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总结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总结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
然而,由于知识点繁多,有些内容容易混淆或理解错误。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生物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遗传与进化1. 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但容易混淆。
遗传是指基因在后代之间的传递,而进化是指物种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遗传是进化的基础,进化是遗传的结果。
2. 基因型和表现型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基因型是指个体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是指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性状。
二、细胞与组织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但细胞膜和细胞壁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细胞膜是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限,而细胞壁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也是容易混淆的。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三、生物分类1.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进行分类,但种和个体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种是指具有相同形态和能够繁殖后代的个体群,而个体是指一个独立的生物体。
2.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也是容易混淆的。
动物是多细胞、异养和能够运动的生物,而植物是多细胞、自养和不能运动的生物。
四、生物能量转化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能量转化的两个重要过程,但容易混淆。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而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基因和酶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单位,而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五、生物生长与发育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分裂的两种方式,但容易混淆。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而减数分裂是指细胞核分裂产生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2. 受精和生殖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而生殖是指生物繁殖后代的过程。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易混淆概念是高中生物学习中最容易犯错的问题之一。
以下总结了一些高中生物学习中易混淆的概念,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细胞膜与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壁是细胞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区别。
细胞膜是一个薄膜,包围着细胞质,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壁是一个坚硬的结构,位于细胞外部,提供支持和保护。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最显著的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则没有。
此外,植物细胞有一个比动物细胞更大的液泡,其中存储水和废物。
3. 叶绿体与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两种重要细胞器。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叶绿素,它负责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线粒体是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它参与细胞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4. RNA与DNARNA和DNA是细胞内的两种核酸,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也有很大差异。
DNA是一个由四种碱基组成的长链,存储着遗传信息。
RNA则是一种在细胞内传输和转录DNA信息的分子,它根据DNA的信息合成蛋白质。
5. 在生物学内的“进化”与“适应”进化和适应是两个在生物学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它们有不同的意义。
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基因组的变化。
适应则指生物通过环境选择和自然选择,对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群体的生存和繁殖。
6.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中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
在呼吸作用中,生物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7. 线性与环状DNA线性和环状DNA是两种不同形态的DNA分子。
线性DNA是指呈直线形状的DNA,如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DNA。
环状DNA则如环形、螺旋、环形或梳子形状,通常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中。
8.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总体。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1. 细胞膜与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壁是生物学中常见的两个概念,但很多学生容易将它们混淆。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薄膜,它决定了物质的进出,是细胞的保护膜。
而细胞壁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它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起着支撑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我通常会通过实际的图片和动态模拟来展示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区别。
并结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解释,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逐渐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
2. 叶绿素与叶绿体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的绿色色素,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而叶绿体则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很多学生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淆,甚至以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叶绿素和叶绿体的存在和作用。
我也会通过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将叶绿素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3. 同化与异化同化是生物体内外物质在代谢过程中被转化为自己物质的过程,主要是合成物质。
而异化是生物体内外物质在代谢过程中被转化为不同种物质的过程,主要是分解物质。
