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一讲整数计算综合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顺序计算、运算定律的应用、简便计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已经有所接触。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应用等问题而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的应用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演示运算过程;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做菜等,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如23 + 45 × 6。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答。

教师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强调运算顺序。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训练:第1讲 整数计算综合(含答案)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训练:第1讲 整数计算综合(含答案)全国通用

整数计算综合第1讲情课堂激例1:计算:(1) 72×27×88÷(9×11×12);(2) 31×121-88×125÷(1000÷121).例2:计算:(1) 555×445-556×444;(2) 42×137-80÷15+58×138-70÷15.练习1:计算:(1) 34×35×36÷(5×6×7);(2) 54×22-36×75÷(100÷24).练习2:计算:2010×1950-2011×1949例3:计算:1+2-3+4+5-6+7+8-9+…+97+98-99.例4:在不大于1000的自然数中,A为所有个位数字为8的数之和,B为所有个位数字为3的数之和。

A与B的差是多少?练习3:计算:200+199-198-197+196+195-194-193+…+4+3-2-1.例5:计算:(1) 202-192+182-172+162-152+…+22-12;(2) 951×949-52×48.例6:规定运算o满足:aob=(a+1)×(b-2).(1)计算:(3o4)o5(2)如果6o(□o5)=91,那么方格内应该填入什么数?练习4:计算:(1) 202-182+162-142+…+42-22;(2) 79×75-25×21.练习5:定义A B表示A、B间(不包括A、B)所有奇数的和,例如:12 7=9+11=20,计算(2 12) 22.知识小结通过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计算分组计算思想平方差公式定义新运算力课后能培养课后作业1.计算:(1)125×27×77÷(25×11×9);A. 100B. 105C. 120D. 125(2)738×13×7-13×175×32÷(400÷169).A. 32000B. 34500C. 36400D. 365002.计算: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A. 0B. 10C. 16D. 203.在不大于300的自然数(包括0)中,个位为0的所有数之和与个位为1的所有数之和的差是多少?A. 30B. 60C. 270D. 3004.计算:(1)1002-992+982-972+…+22-12;A. 5050B. 5000C. 4550D. 4500(2) 101×99-51×49.A. 7450B. 7500C. 7555D. 77505.羊和狼在一起时,狼要吃掉羊,所以关于羊及狼,我们规定一种运算,用符号△表示羊△羊=羊;羊△狼=狼;狼△羊=狼;狼△狼=狼。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运算正确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运算顺序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运算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运算顺序: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运算顺序下的计算结果,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的规律。

3.讲解运算方法: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于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5.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运算顺序的规律。

可以设计一个运算顺序的流程图,让学生一目了然。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来进行。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研究惯。

教学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例图、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程序:首备设计一、复引入1、计算:240×2+180.600-600÷4学生独立运算,指名板演。

2、提问:算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指名回答。

3、明确:当算式中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4、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混合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XXX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演例如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复:单价×数量=总价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换:分步列式: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综合:12×3+15×4可能还有):(12+15)×(3+4)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四年级奥数训练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

四年级奥数训练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

四年级奥数训练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内容概述熟练运用已学的各种方法解决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问题;学会利用加减抵消、分组计算方法处理各种数列的计算问题。

学会处理“定义新运算”的问题,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

典型问题兴趣篇1. 计算:(1) 121×32÷8; (2) 4×(250÷8) (3) 25×83×32×1252. 计算:(1) 56×22+56×33+56×44 (2) 222×33+889×66.3. 计算:(1) 37×47+36×53 (2) 123×76-124×75。

4. 计算:100-99+98-97+96-95+…+12-11+10.5. 计算:50+49-48-47+46+45-44-43+…-4-3+2+1.6. 计算:(1+3+5+7+…+199+201) -(2+4+6+8+…+198+200).7. 计算:1+2+3+4+…+48+49+50+49+48+…+4+3+2+1.8. 下面是一个叫做“七上八下”的数字游戏。

