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图
中国历史朝代表(详细版)

割据政权 并存政权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统治民族
开国皇帝
末代统治者
重大战役
大事记
夏朝 商朝 西周 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 楚汉时期 西汉 汉 新朝 东汉 曹魏 三国 蜀汉 孙吴 晋 西晋 东晋 前赵(汉赵) 成汉 前凉 后赵 前燕 前秦 后秦 后燕 西秦 后凉 南凉 南燕 西凉 胡夏 北燕 北凉 *冉魏 *西燕 *西蜀(后蜀) 宋 齐 南朝 梁 陈 北魏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春秋各诸侯 战国各诸侯 秦 西楚 汉 西汉 南越 新朝 玄汉 东汉 魏 汉 吴
约公元前2146-1675年 约公元前1675-1029年 约公元前1029-771年 前770-476年 前475-221年 前221-207年 前206-前208 前206-前202 前206-公元8年 前203-前211 9-23年 23年 - 25年 25-220年 220-265年 221-263年 222-280年 265-316 317-420 304-318 319-329 306-347 314-363 319-351 337-370 351-394 384-417 384-407 385-431 386-403 397-414 398-410 407-421 407-431 407-436 397-439 350-352 384-394 405-413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386-534 534-550 535-556 550-577 557-581 581-618 618-907 907-923 923-936 936-947 947-950 951-960 891-925 925-965 892-937 937-975 893-978 893-945 896-951 905-971 907-963 951-979 960-1127 907-1125 937-1254 1032-1227 1115-1234 1206-1271 1127-1279 1206-1368 1368-1644 1368-1402 1644-1645 1644-1651 1616-1636 1616-1911 1644-1683 1678-1681
中国历史朝代演进过程图

黄帝公元前2698年前2574年前2333年前2233年前2183年前1751年唐虞夏商西周前1111年前770年前403年前221年前206年8年周汉秦25年220年春秋战国西汉新莽东汉东周1368年1616年1912年1279年960年907年618年581年420年265年220年五胡十六国北魏东晋西晋十国五代北宋南宋民国吴魏蜀隋宋齐梁陈唐辽金元明清东魏北齐西魏北周1234年1206年1644年朝 代起 讫都 城 今 地 夏 约前22世纪末—约前16世纪初 安邑 山西夏县 阳翟 河南禹县 商①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亳 河南商丘 殷 河南安阳 周西周 约前11世纪—前771②镐京 陕西西安 东周 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阳 秦前221—前206 咸阳 陕西咸阳 汉西汉③ 前206—公元25长安 陕西西安 东汉 25—220洛阳 河南洛阳 三国魏220-265 洛阳 河南洛阳 蜀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吴222-280 建业 江苏南京 西晋265-317 洛阳 河南洛阳 东晋 十六国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十六国④304-439 — — 南朝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北朝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 河北临漳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西魏 535-557 长安 陕西西安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隋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唐618-907长安 陕西西安 五代 十国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后晋 936-946 汴 河南开封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十国⑤902-979 — — 宋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杭州 辽907-1125 皇都 (上京) 辽宁 巴林右旗 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龙江)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1206-1368 大都 北京明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清 1616-1911 北京 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中国历史朝代及地图

