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用化学计量含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13页,含答案解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学案2 常用化学计量最新考纲展示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能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基础回扣1.有关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若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有3.36 L NH3(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_mol,质量为2.55_g,所含氨气分子数为0.15N A。
(2)若将该气体溶于水配成50 mL溶液,密度为0.9 g·cm-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67%,物质的量浓度为3_mol·L-1。
(3)若将上述所得溶液取出10 mL,其质量分数为5.67%,再加水稀释到5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_mol·L-1。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将15.6 g Na2O2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制成200 mL溶液(1)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24_L。
(2)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0.2N A或1.204×1023。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_mol·L-1。
题型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1.(2014·广东理综,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 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答案 B解析解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题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宏观量之间的转换,即将质量和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第二步为微观量之间的转换,即判断1分子该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第三步为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对应,即一定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含有的微粒数。
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5•海南)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kJ B.220kJ C.550kJ D.1108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根据生成水的质量计算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55.375kJ≈55kJ;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即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2.(2014•上海)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真题集萃.专题:计算题.分析: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B.根据n=计算As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进而计算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C.电子转移守恒计算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Zn的质量;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中0价,据此计算转移电子数目.解答:解: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生成As的物质的量==2×10﹣5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分解的AsH3为2×10﹣5mol,由H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氢气为=3×10﹣5mol,故标况下,分解产生氢气体积为3×10﹣5mol×22.4L/mol=6.72×10﹣4L=0.672 mL,但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其体积不一定是0.672 mL,故B错误;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2×10﹣5mol×[3﹣(﹣3)]÷2=6×10﹣5mol,故参加反应Zn的质量=6×10﹣5mol×65g/mol=3.9×10﹣3g=3.9mg,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 中0价,故整个过程转移电子总数为2×10﹣5mol×(6+3)×N A mol﹣1=1.8×10﹣4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进行的计算,B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3.(2014•重庆)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A.﹣332 B.﹣118 C.+350 D.+130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水分解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的焓变△H=H产物﹣H反应物再结合化学键能和物质能量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已知①C(s)+H2O(g)═CO(g)+H2(g)△H=akJ•mol﹣1>0,②2C(s)+O2(g)═2CO(g)△H=﹣220kJ•mol﹣1①×2﹣②得:2H2O(g)═O2(g)+2H2(g)△H=(2a+220)kJ•mol﹣1>0,4×462﹣496﹣2×436=2a+220,解得a=+13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4.(2013•海南)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利用方程式的加减得出C3H5(ONO2)3分解成CO2、N2、H2O、O2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热也要相应的加减,从而得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已知: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②2H2(g)+O2(g)═2H2O(g)△H2③C(s)+O2(g)═CO2(g)△H3由盖斯定律:5×②+12×③﹣2×①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盖斯定律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准确把握盖斯定律的概念是关键.5.(2012•重庆)向10mL 0.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10时,溶液中有、Al3+、,且c()>c(Al3+)B.x=10时,溶液中有、、,且c()>c()C.x=30时,溶液中有Ba2+、、OH﹣,且c(OH﹣)<c()D.x=30时,溶液中有Ba2+、Al3+、OH﹣,且c(OH﹣)=c(Ba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结合铵根离子水解解答;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据此判断反应中c(OH﹣)与c(AlO2﹣)、c(Ba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c(NH4+)>c(Al3+),故A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溶液中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有NH4+、Al3+、SO42﹣,参加反应的硫酸根离子为0.001mol,剩余0.001molSO42﹣,溶液中NH4+未参加反应,但溶液中NH4+水解,故c(NH4+)<c(SO42﹣),故B错误;C、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使得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故c(OH ﹣)>c(AlO2﹣),故C错误;D、由C中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Ba2+、AlO2﹣、OH﹣,其中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含有0.001 mol Ba2+,c(OH﹣)>c(Ba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过量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铝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6.