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级音乐下册歌曲曲目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简谱) 红蜻蜓-“衡水赛”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红蜻蜓》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日本著名的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歌曲为3/4拍、宫调式,共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达10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又与旋律的其份额结合紧密。
歌曲虽然短小,但曲调极其优美抒情,将美好的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歌曲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用各种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欣赏方面: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表演方面:能比较正确的表达歌曲内容。
4、存在问题:音准不够,视唱能力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的旋律,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并能初步运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旋律的起伏。
2、能专注地聆听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歌曲深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和难点:二声部合唱时音准的把握以及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情境创设、分声部学唱旋律1)、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
师:画面给你什么感受?2)、师:晚霞中还飞来了美丽的红蜻蜓,让我们去听一听蜻蜓给我们带了一段动听的旋律。
(播放第二声部旋律)3)、老师划旋律线4)、唱第二声部旋律A、师:我们能不能随着蜻蜓飞舞的路线来唱一唱。
B、难点解决第二、三小节、结束。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 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聆听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曲目。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柔和,富有安详感,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陶冶情操。
歌曲采用简谱记谱,对于已经学习过简谱的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音乐欣赏。
然而,对于这首摇篮曲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表达,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旋律和安详气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摇篮曲,并理解其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演绎出摇篮曲的安详感。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演唱示范,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引导法: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并能够表达出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简谱、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进行演唱练习。
3.合唱架:用于学生分组合唱时摆放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其他版本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和魅力。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这首摇篮曲的背景、作者以及音乐特点,展示歌曲简谱,让学生初步了解并进行简单的解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学习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
可以先从简单的一部分开始,逐步完整地教授。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技巧。
四年级下册音乐歌曲牧场上的家花城版

中速 欢快地
美国传统民歌
mp
张 宁译配
5 5 │5 1 2 │3 ─ 1 7 │6 4 4 │4 ─ 4 4 │5 ─ 1 │ 1 7 1 │
•• •
••
_ 我的 家 在 牧 场 , 那儿有 水 牛 游 荡 ,还 有
︵ 当 黄 昏 过 去, 夜 幕 笼 罩 大 地, 天 上
•
多 么 晴 朗。
家, 牧 场 我的 家,
那儿有 快 乐 的
1 7 1 │2 ─ ─│2 ─ 5 5 │5 1 2 │3 ─ 1 7 │6 4 4 │ 4 ─ 4 4 │
•
︵ 小鹿 羚 羊,
︵ • • •
••
那儿 多 么 欢 畅,那 儿 没 有 悲 伤, 辽阔
3. 2 1 │ 7 1 2 │1─ ─│1─ ‖
•
快 乐的 小 鹿 羚
︵ 星 星 闪 烁 光
2 ─ ─│2 ─ 5 5 │5
•• •
1
2 │3 ─ 1
7
•
│6•
4
4 │4 ─ 4 4 │3.
21│
羊。 芒。
︵ ︵ 那儿 多 么 欢 畅,那 儿 没 有 悲 伤, 辽阔 天 空
星空 多 么mf壮 丽,令人 无 限 神 往, 但是 比 不 上
7 1 2 │1─ ─│1─ ─│5 ─ ─│4 3. 2 │3 ─ ─│3 ─ 2 2 │1 1 1 │
•••
••
•
︵ _ ︵ 我的 家 在 牧 场, 那儿有 水 牛 游 荡 ,还有 快 乐的 小 鹿 羚
2 ─ ─│2 ─ 5 5 │5 1 2 │3 ─ 1 7 │6 4 4 │4 ─ 4 4 │3. 2 1 │
羊。
︵• • •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2课歌曲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2课歌曲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流传于我国江南地区。
歌曲以清新、优美的旋律,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为2/4拍,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歌词富有诗意,充满情感。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茉莉花》,了解江苏民歌的特点,感受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能力,他们喜欢唱歌,对民歌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江苏民歌的了解不多,唱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背景、特点,感受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
2.学会演唱《茉莉花》,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弘扬民族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茉莉花》的歌词和旋律。
2.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江南地区的美景和茉莉花的美丽。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共同提高。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乐谱和歌词,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录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江南地区的美景和茉莉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茉莉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乐谱和歌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茉莉花》,注意呼吸和发音。
教师逐一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共同提高。
辽海版四年级音乐书下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简谱)四年级下册■古筝演奏■■二胡演奏■高胡演奏■唢呐演奏三弦演奏第4单元水乡美第3单元希望的田野第2单元月夜之音第1单元绿色季节目录 第六(田园)交响曲 (16)演唱 田野的脚印 (18) 我们的田野………………………20实践活动聆听 在希望的田野上 (14) 春江花月夜 (23) 水乡歌儿多 (26)实践活动演唱 采菱 (24)聆听 渔舟唱晚 (22)聆听 彩色的小雨 (2)演唱 嘀哩嘀哩 (6)聆听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4)演唱 春晓 (3)实践活动演唱 小白船 (10)聆听 彩云追月…………………………8 校园月明 (9) 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12)实践活动第5单元快乐时光注:带的歌曲为背唱歌曲。
