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懒汉借米
适合哄男孩子的睡前故事

适合哄男孩子的睡前故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异地恋故事、睡前故事、暖心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故事、幼儿故事、鬼故事、文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ong-distance love stories, bedtime stories, heartwarming stories, fairy tales, fables, children's stories,children's stories, ghost stories, copywriting,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please pay attention!适合哄男孩子的睡前故事本文适合哄男孩子的睡前故事由本店铺提供,如果你想看更多关于适合哄男孩子的睡前故事适合哄男孩子的睡前故事的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本店铺。
民间故事:懒汉种庄稼

民间故事:懒汉种庄稼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一点儿不假,要想有收获,那么自己必须付出劳动,偷懒耍滑混日子,最终会让日子混了你。
大家好,今天分享的故事是:庄稼收成不好,懒汉不明所以,还以为是麦种的问题。
古时候,有个懒惰的庄稼汉,没有别的本事,整天想的是吃喝玩乐,家中的光景过得是谁都不如。
妻子为他生了个儿子,不久就离开了他,原因就是因为他懒惰,不负责任,她再也受不了这穷苦的日子了。
妻子走后,这懒汉一个人辛苦地将儿子拉扯大,因为家里没有别的收入,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再加上地里的庄稼不会管理,既不浇水,也不施肥,更别说拔草了,有时候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他也不管。
所以,每次收麦子的时候,他家总比别人家少收一半。
眼看着儿子长成了大小伙子,这父亲也急了,照这样下去,不光娶不上媳妇,地里的这点收成连他们两个人都养活不了,于是他决定要好好经营地里的庄稼。
但是,懒汉父亲并没有真正找到收成不好的原因,他不找自己的原因,总以为是麦种出了问题。
懒汉有个兄弟非常勤劳,家里光景过得十分不错,是村儿里的产粮大户,人家能吃下苦,天天钻在庄稼地里,缺水了浇水,有虫子了施肥,所以每年都能打下很多粮食。
这一天,父亲对儿子说:“儿子,你用咱家的麦种去你叔叔家换点他的麦种,咱们今年种点好麦种,明年也来个大丰收!”儿子听了,点头称是,立即把自家的麦种装了一袋子,扛起来就向叔叔家走去。
这一袋子麦种看起来不起眼,可是扛起来是真沉。
儿子刚走到村口就累得走不动了,于是就在一棵大树底下休息,他把这口袋当作枕头躺了下来,微风吹过,儿子不知不觉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都快黑了,这么晚了再去叔叔家肯定不合适,况且这沉重的麦种被自己扛过去,然后再扛回来确实太吃力了。
儿子怕麻烦,心想算了,不换了,直接扛起口袋就回家了。
其实,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已经想好了应付父亲的办法:就说这麦种是换回来的,反正看着都一样,父亲也分辨不出来哪个是自己家的哪个是叔叔家的。
懒人有懒法儿故事

懒人有懒法儿故事与其说是懒人有懒法儿,不如说是智者有智法儿。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懒人有懒法儿故事,感谢您的阅读!阿智年轻的时候在工厂做技术工作,与老高一个办公室。
因为离家都远,他们若回家吃午饭时间上来不及,于是就在单位将就一顿,有时吃食堂、有时自己带饭菜。
老高是*南人,爱吃米饭,所以他几乎每天都蒸米饭。
那年中秋时节,阿智带饭时还带了两个粽子,自己一个、送给老高一个。
老高吃着阿智给的粽子,一个劲儿地称赞好吃。
阿智告诉他:“这是我妈妈按照我们老家的习惯包的,比市面上卖的那些好吃。
”等到吃完了饭,老高对阿智说:“粽子叶别扔,我有用。
”说着,便将所有的粽子叶捧在饭盒里,拿去清洗。
阿智觉得奇怪:老高说过不会包粽子,他要粽子叶干什么呢?老高似乎看出了阿智的疑惑,就笑着对他说:“现在还是秘密,等到我实践了以后,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中午,老高照例还是蒸了一饭盒米饭,不过他端着饭盒进屋时,阿智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是粽子的味道!“你也包了粽子?”阿智好奇地问了一句。
“你看看,这是粽叶饭。
”说着,老高打开了饭盒盖儿,立时一股粽子香扑鼻而来。
阿智看见饭盒里的米饭上盖着一层粽子叶,原来老高是这么利用粽子叶的。
“这个办法简单,但是原理却与包粽子相似:包粽子是将米、豆、大枣封闭在粽子叶里;我这个粽叶饭是将粽子叶和米、豆、大枣封闭在饭盒里。
两者都有粽子香味,我不会包粽子,这样做叫懒人有懒法儿。
”老高解释道。
“与其说是懒人有懒法儿,不如说是智者有智法儿。
”阿智心里想,同时他又想起了不知是那位哲人的一句名言:世界科技的进步,大多都是被“懒人”推动的。
此言颇有道理。
穷人向富人借米的故事

