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参考答案] C[09南京中考]第2题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2010·浙江义乌)14.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

这个人是()DA.孙膑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2011·天津]下图是2011年新年伊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矗立的一尊高达9.5米的雕像,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C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2011·泉州]下图人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下列属于这位人物思想的是( C )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改革、法治[2011·鸡西]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创立的学派是( A )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2011·清远]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而对财产只字不提。

这体现了孔子( D )A.礼治的思想 B.反对苛政的思想C.教育的思想 D.民生思想[2011·菏泽]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

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D )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2011·深圳]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

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A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法行改革,依法治国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2011·南平]美国诗人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这里的“哲学”是指( C )A.法家学说B.道学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2011·张家界]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2011·黄冈]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9课【同步练习】《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9课【同步练习】《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同步练习1. “三人行,必有我师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

它出自()A.《论语》B.《道德经》C.《孙子兵法》D.《金刚经》2.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B.儒家C.法家 D.墨家3.人们为了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常用讲故事的方式。

仔细回忆一下“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故事,想一想,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道家C.墨家 D.法家4.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A.《春秋》B.《尚书》C.《论语》 D.《诗经》5.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6. 春秋战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出现空前绝后的思想大爆炸局面,影响中国文化五千年的思想.这种学术繁荣局面称为: ( )A.思想大一统B.七雄并立C.争霸战争D.百家争鸣7.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用“仁政”治国,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 )8. 兵家鼻祖孙子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世界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学员们的追捧。

( )◆9. 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孔子—()A“兼爱”“非攻”老子—()B“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庄子—()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到互转化。

韩非—()D提出“仁”的学说。

墨子—()E“无为而治”孙武—()F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10. 组员小华帮助百家争鸣电视台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帮忙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节目主持。

(4分)入围人员:A.孔子 B.庄子 C.孙武 D.韩非人与自然——()法制在线——()军事天地——()教育论坛——()答案和解析1.【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孔子思想知识点。

初一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试题

初一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试题

初一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试题1.《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其讽刺的是( )A.因循守旧的思想B.宽厚仁慈的思想C.消极避战的思想D.贪图享乐的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二子目百家争鸣中的内容:“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国家的统治。

”可知,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实行‘法治’的思想,因此《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就是要讽刺因循守旧的思想,故选A。

【考点】百家争鸣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百家争鸣的概况、思想主张和影响。

2.“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 )A.发展的观点B.保护环境的观点C.休渔政策D.“仁政”的观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二子目百家争鸣中的内容:“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可知,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保护环境政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的发展观,故选B。

【考点】百家争鸣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百家争鸣的概况、思想主张和影响。

3.材料一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材料一人物是谁?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教育上有何贡献?(2) 材料二这段话是谁的?他的主张是什么?【答案】(1)孔子儒家学派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 。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h
17
连一连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民贵君轻 道法自然 兼爱,非攻 因材施教
h
18
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利用排除法猜出答案:
线索一: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线索二: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线索三:主张“有教无类”
答案:孔子
h
19
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利用排除法猜出答案:
线索一:这是一部春秋战国时期 的著名思想学论著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 权
h
23
连一连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民贵君轻 道法自然 兼爱,非攻 因材施教
h
24
选一选
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这一思想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h
8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 贡献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 让他们先做”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 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 样呢?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 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 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h
1
h
2
孔子——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仁”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 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礼” 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 会规范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北师大版练习题四十二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北师大版练习题四十二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北师大版练习题四十二第1题【单选题】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 )A、屈原、贾谊B、刘发、吴芮C、马殷、马希D、刘备、孙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老师的话中蕴含的思想来源于(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这样60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

今年(农历2015年)是乙未年,由此可知,农历1955年应是( )A、甲午年B、乙未年C、丙申年D、丁酉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其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主要是为了纪念( )A、屈原B、扁鹊C、孔子D、老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直为中医沿用的四诊法中的“闻”是指( )A、看气色B、闻气味C、按脉搏D、听声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一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讨论了“上网的利与弊”,得出了“上网既有利也有弊”的结论。

同学们的结论最符合下面哪一学派的观点(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16年3月30日,青城山一都江堰旅游景区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30余万游客到访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首次启动的“百万游客青城山一都江堰踏春寻宝”互动旅游体验活动深得游客好评。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②位于岷江中游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A、①③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编钟最早起源于( )A、夏B、西周C、商D、战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重庆是古代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历史是初一新开的一门科目,对于记性差的初中生来说有着不小的难度,多做初中历史测试题有助于提高历史成绩。

那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来热热身,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一、交流---百家争鸣孕育雏形1.阅读教材找出老子的政治主张。

2.阅读教材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的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2)结合语文课文《论语》,你能用论语中心语句来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吗?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4.材料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

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据材料,“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二、碰撞---百家争鸣大放异彩1.阅读教材,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

学派姓名历史地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兵家孙武2.联系当时社会实际,想一想,为什么法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重视?【直击中考】1.(2016•湖南岳阳)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2.(2016•山东东营)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A.“兼爱”,“非攻”B.“仁政”治国C. 提倡“法治”D.“无为而治”3.(2016•山东聊城)“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基础知识巩固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图2一l0一l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这句话的人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庄子3.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A.《尚书》 B.《诗经》C.《春秋》 D.《论语》4.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朴风气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D.韩非5.记录老子的学说的著作是 ( )A.《道德经》 B.《尚书》C.《论语》 D.《春秋》6.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A.《道德经》 B.《论语》C.《韩非子》 D.《孙子兵法》7.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治”的代表人物是 ( )A.孙武 B.孙膑C.孟子 D.韩非8.图2—10—2所示书籍的作者是 ( )图2—10—2A.孙膑 B.孙武 C.伍子胥D.庞涓9.墨家的创始人是。