游戏规则是:对一个给定的数,按照由若干个7和8组成的口令进行一连串的变换。

口令“7”是指在这个数中插入一个数字,使得新生成的数尽量大;口令“8”是指将这个数中的一个数字去掉,也要使新生成的数尽量大。

例如:给出的数是1995,口令是“8→7,”在第一个口令“8”发出后变成995,在第二个口令“7”发出后变成9995。

如果给出数“6595”以及口令“8→7→8→7→8→8”,问:变换后依次得到的6个数的和是多少?9. 规定运算“∇”为:a∇b= (a+1) ×(b-1), 请计算:(1)8∇10;(2) 10∇8.10. 规定运算“☺”为:a☺b=a×b-(a+b), 请计算:(1) 5☺8; (2) 8☺5; (3) (6☺5)4; (4)6☺ (54)拓展篇1. 计算:(1)72×27×88÷(9×11×12); (2) 31×121-88×125÷(1000÷121).2. 计算:(1) 555×445-556×444; (2) 42×137-80÷15+58×138-70÷15.3. 计算:20092009×2009-20092008×2008-20092008.4. 计算:1+2-3+4+5-6+7+8-9+……+97+98-99.5. 计算:100×99-99×98-98×97-97×96-96×95-95×94+…+4×3-3×2-2×1.6. 在不大于1000的自然数中,A为所有个位数字为8的数之和,B为所有个位数字为3的数之和. A与B的差是多少?7. 求图1-1中所有数的和.8. 已知平方差公式:22()()-=+⨯-,计算:a b a b a b22222222-+-+-++-201918171615219. 计算:951×949-52×48.10. 规定运算“Θ”为:aΘb=a+2b-2, 计算:(1) (8Θ7)Θ6;(2) 8Θ(7Θ6)11. 规定运算“”为:a b=(a+1) ×(b-2). 如果6(5)=91,那么方格内应该填入什么数?12. 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的数的运算,“∇”为选择两数中较小的数的运算,例如:3∆5=5,3∇5=3请计算:1∆2∆3∇4∆5∆6∇7∆…∇100.(运算的顺序是从左至右)超越篇1. 观察下面算式的规律:2000+1991-1988-1982+1976+1970-1964-1958+1952+1946-1940-1934+……一直这样写下去,那么最后4个自然数分别是哪4个?符号分别是加还是减?算式最终的结果为多少?2. 从1, 2, ……, 9, 10 中任意选取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并将两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乘积,把所有这样的乘积全部加起来,总和是多少?3. 计算:1-3+6-10+15-21+28- (4950)4. 已知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计算:222222222222+--++--+++--1009998979695949343215. aΘb表示从a开始依次增加的b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例如:4Θ3=4+5+6=15, 5Θ4=5+6+7+8=26, 请计算:(1) 4Θ15 (2) 在算式(Θ7)Θ11=1056中,方框里的数应该是多少?6. 定义两种运算:aΩb=a-b+1, a∀b=a×b+1, 用“Ω”、“∀”和括号填入下面的式子,使得等式成立(不能用别的计算符号):7 3 4 5=27.现定义四种操作的规则如下:①“一分为二”:如果一个自然数是偶数,就把它除以2;如果是奇数,就先加上1,然后除以2. 例如从16可以得到8,从27可以得到14.②“丢三落四”:如果一个自然数中包含数字“3”或“4”,就将其划掉,例如从5304可以得到50,从408可以得到8. (不含数字3和4的自然数不能进行“丢三落四”操作)③“七上八下”:如果一个自然数中包含数字“7”,就将所有“7”移到最左边;如果一个自然数中包含数字“8”,就将所有“8”移到最右边。

数学四年级 第1讲 整数计算综合(教师版+学生版,含详细解析)

数学四年级 第1讲 整数计算综合(教师版+学生版,含详细解析)

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内容概述熟练运用已学的各种方法解决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问题;学会利用加减抵消、分组计算方法处理各种数列的计算问题。