同化和异化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生物概念,而且这两个过程又是生物体内代谢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植物和动物的代谢过程,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同化和异化的例子,并进行观察和实验,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4. DNA、RNA与蛋白质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而RNA则是DNA的一种衍生物,它在蛋白质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各种功能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DNA、RNA和蛋白质都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分子,很多学生容易将它们混淆。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生物化学角度对这三者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细胞内的作用和关系。
我也会利用实验和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深入理解这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6篇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6篇篇1一、绪论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些概念虽然看似相似,但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易混淆概念,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将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为高中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易混淆概念分类1. 生物大分子与生物小分子2. 细胞膜与细胞壁3. 基因与染色体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5.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6. 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7. 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8. 酶的专一性与酶的活性9.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10.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三、易混淆概念详解1. 生物大分子与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由许多单体组成的巨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等。
而生物小分子则是指相对较小的分子,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两者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2. 细胞膜与细胞壁细胞膜是位于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而细胞壁则是植物细胞外层的坚硬结构,主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3.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则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结构,主要负责基因的储存和传递。
两者在遗传和生物性状控制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而光合作用则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两者在能量转换和物质代谢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
5.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而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的总称。
两者在范围和层次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6. 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体内部储存和传递的关于遗传和性状的信息。
而遗传密码则是决定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密码子。
两者在遗传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高三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天赋是埋藏在矿里的黄金,才能是挖掘矿藏的矿工。
而才能是考努力奋斗,努力学习造就的,所以不要说你不是这块料,你不会学习,你只是不想,这是躲避!所以我们要好好明确自己!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易错易混学问点总结,盼望能协助到你!高三生物易错易混学问点总结1名词: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构造困难、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构造简洁、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养分物质的汲取: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养分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局部(即氨基)和不含氮局部: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局部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
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缺乏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病症。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病症,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病症,因为脑组织供能缺乏必需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语句: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相互制约着的。
三类养分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一样,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知识点易错浅析

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知识点易错浅析2023年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知识点易错浅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需要持续掌握教学方法,掌握技巧,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年度生物教学总结中,我们分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知识点和原因,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现将此总结分享给大家。
一、遗传学部分1. 遗传单位的名称易混淆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部分。
该部分易错点较多,其中遗传单位的名称主要易混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次强化讲解来减少学生混淆的情况。
2. 生殖细胞有关知识点混淆除了遗传单位的名称容易混淆外,生殖细胞有关知识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一部分。
通过增加实验操作和图像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3. 单因素遗传和多因素遗传的不同易混淆单因素遗传和多因素遗传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两者的不同,并通过举例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二、生物能量部分1. 光合作用和呼吸的关系和区别易混淆生物能量部分主要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的内容,当中两者的关系和区别容易让学生混淆。
此时,教师可以运用线上课件、电子教具等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减少混淆的情况。
2. ATP分子合成的过程ATP 分子合成是生物能量部分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实验教具、图表作为辅助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过程。
同时,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操作来加深印象。
