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频治疗仪区别
中、低频治疗仪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目的:1、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和为受损神经细胞代偿的功能
2、使中枢神经控制瘫痪机体运动功能得到恢复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分
姓名
操作
准备
护理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5
用物准备:中、低频治疗仪、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签、治疗记录单
5
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皮肤、四肢肌力、合作程度,了解仪器作用,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8
操
作
流
程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合作
6
将治疗仪放置床旁适当位置,妥善固定
5
接通电源,根据医嘱要求,设定治疗模式,参数
10
暴露治疗处、定位、清洁、粘贴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15
再次核对,启动治疗仪,参数调至病人能承受范围,确认治疗仪运行正常
8
协助患者取得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告知注意事项,强调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如有异常及时告知护士
10
洗手,再次查对,记录
6
质量
评定
患者或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8
患者安全,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及时处理
5
用物齐备,操作规范,用后物品处理规范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论
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中频治疗仪参数

中频治疗仪(zhong pin zhi liao yi)概述俗称的中频治疗仪全称为“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
中频电流被低频电流调制后,其幅度和频率随着低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称为调制中频电流。
应用这种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调制中频电疗法(modulated medium freq uency electrotherapy),近20余年来在国内广泛应用。
治疗作用调制中频电流含有1~150Hz低频电流与2~8K Hz中频电流,其中低频电流有不同的频率与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微分波等),有不同的调制方式(连续、间调、断调、变调)、不同调幅度(0%~100%),电流的动态变化大,因此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低频电与中频电两种电流各自的特点和治疗作用,作用较深,不产生电解刺激作用,人体易于接受而不易产生适应性,其主要治疗作用为: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可以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平滑肌张力;作用于神经节与神经节段,可产生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治疗技术目前通用的电脑中频治疗仪应用微机与数控技术,内存多个多步程序处方,各个电流处方有不同的调制和组合。
采用硅导电橡胶电极治疗,操作简单安全。
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电流处方,将两个电极对置或者并置与治疗部位。
治疗电流的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一般0.1~0.3mA/c㎡,通电时电极下有震颤、抽动感或肌肉收缩,易于耐受。
一般每个处方治疗15~20分钟,每日一次,7~15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中间,停用1天)。
临床应用适应症: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病、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腰背肌筋膜炎、周围神经伤病、神经痛、胃肠张力低下、尿潴留、术后肠麻痹、术后粘连、瘢痕增生等。
禁忌症: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心脏部位、孕妇腰腹部、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电疗仪低,中,高频有什么区别

中频治疗仪副作用

中频治疗仪副作用中频治疗仪副作用中频治疗仪是现代电子学,磁疗学和传统的中医脏象学、经络学相结合的新型理疗仪器,它通过热电磁性触头传导特殊频率的电流来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产生了热疗、针灸、电疗、磁疗的治疗效果。
其中中频治疗仪与低频治疗仪相比,,中频治疗仪效果明显,中频的表皮刺痛感弱,达到深度感强、留针时间长的效果。
但是治疗仪是治病的,电子类治疗仪更应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功能。
如果治疗仪本身安全性不好,就可能对消费者造成新的身体损伤。
经销商说“十分安全”时,消费者只要浏览一下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或者简单操作一下仪器,就可以快速地鉴别出它是否具备某些重要的安全保护功能。
但是中频治疗仪的治疗过程中电流会因负载的不稳定而产生较大的波动,不仅可能损坏仪器,更重要的是会对病人造成电击,治疗的安全性不好。
这种仪器不符合行业标准中对电流稳定度的要求。
该治疗仪无短路保护功能,也没有恒流源输出功能。
短路保护功能是保护治疗仪不因输出线短路而损坏,恒流源输出功能则是保护使用者,输出电流不会忽大忽小保证治疗安全。
中频治疗仪介绍中频治疗仪是模拟传统的中医针灸,用cpu控制的脉冲电流针对穴道起到疏导血管、神经,达到顺畅传达的功效。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人体组织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即人体组织对中频电流的阻抗要比对低频电流的阻抗低,因此中频电流比低频电流能够到达组织更深的部位,而且皮肤感觉舒适。
中频电流本身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受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则兼有低频与中频的综合作用,效果更佳。
中频治疗仪可以输出2~8khz 的中频电流,它包含和综合了中频电疗的各种疗法。
中频治疗仪的中频电流能进入人体深部组织,而不致强烈刺激皮神经和感受器,当以阀强度的中频电流加入时,起初只有轻的搓动感,电流大时才有针刺感觉,电流越大,这种感觉越明显。
但持续通电时,这种感觉逐渐微弱。
只有大的强度电流时才有不舒服的束缚感。
加入足够强的中频电流,可以引起强烈的肌肉收缩,人们已经证实在2000-8000hz的中频范围内,肌肉收缩的阀值要比痛阀低得多。
低频中频高频理疗仪的用途

