况运
行稳定后,具体对不同填充率情况下进行分析,详见下表。
收稿日期:2019-01-01 作者简介:施宇震(1987-),男,英国留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专注于环境工程与
项目
COD
BOD5 NH4-N
SS
TN
TP
pH
浓度(mg/L) 187.5~367.1 73.6~220.1 14.8~21.1 148.9~345.0 22.9~36.9 2.7~6.4 7.4~7.6
填料密度近于水,是改性的聚乙烯 K3 型,为蜂窝状,
可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传递效率,降低对生物膜的冲刷。
1.填充率进水 COD 浓度在 70~250mg/L 时之间,在
反应器无填充率 0%时,COD 去除率为 73%~80.1%;填充
率 15%时,去除率为 84.3%~94.7%;填充率 35%时,去
除 率 达 89.7%~94.8% ; 填 充 率 加 到 55% 时 , 去 除 率
Reactor)工艺国外使用较多,我国尚未大量使用,通过中
试研究 MBBR 悬浮填料最佳填充率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及悬浮填料

悬浮填料处理市政废水的实验研究

悬浮填料处理市政废水的实验研究
mi e n d. Att e me n tme, te ifu nc fH RT n r mo a ae wa n e t a e o i h a i h n e e o l o e v r t s iv si t d t mprve te e fce c . l g o h f in y i Ke y wor s: us e e le ;m o ig — b d bim e d s p nd d f l r i vn e o mbr n e co ; f ln a e a e r a tr i ig r t l
Abs r c Su pe d d f lrm o ig —be i me t a t: s n e le vn i d b o mbr er a trwa pp id i h e tr n n fmunc p lwa twae r ame t an e co s a le n te t s un i g o ii a se trte t n
S ud n M un c pa a t wa e e t e t Usn us n d Fi e t yo i i lW s e t r Tr a m n i g S pe de l r l
Z AO n REN Yu b n H Yo g, — i
(Y i uogE v o m na rt t nC . Ld ii , in s 1 2 4 hn ) i n Y ln ni n etl o co o , t.Y n Jag u2 4 1 ,C ia x g r P ei x g
赵 勇 。 任 玉斌 24 1) 12 4 ( 宜兴市裕 隆环 保 有 限公 司 ,江苏 宜兴
摘 要 : 悬 浮 填 料 移 动 床 生 物 膜 反 应 器 技 术 应 用 到 市 政 废 水 处 理 的 中试 。 具 体 为 选 用 Y X 将 L Z一型 悬 浮 填 料 进 行 试 验 , 核 该 悬 浮 填 料 对 市 政 废 水 的 处 理 效 果 , 过 填 料 在 不 同填 充 率 下 的试 验 效 果 对 比 , 定 填 料 的 最 佳 填 充 率 , 缩 短 水 考 通 确 并 力 停 留 时 间 , 察 对 废 水 处 理 效 果 的影 响 , 提 升 对 废 水 的处 理 效 率 。 考 以 关 键 词 : 浮 填 料 ; 动 床 生 物膜 反应 器 ; 充率 悬 移 填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 0 文献标识码 :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研究进展1摘要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又称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发展十分迅猛。

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生物处理系统,也能够与活性污泥法组合以增加后者的处理效能,还可以作为中高浓度工业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手段。

本文总结了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流体力学、生化动力学规律、悬浮填料的开发现状,探讨了工艺在市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低污染物浓度的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进一步开发高效、廉价的功能型悬浮填料,提高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优化与确定工艺和运行参数将推动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在我国的全面应用。