三、生态学部分1. 生态恢复和生态保育的概念和方法易混淆生态学是高中生物学重要的部分之一,与之相关的概念和方法相当多,如生态恢复和生态保育的概念和方法等。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阅读、讲解、讨论等来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
2. 缺氧和温度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区别和联系生态学部分中,缺氧和温度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区别和联系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发现有几个生物学问题很容易被学生混淆,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是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涵盖广泛的知识面。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概念非常容易混淆,容易出现歧义,导致学习难度增加。
下面是一些高中生物常见易混淆概念的总结。
1.优生和劣生优生是指个体遗传优秀,具有优异品质,更容易适应环境,繁殖后代更好的生物;而劣生是指个体遗传缺陷,具有较差品质,难以适应环境,繁殖后代不利的生物。
优生和劣生并不是指生物个体的优劣之分,而是指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的优劣。
所以,两者相对而言,并不是绝对的。
2.遗传和表现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通过遗传物质(基因)传递给后代的遗传信息;而表现是指生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特征表现。
遗传和表现之间并不是直接关系,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和环境的影响,在同一基因型下,不同个体之间的表现也可能存在差异。
3.性染色体和性别性染色体是指人类生殖细胞中携带性别决定基因的染色体,常见的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性别是指生物的男性或女性属性。
性染色体的组合决定了生物的性别。
比如,人类男性为XY染色体组合,女性为XX染色体组合。
4.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是女性体内的激素,雌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卵巢发育和月经周期,而孕激素主要作用是维持怀孕和胎儿健康。
两者在不同周期内的分泌量不同,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细胞分裂的方式。
减数分裂是一种源于体细胞的分裂形式,它的终着物是四个不同的单倍体细胞,用于生殖细胞的产生;而有丝分裂是一种源于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形式,它的产物是两个相同的二倍体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和修复。
6.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核酸等;而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化学和生态学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总之,了解这些易混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帮助高中生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1.脂质与油脂脂质是脂类物质的统称,包括油脂(C、H、O)、磷脂(C、H、O、N、P)、胆固醇(C、H、O)、植物蜡(C、H、O)等。
2.鲜重与干重鲜重:细胞正常活性状态下的重量。
一般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含量最多元素是O;干重:细胞除去自由水后的重量,烘干后保持恒重后测定的重量。
一般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3.类囊体膜与叶绿体内膜类囊体在叶绿体基质中,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也称为囊状结构薄膜。
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光能向活跃的化学能的转化在此上进行,因此类囊体膜亦称光合膜。
类囊体可增大叶绿体的膜面积,增大光合作用率。
与叶绿体内膜的区别见右图。
4.分裂与增殖(1)细胞增殖是侧重结果,细胞分裂侧重过程。
(2)对于真核生物而言,绝大多数体细胞靠有丝分裂来增殖;少数的体细胞(如蛙的红细胞)是靠无丝分裂来增殖;精子和卵细胞是靠减数分裂来增殖的。
例如年上海高考题: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为:A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答案:A)解析: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只能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增殖的是精子。
5.细胞液与细胞内液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是细胞内所有液体成分的总括,包括细胞质基质,核基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基质以及液泡内的细胞液。
6.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这层膜将细胞液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原生质层为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及成熟的酵母菌等所具有。
原生质体:通常是指具细胞壁的细胞用酶解法除去壁后获得的结构。
原生质体主要用于细胞工程的体细胞杂交研究。
如:植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细菌用溶菌酶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
需要指出的是:在用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时,必须将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操作,以防细胞失水皱缩或过分吸水胀破。
7.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属于膜转运蛋白,对被运输的物质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或选择性。
通道蛋白只参与被动转运,在运输过程中不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也不移动,如离子通道、水通道;载体蛋白参与的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在运输过程中与相应的物质特异性结合(具有类似于酶和底物结合的饱和效应),自身的构型会发生变化,并会移动。
通道蛋白转运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比例,且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转运速度更快(1000倍以上)。
通道蛋白其结构和功能状态在细胞内外理化因子作用下,能在数毫秒至数十毫秒的时间内迅速激活开放,随后迅速失活或关闭,载体蛋白无此特性。
8.粘连蛋白和糖蛋白糖蛋白由寡糖链与肽链中的一定氨基酸残基以糖苷键共价连接而成,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种类繁多,功能广泛。
按存在方式分为三类:可溶性糖蛋白:存在于细胞内液、各种体液及腔道腺体分泌的粘液中。
血浆蛋白除白蛋白外皆为糖蛋白。
可溶性糖蛋白包括(如核酸酶类、蛋白酶类、糖苷酶类)、肽类激素(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激素、促甲状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某些生长因子、抑素、凝集素及毒素等。
膜结合糖蛋白:其肽链由疏水肽段及亲水肽段组成。
疏水肽段可为一至数个,并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嵌入膜脂双层中。
亲水肽段暴露于膜外。
糖链连接在亲水肽段并有严格的方向性。
在质膜表面糖链一律朝外;在细胞内膜一般朝腔面。
膜结合糖蛋白包括酶、受体、凝集素及运载蛋白等。
此类糖蛋白常参与细胞识别,并可作为特定细胞或细胞在特定阶段的表面标志或表面抗原。
结构糖蛋白:为细胞外基质中的不溶性大分子糖蛋白,如胶原及各种非胶原糖蛋白(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
它们的功能不仅仅是作为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成分起支持、连接及缓冲作用,更重要的是参与细胞的识别、粘着及迁移,并调控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可见,粘连蛋白属于糖蛋白,细胞癌化时,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减少或消失。
