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一2008年10月试题及答案1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文学的定义?A. 文学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B. 文学是一种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文化产品。
C. 文学是一种传递历史知识和道德准则的工具。
D. 文学是一种能够改变社会现实的政治手段。
答案:A2. 文学史研究的过程中,哪个角度的分析最重要?A. 作者的生平和背景。
B. 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结构。
C. 文学作品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
D. 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文学流派?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话剧答案:D二、问答题1. 请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人内心的体验和表达,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
它拒绝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规范,注重写作风格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表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疏离感。
2. 请举例说明一个著名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品,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流变的叙事技巧和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描述了一个在一天内发生的各种事件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论述题请就以下观点展开论述:文学作品能够启迪人类思想,引发社会变革。
文学作品是一种强大的思想引导和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观点、情感和经历,从而拓宽思维,开阔视野。
世界上许多历史变革和社会运动起初都是由一部文学作品或作家引发的。
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这样的文学作品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手法和形式,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它可以通过描写社会问题、展现人性弱点或者表达理想追求,引起读者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进而激发行动。
例如,在美国南部种族隔离时期,哈珀·李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通过描述一个种族主义倾向的社会,唤起了读者对平等和正义的思考,为种族平等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二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2、完整地提出并论述“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和东方信仰的学者。
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的认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
5、宣扬形式对内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质的是。
6、人本主义的文论把作为文论研究的核心。
7、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作为理论指南。
8、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
9、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的文学实践,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文学理论。
10、20世纪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本21中国文化概论200801~201210单选多选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摩尔根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A.《四民月令》B.《四时纂要》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A.太师、太保、太尉B.太师、太傅、太保C.太师、太保、太宰D.太师、太傅、太史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B.周王自称“余一人”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丞相B.太宰C.太尉D.御史大夫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08年10月到11年1月试题答案

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58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P35 1.儿童文学作者具有不同的类型,从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的一些作品来看,他应属于( D )A.“童年回忆”型B.“社会使命”型C.“娱乐”型D.“童心”型P62 2.儿歌中的摇篮曲,又称( C )A.徒歌B.小儿谣C.催眠曲D.童儿歌P74 3.法国的夏尔·贝洛将欧洲的民间童话进行改写,写成一书,名为( D )A.《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B.《打火匣》C.《灰尘仙女》D.《鹅妈妈的故事》P75 4.童话中的超人体童话形象,如( D )A.《丑小鸭》中的丑小鸭B.《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曹C.《豌豆上的公主》中的公主D.《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P82 5.我国的寓言就文学记录而言,大约产生于( A )A.先秦B.两汉C.唐代D.宋代P82 6.《百喻经》是宗教文献中的寓言故事,产生于( D )A.中国B.日本C.希腊D.印度P84 7.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有明确的寓意,如( C )A.《小意达的花儿》B.《快乐的狮子》C.《狼和小羊》D.《小红帽》P72 8.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在诗体上属于( D )A.故事诗B.抒情诗C.童话诗D.讽喻诗P73 9.童话这一名称的使用始于( D )A.民国初年B.明代C.宋代D.清代末年P239 10.《丘克和盖克》是俄罗斯著名的儿童小说,作者是( C )A.列夫·托尔斯泰B.屠格涅夫C.盖达尔D.阿克萨柯夫P253 1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哈克是一个( D )A.乖宝宝B.小英雄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第1 页(共14 页)C.模范儿童D.野孩子P182 12.主张用童话来描绘“真的世界”,刻画“真的人”,讲述“真的道理”的儿童文学作家是( C ) A.陶行知 B.郑振铎C.张天翼D.刘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见解题( 10 分,每题 2 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表达频率:5.文学花销:二、填空题( 20 分,每题 1 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源的三位贤人是、、。
2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模拟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文学流传的三个阶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 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境地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见解有、、、。
10.文学责怪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种类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文学希望视野的三个层次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有的责怪文体包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责怪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要素包括、、。
