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课件公开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公开课课件2.pptx

群儿/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朗读指导: 可以在人物后面稍 作停顿。
24 司马光
熟读成诵,试着填一填,背诵课文。
群儿 戏于庭 ,一儿登瓮 , 足跌没水中 。 众 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儿 得活 。
24 司马光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24 司马光
在庭院玩耍的 所有孩子们
一个登瓮的孩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ຫໍສະໝຸດ 之,水迸,儿得活。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 和跌倒在水瓮里的 孩子之外的其他孩 子们
24 司马光
了解了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后,我们再 来借助注释说说文中的人物都做了什么事。
提示: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古文学习的过 程中,一般会在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标一个数字 标记,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可以在文章下面找到 相应的解释,这就是注释。
24 司马光
生字归类
司庭登跌 众 弃 持
半包围 结构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品字形结构
24 司马光
识字方法
加一加:足+失=跌 人+人+人=众
字理识字: 持
会意字。表示用手拿住,本义是握、执。
24 司马光
tínɡ
庭
庭院 法庭
易写错
yán
延
先观察两个字被圈 起来的部分有什么 不同,再组词。
延长 延安
24 司马光
三、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是复姓?
公孙策 诸葛亮 司马炎
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
先听音频中的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 再将生字填入下面的空格中,读一读, 想一想,司马光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品课件(共128张PPT)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初读感知
司马光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姓司马( 复姓) (1019—1086),名光,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由他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 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我国自东周至 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史料考证翔实, 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学家所称道。
1.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 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 渴寒暑。 2.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孔融让梨 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 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 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 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赏析: 小小少年曹冲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称出大象的重量, 告诉我们不管年龄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 脑筋想办法,小孩儿也能办大事。
司马光勤学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 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思考:1.怎样读出语句间的停顿? 2.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马光勤奋好学?
记方法:1.对比双方对立、相反或有差异。2.对比是为 了强烈突出其中一方。
用方法:请运用对比的方法,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 寒风吹过,_只__有__松__树__,__披__着__一__身__翠___绿__的__衣__裳__,__仍__ _然__站__得__笔__直__、__挺__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优质课件

司马光是一个 沉着冷静 、 机智勇敢 的孩子。
总结提升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 故事。(课后第二题)
提示:1.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2.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
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 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 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 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 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 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 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水 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 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2022/12/29
同伴失足落水,其他孩子是怎样的表现, 司马光又是怎样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对比 其他的孩子:吓得都跑开了。 (惊慌失措) 司马光:用大石头砸破大水缸。(非常冷静)
2022/12/29
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自 己的看法。
临危不乱 机智勇敢
2022/12/29
讲故事
群 ( 一群 ) 戏 ( 嬉戏 )
庭 ( 庭院 )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跌到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众(众人) 弃(抛弃) 去(离去)
全,都
众皆弃去
考考你:你知道 哪些带有“皆” 字的四字词语?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词语积累(带“皆”的成语)
2022/12/29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跌皆弃持
2022/12/29
我会写
司庭登跌众 弃持
2022/12/29
总结提升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 故事。(课后第二题)
提示:1.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2.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
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 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 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 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 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 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 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水 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 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2022/12/29
同伴失足落水,其他孩子是怎样的表现, 司马光又是怎样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对比 其他的孩子:吓得都跑开了。 (惊慌失措) 司马光:用大石头砸破大水缸。(非常冷静)
2022/12/29
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自 己的看法。
临危不乱 机智勇敢
2022/12/29
讲故事
群 ( 一群 ) 戏 ( 嬉戏 )
庭 ( 庭院 )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跌到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众(众人) 弃(抛弃) 去(离去)
全,都
众皆弃去
考考你:你知道 哪些带有“皆” 字的四字词语?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词语积累(带“皆”的成语)
2022/12/29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跌皆弃持
2022/12/29
我会写
司庭登跌众 弃持
2022/12/29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左右/左中右 结构
跌持
上下/上中下 结构
皆弃
半包/全包围 结构
司
我会写
字词乐园
sī tíng dēng diē zhòng
司庭 登跌 众
qì chí
弃持
多音字
足跌没(mò)水中。
没
字词乐园
mò
淹没
méi
没有
少年没(méi)有丝毫犹豫,立即跳入水中,奋力救 起那个快被河水淹没(mò)的孩子。
多音字
学习思考:
课堂集中营
想一想,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多数是现 代文。文言文是用古代的语法写的,现代文是用现代的语 法写的。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分: 第一,文言文语言精炼、简短,而现代文刚好相反,文章
篇幅较长。 第二,文言文的概括力强,几个字就能表达作者的感受。 第三,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戏
【译文】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缸上, 失足掉入缸中淹到水里。
课堂集中营
这句话写出了孩子们纵情游戏、攀爬的样子。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一个小孩失足落水。
课堂集中营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全,都。 持: 拿。 击: 击打。 迸: 涌出。
【译文】别的孩子都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将水缸打破, 水涌了出来,落水的小孩便得救了。
Hale Waihona Puke 实战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群儿戏于庭 庭:___庭__院___。______________
· 2、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___拿__。_________________ ·· 3、众皆弃去 皆: ___全__,__都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4张PPT)