低频中频高频理疗仪的用途低频中频高频理疗仪是一种治疗疾病的电子仪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身体的免疫系统。
这些仪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因为它们可以在不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的情况下,非常有效地治疗很多常见的疾病和症状。
下面我们会分别讲解一下低频、中频和高频理疗仪的用途。
低频理疗仪的使用低频理疗仪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例如肌肉酸痛、痉挛、疲劳和神经性疼痛等。
它通常通过让电流穿过身体来刺激神经和肌肉,这有助于缓解疼痛和紧张感。
低频电流的频率通常在1-100赫兹之间,比中高频电流低得多。
低频理疗仪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刺激神经和肌肉,因此它可以缓解肌肉疲劳并促进肌肉恢复,同时也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
中频理疗仪的使用中频理疗仪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身体的细胞代谢,并特别针对皮肤问题。
它通常使用不到10千赫兹的中频电流,高度精确地调节器与产生的电流的强度和频率,可以调节到胶原纤维的生长,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组织修复和恢复皮肤弹性。
中频理疗仪可以用于治疗痤疮、皮肤瘙痒、皮肤过敏、皮肤松弛、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等常见皮肤问题。
高频理疗仪的使用高频理疗仪是治疗皮肤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产生高频电流的震动来杀死表皮细胞和真皮细胞中的病毒和细菌,促进身体的细胞代谢。
高频电流的频率通常在10-400千赫兹之间,因此它比中频和低频电流更强。
高频理疗仪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杀菌消炎和治疗感染的功效尤为显著。
高频理疗仪可以用于治疗痤疮、皮肤瘙痒、皮肤过敏、皮肤松弛、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等常见皮肤问题。
总体来说,低频、中频和高频理疗仪的应用覆盖了很多不同的问题和症状,无论是针对肌肉问题还是皮肤问题都有非常明显的疗效。
这些仪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紧张感,还可以促进身体的修复和恢复。
由于这些仪器没有副作用,并且非常容易使用,因此它们的使用在医疗界和美容界都十分普遍。
中频与低频治疗仪的区别

中频与低频治疗仪的区别
中频治疗仪是模拟传统的中医针灸,用CPU控制的脉冲电流针对穴道起到疏导血管,神经,达到顺畅传达的功效!主要效果在于错金部分血液轮回,并有止痛功效!中频治疗仪是现代电子学,磁疗学和传统的中医脏象学,经络学相结合的新型理疗仪器,它通过热电磁性触头传导特殊频率的电流来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产生了针灸,热疗,电疗,磁疗的治疗效果。
它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祛淤止痛的功效。
可以用于医治诸如颈椎、胸椎、腰椎、膝肘关节等各类骨质增生疾病,软组织伤害、炎症、肩周炎、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根水肿等症状。
关于低频治疗仪的,凡是具有生命的物质体内,都产生一种独特的电流。
心脏、脑、肌肉、神经等到处都发出自身感觉不到的非常微弱的低频电流。
这被称为“生物电流”。
低频治疗仪就是在伤痛部位贴上电极片,输入低频电流来影响痛感神经,以此来影响身体对传递痛感的机能,这样大脑就很难接收到神经传递的痛感信息!中频治疗仪与低频治疗仪
,它们的治疗效果各不相同,中频治疗仪为深度治疗,低频治疗仪只是在表面阻止信息传递,治标不治本!。
中频治疗仪作用功效有哪些?

中频治疗仪作用功效有哪些?中频治疗仪也是电疗的一种,是用1KHz-100KHz的电流刺激机体,起到镇痛、锻炼肌肉、改善血液循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等作用。
治疗机制一、镇痛作用1、掩盖效应一定频率的中频电流可以引起舒适的震颤感和肌肉颤动.使主要传导触压觉的粗纤维兴奋,掩盖了细纤维和c纤维传导的痛觉,达到止痛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掩盖效应。
中频电流引起的震颤是产生掩盖效应的一种适宜刺激。
2、产生镇痛物质理论研究证明,人体受到电刺激后神经系统可以释放一些具有镇痛效应的物质(内啡呔),使其在神经组织内、脑脊液中甚至血浆中的含量增高.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3、闸门控制理论:中频电流能引起明显的震颤感和肌肉颤动,易兴奋粗纤维,使SG细胞兴奋,关闭闸门.抑制T细胞的活动,从而减少或阻碍疼痛冲动向中枢的传递,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二、锻炼肌肉与低频脉冲电流相似,由1—150Hz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能引起肌肉收缩。
因此,中频电流亦可用于锻炼肌肉、预防肌肉萎缩、提高平滑肌肌力、调整自主神经功能。
它具有以下特点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不易引起疼痛;无电解作用,不易损害皮肤,有利于持久治疗;人体的耐受性良好,电流的作用深度较大。
三、改善血液循环中频电流单次作用时和停止作用即刻皮肤充血反映不明显,而在停止治疗10—15min后比较明显。
在几种中频电流中,以50—100Hz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的作用较强。
中频电流对一些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中频电流作用后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炎症产物的吸收和运走加速,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加强,免疫功能提高。
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中频电流有较好的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作用.由于中频电流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分离。
中低频治疗仪区别