三、选择题( 20 分,每题 2 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色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响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假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议论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感情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色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详尽话语情境包括: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立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色包括: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感情性⑤创立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表现在:①反响对象②反响方式③作用特色④资料本源⑤思想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真谛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希望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感情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见解有: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重申的主要方面是: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响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 30 分,每题 10 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要素的详尽限制关系。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哪项?A. 娱乐B. 教育C. 宣传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位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马克·吐温D. 弗朗茨·卡夫卡3. “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A. 文学创作应以人为中心B. 文学作品应反映人的精神状态C. 文学批评应关注作者的个人经历D. 文学研究应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4.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A. 《安娜·卡列尼娜》B. 《悲惨世界》C. 《百年孤独》D. 《战争与和平》5. 诗歌的韵律美主要体现在:A. 押韵B. 节奏C. 音调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7. 描述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方法。
8. 解释什么是“文学的多义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及其特点。
10. 以一部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其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此处应提供文学作品片段)文学概论答案一、选择题1. D. 以上都是2. C. 马克·吐温3. A. 文学创作应以人为中心4. C. 《百年孤独》5. 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6.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文学不仅反映社会现实,也对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作品可以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同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
7.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批评、心理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8. “文学的多义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由于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读者的主观性,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作品,得出不同的结论。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形式B. 一种科学C. 一种技术D. 一种哲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作品的特点?A. 形象性B. 情感性C. 逻辑性D. 创造性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A. 叙述B. 描写C. 论证D. 抒情答案:C4. 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创作时间B. 创作手法C. 创作内容D. 创作目的答案:B5.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郭沫若C. 曹雪芹D. 巴金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文学作品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次。
答案: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7. 诗歌的三大要素包括节奏、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韵律、意象8. 小说的基本构成包括人物、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情节、环境9. 戏剧文学的四个基本元素是人物、_________、_________和舞台。
答案:对话、情节10.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的运用。
答案:非线性叙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文学的功能。
答案:文学的功能主要包括审美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读者进行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12. 什么是现实主义文学?它有哪些特点?答案: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为特点的文学流派。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真实性原则,力求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注重细节描写,追求生活的真实感;人物形象丰满,具有典型性;情节发展符合逻辑,具有合理性。
13. 什么是象征主义文学?它与现实主义文学有何不同?答案:象征主义文学是一种强调通过象征和暗示来表达作品主题和情感的文学流派。
文学概论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具体可感性普遍概括性情感性与思想倾向性2、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3、审美发现创作构思艺术表现 4、美学的历史的 5、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二、名词解释1、指典型人物所生活、形成其性格并环绕和促使其不得不那样行动的种种特定关系的总和,是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描绘的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辩证统一。
2、题材指作家从他所掌握的素材中,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而写入作品中,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抒情性文学中和谐广阔的自然与生活图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4、自然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后又相继在欧洲各国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主张描写琐屑、纯客观化的自然生活现象,从生物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的层面去描写人,其作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批判性。
三、简答题1、科学性;倾向性;创造性。
2、说明了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因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欣赏需求和不同的欣赏水平,阅读环境因时因地有变化,所以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3、在创作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创作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两种思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4、文学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因而文学必须表达生活;但文学是通过作者来表现生活,作品的主体性、独创性会在创作中表现出来,并根据作者的创作需要表现出来,所以文学能动反映生活。
四、判断说明题1、正确。
风格是作家创作成熟的表现,也是作家创作走向高潮的表现,体现出作家创作的一贯的、连续的特点。
2、错误。
文学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有紧密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因此就有可能出现文学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出现文学超越或落后物质生产发展的情况。
3、正确。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的对象、材料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文学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一2008年10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C)
