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湘夫人》学案
《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一、作品概述《湘夫人》是张爱玲的小说,曾经是影响彼岸文学的经典之作,现在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峰之一。
该小说以女性为主题,刻画了一个女人的悲情和苦闷,也表现了张爱玲对大时代下女性处境所产生的关注和思考。
小说传递的是对中国社会现实和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反思。
二、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1.小说的背景2.小说的地点3.小说的情节4.小说的人物5.小说的主题三、课堂教学1.引言了解张爱玲在当时的文学界的地位,分析她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小说的价值;简单介绍小说的背景和地点,让学生对小说的情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情节解析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小说动人的核心之一,因此情节的解析是了解小说内涵的重要渠道之一。
具体方法为先梳理小说的大致情节,然后找出小说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
3.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最重要的元素,因此学生需掌握小说中关键人物的特征、性格、形象等方面,从而了解小说所表现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深度,以及张爱玲对女性处境的关注。
同时,还可以探讨张爱玲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创新点,让学生体会其独特的文学技法。
4.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是学生掌握小说内涵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讨小说表现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深度,分析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说明小说中的哪些主题和华人文学理论存在关联等。
4.思考拓展除了课上的内容外,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研讨,探讨小说中的重要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比如,探讨小说中的婚姻观念,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有哪些,以及如何才能走出传统婚姻观念的限制等。
五、结语通过本次学习,学生需要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了解小说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变迁,深刻反思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辽宁省抚顺县高中高二语文《湘夫人》学案 人教版

3、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从内容入手研究手法:融情入景,因情造景,香草美人的象征,浪漫主义手法)
4、诗人是以幽怨哀婉的情感来讲述这个故事的,那么,诗人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情感讲述这个苦恋故事?(启发学生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来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
5、诗歌特色
语言特色:
1.大量运用楚辞“兮”式结构
2.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与《诗经》四言比较]
艺术特色:
1、融情入景、因情造景
2、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和优美丰富的想象!
试比较李白《越中览古》、《苏台览古》两首诗在主旨、写法上的不同。(原诗见选修教材19页)
本节内容
教师提问
教师导入
纠正字音
教师提问
课题
湘夫人
课型
新授课
教者
郎春燕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
2、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及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诗歌情与景的分析,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诗歌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
教师点拨
教师点拨
评价
补充
教师点拨
教师提问
教师总结
学生回答
学生入境
学生朗读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并
作答
总结
学生
照的《一剪梅》
板书设计
湘夫人
屈原
情景交融(融情入景、因情造景)
〉歌颂爱情,追求理想
浪漫主义手法(丰富的想象)
湘夫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_1

湘夫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教学目标1、把握作品人物形象2、分析诗歌主旨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主旨教学过程一、导入,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路漫漫其修远兮,。
让同学说出上下句,老师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答案。
从这几句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屈原,一个坚持真理,不遗余力去追求和探究的屈原,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称赞,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今日就让我们走近屈原,品读《湘夫人》。
二、诵读课文1、老师配乐朗诵2、同学自由诵读三、梳理情节约会相约不见赴会只见流水想象美妙生活安静期盼等待四、重点赏析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问题设计1、湘君是个什么样的人?2、湘君为什么要给湘夫人建筑一座这样的宫室?五、介绍屈原出身贵族,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
对内乐观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见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消失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写作此文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境况困难,心情悲伤,但仍旧时时挂念国事,执著抱负,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
补充材料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屈原贾生列传》六、主旨探讨1、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
2、屈原身世悲剧的抒情诗。
3、社会人生中,一切执著追求而始终虚幻难得的种种现实境况。
七、课后作业阅读屈原的作品《湘君》《橘颂》等附板书设计湘君湘夫人屈原君王人抱负侯凌燕[湘夫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湘夫人教案 (优选8篇)-其他范文

