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串并联及工况调节综合实验
离心泵综合实验

离心泵综合实验实验教学大纲离心泵综合实验一、所涉及的课程及知识点:《工程流体力学》、《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二、实验要求1、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H-Q曲线,N-Q曲线,η-Q曲线)的测定方法。
2、通过泵气蚀的产生,分析泵产生泵气蚀机理,学会确定气蚀余量的临界值。
3、了解离心泵的串并联运行工况及其特点,绘制泵的串并联运行曲线。
4、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方法。
三、实验装置和原理图1 实验台简图实验台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有泵Ⅰ、泵Ⅱ、计量水箱、储水箱、压力表、真空压力表、文丘里流量计、U型压差计、管道及阀门组成。
在测定泵的特性曲线时,利用各阀门的开启和调节形成泵Ⅰ单泵工作回路,在不同流量下测定一组相应的压力表、真空表和流量的读数以及电流电压的计数。
即可读出一组泵的流量Q,扬程H,输入功率N等数据,最后可以绘出泵的H-Q、N-Q、η-Q等特性曲线。
在进行泵汽蚀实验时利用相应的阀门开启和调节,开成泵Ⅰ的单泵工作回路,并使储水罐由于水的抽出而产生真空,从而使泵的进口压力减小,直到发生气蚀。
在进行泵的串并联实验时,利用相应阀门的开启和调节形成两个泵的串并联回路,测定串联和并联的运行特性。
水泵气蚀余量△h 是水泵设计和使用的重要基本参数,气蚀实验是确定△h 的唯一可靠方法,进行水泵气蚀实验时,我们将泵放在一定工作条件下(即固定的H 、Q 、η),而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泵的进口压力,本实验装置是靠改变水箱内的真空度来实现的。
对于被试泵在转速和流量为定值时泵△h 是不变的,但当进口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泵的性能既开始下降,理论上讲,当流量曲线跌落至1~2%时,泵就进入了气蚀的临界状态,即△h=△p/r,测定该工况下的△h ,也就间接的确定了水泵在该流量下的气蚀余量。
既γνγb P g Ps h ++=∆221式中:Ps —实验条件下泵吸入口处的液面压强1ν—水泵进口处的平均流速P b —汽化压力,根据实验条件下的水温查表当单台泵不能满足需要流量时,可采用2台泵(或两台以上)并联运行方式,离心泵Ⅰ、Ⅱ并联后扬程不变,而流量Q 是这两台流量之和,Q 并=Q 1+Q 2,并联后的系统特性曲线同,是在不同扬程下,用计量水箱测得流量Q 并,绘出Q 并-H 并曲线。
离心泵串并联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离心泵串并联性能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①了解离心泵的正确操作及使用;②加深理解单台离心泵、两台离心泵串并联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计算两台离心泵串、并联的性能参数,并绘制两台离心泵串、并联的性能图。
二、 实验内容测定离心泵的流量、扬程、轴功率等参数并绘制特性曲线,完成实验后思考单泵与串并联的效果与理论有何区别,并据此做小结。
三、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①实验装置以闭式系统为例来说明其装置情况及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图1所示。
②主要实验步骤用出水管上的阀门7来调节流量,以取得各种工况下的数据。
对离心泵来说,为避免启动电流过大应从出口阀门全关状态开始,并记录流量v q =0时的压力表、功率表、真空表及转速的读数,由此可以算得试验曲线上的第一点。
以后逐渐开启阀门,增加流量,待稳定后开始记录该工况下的各种数据。
试验最少应均匀取得10点以上的读数。
由每点测得的数据,计算出该流量下所对应的扬程H 、功率P ,即可绘出v q -H 、v q -P 、性能曲线。
四、 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前,水箱装满水,检查泵的一般机械情况,泵轴应该可以自由转动。
起动前水泵内应注满水,并检查泵的出口阀门是否处于微开状态。
用扳手打开水泵上的排气螺母,排掉水泵内残留的空气。
检查弯头水银压力计9、直管水银压力计10上的进水、出水开关,是其处于关的状态。
②电机起动后,打开泵的出口阀门,水泵应立即出水。
如果没有出水,则表示泵内空气还未排尽,应停泵重新注水。
③在水泵正常运转后,将出水阀门开至最大,检视各个仪表的最大读数。
测量时,尽量使每两个测点之间的流量间距相等。
④在做弯头、直管的沿程阻力时,利用水银计测量压力时,应该先打开弯头水银压力计9、直管水银压力计10上的出水开关,后打开其进水开关。
⑤所有组实验完毕后,排尽抹干水箱中的水,以免水箱生锈。
五、测试数据①单台泵工作时泵1、泵2的测试数据②泵1、泵2并联时的测试数据③泵1、泵2串联时的测试数据六、计算结果泵1、泵2并联时的计算结果② 泵1、泵2串联时的计算结果③绘出v q -H 、v q -P 、性能曲线④结论:。
离心泵综合实验报告