为。破皆登。书其,《,章夏马 史
图其之弃瓮群,大退左凛阁县光
·
。后,去,儿至指为氏然待人,
京水,足戏不。家春如制也字 司
、迸光跌于知自人秋成。。君 洛,持没庭饥是讲》人光父实
马
间儿石水,渴手,,,生池, 光
画得击中一寒不即爱闻七,陕 ,
传
司马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①
群 儿 戏 于 庭②, 一 儿 登 瓮③, 足 跌
没 水 中 。 众 皆④弃 去 , 光⑤持 石 击 瓮 破
之 , 水 迸⑥, 儿 得 活 。
注释
①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 [庭]:庭院。 ③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⑤ [光]:指司马光。 ⑥[迸]:涌出。
皆大欢喜 路人皆知 全民皆兵
以活瓮众儿暑释了之讲岁天州司 为。破皆登。书其,《,章夏马 图其之弃瓮群,大退左凛阁县光 。后,去,儿至指为氏然待人,
京水,足戏不。家春如制也字 、迸光跌于知自人秋成。。君 洛,持没庭饥是讲》人光父实 间儿石水,渴手,,,生池, 画得击中一寒不即爱闻七,陕
,பைடு நூலகம்
司马光
wènɡ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wènɡ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ɡ
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ɡ
24《司马光》 课件(共31张PPT).ppt

课后习题
4、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 需要借助文言文知识 理解文意,其他课文 是白话文,容易理解。
感谢观看
课后习题
2、“持、击”重读,毫不粘连,读出司马光的冷静、镇定。
读“水迸,儿得活”,语速变缓,读出劫后余生的感觉。 背诵指导: 要在充分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 背诵。背诵时,抓住司马光砸缸 的动作加快记忆。
课后习题
3、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示例: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共同在庭院里玩游戏。 一个小伙伴不知怎么站到了大缸上面,失足跌入 缸中,不一会儿就被水淹没了。小伙伴们见了不 知如何是好,都惊慌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沉着冷 静,他急中生智,拿起石头就往缸上猛砸。最后, 缸破了,水流了出来,落水的小伙伴得救了。
整体感知
参考课文注释和对《司马光砸缸》故事的理解,揣摩课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故事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故事结果:水迸,儿得活。
古文品读
群儿戏于庭
单音节词
戏 : 做 游 戏 。 庭 : 庭 院 。 双音节词
代替法
译: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 戏。 翻译时还要注意语序调整。
课文翻译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到瓮上 去玩,一不小心失足跌落瓮中,一下子就被水淹 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 石头把瓮砸破,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感悟形象
小孩落水后,孩子们都有哪些反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对比
其他小朋友 不知所措,纷纷跑开
司马光 拿石头砸破水瓮
司马光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目录
01
24.《司马光》课件(共34张PPT).ppt

登瓮
跌入瓮
击瓮
儿得活
登瓮
起因:登瓮 跌入瓮
击瓮 儿得活
跌入瓮
经过:击瓮 结果:儿得活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sī
司马光①
wèng
diē
jiē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④
qì
chí
bèng
弃去,光⑤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⑥,儿得活。
听师读文,读出节奏
sī
司马光①
wèng
diē
jiē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④
理解文意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群儿戏于庭 庭院
扩词法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⑤〔光〕司马光。 ⑥〔迸〕涌出。
谁在庭院里呢?他们在庭院里干什么?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
请你再用“扩词法”分析一下这句话。
群儿戏于庭
一群 儿童(孩子) 游戏 庭院
拓展练习
一群孩子在树林里玩耍,我们可以说:
群儿戏于林
一群孩子在田野里玩耍,我们可以说:
群儿戏于野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学习,我们可以说:
群儿习于庭
想象一下:孩子们此时的心情如何?
群儿戏于庭
高兴、开心
可正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换词法
爬
试一试:用“扩词法”或者“换词法”理解句子。
缸
借助注释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⑤〔光〕司马光。
瓮
②〔庭〕庭院。 ④〔皆〕全,都。 ⑥〔迸〕涌出。
我会读 “没”“得”这两个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公开课PPT课件