湘夫人教案(优选8篇)-其他范文【导语】湘夫人教案(优选8篇) 由好范文网会员“赤那W”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篇1:湘夫人教案篇2:湘夫人教案篇3:湘夫人教案篇4:湘夫人教案篇5:湘夫人教案篇6:湘夫人教案篇7:湘夫人教案篇8:湘夫人教案【正文】篇1:湘夫人教案【教学目标】1、经过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品味湘君对感情不懈的追求精神,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2、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3、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境变化。
2、学习屈原执着于梦想、忠贞、爱国的品格。
教学难点掌握《湘夫人》中体现出的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让我们一齐来学习。
二、背景介绍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我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之后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
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此刻的斑竹。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是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
屈原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杯具故事传说,而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进行了再创造,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在《湘君》《湘夫人》中,仅有一个瞬间的情节——一个约会的片段,别的都是丰富的内心活动。
屈原截取这个杯具故事的一个片段,凭着精神的流动而创作了这两首优美的诗篇。
湘夫人教案(8篇)精选范文

湘夫人教案(8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湘夫人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本事以朗读背诵的方式,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文言语感并积累文言知识, 体会楚辞体的节奏;欣赏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理解诗歌哀怨坚贞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能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 多角度探究诗歌主旨, 从而体味诗歌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生发对楚辞体这种传统文学样式的喜爱之情, 从而更深切地领悟屈原对自我人生梦想上下求索的追求精神。
教学重点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 多角度探究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湘水之神――导入解题1、导入: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 名叫斑竹, 大家明白它的来历吗?传说湘君(古帝舜), 他南巡时死于苍梧, 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 因丧夫而落下的悲痛泪水落在竹子上, 使竹竿结满了斑点, 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新诗体。
因《离骚》是楚辞中最伟大的作品, 所以楚辞也称为骚体。
特点是:①篇幅较长;②句式参差灵活;③多兮字。
西汉末年, 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的作品共十_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 对内进取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可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 屈原之后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_大处到细节各种香草精心地装饰。
香草:纯洁完美的事物的象征。
《离骚》中抒情主人公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湘夫人》学案

眉县槐芽中学高二语文学案湘夫人编写:朱恒信审核人:第十二周第一课时编写时间:2010年11月18日班组:___姓名:___组评:师评___【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思想、气节品格及《楚辞》相关知识。
2. 疏通诗意,掌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3.反复诵读,梳理结构,把握文意。
【自主学习】1.作者生平及《楚辞》。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 ----- ,字---- ,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
对内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政治。
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被谗,遭放逐。
楚襄王时再遭谗毁,迁于江南多年,后见楚国政治腐败,无力挽救,怀着深沉的忧愤,自沉于汨罗江。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楚辞体的特点:(1)是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的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
(2)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
灵活多变。
(3)多用语气词兮,自有舒缓,摇曳多姿。
(4)篇幅加大加长,便于抒情,宜于描写,宜于咏叹宜于表现深曲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广阔的生活内容。
(5)想象奇妙,比喻生动,描摹细腻,形象鲜明,感情深厚,语言瑰丽。
(6)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为主转入诗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的开始。
有关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生补充:2相关故事: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
湘君就是传说中尧、舜、禹中的舜。
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死在苍梧,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二人抱头痛哭起来,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血泪来,。
最后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
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3给下列字词注音。
湘夫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湘夫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王丹【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的主旨。
3.理解文中比兴手法的应用一、导入新课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所创造出来的楚辞体对后人的影响巨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湘夫人》,来体会屈原的文学风格。
二、作者简介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美政”就是屈原理想中的完美政治,它包括诗人的一切政治主张,如振兴楚国、统一天下,以民为本、施行德政,斥逐奸佞、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依法治国等等,它是屈原毕生的追求,也是诗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
3、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相关知识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湘夫人》学案设计(含答案)