离心泵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离心泵进行综合实验,加深对离心泵原理、性能及其应用的了解。
具体目的如下:1.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其测试方法;3.熟悉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特点;4.掌握离心泵运行时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 离心泵试验台;2. 液压油;3. 流量计;4. 压力表。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 实验前准备工作:(1)检查试验台上各部件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处理;(2)根据试验要求调整流量计和压力表,确保准确测量。
2. 实验操作:(1)开启电源,启动水泵,调节流量阀门和压力阀门使其达到设定值;(2)记录各项参数数据,并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得到了以下数据:流量Q=10L/s,扬程H=30m,功率P=5kW。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离心泵的效率η=75%。
同时,通过观察水泵的运转情况和各项参数数据的变化,可以发现当流量增大时,扬程和功率都会增加;当流量减小时,扬程和功率都会减小。
这说明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 实验中发现水泵运转声音较大,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或者使用时间过长导致。
解决方法是更换设备或进行维修保养。
2. 实验中发现流量计读数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流量计故障或者管路堵塞导致。
解决方法是检查流量计和管路,并进行清洗维修。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特点,并掌握了离心泵的测试方法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这次实验对我们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

离心泵串并联实验
一、离心泵的联用方式
1 、并联操作
两台型号相同的泵并联后,其特性曲线可用单泵特性曲线合成,见图。
当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时,并联后的流量增加,但小于两台单泵的流量之和,即Q并<2Q单,而H并>H单
2 、串联操作
两台型号相同的泵串联后,其特性曲线亦可用单泵特性曲线合成,见下图。
当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时,串联后的压头增加,但亦小于两台单泵的压头之和,即H串<2H单,而Q并>Q单。
3 、组合方式的选择
若管路两端的()项值大于泵所能提供的最大压头,则必须用串联操作。
对低阻型管路(即管路特性曲线比较平缓),并联泵输送的流量、压头均大于串联泵。
对高阻型管路(即管路特性曲线比较陡峭),串联泵输送的流量、压头均大于并联泵,见下图。
二、离心泵的安装和运转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应低于允许的安装高度(即计算的安装高度),以免产生汽蚀现象。
为减少吸入管段的流体阻力,吸入管径不应小于泵入口直径,吸入管应短而直,不装阀门,但当泵的吸入口高于液面时应加一止逆底阀。
离心泵启动前或停时应注意:(1)灌满液体,以免产生气缚现象;关闭出口阀门,以减小启动功率;(2)离心泵停泵前应先关闭出口阀门;(3)离心泵运转时,应定期检查轴封有无泄漏,轴承、填料函等发热情况,轴承应注意润滑。
离心泵综合实验报告doc