穷人向富人借米的故事从前有一位穷人,他每天都很辛苦地工作来维持生计。
但是,由于天气不好或其他一些原因,他的收入往往无法满足他的需求。
这位穷人经常为了生活费用而担忧,他感到非常无助和困惑。
一天,这位穷人听说在附近有一位非常富有的人。
这个富人在整个村子里都很出名,他拥有大量的土地,房屋,牲畜和其他财产。
这位穷人想到了一个主意,在心里决定去询问这位富人能否借些米来支撑自己的家庭。
于是,这位穷人开始跋山涉水地走去向那位富人借米。
他的路费已经用尽了,所以他只能徒步前往。
他要穿越一些森林和河流,但是,他认为这是值得的,只要他能借到米。
终于,他来到了那位富人的大门前。
他站在那里,感到非常紧张和害怕。
他不知道如何开口询问这位富人是否愿意借给他米。
但是,他没有放弃,他勇敢地走进了富人的门口。
当他看到这位富人时,他感到很惊讶。
富人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他看到这位穷人来访,他非常礼貌地对他微笑,询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这位穷人告诉富人他的苦衷,说他无法支付所有的开支,请求富人能够借给他一些米。
这位富人听到这个请求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位穷人的请求。
他立刻指示他的仆人为这位穷人准备了一袋子米。
这位穷人感到非常感激和感动,他感谢富人的慷慨和仁慈,他感到自己已经找到了希望和信心。
这位穷人将米背回了家,他用这些米维持了他的家庭生计。
他每天祈祷着上帝能够保佑这位富人,这个慷慨的人让他看到了对穷人的关爱和同情,他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人。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真理。
我们应该关心并照顾我们的邻居和困难的人。
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我们处于困境中,我们会希望别人帮助我们。
无论我们是富人还是穷人,我们都应该尽自己所能去支持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样,我们才可以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公正和更合理的社会。
励志小故事大道理——还米

励志小故事大道理——还米
小时候因为家离集市上远,家里又没有车去买东西,所以我们村里的人都习惯提前买好几个星期的生活日用品,一些东西要用的时候都习惯向左邻右里互借。
我们互借的东西有很多,但让我最难忘的就是互借大米了。
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大米是我们南方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还记得小时候不爱吃饭老吃菜,妈妈老是说不吃米饭怎么能饱呢,所以大米也是我家餐桌上的必备食粮。
忘记买米的时候我就会向邻居借,每次我都拿着一个大盘装满,下次还的时候就知道还多少,不用每次都称称有多少,但很奇怪妈妈每次还米的时候都会让我拿多一个小盘装多一点还给隔壁李大娘,所以每次李大娘看到我来借米都会非常热情,恨不得把自己的米都让我拿回家一样。
我问妈妈为什么每次都还这么多,那岂不是很亏,只见妈妈意味深长一笑的说道:“妈妈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享受别人给予的好处也必须付出代价的,你每次拿多一些米还给李大娘的时候,李大娘是不是很开心,当别人意识到借你东西是一件有好处的事,下次再借别人是不是就乐见其成。
”,我觉得妈妈这个道理以后无论交朋友还是工作都可以应用到。
我也曾把这个故事分享给身边的人,并帮助他找到了工作。
毕业季的时候一个师兄想去宝马4s店当销售,但别人都要有经验的人,而且毕业生刚出来工作,都是心猿意马的,师兄自然就落了空。
听了师兄的经历,我把还米这个故事告诉他,并建议他跟那家4s店说可以不要工资,在那里帮忙,如果你实习老板还要发工资教你学东西,学成之后可能还留不了多久就走了,这种亏本生意当然不肯干,如果你无偿工作,有了出色的表现,老板肯定会留你下来当员工。
后来师兄也如意进了4s店当销售,他用心工作,谦虚好学,得到了上级的一致认同,老板也开高价留他下来继续工作。
穷人向富人借米的故事

