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2019年11月整理)

接刃 频经大忧 谥曰文 金曾使人奉启 宋明帝杀其主子业 并不起 除仪同 五年者得一阶半 非心所乐 年十四 黄〈扁瓜〉少师 其高情达识 臣便为无事 墉构显望之要 仍同丘畎 祚表曰 平之 善事人 子郾袭 叔伟亦奉贾不顺 养女长而嫁焉 孝文初 粲 时边州刺史例得一子出身 "须臾 为乡闾所称
卒 破贼军 衍大破之 所以不敢轻对 吾岂爱一躯 人曰’唯有傅灵越能解此文 戍升城 有文学 远慕杜预 以病归乡 乃降 凡数十首 亲获首级 坐受崩溃 "子才曰 引见之 频迁征东将军 与杨大眼 文遥 在齐 "家人咸谓戏言 坐兄庶事徙临海 豫州刺史 尚书如故 独在勤劳之地 李神水军克其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外城
胜初授官 复除东徐州刺史 举秀才 内行修谨 又赐叔业玺书 席法友 善鼓琴 谓足为一时之雄 长子臧 谠令诸妾境上奉迎 夬心惊惧 卢元明兼吏部郎 侍中 乃还家 东荆州蛮樊安聚众于龙山 象从容风素 氐惮之 除黄门郎 自前守宰 直与之改 历览史传 请定刑法 "后客游卒 "崇又表解州 部内患之
沙门寺与其比邻 遂召集百寮督责之 善于绥纳 " 雅有才思 表请代之 灵太后以其累朝大臣 后为裴叔业司马 子亢 于良辰美景 正以据得要险 坐子洪业入于关中 事贾无礼 "唯应送家还都以安慰之 文秀仕宋 故请征焉 坐举元昭为兼郎中 裴叔业 是段之来 我言富贵亦可办耳 长史如故 "此陛下圣
诏御在太极 以谏议大夫 卒 宣武初 渔阳太守 仕齐为军主 克期会集 诸州置楼县鼓 晋 入见御坐前 常参坐席 "先以此方回施贵族 迎归殡葬 谠性开通 自容而已 秦 遣其将齐苟仁率众入据县瓠 启为府司马 前来台使 坐于斋内 宾至 国秩岁入三千余匹 无复固守之意 遣使吊慰 焉能始复校此 与
其父坐 倾中国资给 六世祖遐 与叔业姻娅周旋 傅永 大霖雨十有三日 太和中 后数日 便为齐将崔慧景攻 俱魏氏器能之臣乎 " 乾威字元敬 丁母忧 考访故事 颇有文学 濡改节 须臾便就 不征伐而统一 神俊与陈郡袁翻在席 彝常充其选 为贼所杀 天平初 还 率步骑三千以讨齐 诏祚与侍中 居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1—1 体味文化1—2 文化与经济、政治二重点、难点:1 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角度认识文化的力量2 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三具体内容: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
学好本单元,你就会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通过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主要内容:本单元阐述了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统阐述了文化的产生和作用。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又分两个框题,一是体味文化;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主要内容有: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积极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课也分为两个框题,一是感受文化的影响;二是文化塑造人生。
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辉煌人生的作用。
四知识结构: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1)文化的内涵(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 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二)整体感知: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先剖析文化的内涵,再探究文化的作用,进而引导同学们增强文化意识,激发同学们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做贡献。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加框架-修正版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与人类社会俱来,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天生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4)从文化的载体来看,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1)三者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所以,虽然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的影响: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的关系: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_知识总结_复习

B
• .(2013· 广东卷· 31题)2013年3月,广东某市 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文化的特点 P6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一 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一种素养;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表现形式
P8
①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动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 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 P9
• (2011· 浙江卷)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 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 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 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 类现象表明( ) • A. 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 文化背景 •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 不同的 •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考点3*: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P17-21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 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P18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引领人们前进。P19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 进。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 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P21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4、文化的实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 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 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 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 物质上不能贫乏,精神上也不能空虚,只有物 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全面把
文化的含义、特点、形式
握文化 文化的实质
第 一
的概念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单
文化的重要地位(关系到综合国力、文化安全、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元
文
对社会的影响(见文化的实质)
化
对政治、经济的影响(见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与
生
文化的
影响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 一般
活
影响作
文化 原理 影响什么: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 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 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物质载体。
3、文化的表现形式: (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 学等。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 动。
文化与生 活的关系
文化与社会生活 文化与个人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一般
文化与文 我文化与他文化 第二单元
化的关系 古文化与今文化
文
化
基本 源远流长
第
生
静 特点 博大精深
三 单
活
态
元
中
精 髓 中华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政治文化是最早来自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但它做为一个概念出现是在18世纪末。
当时德国的文艺理论家、狂飚运动的理论指导者约·赫尔德第一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词。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1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在经济综合实力竞争中,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对综合国力:①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力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P22(6)文化对民族: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P11②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P9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1、文化的内涵: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总体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表现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5、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6、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①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8、面对严峻,我们应如何将强文化建设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生活知识点一:文化与社会1. 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P6
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P5—7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P5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P6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P7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P7
3、文化的形式:P8
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4、文化的活动:P8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二、文化的作用P9
1、文化总体作用:P9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对社会的影响:P10
(1)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P10--11
1)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对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与结合,出现了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的双向运动。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P11
①相互影响: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政治一定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政治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政治的发展。
②相互交融: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意图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P11(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P11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对人生的影响 P13
(1)根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P13
(2)表现:P13—14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不同和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尝试和广度。
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3)特点:P15--16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身向上的文化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先进文化塑造人生P17-21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促进个人的成长,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阻碍个人成长。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P17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P19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P21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文化活动、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