离心泵综合实验报告篇一:XX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离心泵性能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离心泵性能实验)班级:姓名:同组人:XX年11月一、报告摘要本次实验通过测量离心泵工作时,泵入口真空表真P、泵出口压力表压P、孔板压差计两端压差?p、电机输入功率Ne以及流量Q这些参数的关系,根据公式NeQHe??=He?H压力表+H真空表+H0N轴=N电?电?转Ne=102N轴、、以及C0?u0/可以得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再根据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与雷诺数Re??du?的变化规律作出C0-Re图,并找出在Re大到一定程度时C0不随Re变化时的C0值;最后测量不同阀门开度下,泵入口真空表真P、泵出口压力表压P、孔板压差计两端压差?p,根据已知公式可以求出不同阀门开度下的He-Q关系式,并作图可以得到管路特性曲线图。
二、目的及任务①、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②、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征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③、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④、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⑤、测定管路特征曲线。
三、实验原理1、离心泵特征曲线测定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
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如图中的曲线。
由于流体流经泵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种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等,因此,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小,且难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常通过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N-Q,η-Q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另外,根据此曲线也可以求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1)、泵的扬程He式中He?H压力表+H真空表+H0H压力表H真空表——泵出口处的压力,mH2O——泵入口处的真空度,mH2OH0——压力表和真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H0=0.85m。
(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比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总效率为?=NeN轴Ne=QHe?102式中 Ne——泵的有效功率,kW:3Q——流量,m/s;He——扬程,m;3kg/mρ——流体密度,。
离心泵综合实验报告

离心泵综合实验报告引言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本次实验旨在对离心泵进行综合实验,详细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提高对离心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背景离心泵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输送至较高或较远地方的设备,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叶轮、泵轴和泵壳等。
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等领域,具有输送流量大、输送距离远、输送能力稳定等优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2. 学习测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和效率等; 3. 掌握离心泵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4. 分析离心泵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实验过程实验设备和工具•离心泵及其配套设备(如管道、阀门等)•流量计和扬程计•温度计和压力计•计算机和数据采集软件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安全;2.设置流量计和扬程计,连接到离心泵上;3.打开泵壳进水阀门,并逐渐调整流量;4.测量不同流量下的扬程和效率,并记录数据;5.测量入口和出口水温、水压,并记录数据;6.停止泵的运行,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关闭;7.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各项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流量与扬程曲线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的扬程数据,绘制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曲线。
该曲线能反映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效率与功率曲线根据测得的不同流量下的效率和功率数据,绘制离心泵的效率-功率曲线。
通过该曲线可直观了解离心泵的能耗情况和运行效率。
温度与压力测量结果在离心泵进出口处测量水温和水压,记录相关数据。
通过对比两者的差异,可以评估泵的正常工作状态和热能损失情况。
实验讨论与建议离心泵的优缺点离心泵具有输送流量大、输送距离远、输送能力稳定等优点,但其结构复杂、运行噪音大和维护成本较高等缺点也不可忽视。
在选择和应用离心泵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优缺点。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对于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如泄漏、密封失效和轴承损坏等,可以采取相应的排除方法。
离心泵性能综合实验说明书(1)

离心泵性能综合实验指导书一、概述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及产品,大多为流体。
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制造产品时往往需要把他们依次输送到各设备内进行反应;产品又常需输送到贮罐内贮存。
如果欲达到上述所规定的条件,把流体从一个设备输送到另一个设备,需要输送设备要给流体以一定的速度。
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场地、设备费用、工艺要求等等;各设备之间流体流动需要消耗能量,流体以一定速度在管内流动亦需要能量。
这样,就必须给流体提供能量的输送设备。
我们把为液体提供能量的输送设备称为泵,为气体提供能量的输送设备称为风机及压缩机。
泵种类很多,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旋涡泵等几种;风机及压缩机有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等。
其作用均是:对流体做功,提高流体的压强。
本实验主要介绍离心泵。
离心泵一般用电机带动,在启动前需向壳内罐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电机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充满叶片之间的液体也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的过程中便获得了能量,使叶轮外缘的液体静压强提高,同时增加了液体的动能。
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泵壳中流道逐渐加宽,液体的流速逐渐降低,一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使泵出口处液体的压强进一步提高,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强,从泵的排出口进入管路,输送至所需的场所。
一个完整的流体输送系统所必须包括的主要设备及仪表有:1)泵(或风机、压缩机):对流体作功,提高流体压强:2)进、出口阀门;控制流体流量;3)压力表;测量流体的压强;4)管道;流体流动的通道。
二、设备性能与主要技术参数1、本实验装置主要由:离心泵、功率表、数字压力表、涡轮流量计、蓄水箱、操作台架等组成。
2、离心泵采用ISG25-125型立式离心泵,电机功率:0.75KW,转速:2900r/min,流量:4m3/h,扬程:20m。
3、数字压力表采用YS-100型量程为-0.1~0.6Mpa。
4、涡轮流量计流量:1~10 m3/h。
离心泵并联及工况调节实验

