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雄伟的塔雄伟的塔 教案
二年级美术上册雄伟的塔教案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雄伟的塔教案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特征和造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塔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塔的基本特征和造型。
2. 线条、形状、色彩在塔作品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和表现塔的基本特征和造型。
2.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塔作品。
四、教学难点:1. 对塔的观察和表现。
2. 线条、形状、色彩在塔作品中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范作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塔的基本特征和造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塔的特点。
二、新课(10分钟)1. 教师讲解塔的基本特征和造型,引导学生了解线条、形状、色彩在塔作品中的应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创作简单的塔作品。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展示范作,讲解创作过程和技巧。
2. 学生观察并总结范作的创作特点。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创作塔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同学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形状、色彩在塔作品中的应用。
2. 学生回顾所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塔的图片,进行观察和创作。
2. 邀请家长参与作品评价,增进家校互动。
六、教学步骤:1. 欣赏与讨论: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塔图片,引导学生从外观、结构、材料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塔的特点。
2. 分析与讲解:教师讲解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创作与实践:学生根据讨论和分析的结果,开始绘制自己的塔作品。
二年级美术上册《雄伟的塔》教案、教学设计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将通过图片、故事等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塔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1.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世界各地著名的塔的图片,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我国的应县木塔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塔的形式美。
2.故事引入: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塔的有趣故事,如《白蛇传》中的雷峰塔,引导学生关注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如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知识讲解与示范:
(1)简要介绍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让学生对塔有全面的了解。
(2)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塔,为学生提供创作思路。
3.学生实践:
(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塔的实物图片,注意从形状、结构、装饰等方面进行观察。
1.塔的历史背景:教师简要介绍塔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地区的塔所具有的文化特色。
2.塔的建筑特点:教师从形状、结构、装饰等方面详细讲解塔的建筑特点,如应县木塔的斗拱结构、埃菲尔铁塔的钢架结构等。
3.美术表现手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塔的美感,为学生提供创作思路。
4.互动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解答。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简单的创作。在此基础上,对本章节《雄伟的塔》的学情分析如下:
4.观察身边的建筑,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雄伟的塔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雄伟的塔》——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特征,欣赏各种类型的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塔的基本结构,能够自主创作出具有塔特征的作品。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色彩,使作品更具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彩泥、工具、模具等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类型的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并观察塔的特征。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塔的基本结构,如塔顶、塔身、塔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制作塔的基本步骤,如塑造塔身、塔顶、塔底等。
3. 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搭配和造型表现。
三、示范(5分钟)1. 教师选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制作塔的过程,边演示边讲解。
2.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习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每组选定一座塔作为创作对象。
2. 学生运用彩泥按照塔的基本结构进行制作,注意色彩搭配和造型表现。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2. 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建筑,尝试运用彩泥创作出具有建筑特征的作品。
2.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展览或实地考察,加深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堂探究(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塔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的形状?这样的形状有什么特殊意义吗?”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七、创意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意任务:“请你们运用彩泥创作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塔。
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雄伟的塔》教学设计人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雄伟的塔》教学设计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塔形建筑。
2.学习如何运用水彩颜料勾勒建筑物。
3.能够了解如何基于自己的创意来完成一个画作。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塔形建筑。
2.通过水彩颜料勾勒画出建筑物的外貌。
三、教学难点1.讲解建筑物的透视原理,并通过练习进行实际操作。
2.如何用水彩颜料勾勒建筑物外貌。
四、教学内容1.介绍雄伟的塔形建筑。
2.讲解建筑物的透视原理。
3.示范通过水彩颜料勾勒建筑物的外貌。
4.实践: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画一张自己创意的建筑物。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让学生了解“塔形建筑”这个概念,通过图片或其他媒介,展示一些著名的塔形建筑,如埃菲尔铁塔、伦敦塔桥、东方明珠等,并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一些相关知识。
第二步:讲解透视原理通过讲解透视原理,向学生展示如何勾勒一个建筑物的外貌。
在讲解过程中,可通过比较不同的角度,将透视原理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
第三步:示范勾勒建筑物让学生先用铅笔或炭笔勾勒出建筑物的轮廓,然后再使用水彩颜料对建筑物进行勾勒。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操作,可以先示范一遍,让学生尽可能了解该如何使用水彩颜料。
第四步:创意绘画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画出一张自己创意的建筑物。
不同的学生会创造出不同的建筑物,展示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他们的创意和思维。
进行分享,让学生相互了解,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收获。
六、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进行评估。
2.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和展示。
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学生对透视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水彩颜料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在本节课之后,可对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筑进行比较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特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也可了解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对比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八、结束语在本课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一些世界著名的塔形建筑,学习到如何勾勒建筑物的外貌,锻炼出动手的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出学生的对设计和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年级美术上册雄伟的塔教案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雄伟的塔》教案(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塔的雄伟壮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塔的结构和特点。
2. 学习用线条、形状、色彩表现塔的雄伟壮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塔的结构和特点,学会用线条、形状、色彩表现塔的雄伟壮观。
难点:如何把握塔的结构和比例,以及运用色彩表现塔的气势。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塔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塔的名字和特点。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塔的结构和特点,示范如何用线条、形状、色彩表现塔的雄伟壮观。
3.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一幅塔的绘画作品。
