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语文限时训练10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五套(含答案)(3)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五套(含答案)(3)推荐文章2017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附答案解析热度:语文课文陈情表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热度:高考语文补写句子训练及参考答案热度: 2017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题热度: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型训练真题和答案分析热度:高三语文限时训练(三)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螳臂当车/安步当车数落/数量哽咽/狼吞虎咽嬗变/檀香B.方兴未艾/自怨自艾埋怨/埋伏露脸/原形毕露分红/女红C.栉风沐雨/炙手可热炮制/炮烙朔风/横槊赋诗压轴/诅咒D.杯盘狼藉/含蓄蕴藉创痕/重创殷红/殷实人家干劲/劲旅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湮没无闻两全齐美宽宏大量雕梁画栋B.理屈词穷共商国是起承转合责无旁贷C.唇枪舌箭天网恢恢姗姗来迟出其不意D.声名雀起蓦然回首寥若晨星烦躁不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古代学者虽然有人论及七言诗与楚辞的关系,但都是零散、片断的只言片语,而且各家对七言诗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B.北大荒是一片豪迈的土地,三代北大荒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化严寒为春雨,变苍凉的北大荒为辉煌的北大仓。
C.巴西当代作家通过《安塔列斯事件》一书向中国读者贪绍了许多异国风情,孩子们也对这些海外奇谈表现出浓厚兴趣。
D.相关部门表示,2011年央视春晚的舞台对所有艺术家等量齐观,凡有意愿者均可递交申请和作品,审查合格即可参加彩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察中国国情可以预见,中国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太可能全盘引进西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生、务实渐进,逐步实现制度的进步和升级。
B.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不断发出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警告-2009年全球饥民人数已突破近10亿。
C.微软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创新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更重视用户的应用体验,凭借专业精深的技术帮助用户加速采用以及有效使用微软的产品。
【金品 小题小做】卷01:家国情怀(小题素养卷)(解析版) 高考语文冲刺小题限时训练(全国通用)

卷01:家国情怀(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博物馆拥有①的优势。
随着近年来《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的热播,我们不仅从中欣赏到震撼心灵的传统之美,还逐渐带火了博物馆及其“周边”。
博物馆文创担负着②的历史使命,既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也是文化创新的先锋。
如何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文创发展?需要③。
曾经,考古、博物馆为专业人士所关注,如今“破圈”成为大众的焦点,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近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能力提升,“有没有”的物质渴望升级为“好不好”的品质追求。
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社会结构变化,新消费结构塑造新消费群体,进而带来市场新机遇,催生新品类,丰富的品类竞争把我们带入品牌时代。
那么,品牌的“唯一性”从哪里来?博物馆展示考古发现、文明成果,见证传统发展的足迹,是宝贵的文化基因库,也是品牌“唯一性”的重要来源。
传统是一条活着的文化河流,既有包孕一切的母性,又有随时重返实践的精神。
任何文化创新,都起于“创旧”,都是基因的再生。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1.示例:①得天独厚②承前启后③深思熟虑(每空1分,若有其他答案,与上下文语意衔接连贯亦可)2.文中“基因”一词运用很有特色,请结合语境作简要分析。
(5分)2.“基因”本指生命体的遗传物质,它储存着生命的密码,决定着生命的基本特征。
(2分)在文中是用这个词的比喻义,喻指各种博物馆宝藏,它们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是文化传承的源头,也是文化创新的起点。
(3分)(合理即可给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3.示例:近年来,《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的热播,不仅让我们从中欣赏到震撼心灵的传统之美,还逐渐带火了博物馆及其“周边”。
(3分。
若有其他修改,合理亦可给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备战2020年新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北京)试卷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北京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
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
“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创新表达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汇聚各方力量。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
高三语文限时规范训练:训练10 Word版含解析.doc

训练10语基+语用+实用类(时间:45分钟赋分:45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芈月传》是孙俪继《甄嬛传》后与金牌导演郑晓龙合作的第二部作品,一经播出便石破天惊....,引爆荧屏。
②夕阳,在中国诗歌中大多是象征“没落”的意象,龚自珍也以此象征江河日下....的国势,如“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③今年以来,杭州市民纷纷走进“未来科技城”,想要通过耳濡目染....,来切身体验未来之城的今天和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④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又可悲的境地。
⑤“我想让你们报道一位好医生,她对病人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近日市民王女士致电本报传媒热线,想要感谢一位负责任的好医生。
⑥生活习惯与人体健康如影随形....。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外,久坐和睡眠过少或过多也将增加患病及早亡风险。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解析:选B。
①“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
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③“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不合语境。
⑥“如影随形”,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
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使用对象错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陶寺遗址博物馆项目的建设是临汾市发展文物旅游的重头戏,各相关部门能否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影响着该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展。
B.清晨,火车站候车室大门刚一打开,一身戎装的民警们在例行检查各种设备后便和安检职工、车站验票员、候车大厅工作人员一起守在了进站口。
C.身着橙色工作服的辛勤扫雪的环卫工人与挺拔的雪松拍照合影的市民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棉衣厚实,但长时间户外作业,多厚的衣服都会被冻透。
河北邯郸馆陶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限时训练10(含答案)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十时间40分满分80一、基础知识(50分,每小题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玷.辱(diàn) 庇.祐(bì)彤.云(tónɡ) 怏.怏不乐(yànɡ)B.憎.恶(zēnɡ) 讥诮.(qiào) 隽.永(juàn) 饮鸩.止渴(zhèn)C.胆怯.(qiè) 怂.恿(cǒnɡ) 央浼.(měi) 吹毛求疵.(cī)D.泅.水(qiú) 悖.时(bèi) 仓廒.(áo) 未雨绸缪.(m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伏侍喝采交头接耳B.庇佑撮合恶梦哀声叹气C.严峻虔诚委屈成帮搭伙D.绊倒分辩报歉不假思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不知..是由于长期工作形成了习惯,我急切地要把这所..是学生的热情感染了我,或者学校的情况报道出去。