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指导书实验五 离心泵并联及工况调节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离心泵并联运行时的特点,分析两台泵并联运行时不同负荷下的经济运行方案。
二、实验要求1、绘制两台离心泵并联运行工况调节图;①. 共用管路节流调节方式;②. 泵出口非共用管路节流调节方式;2、当两台离心泵并联运行时,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出在50%负荷和75%负荷时经济运行的调节方式。
三、实验原理并联各泵所产生的扬程均相等;而并联后的总流量为并联各泵所输送的流量之和。
即∑=∑∑==ni ViV i q q H H 1 (1-1)与一台泵单独运行时相比,并联运行时的总扬程和总流量也均有所增加。
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离心泵系统额定转速下的基本参数如下表,其实验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离心泵实验系统布置图1——电动机;2—转矩转速仪;3——离心式水泵;4——压力表;5—压水管路;6——2 弯头;7——三通;8——油任;9——闸阀;10—涡轮流量计;11——水箱;12—手持式转速表;13—计算机系统(数据采集卡及软件);14——真空表;15—吸水管路;16—吸水池17——逆止阀;18—联轴器联轴器传动机械效率ηtm =98%; 离心泵叶轮直径:162mm ; 进出口管路内径D 20=50mm ;水泵压强测点布置、三角水堰示意图如图2所示。
其中:h 0+h 2-h 1=0.385m 。
对于西侧2#泵水箱,H 0=0.162m ,对于东侧1#泵水箱,H 0=0.158m 。
图2 水泵压强测点布置、三角水堰示意图五、实验预习要求、实验条件、方法及步骤本实验的先修实验课为:《离心泵性能实验》、《流体力学阻力实验》及《流量测量实验》,即本实验要求学生在熟悉和掌握以下几点的基础之上进行: ①.离心泵启动前的准备、启动、停止步骤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②.各种测量仪表测取有关数据的操作方法; ③.离心泵性能参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④.管路特性曲线的计算及获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泵串并联及工况调节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绘制两台离心泵串联运行工况调节图;
2.绘制两台离心泵并联运行工况调节图(共用管路节流调节方式):
二.实验装置
1.离心泵、电动机、管路系统(包括管路、阀门、水箱等);
2.真空表、压力表;玻璃转子流量计
三.实验原理
离心泵实验系统布置图如下图
图1 离心泵实验系统布置图
1—电动机;2—离心式水泵;3—压力表;4—转子流量计;5—2”弯头;6—真空表
7—三通;8—闸阀;9—水箱;;10—逆止阀
四.实验步骤
1.检查管路是否接好,流量计中水是否充满。
2.离心泵阀门全开,联好线路,打开电源开关。
3.将管路调制离心泵串联运行,稳定后,从小到大调节阀门开度,观察记录压力表,真空表和流量计的读数,流量每次增加3~5格,共做十一次。
4.将管路调制离心泵并联运行,稳定后,从小到大调节共用管路阀门开度,观察记录压力表,真空表和流量计的读数,流量每次增加3~5格,共做十一次。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原始数据
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水池距离地面高度: cm;
测试水温:t= ℃;该温度下水的密度:ρ= kg/m3(查表);
1#离心泵出口截面中心与进口截面中心的高度差∆z= m;
2#离心泵出口截面中心与进口截面中心的高度差∆z= m;
2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2
3.两台离心泵串联运行工况调节图
4.两台离心泵并联运行工况调节图(共用管路节流调节)
六、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禁止沙粒抽进泵体。
2.长期停用时,开启前请先拨动叶片,确定转动灵活再接电源。
3.越冬前,请排净泵内积水一方冻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