他主张“”、“”,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的。

10.观察图2一l0一3:请回答:图2一l0一3(1)图2—10—3所示的人物是谁?(2)说一说他的主要思想。

(3)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11.阅读下列材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请回答:(1)材料出自哪一本古书?此书中记录的是哪个时期、谁的学说?(2)解释材料的意思。

(3)引文中包含着什么哲学思想?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1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 ( )A.“以人治国”的思想B.“礼”的思想C.“有教无类”的思想D.“为政以德”的思想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创新题14.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是 ( )A.老子 B.孔子C.墨子 D.韩非子15.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下列各派中提出“无为而治”主张的是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16.商场如战场,现在许多商家都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战胜对手的法宝。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含答案)

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一、选择题1.《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

人们都来宽慰他。

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

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腿。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观点一致()A.孔子B.孙武C.老子D.孟子2.有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2 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

”这里的“智慧”是指()A.“无为而治”B.“尚贤”与“节俭”C.“依法治国”D.“仁”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下列关于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B.他编订《诗》《书》和《春秋》等,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巨大贡献C.他坚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D.他晚年编订的《论语》为后人研究儒家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4.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A.乙B.丙C.甲、乙D.甲、丙5.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6.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的主张是()A.以“礼”治国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7.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A.孟子B.老子C.墨子D.韩非8.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试题答案及解析1.春秋时期的孔子既是伟大的_________家,又是伟大的_________家。

【答案】思想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一子目孔子中的内容:“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

还是伟大的教育家。

”可知,故填思想教育。

【考点】孔子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孔子的贡献和影响。

2.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派别是(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墨家学派D.法家学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一子目孔子中的内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曾一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选A。

【考点】孔子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孔子的贡献和影响。

3.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一子目孔子中的内容:“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仁就是要爱人,杨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可知,ABC选项都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D选项,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主张看,故选D。

【考点】孔子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孔子的贡献和影响。

4.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

其主张能体现题表中所示内容的学派是()层面日常规范个人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A. 墨家B. 儒家C. 道家D. 法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儒家学派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仁” 和“礼”,主张用道德规范来教育人民。

墨家主张“兼爱” 和“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

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范迟问仁:子曰:爱人。

”(出自《论语⦁颜渊》)“子”是哪位伟大的思想家?()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孔子主张实行仁政;《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言论的书。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6.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兼爱”“非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战国时的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

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但支持正义战争。

所以答案选D。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即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礼,就是仁)“为政以德。

”(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哪个方面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说出其含义材料二子曰:“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哪个方面的影响?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句说说对你的学习与什么帮助或指导?材料三:“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4)材料三中“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指的是哪一史实?他还提出哪些教育观点?(5)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坏公物”的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

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A.损坏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说服教育解决。

——这是(学派)的主张。

B.损坏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这是(学派)的主张。

C.损坏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思过自行解决。

这是(学派)的主张。

【答案】(1)政治(2)仁仁义,善良,相互友爱,互助……(3)教育言之有理即可(4)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5)A儒家 B法家 C道家【解析】(1)根据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

”和“为政以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仁”的思想,在政治上提倡“仁政爱民”,“为政以德”。

(2)根据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

”和“为政以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含义是仁义,善良,相互友爱,互助,君主要爱护他的子民,实行仁政,不要暴政统治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3)根据材料二“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教育方面的主张,使我受益匪浅,我认为孔子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非常有用,在学习中,要不断的温习,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找到新的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帮助自己进步。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指的是孔子的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认为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这是很积极进步和公平公正的思想主张,他还提出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教育观点,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损坏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说服教育解决。

——这是儒家的主张;损坏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这是法家学派的主张;损坏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思过自行解决。

这是道家学派的主张。

点睛: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直到现在还有很巨大的作用,学生要重点把握关于孔子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能辩证的看待他的观点,并从他的思想主张中学到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的内容,帮助自己进步。

8.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D.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D项是正确的;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以及各国的改革,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故ABC项不符合材料的要求。

故选D。

点睛:抓住信息“孔子兴办私学”是解题的关键,孔子兴办的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9.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他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3)如果你想了解他的思想和言论,最好看哪一本书?【答案】(1)孔子、春秋后期、是儒家创始人;(2)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3)《论语》一书;【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人物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核心思想主张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反对统治者实行暴政。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所以想了解他的思想和言论,最好看《论语》一书。

10.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孔子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成就,如,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由此可知,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精神的是有教无类,故选C。

11.下图中的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它反映的是()的思想。

A.孔子B.老子C.庄子D.孟子【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书籍“《道德经》”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故B符合题意;孔子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一书中;庄子的思想记录在《庄子》一书中;孟子的思想记录在《孟子》一书中;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2.在学习政治时,我们会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强调法律在国家运行过程中的规范作用。

如果要追溯“依法治国”思想在中国的历史,我们必定会提到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他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故D符合题意;孔子主张是仁;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3.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材料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材料是谁的观点?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你如何评价他?(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3)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是我国哪一学派的创始人?(4)简要说说他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

【答案】(1)孔子;《论语》;大教育家、大思想家;(2)时常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3)仁;儒家;(4)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总结了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等等。

【解析】(1)材料一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思想;孔子的言论集中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同时孔子也是大教育家,他办私学,提出一系列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2)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是关于学习态度的,即要谦虚好学;材料二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即要时常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材料三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即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要学思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