(2011•江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分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根据溶液的配制来分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应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A、因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分子,故A错误;B、因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其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B正确;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L溶液,而不是溶于1L的水中,故C错误;D、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0.5mol×22.4L/mol=11.2L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22.4L氯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悉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1•上海)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考点: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同位素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分析:本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涉及到下列几个概念:同位素、丰度、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解答:解:A、75.77%表示35Cl的丰度,不是质量分数,故A错误;B、24.23%表示37Cl的丰度,不是35Cl的丰度,故B错误;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故C正确;D、36.966表示37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37Cl的质量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需要学生对于某些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有准确的理解,体现了高考立足于基础知识的特点.8.(2011•四川)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 B.25% C.50% D.75%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题;计算题;差量法.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利用气体体积缩小了72mL及混合气体的体积来列等式计算出乙炔的体积,最后计算乙炔的体积分数.解答:解:由乙烷、乙炔和丙烯燃烧的方程式可知,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C2H6+O2=2CO2+3H2O△V1 2 2.5C2H2+O2=2CO2+H2O△V1 2 1.5C3H6+O2=3CO2+3H2O△V1 3 2.5则C2H6和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即可,设C2H6和C3H6一共为xmL,C2H2为ymL,则有,解得y=8mL,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体积分数的计算,明确气体体积缩小的量及将乙烷和丙烯看成一种物质是解答的关键.9.(2011•上海)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I2(g)+H2(g)⇌2HI(g)+9.48kJ(ii)I2(S)+H2(g)⇌2HI(g)﹣26.48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B、根据盖斯定律,(Ⅰ)﹣(Ⅱ)得I2(g)=I2(S)+35.96kJ;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解答:解:A.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9.48kJ,故A错误;B.由盖斯定律知(Ⅰ)﹣(Ⅱ)得I2(g)=I2(S)+35.96kJ,故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kJ,故B错误;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状态相同,稳定性一样,故C错误;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故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可逆反应特点、物质状态与能量关系等,难度不大,注意题目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10.(2010•湖北)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3:1 B.5:3 C.2:3 D.1: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题;十字交叉法.分析:根据n=计算磷的物质的量,根据n=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产物中n(Cl):n(P)的值,据此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析:参加反应的P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4.因此产物中n(Cl):n(P)=(1.74×2):1=3.48:1,则:即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1.52:0.48≈3:1,故选A.点评:考查化学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本题采取十字交叉法解答,可以利用列方程计算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11.(2010•海南)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两等份中一份加氢氧化钠时发生Mg2++2OH﹣=Mg(OH)2↓,另一份加BaCl2的溶液发生Ba2++SO42﹣=BaSO4↓,且两个反应中使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利用物质的物质的量代入离子方程式来计算Mg2+和SO42﹣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解答:解:设每份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y,则由Mg2++2OH﹣=Mg(OH)2↓可知,1 2x amol,解得x=0.5amol,由Ba2++SO42﹣=BaSO4↓可知,1 1bmol y,解得y=bmol,忽略溶液中的H+和OH﹣由电荷守恒知,b×2=c(K+)+0.5a×2,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为(b﹣0.5a)×2mol=(2b﹣a)mol,又由于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则原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为2(2b﹣a)mol,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mol•L﹣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学生应明确信息中恰好使离子转化为沉淀,然后利用离子之间的反应、电荷守恒、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即可解答.。
全国通用_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9.(2021·浙江)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中含有中子数为