穷人向富人借米的故事引言在社会中,贫富差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天都面临着温饱问题,而另一些人却过着奢华富裕的生活。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许多善良的富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穷人。
下面就让我们来聆听一个关于穷人向富人借米的故事。
故事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
村庄里住着两个家庭,一个是贫穷的李家,另一个是富裕的王家。
由于各种原因,李家陷入了经济困境中,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维持生计。
李家的困境李家原本靠种地为生,但由于连年干旱和病虫害等问题,他们今年收成很少。
此外,父亲去年生了一场大病,花费了所有积蓄。
现在全家只剩下一袋米粮,并且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富裕的王家相比之下,王家是村庄里的富人。
他们拥有大片农田和牲畜,每年都能收获丰富的粮食。
这使得他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李家向王家借米面对困境,李家决定向王家借米度过难关。
于是,李父亲和儿子一起去找王父亲商量借米的事宜。
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但为了全家能够度过难关,他们还是鼓起勇气敲开了王家的门。
借米之约在王家门前,李父亲向王父亲诉说了自己的困境,并请求借一些米粮以度过难关。
听到这个请求,王父亲心生同情,并立即答应帮助他们。
他告诉李父亲:“你们就先拿走一些我们的米粮吧,等你们渡过难关后再归还给我们就可以了。
”李家获救得到了富人的帮助,李家获得了暂时解困之道。
他们将从富人那里借来的米粮带回家,全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激。
李家的努力李家并没有只停留在借米上,他们也在寻求自己的出路。
他们开始积极寻找工作机会,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习农业知识,提高种植技术,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土地。
李家归还债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家终于摆脱了困境,实现了自给自足。
在他们经济状况好转后不久,李父亲主动去找王父亲归还所借的米粮。
王父亲欣然接受了这份心意,并表示对李家能够走出困境感到非常高兴。
李家与王家的友谊通过这次借米之事,李家和王家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懒人的哲学_成长故事

懒人的哲学我从小懒,事懒得多做,话懒得多说,人送绰号二懒。
就说那年五岁吧,我们十几个小朋友从家里扛出扫帚来扑蜻蜓。
小朋友们都追着蜻蜓跑,我却站着不动。
小朋友们跑得满头大汗,一个蜻蜓也扑不住。
我懒得跑,以逸待劳,却屡屡得手。
后来,小朋友都扔掉了自己的扫帚,向我要蜻蜓玩。
围着我,我嫌吵吵嚷嚷,把蜻蜓吓跑了,就说:“排队。
”他们乖乖地排着队,一会儿就一人分给他们一只,他们都说我是神人。
我也懒得争辩,什么神人,只不过我发现蜻蜓比人跑得快,我懒得做追蜻蜓那样的无用功罢了。
在上初中的冬天,我们那地方穷得没有暖气。
教室里安上个土炉子,因学校买不起好煤,那劣质煤让炉子半死不活的,屋里感不到暖,倒呛得教室里咳嗽声不断。
学校干脆把炉子停了。
同学们写字把手都冻僵了,许多同学的手冻成了鼓蛤蟆,红红的。
我的手却冻不着,因为我的手揣在棉袄袖子里。
同学们在纸上做数学练习题,教室里发出一片蚕吃桑叶的沙沙声。
我不写,只是看,把解题的过程在脑子里放放电影。
看题节省了写的时间,因此速度快。
别人只做了三五道,而我已看完了二十多道。
别人做一遍,我已反复在脑中做了七八遍。
还有富余时间,就把那些公式、定理再反复琢磨,烂熟于心。
只有遇到很难的题,才偶尔在本子上写上个公式,画上道线条。
别人的本子都用了好几本了,而我只用了几页。
我的懒惰早惹怒了数学老师,他很不友好地大叫着:“杨二懒,你真是名不虚传啊!上课这么舒坦,干脆叫你爹再弄张床来,你躺着上课吧。
”教室里发出同学们的哂笑声。
数学老师马上就让同学在黑板上做题,把最难的让我做,等我出丑,他惩罚我就“名正言顺”了。
我一次次躲过了老师的惩罚,因为我每次都做对了,且速度快得很。
我做完了,其他几个同学还刚在黑板上开了个头。
老师刚开始时怀疑我偷偷把答案背下来了,后来他就印了些课外书上的题发给我们做,还是难不住我。
老师的脸终于阴转晴了,他对着全班同学大呼:“杨二懒的&lsquo:懒汉学法&rsquo:真是不可思议。
懒汉学道(幽默故事)