B.刘勰的《文心雕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既然..是经典著作,都.不适宜选作中学语文教材。
C.愤激而.不刻露,深切而.不艰涩,出经入史而.无“掉书袋”之嫌,张中行先生的晚年之文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D.艺术的价值必需..实现在人与人的对话过程中——虽然这种对话,未必总需要用有声语言或文字来进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田蒙为《倔强的萝卜》的上演作了大量宣传,他携主演黄渤、黄奕、黄小蕾等在首映式上坐而论道....,引起各大传媒的关注。
B.近年来,很多汉语工具书有从俗从误的倾向,使很多字音字形所谓的“规范”很不规范,让语文教师讲解起来非常困难,至当不易....。
C.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D.在这一次的学生会文体部负责人的竞选活动中,他又是唱,又是跳,已经脱颖而出....,但终因其他竞争对手水平更高而败下阵来。
高考语文短平快限时训练详解

2011届高三语文“短、平、快”限时训练答案第一套1.(3分)A,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不能形容退休的老人。
2.(3分)A(B搭配不当,“解决困境”改为“摆脱困境”。
c语序不当,将“历届”调到“是”之后。
D成分赘余,删去“的进行”。
)3.(3分)④①③②4.(5分)从来;但是;都;只要;一定。
5.(6分)示例:①一粥一饭需珍惜②一帘风雨王维画6.(6分)自然物象有衰草、寒云、暮雪。
(3分)荒凉、寒冷、白雪茫茫。
(3分)7.(5分)社会动乱,百姓漂泊不定,饱经苦难。
(2分)为不幸身世而伤感,为“识君迟”而深感遗憾,为别离而痛苦难受。
(3分)卢纶诗鉴赏: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一个“悲”字贯串全诗。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着笔,时令当在严冬。
郊外衰败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清的景象。
在这样的气氛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得直、露,但由于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到提挈全诗的作用。
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
“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
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
这一笔是情藏景中。
“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冷峻和重压之感,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染作用。
友人终于远行了,此时留在旷野里的只有诗人自己,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偏偏这时,天又下起了雪,荒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
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意脉流畅,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第二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
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五套(含答案)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五套(含答案)考试是检测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多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语文限时训练(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刹那(shà) 倥偬(zǒng) 拗不过(niù) 翠堤春晓(dī)B.戏谑(xuè) 沏茶(qī) 闹别扭(biè) 蓦然回首(mò)C.噱头(xué) 谮言(jiàn) 揪辫子(jiū) 文以载道(zài)D.滂沱(pāng) 浸渍(zé) 压轴戏(zhòu) 折冲樽俎(zǔ)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这种善恶杂揉、明暗交织的人性,都具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莎士比亚希望从泥淖中拔擢卓越的品性来标明通往至善之途。
B.摩罗早年认同的是知识群体,渴望被知识分子接纳,后来发现知识人是如此丑陋,转而崇拜尼采式的个人主义,但又害怕孤独,忍受不住精神的寂寞,于是去归依基督。
C.龙应台的作品具有柔韧的硬度、感动的力量和思考的锋芒,她在完成自己梦想的同时,持续关切着弱小者的梦想,其文字不动声色地传扬着普遍性的价值观。
D.似乎是毫无征兆,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财经图书突然风靡大江南北: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撕杀格斗,被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汇率大战,正加剧着各国政治经济的分化与组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期待已久的《华尔街2:金钱永无眠》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被电影的史诗般的气质所征服,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B.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着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C.中国制造业的冲击使美国失业率大幅提高,甚至导致美国经济的萧条,对这种祸起萧墙的现象,美国朝野众口一词,将解除困境的希望寄托在逼迫人民币升值上。
2023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2023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高考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各个维度,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备考策略务必精准高三备考的不同阶段,目标和任务各不相同,就像打仗一样,攻克不同的山头有不同的打法,只有抓住要领,才能打赢主动仗。
一是细化“作战地图”。
从现在到一模考试前,主要任务是过课本、串教材,把基础知识再夯实,为专题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各学科组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新课标、《中国考试评价体系及说明》和近三年高考原题,把高考考点和试题变化点做成“作战地图”,平时考试、练习要对照“作战地图”进行选题,并在“作战地图”上一一标注,确保考点训练无死角、考点覆盖无遗漏。
二是组织集体攻坚。
发挥学科组集体备考的优势,学科组内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每次考试变式训练的预测由组长把关。
学科组坚持“一课一研”、“一考一研”,新老教师步调一致,节奏有序,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集体教研智慧。
三是找准学科增分点。
认真研究本省、本市、本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找准突破点和增分点,有目的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提升。
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语文的古文分析和作文、理科的做题速度、文科的答题思路等,都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和突破的方法策略,在实践中调整提升,打破制约瓶颈,找到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
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
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帖,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子。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的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
但是这种肤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
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
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
B.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外求光辉”。
D.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并分别对“表现”和“卖弄”在文艺中的体现做了形象的阐述。