9.基因与基因型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比如豌豆的紫花(显性)由A基因决定,白花(隐性)由a基因,则豌豆有关花色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
在高中生物里,既可研究细胞的基因型,也可研究个体的基因型,比如白花豌豆植株的一般体细胞基因型为aa,而其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基因型则为aaaa,其配子的基因型则为a。
10.性状与表现型性状是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圆粒和皱粒。
表现型是某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比如豌豆种子的形态是豌豆的性状之一,而具体到某一株豌豆的种子是圆粒还是皱粒,则是该株豌豆的表现型。
11.自交与自由交配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
例如植物,雌雄同花植物的自花授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均为自交;动物多为雌雄异体,所以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即为自交,其含意较植物要广泛些。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进行子代遗传比率的计算中一般要用亲代的基因频率进行计算。
对植物而言,自由交配往往也描述为均匀混合种植,但要注意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均匀混合种植仍为自交。
12.DNA与脱氧核苷酸链脱氧核苷酸链是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长链;每个DNA分子一般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通过氢键相连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13.染色体组与染色体组型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该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配子中所含的染色体即为一个染色体组。
比如人为二倍体,人体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23对染色体,即每个染色体组有23条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又称染色体核型,指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形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这种组型技术可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或遗传病的诊断。
14.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如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
基因突变改变了原基因的结构,往往产生其等位基因,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
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的变化。
数目变化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结构变化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染色体畸变往往伴随着若干基因发生数量或位置上的改变。
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改变,而染色体畸变属于细胞水平的改变,可以通过镜检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来进行鉴别。
15.易位与交叉互换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称为易位,它伴有基因位置的改变。
易位可分为转位和相互易位。
前者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转移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即单向易位,而后者则指两条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片段,较为常见。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缠绕,并对应地交换一部分片段,可能导致等位基因位置互换,从而影响配子的类型。
易位属于染色体畸变,可通过镜检观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无法镜检观察。
16.伴性遗传与从性遗传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如人类的红绿色盲(伴X)、外耳道多毛症(伴Y)等。
从性遗传又称性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题目未作相应提示或说明,一般不考虑从性遗传现象。
17.基因文库与基因库基因文库: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切后,将酶切片段插入到载体DNA分子中,所有这些插入了基因组DNA片段的载体分子的集合体,将包含这个生物体的整个基因组,也就是构成了这个生物体的基因文库。
基因工程中,在未知目的基因序列时,可建立基因文库并从中获取目的基因。
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18.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生长素:即吲哚乙酸,植物幼嫩部位产生的可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一种植物激素,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小分子有机物。
生长激素:由动物腺垂体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等功能的肽类激素。
由于激素与其靶细胞上的受体之间具有高度的特异联系,因此生长素和生长激素不可互相替代发挥作用。
19.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人们常常把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一是植物激素类似物,例如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效能的吲哚丁酸、萘乙酸、2,4-D等,与细胞分裂素有类似生理效能的激动素和6-苄基氨基嘌呤等;二是生长延缓剂,有延缓生长作用,降低茎的伸长而不完全停止茎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侧芽的生长,其作用能被赤霉素恢复,例如矮壮素、丁酰肼、调节安等。
三是生长抑制剂,也有延缓生长的效果,但与生长延缓剂不同,它们主要干扰顶端的细胞分裂,使茎伸长停顿和破坏顶端优势,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恢复,例如青鲜素等。
另外,由于除草剂大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因此,有人把除草剂也作为一大类生长调节剂。
20.催乳素与催产素催乳素由腺垂体分泌,可促进乳腺生长和乳汁形成,为分娩后授乳作准备;催产素由神经垂体分泌,能刺激子宫平滑肌和乳腺的肌上皮样细胞收缩,在分娩过程中促进子宫收缩,分娩后参与哺乳,促进乳汁的排斥。
两者都是多肽类激素,催产素是九肽,而催乳素由199个氨基酸残基和两个二硫键构成。
21.甲状腺素与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的统称,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者都含碘,前者比后者多一个碘原子。
22.呆小症和侏儒症呆小症又叫克汀病,是一种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幼儿发育障碍的代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过程明显受到阻滞,特别是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通常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侏儒症有许多类型,高中生物中涉及的多为垂体性侏儒症,由于先天的或后天的原因,腺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阻碍身体生长与发育,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
除此之外,还有:体质性侏儒(本症患者骨化中心出现和骨骺联合年龄皆比正常者迟数年,身材矮小,性腺发育及第二性征成熟也较正常期为晚。
生长激素水平正常,病儿无任何垂体疾病表现及其它内分泌功能异常)、遗传性或种族性侏儒(某些地区或某种民族(如非洲某种黑人)体格特点为矮人,不存在垂体疾患,对外源性生长激素也无反应,属正常矮人)、原基侏儒(宫内侏儒)(从胚胎开始发育迟缓,出生时体格即甚小,身长只有3035cm,体重低于2400g,伴有躯体各种先天性畸形,特别是大脑发育落后,此种侏儒对外源性生长激素治疗无效)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