B. (分子结构: )中的共价键数目为
C. 的 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
D. 三肽 (相对分子质量:189)中的肽键数目为
【答案】C
【解析】A.标准状况下,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一个 中含有中子数为: 个,所以 中含有中子数为 ,A正确;
B.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 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因此,无法确定其中所含碳氢键的数目,B说法不正确;
C. 分子中有6个中子, 的物质的量为0.5mol,因此, 含有的中子数为 ,C说法正确;
D. 和 发生反应生成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 和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 分子总数小于 ,D说法不正确。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1mol氯气可取代1molH,同时产生1molHCl分子,标准状况下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CH4含4molH,最多可消耗4molCl2,因此CH4过量,根据1mol氯气可取代1molH,同时产生1molHCl分子可知1molCl2完全反应可得1moHCl,根据C守恒,反应后含C物质的物质的量=甲烷的物质的量=0.5mol,因此 和 (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D正确;
B. 溶液中含有的 数为
C. 与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D. 和 (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答案】D
【解析】A. 的物质的量为 =0.9mol,1个 含0+(18-8)=10个中子,则 含有的中子数为 ,A错误;
B.未给溶液体积,无法计算,B错误;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2CO3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__________色。
(2)实验室中需0.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
A. 1000mL;21.2g B.950mL;20.14g C.500mL;21.2g D.500mL;10.6g(3)若加热10.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2.48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某同学为确定一包可能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组成的白色混合物的成分,他取少量该白色物质溶于水,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据此该同学认为有碳酸钠。
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请你用适当的化学方程式阐述你的观点________。
(5)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①曲线A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_______mL。
②曲线B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黄 A 32.8% 不同意,由于Ca(OH)2 + 2NaHCO3 = CaCO3↓ + Na2CO3 +2H2O (或Ca(OH)2 + NaHCO3 = CaCO3↓+ NaOH +H2O),碳酸氢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33.6 Na2CO3 与NaHCO3 1:1【解析】【分析】(1)考查焰色反应;(2)根据n=cV,m=nM计算;(3)根据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的减少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水的质量;(4)根据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判断;(5)①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即为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利用n=VVm;②由曲线B可知从25mL到75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钠原子守恒计算;【详解】(1)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2)配置950ml的溶液应用1000 mL容量瓶配制溶液,所需Na2CO3的质量m=nM=cVM=0.2mol/L×1L×106g/mol=21.2g,答案选A;(3)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根据混合物质量减少了2.48g,323222NaHCO=Na CO+H O+CO16862x 2.48g↑质量差16862x 2.48g=,解得x=6.7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共10g,则碳酸钠的质量为10g-6.72g=3.28g,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28g100%10g⨯=32.8%;(4) 由于Ca(OH)2 + 2NaHCO3 = CaCO3↓ + Na2CO3 +2H2O (或Ca(OH)2 + NaHCO3 = CaCO3 ↓+ NaOH +H2O),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样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也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不同意他的观点;(5) ①CO2与NaOH反应为①CO2+NaOH=NaHCO3,②CO2+2NaOH=Na2CO3+H2O,当()()2n COn NaOH⩾1,反应按①进行,等于1时,CO2、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CO3;大于1时,生成NaHCO3,CO2有剩余;当12<()()2n COn NaOH<1,反应按①②进行,CO2、NaOH反应,无剩余,生成物为NaHCO3、Na2CO3;当()()2n COn NaOH⩽12,反应按②进行,等于12时,CO2、NaOH恰好反应生成Na2CO3;小于12时,生成Na2CO3,NaOH有剩余;由曲线A可知从60ml到75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消耗的15mL盐酸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并产生CO2,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所以n(NaHCO3)=n(HCl)=(75ml−60ml)×0.1mol/L=1.5×10−3mol,根据C原子守恒,所以n(CO2)=n(NaHCO3)=1.5×10−3mol,V= nV m=1.5×10−3mol×22.4L/mol=33.6 mL;②加入75ml盐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达最大,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专题一常用化学计量

误D项。,铁D片.投23入5浓gH核2S素O 49223中5U会发发生生钝裂化变,D反项应错误 :9223。5U 10n S9308r X1534e6+1 n0,10净产生的中子 n(10)数为10NA
答案 B A项,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小于NA,故A错误;由电荷守恒知c(CH3COO-)+c(OH-)=c(Na+)+
5.( 课标Ⅱ,10,6分,0.53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能发生歧化反应,也可能都被氧化或都被还原;D项,注意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不符合气体摩
尔体积A的.使60用g条丙件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答案 A 在反应 KClO3+6HCl KCl+3Cl2↑+3H2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
专题一常用化学计量
五年高考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考点一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1.( 课标Ⅱ,11,6分)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下列叙答述正案确的C是 (1个丙) 醇分子中含有11个共价键,则60 g即1 mol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A