“戏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结合插图。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
足跌没( mò )水中
没( méi )有
沉没( mò )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1.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水迸,儿得活。
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 力气向大瓮砸去。终于,瓮被他砸破,只听
得“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
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演一演
和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 文言文文章篇幅短,现代文文章篇幅较长。 ➢ 文言文的概括力强,言简义丰。 ➢ 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
我会写
sī
司
组词:司马光 司机
造句:司马光是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tínɡ
庭
组词:家庭 庭院 造句:爷爷家有一个很大的庭院。
dēnɡ
登
组词:登山 登上
造句:我们很快就登上了这座山峰。
diē
跌
组词:跌落 跌倒 造句:我不小心跌倒在泥里。
zhònɡ
众
组词:众人 观众 造句:众人都感到这件事太奇怪了。
sī
24 司马光
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sī
司马光
姓名
你们还知 道哪些复姓?
上官 诸葛 欧阳
小朋友,你们 听过“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吗?
➢看图猜一猜:司马光是哪一个孩子呢?
司马光
➢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 儿 戏 于 庭,
一群 儿童 游戏 (孩子)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
足跌没( mò )水中
没( méi )有
沉没( mò )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1.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水迸,儿得活。
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 力气向大瓮砸去。终于,瓮被他砸破,只听
得“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
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演一演
和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 文言文文章篇幅短,现代文文章篇幅较长。 ➢ 文言文的概括力强,言简义丰。 ➢ 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
我会写
sī
司
组词:司马光 司机
造句:司马光是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tínɡ
庭
组词:家庭 庭院 造句:爷爷家有一个很大的庭院。
dēnɡ
登
组词:登山 登上
造句:我们很快就登上了这座山峰。
diē
跌
组词:跌落 跌倒 造句:我不小心跌倒在泥里。
zhònɡ
众
组词:众人 观众 造句:众人都感到这件事太奇怪了。
sī
24 司马光
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sī
司马光
姓名
你们还知 道哪些复姓?
上官 诸葛 欧阳
小朋友,你们 听过“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吗?
➢看图猜一猜:司马光是哪一个孩子呢?
司马光
➢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 儿 戏 于 庭,
一群 儿童 游戏 (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拿着;握着。
Page 8
同伴失足落水,其他孩子是怎样的表现,司马光 又是怎样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其他的孩子:众皆弃去 惊慌失措
对比
司马光:持石击瓮 非常冷静
Page 9
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
临危不乱 机智勇敢
水迸,儿得活。
水迸:水向外溅出或喷射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下面还有一些词语的注释,其他的课 文一般没有。这篇课文很短,只有几句话;其他课 文较长。这篇课文是古人写的文章,很多的词语意 思和现在不一样,叫做文言文。
尝:曾经。 戏:玩耍,嬉戏。 语:对......说。 若令:如果。 物:神玉兔,桂树等。 然:这样。 瞳子:瞳孔。
翻 译: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 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 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慢慢地说:“不是 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没 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看————注释 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书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还读不懂的————做批注
Page 16
知识拓展
请根据图片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儿童益智故事的名 称。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文彦博灌水浮球
徐儒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 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 明。” 注释:
Page 4
群儿戏于庭
儿:小孩子 庭:院子 戏:游戏 于:在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Page 5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子大。 没:(人或物)沉入或沉下。
Page 6
众皆弃去
皆:全,都。 弃去:扔下(落水的人)跑了。
其他的孩子都放弃而离开。
Page 7
光持石击瓮破之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推荐读《两小儿辩日》。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Pagபைடு நூலகம் 20
层次梳理
理清课文思路,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司马光
起因:足跌没水中
众小孩-皆弃去
经过 司马光-持石击瓮 结果:水迸,儿得活
临危不乱 机智勇敢
讲故事
心灵感悟
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一些意外,令我们毫无防 备。遇到突发事件,害怕、紧张、慌乱都是可以理 解的,但是我们要学会机智灵活地分析问题,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
24 司马光
内江四小
甘
梅 Page 1
朗读要求
第一遍: 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开始吧!
第二遍: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 这次试着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 跌皆弃持
Page 3
朗读课文 注意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Page 8
同伴失足落水,其他孩子是怎样的表现,司马光 又是怎样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其他的孩子:众皆弃去 惊慌失措
对比
司马光:持石击瓮 非常冷静
Page 9
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
临危不乱 机智勇敢
水迸,儿得活。
水迸:水向外溅出或喷射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下面还有一些词语的注释,其他的课 文一般没有。这篇课文很短,只有几句话;其他课 文较长。这篇课文是古人写的文章,很多的词语意 思和现在不一样,叫做文言文。
尝:曾经。 戏:玩耍,嬉戏。 语:对......说。 若令:如果。 物:神玉兔,桂树等。 然:这样。 瞳子:瞳孔。
翻 译: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 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 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慢慢地说:“不是 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没 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看————注释 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书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还读不懂的————做批注
Page 16
知识拓展
请根据图片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儿童益智故事的名 称。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文彦博灌水浮球
徐儒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 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 明。” 注释:
Page 4
群儿戏于庭
儿:小孩子 庭:院子 戏:游戏 于:在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Page 5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子大。 没:(人或物)沉入或沉下。
Page 6
众皆弃去
皆:全,都。 弃去:扔下(落水的人)跑了。
其他的孩子都放弃而离开。
Page 7
光持石击瓮破之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推荐读《两小儿辩日》。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Pagபைடு நூலகம் 20
层次梳理
理清课文思路,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司马光
起因:足跌没水中
众小孩-皆弃去
经过 司马光-持石击瓮 结果:水迸,儿得活
临危不乱 机智勇敢
讲故事
心灵感悟
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一些意外,令我们毫无防 备。遇到突发事件,害怕、紧张、慌乱都是可以理 解的,但是我们要学会机智灵活地分析问题,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
24 司马光
内江四小
甘
梅 Page 1
朗读要求
第一遍: 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开始吧!
第二遍: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 这次试着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 跌皆弃持
Page 3
朗读课文 注意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