学会处理“定义新运算”的问题,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

典型问题兴趣篇1.计算:(1) 121×32÷8;答案:484解析:原式=121×(32÷8)=121×4=484(2) 4×(250÷8)答案:125解析:原式=(4×250)÷8=1000÷8=125(3) 25×83×32×125答案:8300000解析:原式=(25×4)×(8×125)×83=100×1000×83=83000002.计算:(1) 56×22+56×33+56×44答案:5544解析:原式=56×(22+33+44)=56×99=56×(100-1)=56×100-56×1=5600-56=5544(2) 222×33+889×66.答案:66000解析:原式=111×66+889×66=66×(111+889)=66×1000=660003.计算:(1) 37×47+36×53答案:3647解析:原式=(36+1)×47+36×53=36×47+1×47+36×53=36×(47+53)+47=36×100+47=3600+47=3647(2) 123×76-124×75答案:48解析:原式=(124-1)×76-124×75=124×76-1×76-124×75=124×(76-75)-76=124-76=484.计算:100-99+98-97+96-95+…+12-11+10.答案:55解析:原式=(100-99)+(98-97)+(96-95)+…+(12-11)+10=1×45+10=555.计算:50+49-48-47+46+45-44-43+…-4-3+2+1.答案:51解析:原式=(50+49-48-47)+(46+45-44-43)+…+(6+5-4-3)+2+1=4×12+2+1=51 6.计算:(1+3+5+7+…+199+201) -(2+4+6+8+…+198+200).答案:101解析:原式=1+3+5+7+…+199+201-2-4-6-8-…-198-200=1+(3-2)+(5-4)+(7-6)+…+(199-198)+(201-200)=1+1×100=1017.计算:1+2+3+4+…+48+49+50+49+48+…+4+3+2+1.答案:2500解析:原式=(1+49)×49÷2×2+50=50×49+50=50×(49+1)=50×50=25008. 下面是一个叫做“七上八下”的数字游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本课时为第1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内容安排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回顾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再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对于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也已经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运算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运算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

3.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减法2.运算规则:–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减法:被减数减去减数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第一讲整数计算综合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简化方法。

能熟练运用5个简算工具。

教学重点:带符号移位、去(添)括号、四则混合运算中通过带运算符号数字的移动使得可以运用分配律和结合律,达到计算简化。

教学难点:1乘除法分配律运用; 2如何找出隐性的朋友数,拆分数字达到可以使用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过程:1 ,通过图画询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分配来进入状态,2,通过例题讲解,学生互动,从而掌握运算规律。

利用最简单的数字但不是倍数的除法,必须通过分配律和结合律才能计算。

学会四则混合运算的简化。

3,课后总结。

4课后作业。

1、知识精讲: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去(添)括号带符号搬家
一、交换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二、结合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
三、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和除法分配律
四、去(添)括号; 括号前面是“×”或“+”去(添)括号后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或“—”去(添)括号后都要变号,
五、带符号搬家:同级运算时,可以带符号移动位置,改变运算顺序。

括号最大先算。

加减法同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同是第二级运算。

先算乘除再加减。

从左至右。

2,实例讲解:
一、例○1125×71×8 ○2124×24÷31 ○328×7÷28×7
讲解:板书
小结:125×8 4×25找出组合是简化的要点
习题1:○125×123454321×4 ○296×25÷24
二、例○1222÷64×32 ○2123÷(41÷32):○3125×21×60÷(7÷8×15)
讲解:板书
小结:通过除法使数字变小,进而简化计算。

要注意去括号后各数字前的运算符号。

练习2:○172×27×88 ÷(9×11×12):○225×121÷ 2÷(11×5÷4)
提取公因数或自己构造就公因数是常用巧算方法之一
三、例○1222×33+889×66 ○221×32+58×68+32×37 ○312×21+23×12+52×11
讲解:板书
小结:没有共同的数字我们就构造公因数,倍数关系是关键
练3:○123×5+46×25+69×15
四、例○1(16+32+36+40)÷4:○296÷ 4+176÷4+128÷4; ○315÷6+53÷6-20÷6;
讲解:板书
小结:除法中这个叫公除数。

千万不能和乘法的分配律混淆。

除法不能调顺序。

练4: ○152÷ 7-13÷7+3÷7; ○211÷ 5+111÷5+1÷5-23÷5
课堂总结:简化就是凑整,运算规律,去加括号,拆分数字等等的合理组合运用,达到一目了然,能够直接计算的目的。

3、挑战极限题:可上可不上,主要针对学习成绩超好的,有余力超越自我的学生.
五例○115×16÷12:○264÷28×35; (除数太大,除不开怎么办.,能拆吗?) 讲解:板书
六例○156×47+46×44:○255×45-56×44 (没有公因数,怎么办,能拆或自已造吗?) 讲解:板书
课后作业7小题。

(1)75×24÷25 (2)46÷13×26÷23
(3)50×27×77÷(25×11×9)
(4) 110×47-125÷100×(47×8)
(5) 13×29+26×19+11×39
(6) 49÷13-107÷13+110÷13 (7) 50×27÷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