A. 艾布拉姆斯
B. 艾略特
C. 英加登
D. 苏珊
2. 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B)
A. 自然世界的奥秘
B. 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C. 客观世界的规律
D. 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
3. 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C)
A. 语法、逻辑、修辞
B. 声调、语调、情调
C. 词法、句法、篇法
D. 字法、词法、句法
4. 当今文艺学对“文本”的一般理解是(D)
A. 以文为本
B. 修改前的初稿
C. 成为书本的文字
D. 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5. 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B)
A. 结构
B. 声音美
C. 格律
D. 押韵
6. 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B)
A. 黑格尔
B. 希尔特
C. 歌德
D. 席勒
7. “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A)
A. 《周易·辞》
B. 《庄子》
C. 王充《论衡》
D. 叶燮《原诗》
8. 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B)
A. 毛宗岗
B. 金圣叹
C. 脂砚斋
D. 张竹坡
9. 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B)
A. 故事时间的长短
B. 叙述语言的长短
C. 叙述节奏的快慢
D. 叙述时距的变换
10.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
A. 情节
B. 情景
C. 故事
D. 场景
11. 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C)
A. 诗歌、小说和剧本
B. 诗歌、小说和散文
C. 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 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12. 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B)
A. 意与境浑
B. 真情实感
C. 客观真实
D. 典型环境
13. 下列关于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B)
A. 自然情感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
B. 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
C. 自然情感没有令人痛苦的消极情感
D. 艺术情感的明显特征是私人性
14. 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B)
A. 情调
B. 气势
C. 氛围
D. 韵味
15. 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B)
A. 独特的言语形式
B. 作家的创作个性
C. 内容与形式
D. 读者感受
16. 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B)
A. 创作冲动
B. 创作动机
C. 创作构思
D. 创作经验
17. 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B)
A. 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B. 创作动机的发生
C. 艺术构思过程
D. 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18. “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姚斯
D. 理查兹
19. 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A)
A. 诗歌
B. 小说
C. 散文
D. 剧本
20. 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B)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叙述标记的作用有(AB)
A. 提示写作意图
B. 显现人物形象特征
C. 加快叙述节奏
D. 变换叙述视角
E. 显现叙述者声音
2. 格雷马斯提出的叙事行动素范畴包括(ABC)
A. 主体对客体
B. 送信者对受信者
C. 助手对敌手
D. 英雄对假英雄
E. 主人公对反面角色
3. 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ADE)
A. 诚挚性原则
B. 典型性原则
C. 现实性原则
D. 独特性原则
E. 感染性原则
4. 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ACDE)
A. 意象
B. 典型
C. 隐喻
D. 典故
E. 悖论
5. 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ABE)
A. 满足接受者的阅读要求
B. 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C. 具有较高的伦理水平
D. 具有丰富的政治内容
E. 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1小题4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1.再现与表现
“再现说”是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表现说”是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2.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学观念、创作倾向、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作家群体。
文学流派这一概念的要点包括:首先它们都包括了一批作家,他们相对独立,但又总是一作家集群;其次,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对文学问题抱有大致相近的看法,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基本都认同文学为人生的理念,而学衡派则对白话文学持有保守的意见,主张融合新旧文化与文学;再次,一个文学流派的作家的审美追求与艺术风格大抵近似,比如荒诞派戏剧家努力以荒诞的情节来表达他们对荒诞人生的认知,韩孟诗派在诗歌语言上力求不平凡,呈现出险怪、奇崛的面貌。
3.文学消费
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
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
答:第一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作品本身;第二要素是艺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个要素是作品表现、反映或涉及的客观状况和与此有关的东西,即“自然”或“世界”;第四个要素是作品的听众、观众、读者,即欣赏者。
2.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它有哪些特性?
答: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其特性是:(1)是一种语言性构造;(2)具有整体性;(3)具有表现性目的;(4)具有作家独特的个性。
3.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答:第一是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是通过批判丑恶带来的审美享受;第三是通过同情的目光,描绘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唤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归;第四是通过对社会人生本质上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对美的渴望。
4.什么是抒情作品的韵律?
答:(1)在抒情作品中,字音的有序结合和变化,可以构成和谐的音调,人们把这种和谐的音调称为韵律。
(2)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律的反复排列,称为韵;按照某种
规律使读音的长短、高低、强弱予以重复变化,称为律。
5.如何理解“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答:这是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读者对某些作家作品的特征深有体悟,能够很快地辨认出来,并能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1小题15分,2、3每小题10分,共35分)
1.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答:(1)文学是意识形态性与审美特性有机结合的“独立系统”;(2)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3)从主体特征看,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4)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
2.分析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答: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
3. 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答: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有艺术概括与艺术变形等。
艺术概括是指对选定的材料进行提炼加工的过程,具体包括艺术综合与艺术简化。
艺术变形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有意将对象以扭曲、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