中国历史朝代及地图夏公元前2070-1600年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历17帝姒姓奴隶制社会(地图下载文档后可自行编辑放大)实际可能势力范围:商公元前1600-1046年建都亳(商丘)、殷(安阳盘庚时代迁都)历30帝子姓封建分封制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建都镐京(陕西西安)历12帝姬姓封建君主制(人口1300万)东周公元前771-256年建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历25帝姬姓封建分封制、君主制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地图(人口2000万):战国时期(公寓安全475-221年)地图(人口3000万):秦公元前221-207年建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历3帝嬴姓封建君主制(中央集权制)(人口2500万)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1K/年)西汉公元前206 –公元8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14帝刘姓封建君主制(郡国并存制)(人口初1300-末6300万)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6K/年)东汉公元25 –公元220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许昌(曹操迁都今河南许昌)历19帝刘姓封建君主制(郡国并存制)(人口初1800-末1500万王莽篡汉后至刘协退位峰值约6500万)官制:三公九卿制(事归台阁)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6K/年)三国魏220-265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历5帝曹姓蜀汉221-263年建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历2帝刘姓吴222-280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历4帝吴姓封建君主制(门阀制)(人口初2600-末3000万)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300K/年)西晋公元265 –316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历4帝司马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3800-末4500万)官制:九品中正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300K/年)东晋公元317 –420年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11帝司马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1200-末2000万)官制:九品中正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30K/年)南朝宋公元420-479年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9帝刘姓齐公元479-502年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7帝萧姓梁公元502-557年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11帝萧姓陈公元557-589年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5帝陈姓北朝北魏公元386-534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15帝拓跋姓东魏公元534-550年建都邺(今河北临漳)历1帝元姓西魏公元535-556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3帝元姓北齐公元550-577年建都邺(今河北临漳)历3帝高姓北周公元557-581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6帝宇文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3000-末4600万)官制:九品中正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80K/年)隋公元581 –618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历3帝杨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2000-末1500万峰值5000万609年)官制:三省六部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70K/年)唐公元618 –907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3帝李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1200-末1600万峰值8000万754年)官制:三省六部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37K/年)五代十国后梁公元908-923年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历3帝朱姓后唐公元923-936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历4帝李姓后晋公元936-947年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历1帝石姓后汉公元947-950年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历3帝刘姓后周公元951-960年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历3帝郭姓十国公元902-979年封建君主制(人口初2000-末800万)官制:三省六部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70K/年)北宋公元960 –1127年建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历9帝赵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3000-末12600万)官制:三省六部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768K/年)南宋公元1127 –1279年建都临安(今浙江临安)历9帝赵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12000-末4000万)官制:三省六部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768K/年)元公元1206 –1368年建都大都(今北京)历9帝赵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7500-末8500万)官制:行省制明公元1368 –1644年建都北京(今北京)历16帝朱姓封建君主制(人口初6000-末12000万)官制:内阁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30K/年)清公元1616–1911年建都北京(今北京)历12帝爱新觉罗姓封建君主制、半殖民地半封建(人口初14000-末40000万)官制:内阁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200K/年)。
中 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年代排序表图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年代排序表图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年代排序表图首先,让我们从夏朝开始。
夏朝(约前 2070 年约前 1600 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延续约 471 年。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
接着是商朝(约前 1600 年约前 1046 年)。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在商朝时期,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商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是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
东周(前 770 年前 256 年)则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出现了“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和激烈。
秦朝(前 221 年前 207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但秦朝因暴政而短暂,只存在了 14 年。
随后是汉朝。
汉朝分为西汉(前 202 年 8 年)和东汉(25 年 220 年)。
西汉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鼎盛,东汉则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蔡伦改进造纸术。
三国时期(220 年 280 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战乱频繁,但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和著名战役。
西晋(266 年 316 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很快陷入内乱。
东晋(317 年 420 年)时期,北方则陷入了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南北朝(420 年 589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北朝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隋朝(581 年 618 年)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
隋文帝杨坚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隋朝同样短暂,二世而亡。
唐朝(618 年 907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唐诗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历史一目了然【各朝代高清地图】

中国历史一目了然【各朝代高清地图】【先点击哪个朝代的牌名,就出现那个朝代的地图,再点右上角最左边的青色的箭头是翻页;两个红色箭头是放大镜、缩小镜,放大后那个挂钟的指针是移动方向。
】这个中国历史地图Flash版,可以看到我国历代疆土变迁,重要城池、地区的划分及不同时代的不同称谓等。
这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详尽的了解之外,是否也由此联想出一份感慨呢?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文明的、繁荣富强的!现行中国政区简称:○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台中国年代表:盘古氏、三王五帝……?夏:约公元前2100----1600年约500年商:约公元前1600----1028年约550年以上周:约公元前1027----256年共772年西周公元前1027----771年共257年东周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春秋公元前770----256年共295年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秦:公元前221----206年共15年(221 庚辰秦灭齐,统一全国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公元元年,为西汉平帝时期)新莽公元9----25年共 15 年东汉公元25----220年共 196 年魏公元220----265年共 46 年蜀公元221----263年共 43 年吴公元222----280年共 59 年晋:公元265----420年共156年西晋公元265----317年共 53 年东晋公元317----420年共104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宋公元420----479年共 60 年齐公元479----502年共 24 年粱公元502----557年共 56 年陈公元557----589年共 33 年后梁公元555----587年共 33 年北朝公元386----581年共196年北魏公元386----534年共149年东魏公元534----550年共 17 年西魏公元535----556年共 22 年北齐公元550----577年共 28 年北周公元557----581年共 25 年隋:公元581----618年共 37 年唐: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武周公元684----705年共 21 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共 54 年后梁公元907----923年共 17 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共 14 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共 11 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共 4 年后周公元951----960年共 10 年宋: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152年契丹.辽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契丹公元907----947年共 41 年辽公元947----1211年共265年西辽公元1124----1211年共 88 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共120年蒙古.元公元1206----1368年共163年蒙古公元1206----1271年共 66 年元:公元1271----1368年共 98 年明:公元1368----1644年共276年洪武公元1368----1399年共31年建文公元1399----1403年共 4 年永乐公元1403----1425年共22年洪熙公元1425----1426年共 1 年宣德公元1426----1436年共10年正统公元1436----1450年共14年景泰公元1450----1457年共 7 年天顺公元1457----1465年共 8 年成化公元1465----1488年共23年弘治公元1488----1506年共18年正德公元1506----1522年共16年嘉靖公元1522----1567年共45年隆庆公元1567----1573年共 6 年万历公元1573----1620年共48年泰昌公元1620----1621年共 1 年天启公元1621----1628年共 7 年崇祯公元1628----1644年共17年清:公元1644----1911年共267年顺治公元1644----1662年共18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共13年乾隆公元1736----1796年共60年嘉庆公元1796----1821年共25年道光公元1821----1851年共30年咸丰公元1851----1862年共11年同治公元1862----1875年共13年光绪公元1875----1908年共34年宣统公元1908----1911年共 3 年中华民国公元1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
中国历史朝代表(打印版)

