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形位公差中位置度的含义
公差符号 位置度解释

公差符号位置度解释
公差符号是一种用于表示工程制图中零件尺寸与形状允许偏差
的符号表示法。
它用于描述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容差范围,以确保零
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位置度是公差中的一种,用于描述零件上的特定特征相对于基
准的位置精度。
它表示了特征的中心轴线或平面与基准的偏离程度。
位置度公差通常以一个圆圈和两个数字表示,圆圈内的数字表示位
置度公差的限制值,而圆圈外的数字表示公差的参考尺寸。
位置度公差的解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基准,位置度公差的解释必须基于一个明确定义的基准。
基
准通常是一个平面、轴线或点,它用于确定特征的位置。
2. 公差值,位置度公差由两个数字表示,例如0.05。
这个数
字表示了特征允许偏离基准的最大距离。
3. 公差类型,位置度公差可以是直径位置度、半径位置度或角
度位置度。
直径位置度适用于圆形特征,半径位置度适用于圆弧特
征,而角度位置度适用于角度特征。
4. 公差区域,位置度公差的区域是一个圆圈,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公差的限制值。
如果特征的中心轴线或平面位于这个圆圈内,它被认为是符合要求的。
5. 公差解释,位置度公差的解释应该清楚地描述特征相对于基准的偏离程度。
可以使用文字说明、示意图或其他工程制图符号来解释公差。
总而言之,位置度公差是一种用于描述零件特征相对于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公差表示法。
它通过基准、公差值、公差类型、公差区域和公差解释等要素来解释特征的位置偏差。
正确理解和应用位置度公差对于确保零件的装配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形位公差字母图形代号

形位公差字母图形代号名称图形字母含义直线度u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平面度c 平面度:是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圆度e 圆度:是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情况。
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圆柱度r 圆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圆柱面外形轮廓上的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状况。
圆柱度公差:是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线轮廓度k 线轮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线的实际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
面轮廓度d 面轮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面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面的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
平行度f 平行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持平行的程度。
平行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与基准相平行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垂直度b 垂直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夹角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要素之间保持正交的程度 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相垂直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倾斜度a 倾斜度:是表示零件上两要素相对方向保持任意给定角度的正确状况 倾斜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成任意给定角度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圆跳动h 圆跳动:是表示零件上的回转表面在限定的测量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保持固定位置的状况。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地旋转一整圈时,在限定的测量范围内,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全跳动t 全跳动:是指零件绕基准轴线作连续旋转时,沿整个被测表面上的跳动量。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线轮廓度
采用线轮廓度首先 必须将其理想轮廓 线标注出来,因为 公差带形状与之有 关。 理想线轮廓到底面 位置由尺寸公差控 制,则线轮廓度公 差带将可在尺寸公 差带内上下平动及 摆动。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线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 指标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面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复合轮廓度,美国ASME新标准)
可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平 动 和 摆 动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只 能 上 下 平 动
我国GB标准尙未放入此标注形式。因可用25±0.25来等效替代上格。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平行度
平面度: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实际应用:
轴线直线度公差 0.5 0. 75 …… 1
0.5 M
图 78
公差原则
示例(用公差带图解释)
最大实体 原则M
最大实体要求(轴)
19.7 - 20
0.4
0.1 - 0.3 0 +0.1 尺寸
0.1 M
LMS = 19.7
Hale Waihona Puke MMS = 20 MMVS = MMS + t = 20 + 0.1 = 20.1
.
形位公差的定义
定义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 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标注无基准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 点、线、面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 零件加工后实际存在的要素(存在误差)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 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标注一般需有基 准
形位公差定义及各种包容原则定义

形位公差定义及各种包容原则定义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一、形位公差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标注符号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机械图纸中位置公差含义及图解(一)

机械图纸中位置公差含义及图解(一)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一般有以下几种:
1.平行度(∥)——指两平面(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误差最大允许值。
图解: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且平行于基准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2. 垂直度(⊥)——用于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平面与直线之间的垂直状态。
图解:左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两个平面之间。
3.倾斜度(∠)——用来控制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方向偏离某一角度的程度。
图解:斜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与基准线A成45°角的两个平行面之间。
4.同轴度(◎)——指轴线偏离基准线所在直线的程度。
图解:Φd圆轴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15,且与基准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内。
5.对称度()——指加工两表面的中心平面偏离基准的程度,即要求的对称中心与实际对称中心保持在同一平面内的状况。
图解:槽的中心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A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6.位置度——用于形容测量点或线与其理论所在位置的偏差,公差带即为该偏差的大小。
图义:ΦD的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0.1,且以相对于基准A、B、C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内。
未完待续。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这些形位公差你都了如指掌?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这些形位公差你都了如指掌?作为机加工老司机,你阅图无数,加工无数。
当我们说到“形位公差”,它是既理论又实际的专业知识,你对它有多了解呢?在生产中,如果我们对图纸标注的形位公差理解错误,就会使加工分析、加工结果与要求偏离,甚至带来严重后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系统了解14项形位公差。
先给大家看重点,下面这张表是国际统一化的14项形位公差符号,这非常重要哦。
01 直线度直线度,即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1:在给定平面内,公差带必须在距离为0.1mm的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
02 平面度平面度,即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理想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位于距离0.08mm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03 圆度圆度,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状况。
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必须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0.03mm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04 圆柱度圆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圆柱面外形轮廓上的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状况。
圆柱度公差是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1mm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05 线轮廓度线轮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线的实际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
06 面轮廓度面轮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面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面的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由包络一系列直径为0.02mm的球的两条包络线之间,诸球的中心理论上应位于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
07 平行度平行度,即通常所说的保持平行的程度,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形位公差中位置度的含义
在机械制造和加工领域,形位公差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用于确保零件的形状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其中,位置度是一个关键的形位公差,用于控制零件相对于基准面或基准轴的位置。
本文将详细解释机械形位公差中位置度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基准面和基准轴的位置度
基准面和基准轴是位置度的基准,用于定义零件相对于这些基准的位置。
基准面是指一个理想的平面,而基准轴是指一个理想的直线。
位置度要求是指零件的实际位置相对于基准面或基准轴的偏离程度。
对于基准面,位置度要求包括相对于基准面的形状、尺寸和倾斜角度等方面的偏差;对于基准轴,位置度要求包括相对于基准轴的形状、尺寸和方位角等方面的偏差。
2.平行于基准面和基准轴的位置度
平行于基准面和基准轴的位置度是指零件的实际位置相对于基准面或基准轴的平行偏差。
这种位置度要求通常用于控制零件在平行于基准面或基准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
平行位置度的公差带、形状和方向取决于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面或基准轴的方向和位置。
3.与基准面和基准轴成一角度位置的位置度
与基准面和基准轴成一角度位置的位置度是指零件的实际位置相对于基准面或基准轴成一定角度的偏差。
这种位置度要求通常用于控制零件在与基准面或基准轴成一定角度方向上的位置精度。
角度位置度的公差带、形状和方向取决于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面或基准轴的
方向和位置,以及所需控制的角度偏差范围。
4.其他位置度的形状和方向的要求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位置度还有其他特定的形状和方向要求。
这些要求可能包括对被测要素的轮廓形状、延伸方向、对称性等方面的控制。
这些要求通常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来确定,以确保零件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满足设计要求的位置精度。
总之,机械形位公差中的位置度是用于控制零件相对于基准面或基准轴的位置精度的关键指标。
通过合理确定位置度的要求,可以确保零件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度和符合性,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