关键词悬浮填料生物膜生物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ProcessAbstract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process(SCBP), also named as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MBBR), developed very fast since it is invented in early years of 1990s, which can not only be an independ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or combined wit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ASP)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and efficiencies of ASP, but also be used as a biological pretreatment unit of moderate- or high-strength industrial wastewater. In this artic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dromechanics and biochemical dynamics of SCBP are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suspended carri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CBP treating different kinds of wastewater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o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of SCBP,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large effective specific surface area, high-efficient and cheap functional suspended carrier,optimize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parameters.Keywords: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biological treatment, municipal wastewater, industrial wastewater.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process,SCBP)又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MBBR),由挪威Kaldnes Mijecpteknogi公司与SINTEF研究所共同开发,目的是在原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提高负荷率、增加脱氮除磷的能力[1,2,3]。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悬浮填料生物膜处理工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均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当今水处理领域的热点。

本文从技术原理、动力学、填料开发以及不同水处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探讨工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工艺原理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是指在水处理构筑物中直接投加密度与水相近的轻质填料,利用附着生物量或者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共同除污染。

填料在池内能够停留于任何位置,曝气时随水流动或自由流化,这种现象又称为“移动的生物膜”。

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本质上仍属于生物膜法,但是在运动特性、运行方式以及生物膜状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1.1 运动特性悬浮填料生物处理池的构筑物与曝气池相同,曝气方式以穿孔管曝气或微孔曝气为主,仅在出水端设置筛网或栅栏防止填料流失。

池内一定范围内水、气、固之间混合充分 [4,5]:在曝气管的周围,水、气和悬浮填料呈现漩流状态,出气孔的上方的空气推动填料和水快速上升,并将上方的填料推向周围区域,随着填料体积的增多,部分填料被推向池底,参与第二轮循环。

其流态和流场的变化可用N-S二维方程来解析,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6]。

池内的漩流区域大小以及填料的流化程度与曝气强度、填料的投配率(即填料的投加体积占池体有效容积的比例)、池体结构和曝气管的间距均有密切关系。

朱文亭认为反应器的长深比为0.5有利于填料的流化[5]。

对于填料粒径不大于15mm的小型悬浮填料,投配率受曝气方式、曝气管间距以及曝气强度的影响较小,只要不超过70%则易于流化;随着填料粒径增大,曝气管的间距、曝气强度以及填料的形状对流化的影响也愈大。

孙华[7]研究了Ф50×50mm的圆柱状填料的投配率对流化和充氧的影响,填料的投配率达到60%时流化就存在困难,充氧效率反而不如投配率为50%。

笔者同样采用Ф50×50mm的圆柱状悬浮填料试验发现,穿孔曝气管的间距为40cm时填料无法流化;管间距达到60cm,即使曝气强度仅有2.80m3/m2.h,填料就开始移动。

悬浮填料合理的投配率和曝气管间距,能够仅根据微生物代谢所需要的空气量来确定曝气强度,而不需要额外的空气量维持填料的流化。

可见,与生物流化床相比,在达到同样传质的条件下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能大大降低能耗。

1.2 曝气和充氧池内投加悬浮填料后,空气泡上升过程中被填料切割、穿刺和分散,而且由于填料的流态变化,增大了固、液、气之间的掺混和传质效果,使氧的利用率有显著的增加。

金冬霞[8]利用自制的Ф11mm×11mm中空圆筒状悬浮填料试验,发现投配率达到30%的氧利用效率最高。

课题组[7,9]利用Ф50mm柱状悬浮填料研究穿孔管曝气不同投配率的充氧效率,当投配率为50%时充氧效率最高,达到了9.7%,比不加任何填料提高了1倍多。

朱文亭[5]利用ф25mm 的球齿状填料,投配率达到55%时微孔曝气的充氧效率可达到13.65%。

穿孔管曝气能够以较低的气水比实现填料流化,但对填料冲刷力度大,填料的碰撞和摩擦剧烈,不利于填料外层生长生物膜;微孔管曝气的气泡直径小,对填料的冲刷和碰撞相对温和,但是微孔曝气盘容易堵塞,而且检修困难,生产应用中采用哪种曝气方式需要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曝气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1.3 生化动力学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生化动力学以生物处理池填料投加后附着生物量作为探讨对象,分别从有机物去除和生物硝化两方面来阐述。