B.从第三段起,作者重点论述“卖弄”。
文章分别列举了文艺作者卖弄的几个层面,论证条理清晰。
C.举例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
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
D.本文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方式多样,说理深入浅出,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卖弄,不做作。
B.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C.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无可非议的。
D.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位不会很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线上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可以得到改善。
传统教育模式,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二三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因地域限制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发展相对落后,而新型模式只要有电脑,就可以享受到跟一线城市发达地区一样的教育资源,大大改善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
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很多上班族都急需提升自己,然而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面授学习,但是,新型教育模式可以让他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去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线上教育会为他们提供这种“快餐教育”,所以他们这种迫切的需求能够得以满足。
三、作为企业本身而言,“互联网+”的这种新型模式节省了成本,可以使企业将节省的这部分投入到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更好地服务学员。
所以说,“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摘编自《“互联网+”教育下个十年如何发展》) 材料二:(数据来源:学易时代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材料三:互联网可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发明总会引来教育大变革的讨论,同时也会带来教育形态的变化。
技术发展曾经带来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考试评价工具的改变,也带来课堂的形态、结构的改变。
一直以来,教育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教育内容四大要素。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中,教育内容不断增加,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物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字典到图书馆,再到互联网,今天的网络搜索引擎在知识查询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教师可能认为书本学习效率高,但今天的学生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他们从小习惯于屏幕学习,他们认为屏幕学习效率高;教育者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学校和教师将延伸发展出教育资源网络大平台。
困扰人们几千年的教育成本不下降的问题即将解决,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找到适合个人学习的高质量课件、优秀老师,师生比例将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育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互联网发展的第四阶段为智慧互联》)材料四:李·雷恩尼和巴瑞·威曼在他们的新著《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中提出了在互联网推动下的“网络化个人主义”时代,我们应该具有的媒介素养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这些媒介素养的培养依托于课内的有效引导和课外的高度配合,而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成为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2000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确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日益成为一种趋势,既而掀起了国内课程整合研究的热潮。
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新鲜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自然,在线教育平台具备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资源以及资源共享,交互性强,因材施教等特点,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进而让学生通过这种学习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摘编自《“一起作业”网络平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4.下列对材料中“‘互联网+’教育”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线上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B.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互联网技术发明总会引来教育大变革的讨论,同时也会带来教育形态的变化。
C.对于屏幕学习效率和课本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和学生存在分歧,教师认为课本学习的效率更高。
D.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而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成为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必由之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很多上班族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面授学习,所以会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线上教育的形式进行学习。
B.中国互联网教育企业细分领域分布中,中小学教育占比最多,其次是职业教育,二者在互联网教育企业中占比之和过半。
C.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中,教育内容不断增加,新知识不断涌现,因此教育物资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
D.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日益成为一种趋势,教育者应该与时俱进,适应不断深化的教育变革。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互联网教育的自身优势和发展契机。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月白湖荡余显斌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他水草。
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
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
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
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
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
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
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
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
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
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
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
他喃喃地道,怎么会?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
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
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