《湘夫人》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主旨;探讨环境描写的作用,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背诵;鉴赏比兴手法的作用内涵。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归纳《湘夫人》中的抒情方法;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把握诗歌主旨。
3.情感与态度:体会并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二、导读1、了解作者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
对内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政治。
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被谗,遭放逐。
楚襄王时再遭谗毁,迁于江南多年,后见楚国政治腐败,无力挽救,怀着深沉的忧愤,自沉于汨罗江。
1953年,屈原与波兰的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哥白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弗朗索瓦·拉伯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一起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楚辞体的特点:(1)是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的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
(2)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
灵活多变。
(3)多用语气词兮,自有舒缓,摇曳多姿。
(4)篇幅加大加长,便于抒情,宜于描写,宜于咏叹宜于表现深曲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广阔的生活内容。
(5)想象奇妙,比喻生动,描摹细腻,形象鲜明,感情深厚,语言瑰丽。
(6)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为主转入诗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的开始。
(7)《离骚》为其代表作。
(8) “楚辞”的地位:《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2、解题:《湘夫人》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
开头几句是秋水的绝唱,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夫人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北渚.(zhǔ)袅袅.(niǎo)眇眇.(miǎo)B.沅.水(ruán) 薜荔..(bì lì) 澧.水(lǐ)C.潺湲..(chán yuán) 云汀.(tīnɡ) 九嶷.山(yí)D.水裔.(yì) 屋椽.(chuán) 馨.香(xīn)解析:B.沅yuán。
答案: B2.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白荒忽芳椒庑门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C.容与遗赠衣袂辛夷D.哀宛迂缓偕逝润饰解析: A.—;B.嘉—佳;D.宛—婉。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
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创新。
B.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雾里看花....了。
C.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
D.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
..捞针解析:A.“空前绝后”是前后都没有,不合语境。
C.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
与文意不符。
D.海底捞针:形容事情非常困难。
应为“海底捞月”。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
C.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解析:B.“创造的”应改为“创造了”;C.应为“提升熊猫对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接受能力”;D.有歧义,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还是“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语意表达模糊。
答案: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5.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以清秋的景色构成一个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有力地渲染了湘君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的心理。
6.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有力地烘托和反映了充溢于湘君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又为下文写众神把恋人接走时湘君又重新陷入相思之苦作了铺垫。
7.这首诗歌表达的主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
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涉江□ 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淹.回水而凝滞淹:停留B.吾方.高驰而不顾方:刚刚C.乘.鄂(è)渚(zhǔ)而反顾兮乘:登,指登岸D.云霏霏..其承宇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解析:B.方:正在。
答案: B9.诗人细致地描写他的奇特服饰“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衬托出其高洁的品质。
10.“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写诗人因地点生疏迷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出他对前途渺茫,感到惶惑苦闷的心理。
11.最后一段,是全诗的总结,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对比和比喻,痛斥了楚国朝政的混乱和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诗人不可遏抑的悲愤之情。
【参考译文】我从小就爱好这奇特的服饰,年纪老了这种爱好仍然没有衰减。
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之冠。
披挂着夜晚发光的明珠,佩带着珍贵的美玉。
社会混浊没有人了解我,我却正在大步驰骋义无反顾。
用青龙驾车,两边配上白龙,我同重华一道去游玉树的园圃。
登上昆仑山吃那玉树的花,我要跟天地一样长寿,跟日月一样光华。
我为楚国没有人了解我而悲伤,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江。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在秋冬余下的寒风中叹息惆怅。
让我的马走上山冈,让我的车来到方林停放。
我乘着篷窗船上溯沅水,船夫们一齐摇桨击水前行。
船慢腾腾地不肯向前,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进。
清晨从枉渚出发,晚上歇宿在辰阳。
只要我心地正直,放逐在僻远的地方又有何妨?进入溆浦我又迟疑不决,迷失方向不知该往哪里去。
深邃的树林幽远昏暗,这可是猿猴的住处。
山岭高峻遮住了太阳,山下阴暗不明而且多雨。
霰雪纷纷扬扬地无边无际,浓云密布,好像连接着屋宇。
可怜我一生毫无乐趣,寂寞孤独地居住在山里。
我不能改变心意去附和世俗,当然会忧愁痛苦终身不得意。
接舆装疯剃去头发,桑扈走路时赤身露体。
忠诚的人不一定被任用,贤能的人不一定得到职位。
伍子胥遭到灾殃,比干被剁成肉泥。
整个前代都是这样,我对现在的人又何必埋怨责备?我将遵守正道而毫不犹豫,本来会终身一再陷入黑暗的境地。
高尚的鸾鸟和凤凰,一天天地离得更远;渺小的燕雀和乌鹊,把巢筑在殿堂和庭院。
芳香的露申和辛夷,死在草木丛杂的深林;腥的臊的一齐用上,芳香的不能靠近。
阴和阳颠倒了位置,我生活的时代不合适。
怀抱着忠信却这样失意惆怅,我将要飘然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