第6单元妈妈的爱第7单元海峡情第8单元戏曲乐园(二)音乐广场 (58)实践活动演唱 摇篮曲 ………………………38聆听 烛光里的妈妈 (36)聆听 摇篮曲……………………………40演唱 只要妈妈露笑脸…………………42聆听 愉快的星期天 (28) 在暑假里 (34)演唱 拍手,拍手 (32) 快乐的节日 (30)实践活动聆听 天乌乌……………………………46聆听 怀乡曲.................................44演唱 兰花草 (48)演唱 一只鸟仔…………………………45实践活动聆听 唱脸谱……………………………50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54) 手拉风箱呼呼响 (52)演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56)实践活动彩色的小雨(无伴奏合唱)樊孝斌 词朱良镇 曲1= F歌曲谱例①与谱例②的音响有怎样的力度变化?试着用人声或其他声音材料表现雨中的情景。
①②绿色季节LUSE JIJIE春 晓 (唐)孟浩然 词谷建芬 曲1= E欢快、活泼地 用吟诵、歌唱等方式设计歌表演。
第1单元/绿色季节第1单元/绿色季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管弦乐)〔奥〕约翰·施特劳斯 曲 聆听音乐,说说乐曲描绘了维也纳森林怎样的景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摇篮曲(舒伯特)》(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摇篮曲(舒伯特)》(教案)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舒伯特)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经典曲目。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歌曲的节奏较为简单,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西方音乐的基本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西方音乐的了解较为有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情感的把握,培养音乐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摇篮曲》(舒伯特);2.了解西方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增强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准、节奏问题;2.对西方音乐的了解和认识;3.情感的把握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2.讲解法:老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西方音乐知识等;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唱水平;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提高;5.情感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歌曲情感,增强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西方音乐知识等;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学习与练习;4.教室布置: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讲述《摇篮曲》的由来,引导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播放《摇篮曲》(舒伯特)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美感。
同时,老师简要介绍西方音乐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拓宽音乐视野。
3.操练(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注意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音准问题。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借鉴、提高。
4.巩固(10分钟)老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歌曲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歌曲
随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常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歌曲,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歌曲
一、林中的鸟声
唱歌小鸟请到这里来
欣赏林中的鸟声
欣赏百鸟朝凤
二绿水江南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欣赏西湖春晓
欣赏江南好
三、五十六朵花
唱歌唱山歌
欣赏小山羊
欣赏天山之春
唱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四、学戏曲
欣赏生、旦、净、丑荟精粹
活动百花园
唱歌甘洒热血写春秋
欣赏京调
欣赏急急风
欣赏唱脸谱
五、环球采风
唱歌木瓜恰恰恰
欣赏尼罗河主题曲
唱歌红蜻蜓
欣赏火车咔咔咔
六、中国功夫
欣赏少林少林
欣赏男儿当自强
唱歌中国功夫
欣赏武术
七、小小音乐剧
活动东郭先生
八、花的旋律
唱歌茉莉花
欣赏樱花
唱歌雪绒花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小鸟请到这里来歌谱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茉莉花歌谱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歌曲随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常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歌曲,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歌曲一、林中的鸟声唱歌小鸟请到这里来欣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简谱(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白桦林好地方》简谱。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旋律,掌握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和时值。
2.认识并熟练运用歌曲中所涉及的简谱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3.了解歌曲的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
4.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通过分声部合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白桦林好地方》,感受歌曲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旋律与简谱:学生需熟练演唱歌曲,并准确识别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和时值,特别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运用。
-歌曲情感的表达:学生需要理解歌曲所描绘的美好景色和情感,通过声音的强弱、音色的变化等方式,将情感融入演唱中。
-合唱技巧的运用:学生需学会分声部合唱,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统一,以及如何协调各声部之间的和谐。
-在合唱训练中,教师可以先分别练习每个声部,再逐步合并练习,指导学生倾听其他声部的旋律,以达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白桦林好地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美丽的大自然,比如树林或者山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有如下歌曲:
第一课:嘀哩嘀哩、春晓、大树妈妈、郊游。
第二课: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
第三课:玩具交响曲,出发,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第四课:加夫特圆舞曲,霍拉舞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哈利罗;
第五课:狮王进行曲,老虎磨牙,两只老虎,猫虎歌;
第六课:太阳出来喜洋洋,拾稻穗的小姑娘,小鱼篓,采山;
第七课:单簧管波尔卡,青蛙音乐会,音乐小屋,萧;
第八课:天鹅,月亮河边的孩子,小小摇篮曲,月光光;
第九课:蜜蜂,蝴蝶,小蜜蜂,小乌鸦爱妈妈;
第十课:新疆好,新疆舞曲,新疆是个好地方,我爱雪莲花;
第十一课:赶海的小姑娘,潜海姑娘,拾贝壳,小海螺。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有如下歌曲:
第一单元:《小鸟请到这里来》和《林中的鸟声》以及《百鸟朝凤》;第二单元:《少先队员采茶歌》和《西湖春晓》及《江南好》;第三单元:《唱山歌》、《久不唱歌忘记歌》和《小山羊》、《天山之春》;第四单元:《甘洒热血写春秋》、《唱脸谱》和《京调》、《急急风》、《生旦净丑荟萃》;第五单元:《木瓜恰恰恰》、《红蜻蜓》和《尼罗河主题曲》、《火车咔咔咔》;第六单元:《中国功夫》和《少林少林》、《男儿当自强》以及《武术》;第八单元《茉莉花》、《雪绒花》和《樱花》。
具体目录可参阅人教网电子课本音乐一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