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崛起素材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1、第第二一次次工工业业革革命命把出人现类了带入哪到些了新什型么动时力代机??
2、“蒸电汽动时机代、”的内标燃志机性使发用明什是么什作么?能源?
3、“电改动良机蒸、汽内机燃”作机为和一蒸种汽动机力比机,使有用什何么优作点能?源
有何优缺点?
4污、污染染电严小力重的广浪节泛费约资应源用和内体燃积大 小机的使用动力给小大我们
发电厂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原理:电磁感应
电灯、电 话等电器 设备
机械能 电动机械设备
电动机
5
内燃机的发明
内 燃 机
卡尔·本茨(德)
6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 1907年,德国23.3万家以机器为动力 的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达7.1万家。
9
莫尔斯
有线电报
贝尔
电话
马可尼
无线电报
10
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 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13
14
15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总监 麦礼逊说:“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的人物— —他的功勋所影响于千万人的生活方面的,比 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大”。
16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
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2
电是如何发明的?他又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切割磁场会产生电流
3
电是如何发明的?他又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实际利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广泛建立;第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第三: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第四: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讲授新课】(一)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3.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4.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二)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过程与成果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2.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3.成果:(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爱迪生—电灯(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三)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对世界的影响:(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5)无产阶级壮大,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2.对中国的影响(1)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四) 两次科技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五)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兄弟-飞机力工业、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泛,发展迅速;展进程相对缓慢。

九年级历史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九年级历史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科技教育的普及化
电气化推动了科技教育的 普及化,使得更多人有机 会接触和学习先进的科学 技术知识。
06
电气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
能源危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加速,能源需求急剧增 长,传统化石能源的枯 竭和价格波动给世界经 济带来巨大压力。
环境问题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导致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全 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 事件增多,生态环境恶 化。
用电设备的创新与发展
电动机的广泛应用
电动机作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设备,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 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照明设备的变革
从白炽灯到荧光灯、LED等照明设备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照明效率, 也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
家用电器的普及
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 洗衣机等逐渐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输变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
01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高压输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输
电效率和远距离输电的能力。
变压器的改进
02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经历了多次改进,使得电
压变换更加灵活、高效。
直流输电的兴起
03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直流输电技术逐渐兴起,具有输电损耗
小、线路造价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推动了交通工具的变革
电气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交通工具的变革,如电动汽车、电 力机车等逐渐取代传统的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
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电气化使得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快速和安全,如城市地铁、 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的运输 效率。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第 20 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知识与技术(1)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含电力的宽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及其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2)经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育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徙能力。

(3)经过学生议论“汽车和飞机的应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培育学生独立思虑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剖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着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采纳分组导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式学习。

(1)经过采集资料,整理有关信息,让学生参加教课过程,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指引学生疏组议论,沟通学习成就,以培育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进而达到开放和创新的目的。

(3)教课中采纳多媒体协助教课,加强直观性。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学习电力的应用,认识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2)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事迹,培育学生踊跃研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进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要点电力的发明和宽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社会进步的理解。

一、创建情境,导入新知有句话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家都很熟习但大家知道这类今日看起来绝不稀罕的现象最早有可能出此刻什么时候吗?导入新课。

(生:读“导入框”内容 )二、自主学习,感觉新知学生自学,达成《研究在线·高效讲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A 、“电气时代”的到来发问学生:“你的家中或四周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指导学生看教材内容,介绍电力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教师总结指出:19 世纪 70 年月,电力作为新能源逐渐代替蒸汽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余国家的前方。

B 、“发明大王”爱迪生出示幻灯片《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共35张)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共35张)PPT课件