常涉及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
高考化学真题汇编 常用化学计量

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2.【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235g核互23592U发生裂变反应:23592U+1n9038Sr+13654U+101n,净产生的中子(1n)数为10N A3.【2015四川理综化学】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 AD.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4.【2015广东理综化学】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g Na 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5.【2015海南化学】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6.【2015上海化学】将O2和NH3的混合气体448mL通过加热的三氧化二铬,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44.8mL气体。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1. 〔10 广东理综卷〕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 16g CH 4中含有4n A个C-H键1B. lmol • L NaCl溶液含有n A个NaC. l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 A个NO分子D. 常温常压下,22.4L CO2中含有n A个CO2分子解析:每个CH4中含有4个C-H键,故16g CH4〔1mol〕中含有4n A个C-H键, A 正确;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明白NaCl的物质的量,故B错;依照关系式,1mol Cu~2mol NO,故C错;常温常压下,22.4L CO2不是1mol。
答案:A〔2018山东卷〕9.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 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 通过化学变化能够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 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有0.1 N A个氧原子解析:A中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差不多上氧气,故A错;B中的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B错;之间的转化,16O,18O是原子核的变化,不化学变化,故C错;1.12L标准状况下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含有氧原子数为0.1 N A,故D正确。
答案:D〔2018 福建卷〕7.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在18g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B. 标准状况下,22. 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C. 1 molCI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D. 含N A个Na的Na2。
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I^L 1解析:此题考察阿弗加德罗常数的运算和判定A 18g18O2正好是0.5mol,—个氧分子正好含有两个氧原子,因此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即为1 N AB空气是混合物C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1moICl2就只转移1 N A的电子D所得溶液中含N A个Na,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这时候溶液不是1L,因此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答案:A〔2018上海卷〕7. 2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等物质的量的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2B. 1.7g H2Q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 AC. 1mol Na z O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D. 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 A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
专题一 常用化学计量

栏目索引
对比突破 浓硫酸与水混合时,因浓硫酸密度大,且腐蚀性强,为防止其溅出,应采取“酸入水”的 混合方式,同时不停搅拌。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时亦是如此。 3.(2012天津综,4,6分)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
A
B
C
D
实
用CCl4提取
验 溴水中的Br2
除去乙醇 中的苯酚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x是H、y是C、z是N、d是O、e是Na、f是Al、g是S、h是Cl。
(2)O2-、Na+的半径大小为r(O2-)>r(Na+);Cl比S非金属性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ClO4>
H2SO4。
(3)符合题意的化合物有NH3、H2O2、C2H2、HCHO等,写出其电子式即可。
解题关键
①熟悉有关公式n= N NA
、n= Mm 、n= VVm ;②掌握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③铁与硝酸
反应产物的情况;④标准状况下常见物质的聚集状态。
易错警示 A项中学生没有注意到两种气体分子的最简式相同;B项中学生大多将注意力放到 了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忽略了可逆反应的特点;C项中,只要注意到“过量”二字,就可知Fe转化 为Fe3+;D项易忽略标准状况和物质状态的关系。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1.(2019浙江4月选考,19,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 mol CH2 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 B.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 C.30 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D.2.3 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A 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0.2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0.1 mol/L ,c (H +)=K W c (OH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
+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 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则生成28 g N 2(即1 mol 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4=3.75 mol ,D 项正确。
7.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7.D [解析] 1 mol FeI 2与足量Cl 2反应时,Fe 2+被氧化为Fe 3+,I -被氧化为I 2,转移电子3N A ,A 项错误;2 L0.5 mol·L -1的硫酸钾溶液中n (SO 2-4)=1 mol ,所带电荷数为2N A ,B 项错误;Na 2O 2由Na +和O 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 2O 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 3H 6,最简式为CH 2,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 -1×2N A =6N A ,D 项正确。