1.3.1 有机物悬浮填料的总生物量与填料的比表面积和投配率有关,有机物降解动力学具有复杂性。

当以附着生物量为主运行时,有机去除负荷率(OLR)随着生物膜量的增加而上升,生物量相对稳定时,有机去除负荷率与进水的负荷率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10,11]。

进一步研究溶解性COD(COD s)的去除机理发现,COD s的去除负荷率与进水的COD s呈线性关系,但去除率与出水的COD s相关性不大;颗粒状COD的去除则是生物吸附和解吸附的净效应[12,13]。

曹斌等人利用人工配制的废水研究有机物的降解速率与生物膜量的关系,两者仍可以用Monod公式来拟合[11]。

研究者在不同比表面积条件下得出有机物降解速率的K值与μmax 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曝气强度和废水的性质不同,因而悬浮填料上的异养细菌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中,以比表面积来表征悬浮填料的有机物降解速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1.3.2 生物硝化悬浮填料是硝化细菌生长的理想场所,这为SCBP或MBBR工艺研究硝化动力学提供了有效手段。

硝化细菌的生长速度慢,在同一工况条件下细菌的数量相对稳定,以单位面积来表征硝化速率是可行的,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多[12~21]。

硝化速率与悬浮填料的生物膜量、温度、碱度、DO 、进水的氨氮浓度以及有机负荷率等均密切相关。

G.Pastorelli [12]研究表明,如果MBBR 反应器的溶解性COD 负荷率达到3~4gCOD/m 2填料.d 、且DO 小于2~3mg/L ,则生物硝化不易出现。

Anette Aes Øy 利用纯氧曝气研究MBBR 工艺DO 与硝化速率的关系,如果DO 大于12mg/L ,则NH 4-N 的去除负荷率与进水负荷率完全正相关,硝化速率呈零级反应,最大比硝化速率可以达到55kgNH 3-N /kgO 2.d ;而当DO 浓度在5~12mg/L 的范围内,呈现典型的一级反应模式。

见图1(15)。

有研究者指出,KMT 型悬浮填料的硝化速率与进水NH 3-N 浓度的关系介于零级和一级之间,可表示为:R NH3-N =0.21C0.59,R 的单位是kgNH 3-N/m 3.d 。

Lars.J.Hem (16)利用人工配制污水和中试系统研究悬浮填料的生物硝化过程,当进水的碱度充足、有机负荷率低时,进水的NH 3-N 浓度与DO 成为硝化反应的限制因素;当池内的DO 与NH 3-N 的比例小于2时,DO 成为限制因子,如果池内的DO 达到4.5mg/L 左右,硝化速率可以达到0.7~1.6gNH 3-N/m 2.d ;硝化速率与进水NH 3-N 的浓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当有机负荷率达到5gBOD 7/m 2填料.d 以后,硝化过程受到抑制。

徐斌(16,17)分析了悬浮填料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生物硝化动力学,指出当池内的DO 达到7.5mg/L 以上,则进水NH 3-N 成为限制因子,硝化反应动力学呈近似一级反应,硝化速率常数为0.72/h 。

挂膜成熟的悬浮填料单位面积硝化速率可以达到1.0gNH 3-N/m2填料.d ,最多可以达到1.4~1.6gNH 3-N/m 2填料.d (4)。

U.Welander 指出,生物硝化的NH 3-N 去除负荷率与填料比表面积呈比例关系,但过高的比表面积也有不利之处(18,19)。

液膜扩散系数对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生物硝化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液膜传质无障碍,生物膜系统的基质反应速率常为半级,但由于生物膜生长于悬浮填料的内壁,这些微区域不可能形成强烈的紊流和极薄的液膜层,因此,实际运行时液膜扩散系数仍是较重要的参数,反应级数n =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