1876年
申请电报自动记录机专利
1877年
发明穿孔笔、气动铁笔
电 1877年8月20日
1879—1880年
发明留声机 发明白炽灯、电灯座、开关
灯 1879年11月1日
1885年5月23日
申请碳丝灯专利 申请无线电报专利
1888年
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89年
发明活动电影机,参加巴黎百年博览会
1909年
花费十年,成功研制出蓄电池
一战 爆发
23
第三部分 让历史照进现实
想一想: 科学技术与一个国家的
综合实力有什么关系?
26
竞 综合国力 争27人的竞争281.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 变化称为“工业革命”A ,这里的“革命性 变化”首先开始于( )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2.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32
本课作业:
1、习册P80-P81,【能力提升】第 (2)、(3)题为选做题。 2、预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查阅一战期间与中国有关的历史 知识。
33
我说我得
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二 次
表现
发明大王爱迪生 内燃机的发明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19
英国: 工业革命
“日不落帝国”
“世界工厂”
鸦片战争
清朝: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朝上国”
“闭关锁国”
20
“中国第一车”
慈禧太后的座驾 21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件: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无线电之父”
伽利尔摩·马可尼 Guglielmo Marconi 1874.4.25~1937.7.20 意大利博洛尼亚市 19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 马可尼的简陋实验室 在此工作时,马可尼才 20岁。1896年发明 早期的电报机,一次只能传递一 无线电,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无线电装置就是 个讯息,而且不能同时交换信号。爱 在这里诞生的。 迪生着手改良传统发报机,制造出二 重发报机,1874年又研发出四重发报 机,也就是同步发报机。
1、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促使第二 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 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一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两 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拓展延伸: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项 目
时 标 间 志 领先国家 主要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4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此动力机械的发明 具有什么划时代的 意义?
瓦 特
照 明
交 通
通 讯
第二十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横山县第二中学 冯海龙
自学指导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 世纪 年代。部 门: 业。标志: 的广泛应用。 2、成就:(1)美国 发明 ,正 式注册的发明达到 种之多,被誉为 “ ”;(2)德国人 等人设计出 , 以此为动力在1885年试制 成功;(3) 美国的 制成了 。 3、影响:(教材P131第一自然段) (1)人类由“ 时代”进入“ 时 代”;(2)资本主义国家的 有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3)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英国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纺织:珍妮纺纱机 动力:蒸汽机 交通:汽船、火车机车 新能源:煤炭 蒸汽时代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微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微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领先国家: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最前列。

易错微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易错: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快的是美国和德国,而不是英国。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美国和德国赶超。

“电气时代”的书写易错:“电气时代”易误写成“电器时代”或“电汽时代”。

例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有标志性的成就是()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汽车的发明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D.电力的广泛应用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D。

例题2 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A.美国、德国B.英国、美国C.英国、法国D.法国、德国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美国、德国,故选A。

1.“电气时代”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是()A.发电机的出现B.电力在生活上使用C.电力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广泛使用D.电能的开发和在生产上的使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晚期D.20世纪初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A.蒸汽时代B.信息时代C.电子时代D.电气时代4.右图是3D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的画面。

100多年前的这场灾难中能够有600多人获得救助,是因为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A.手机通讯技术B.已蒸汽轮船C.无线电报D.计算机技术1.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选C。

2.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故选B。

3.D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电气时代”,故选D。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
代”》知识点归纳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
2、标志: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3、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2、爱迪生发明许多电气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多种,被誉为“发明大王”
3、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汽车
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②影响: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飞机
①发明者:美国的莱尔兄弟
②标志及时间: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制成飞机,试飞成功
③影响: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南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崛起素材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淮南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崛起素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淮南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崛起素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崛起
1871年圣诞节这天,是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结婚日,他却突然想出一个可以解决自动电报机难题的办法,于是一个人跑到工厂里去做实验,结果忘记一切,一直干到深夜12点才回家。

爱迪生开创了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力逐渐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能源,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

由电力使用引发的一系列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这一时期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以电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如电灯、电车、电报、电话以及电焊技术等。

电的广泛使用,造成对电力的需求大增。

于是有了法国人马·德普勒关于远距离送电技术的发明,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建成了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将输电线路结成了网络。

这次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从70年代到90年代,德国人奥托、戴姆、狄塞尔先后发明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和柴油机,这就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引起这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80年代,汽车诞生;90年代,许多国家建立起汽车工业,并牵动了内燃机车、远洋轮船、拖拉机和装甲车、飞机等的制造和使用,也促使石油开采与炼制业迅速发展起来。

化学工业也在这一时期兴起。

纯碱、硫酸的生产,煤焦油的综合利用,促成了一系列新发明和新产品的出现。

炸药制造更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部门,瑞典人诺贝尔因火药而成为世界名人。

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

而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这一年,距离这个
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只有400年。

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美国的崛起,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只有将“科技立国”、“人才强国"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成果并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飞速发展的中华民族也必将推动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