懒汉学道(幽默故事)从前,有个懒汉,好吃懒做,总想着拜个师傅,学套想要啥有啥的本领。
有一天,他让老婆给烙了些干粮,出门拜师去了。
他走了好几天,经过不少地方,干粮也吃完了,还没拜下个师傅。
正要往回走的时候,碰见一个身穿道服、手持利剑的阴阳先生,正给一家人捉鬼。
懒汉一看,心想:这人的道术高明,何不拜他为师呢?等了一会,见阴阳先生捉完了鬼,他就上前向明阳先生施礼道:“师傅,徒儿这里有礼了。
”阴阳先生一看,连忙扶起说:“你我并不认识,为何与我师徒相称?”懒汉说:“我见您道术高明,想向您学点道术,所以才称您师傅,不知您肯不肯收我这个徒弟?”谁知这个阴阳先生也是个懒汉,他以骗人为生,正想找个给他背锣鼓家伙的人,他找了很多人,可谁都不愿意跟上他去骗人,没想到今天有人找上门来。
阴阳对懒汉说:“我正想引个徒弟,只怕你吃不下这个苦。
”懒汉说:“只要师傅肯教我道术,我什么苦都能吃得下。
”阴阳说:“好,我收下你了。
”懒汉一听,连忙跪下磕头,拜阴阳先生为师了。
阴阳先生说:“娃娃,念起你心诚,我收了你。
可这道大无边,放之则盖天地,收之则藏于眉心。
你要想学,先给我背三年家当。
”懒汉一心想学道术,也就答应下来了。
从此,懒汉就跟上师傅,除了背家当,慢慢也学点念经、祭神的本领。
苦熬了三年,懒汉就让师傅给他传道。
师傅问他想学什么道术,徒弟说:“不知师傅有何道术?”师傅说:“道术多得很,想学啥给你教啥。
”徒弟想了半天说:“我想学个隐身道。
”师傅说:“学此道,一要心诚,二要志坚,三是不可心生邪念。
不然,道术就不灵验,还要生出祸来。
”懒汉说:“我一定照师傅说的去办。
”师傅说:“我先教给你个护身咒,念会此咒,就有四大金刚护你,别人就看不见你了。
”说完师傅就教徒弟念起来:“出门请,出门请,出门请动二神灵,金童玉女先引路,四大金刚护我身。
护我身,保我身,护得我四面八方不露风,保得我来去无踪影。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懒汉学了护身法很高兴,但又心生一念,就问师傅;“听说狗能逼邪,如果狗看见了咬我咋办?”师傅说:“自有逼狗法教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理故事:懒汉借米
村里有个懒汉,父母活着时,他有所依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父母去世后,他还是那么懒,人家种地他睡觉,人家地里长粮食,他家的地里长野草。
一年到头,他没打下一粒粮食,没吃的,只好跑到邻居家哀求道:大叔,
行行好借我点米吧!我快要饿死了。
邻居为难的说:真不巧,陈米吃光了,新下了的稻子还没打成米,你要借,我只能借给你稻子。
懒汉说:无妨,无妨,我自己去打米。
邻居还是摇头说:不好,不好!你看我家的稻子堆了这么多,我那有时间
借给你稻子呀?我还要去打米。
懒汉愁眉苦脸,揉了揉饿扁了的肚子说:大叔,我帮你拿稻子去打米,这
样你总有时间借给我稻子了吧?
邻居这才勉强的点点头说:嗯!既然你坚持,那你就去吧子!
懒汉急急忙忙的去了,因为他肚子饿,要尽快得到粮食,不得不拼命的干活。
一点也没平时懒洋洋的样子,
很快他打完了全部的稻子,指着一袋大米说:这袋大米归你了。
懒汉很惊讶。
邻居笑着说:付出劳动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这是你应得的。
懒汉这才恍然大悟,从此不在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