27. [2014·安徽卷] 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
某工厂用LiF 、PCl 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 6,其流程如下:已知:HCl 的沸点是-85.0 ℃,HF 的沸点是19.5 ℃。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无水HF 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 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________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 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 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 、HCl 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LiPF 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 。
取样品w g ,测得Li 的物质的量为n mol ,则该样品中LiPF 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用含w 、n 的代数式表示)。
27.(1)反应物 溶剂SiO 2+4HFSiF 4↑+2H 2O NaHCO 3(2)PF 5+4H 2OH 3PO 4+5HF(3)过滤 冷凝(4)w -26n 126[解析] (1)由已知可知低温时HF 为液态,反应①得到LiHF 2饱和溶液,可见在反应①中无水HF 的作用是作反应物和溶剂;玻璃的主要成分为SiO 2,SiO 2可与HF 反应生成SiF 4气体和H 2O ,所以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器材;HF 溶于水得到氢氟酸,因此洗涤时可选用碱性很弱的盐溶液来洗涤,如2%的NaHCO 3溶液。
(2)F 无含氧酸,因此PF 5水解得到的两种酸一定为氢氟酸和磷酸。
(3)第④分离后得到滤液和固体产品LiPF 6,可见分离方法是过滤;由HCl 、HF 的沸点可知分离HCl 与HF 的混合物,只需将混合气体降温冷凝(HF 转化为液态)后即可分离。
(4)由LiPF 6、LiF 的化学式,利用“锂守恒”知w g LiPF 6、LiF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n mol ,设w g 样品中LiPF 6、LiF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 ,由题意得:x +y =n 、152x +26y=w ,两式联立解得x =w -26 n 126。
A2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9. [2014·广东卷]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9.B [解析]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 3中的NaCl 利用了KNO 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小的性质,叙述Ⅰ正确,叙述Ⅱ正确,但二者无因果关系,A 项错误;BaSO 4是难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故可用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来检验溶液中的SO 2-4,B 项正确;NH 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NH 3溶于水后生成的NH 3·H 2O 电离产生OH -,NH 3用于喷泉实验利用了NH 3极易溶于水的特性,二者无因果关系,C 项错误;由于Ca(OH)2是微溶物,故无法配制2.0 mol·L -1的Ca(OH)2溶液,D 项错误。
A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A4 常用化学计量综合6.[2014·江苏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 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B .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 ,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6.A [解析]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故1.6 g 混合物中含有0.1N A 个氧原子,A 项正确;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OOH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数为0.2N A ,B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苯为固体,不适于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C 项错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2Na 2O 2+2H 2O===4NaOH +O 2↑,每生成0.1 mol O 2时,转移电子数为0.2N A ,D 项错误。
17.[2013·海南卷] (9分)BaCl 2·x H 2O 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①称取1.222 g 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②过滤并洗涤沉淀;③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1.165 g 。
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②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________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BaCl 2·x H 2O 中的x =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操作③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 ,这使x 的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17.(1)蒸馏水 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AgNO 3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 -已经洗净。
(2)样品中BaCl 2的物质的量为n (BaCl 2)=1.165 g 233 g/mol=5.000×10-3 mol m (BaCl 2)=5.000×10-3 mol×208 g/mol =1.040 gn (H 2O)∶n (BaCl 2)=1.222 g -1.040 g 18 g/mol∶(5.000×10-3 mol)=2.02≈2 (3)偏高[解析] (1)洗涤沉淀要用蒸馏水,若沉淀洗涤后洗涤液中不含Cl -则已经洗净。
(3)题中已经表明硫酸钡被还原为BaS ,则沉淀质量减小,总质量一定,那么计算得到水的质量偏大,x数据将偏高。
选考题(请考生在请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第18.19.20三题的第一题为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标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二题为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并写明小题号。
10.[2014·广东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H 2O 含有10n A 个质子B .1 mol 甲苯含有6n A 个C —H 键C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D .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n A 个SO 2分子10.A [解析] 18 g H 2O 为1 mol ,1 mol H 2O 含有10 mol 质子,A 项正确;甲苯的分子式为C 7H 8,1 mol 甲苯含有8 mol C —H 键,B 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仅仅适应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 氨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 ,C 项错误;常温下,Fe 在浓硫酸中钝化,D 项错误。
13.[2014·全国卷] 已知:将Cl 2通入适量K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 、KClO 、KClO 3,且c (Cl -)c (ClO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