4. 评价与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塔,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表现。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塔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关注他们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表现塔的雄伟壮观的能力。
3. 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绘画技能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塔,让他们亲身体验塔的雄伟壮观。
2. 邀请建筑师或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塔的设计和建造。
3. 开展“最美塔”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第2课 雄伟的塔(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2课雄伟的塔(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绘画、制作等活动,了解塔的结构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塔的形态,并尝试制作一座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结构特点,知道塔在我国的建筑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用线条表现塔的形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欣赏、绘画、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塔的结构特点及表现方法。
2. 线条的运用和绘画技巧。
3. 制作塔的过程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塔的图片、绘画工具、制作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塔,如雷峰塔、大雁塔等,引导学生观察塔的结构特点。
- 提问:谁知道这些塔叫什么名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观察欣赏- 让学生仔细观察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塔的结构、线条、装饰等。
-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塔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构成的?3. 学习绘画-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表现塔的形态,讲解绘画技巧。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 制作塔- 教师讲解制作塔的过程和方法,展示制作材料。
- 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座塔。
5. 展示评价- 学生将完成的绘画作品和制作的塔展示给大家,互相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第2课雄伟的塔2. 课题要求:了解塔的结构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塔的形态,制作一座塔。
3. 教学内容:观察、欣赏、绘画、制作。
4. 教学目标: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动手能力。
5. 教学难点:塔的结构特点、线条运用、制作过程。
第2课 雄伟的塔(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2课雄伟的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塔的结构特点,掌握绘画塔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塔的雄伟气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塔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及在建筑中的地位。
2. 学习绘画塔的基本方法,包括线条、比例、色彩等。
3. 分析优秀塔画作品,感受塔的雄伟气势。
4. 学生实践,绘制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塔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塔的基本方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塔的雄伟气势。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塔的立体感和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优秀塔画作品、多媒体课件、示范画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塔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及在建筑中的地位。
引导学生学习绘画塔的基本方法,包括线条、比例、色彩等。
3. 示范讲解:展示优秀塔画作品,分析其绘画技巧,让学生感受塔的雄伟气势。
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塔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评价与总结: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塔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1. 雄伟的塔2. 课题要求:掌握绘画塔的基本方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塔的雄伟气势。
3. 教学内容:塔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绘画方法、优秀作品分析等。
4. 学生实践:绘制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塔画作品。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绘制一幅塔画作品,要求线条流畅、比例恰当、色彩丰富。
2. 课后作业:收集更多关于塔的图片和资料,了解不同风格的塔,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雄伟的塔(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雄伟的塔(美术)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二年级学期:上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习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创作塔。
3.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的运用。
3. 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塔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
2. 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的灵活运用。
3. 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塔的图片、模型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塔的外观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塔的特点,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如:塔的层次、塔顶的形状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塔的图片,加深对塔的理解。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创作塔。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创作环节(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塔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教师点评。
二、深入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创作更具特色的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伟的塔》教案
教学内容:
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雄伟的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不同地区塔的造型、材质、功用的特点。
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塔的造型特点。
过程与方法:
利用网络课前进行塔的资料收集,分析对比、讨论,在观察体验中了解塔在造型、材质上的不同特点,找出塔的相同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了解塔知识的同时,对自己家乡的塔有深入的了解,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传承文化的意识。
在关注我国塔文化的同时,放眼世界,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塔,从而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塔的造型特点,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表现不同角度的塔,感受其雄伟的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塔”这个字,询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学生回答)谁知道塔的含义呢?(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见过塔玛?谁能说出自己知道的塔的名字嘛?(学生回忆自己知道的塔)好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来一起对塔有个更深的知识,好不好?(好)那就听老师的指挥,首先大家的坐姿要正确,那样老师才会高兴的与
大家一起了解塔的知识。
二、新授
1、首先我们来欣赏几幅塔的图片。
教师展示:应县木塔、张掖土塔、甲辰巷砖塔、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东方明珠,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全班交流。
2、大家赶快小组合作讨论一下,小组讨论:
(1)、塔都有什么材料建成的?
(2)、塔的层数、平面形状是怎样的?
(3)、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首先,在用料结构上,一般有木塔、砖塔、石塔、砖石混合塔、铁塔、铜塔、琉璃塔等类型,其中木塔发展最早,主要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之后,砖、石塔相继发展起来,主要在唐、宋、辽、金几代;再后是多种塔形出现时期,用料结构有铁、铜、琉璃、珍珠、象牙等。
其次。
是塔的层数和相轮的层数。
一般而言,塔层多为奇数,即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层等,而偶数层二、四、六、八、十……却很少见。
塔的平面形状,主要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类型,其中四方形多出现于唐代或唐代之前,到了宋、元则转变为六角或八角形。
塔形这种转变,第一是增加了抗震的性能,第二十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塔的造型分类:我国古塔的立面造型,答题可分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覆钵式、花塔式、金刚宝座式、过街塔式和宝匣印经式等八种。
塔的结构:地宫、基座、塔身、塔刹。
塔的材质:土塔、木塔、石塔。
3、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4、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
(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5、以东方明珠塔为例展示绘画步骤。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
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学生互评
2、教师评讲。
(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