治疗特点
以刺激皮肤表面来兴奋神经根;
以刺激肌肉群来促进血液循环;
借助传导热进行药物熨贴治疗,对神经末梢进行冷热刺激;
运用电磁场、动磁场、脉动磁场、脉冲磁场对人体内的电、经穴产生作用;
既刺激神经根,使神经兴奋,又不刺痛皮肤,同时刺激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还具有温热、电磁、药物导入等治疗功能;
缺陷
①对皮肤刺激大,有刺痛感;②有电解作用,会损害皮肤;③受人体承受力的影响,医患配合可能不协调;④无法达到较深的人体组织;⑤没有热疗与磁疗功能;
①即时镇痛、消炎,且镇痛作用大于低频;②刺激肌肉时没有疼痛感,患者感觉舒适;
①润滑皮肤,使其保持柔软且富有弹性;②对初期扭伤的局部静脉有修复作用;③刺激组织再生,有减轻疼痛和加强组织营养的作用;
①对创伤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有镇痛效果;②缓解肌肉痉挛,减低肌张力;③对磁场作用范围内的浅层炎症有较好作用;④通过穴位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
①同时具有中频与低频两重仿生电流,通过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达到局部与全身的调节与治疗作用;②包含针灸、捶击、按摩、火罐、推拿、刮痧等多种治疗原理;③达到人体较深部位,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及肌肉运动;
治疗功效
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骨折的愈合;
②具有镇痛、消炎、镇静催眠作用;
对神经根的刺激不强烈
对人体无电频刺激,治疗期较长,见效较慢;
对机体无冷热刺激,无药物导入功能,且对骨骼类病症无明显疗效;
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机体无冷热刺激,无药物导入功能,且对骨骼类病症无明显疗效。
无
①产生微电流,对体内生物电活动产生影响,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影响电子传递的速度和方向,抵消病理因素;②对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作用而影响酶的催化作用而作用于人体;③当磁场作用于非穴位处时,通过神经,内分泌,体液产生治疗作用。
①同时具有中频与低频两重仿生电流,通过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达到局部与全身的调节与治疗作用。②包含针灸、捶击、按摩、火罐、推拿、刮痧等多种治疗原理;③达到人体较深部位,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及肌肉运动。
①兴奋神经根,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各种神经紧张、疼痛症;②大面积按摩肌肉,改善肌肉供血,放松肌肉群,以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③调节人体酸碱平衡,阻止钙物质的流失,强韧骨骼,修复骨质劳损,改善骨骼炎症与病变。
治疗特点
以刺激皮肤表面来兴奋神经根。
以刺激肌肉群来促进血液循环。
借助传导热进行药物熨贴治疗,对神经末梢进行冷热刺激。
运用电磁场、动磁场、脉动磁场、脉冲磁场对人体内的电、经穴产生作用。
既刺激神经根,使神经兴奋,又不刺痛皮肤,同时刺激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还具有温热、电磁、药物导入等治疗功能。
缺陷
①对皮肤刺激大,有刺痛感;②有电解作用,会损害皮肤;③受人体承受力的影响,医患配合可能不协调。④无法达到较深的人体组织。⑤没有热疗与磁疗功能。
治疗功效
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骨折的愈合;
②具有镇痛、消炎、镇静催眠作用。
①即时镇痛、消炎,且镇痛作用大于低频;②刺激肌肉时没有疼痛感,患者感觉舒适;
①润滑皮肤,使其保持柔软且富有弹性;②对初期扭伤的局部静脉有修复作用;③刺激组织再生,有减轻疼痛和加强组织营养的作用。
①对创伤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有镇痛效果;②缓解肌肉痉挛,减低肌张力;③对磁场作用范围内的浅层炎症有较好作用;④通过穴位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
中低频治疗仪区别
中低频治疗仪的区别
治疗仪
性能
低频治疗仪
中频治疗仪
温热治疗仪
磁疗仪
温执中低频治疗仪
作用机理
用不断变化的电流刺激神经肌肉组织,①引起肌肉收缩,引起血管扩张反应;②使毛细血管扩张,出现治疗后稍长时间的皮肤充血反应;③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活动后的代谢产物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能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
①广泛刺激神经,可引起感应电不能引起兴奋的变性神经;②仿人手按摩,大面积的刺激肌肉群,引起肌肉的强烈收缩,同时没有疼痛感;③低频调制中频电流,降低人体组织的阻抗,不断变化电流波型、幅度,收缩肌肉同时,可倒入药物离子。
①在皮肤组织内的各种末梢神经感受器基本都对热或冷的刺激起反应,对皮肤施加压力,软化瘢痕组织和肌腱挛缩等有软化及松解作用。②改善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消散浸润,加强再生过程;③使皮肤、体温及深部组织升高,影响人体细胞内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