夏朝
பைடு நூலகம்商朝
西周
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汉
新朝 玄汉
东汉
三魏
国 蜀汉
吴
晋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起讫年代
前22-17世纪 前17世纪-1046
年 前1046-771年 前770-221年 前770-476年 前475-221年 前221-207年 前202-公元8年
8-23年 23-25年 25-220年 220-265年 221-263年 222-280年 265-316 317-420 304-439
内蒙古巴林左 旗
云南大理 宁夏银川 阿城(黑龙江)
北京 河南开封
北京 北京 北京 江苏南京 北京
辽国耶律·阿保机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世祖·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皇太极 孙中山 毛泽东
宋
南朝
齐 梁
陈
北魏
魏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朝
唐朝
五 后梁
代 后唐
十 后晋
国 后汉
后周
宋
北宋 南宋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386-534
534-550 535-556 550-577 557-581 581-618 618-907 907-923 923-936 936-947 947-950 951-960 960-1127 1127-1279
都城
安邑 亳[bó] 镐京 洛邑
咸阳 长安 常安 宛城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
今地
山西夏县 河南商丘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陕西咸阳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河南南阳市 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 四川成都 江苏南京 河南洛阳 江苏南京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领土面积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领土面积秦朝的面积为:354.69万平方公里。
西汉的面积为:666.37万平方公里东汉的面积为:654.62万平方公里西晋的面积为:615.5万平方公里唐(唐高宗时期)的面积:1251.19万平方公里唐(唐玄宗时期)的面积:889.59万平方公里吐蕃:453.88万平方公里辽:448.54万平方公里北宋的面积:283.56万平方公里,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
宋朝(960~127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经历18位皇帝。
南宋的国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面积:2122.74万平方公里,前期2122.74万平方公里。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
元朝的面积:960万+1207.82万-45.08万=2122.74万平方公里。
明朝的面积:1233.38万平方公里清朝的面积:1284.65万平方公里因为面积这个问题有争论,这个是比较按小的说的,比如唐朝有的计算是1500万平方公里。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现在我们熟知的中国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地三位。
但是中国古代强盛王朝的版图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就是清朝,唐朝和元朝。
清朝的领土总面积到底是多少?有人说是1200多万平方公里,有人说是130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把1860年前的清朝版图和现在的中国相比较,现在的中国至少减少了300多万平方公里,那就是沙俄于19世纪割占我国的超过160万平方公里土地,再加上分裂的外蒙古约16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个加起来就是320多万平方公里了,另外西藏先后被割去许多土地,比如那个“麦克马洪线”,起码超过1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西南失去的领土,如果还可以算上“尼布楚条约”中清朝放弃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土地,至少有50万平方公里,恰克图条约放弃的萨彦岭以北之地,清朝至少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版图无可争议。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口诀+图片详解+开国皇帝和都城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朝代顺序表: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
中国朝代顺序表简易口诀举例如下:
1、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2、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
两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
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
元明清三代,中国疆土定。
3、黄夏商周春战秦,汉后三国接两晋。
南北二朝隋唐五,宋元明清依次轮。
4、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5、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6、五帝夏商两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晋。
凉燕赵,夏汉秦,北继胡,南承晋。
隋唐两宋夏辽金,蒙元明清中华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开国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祖段思平
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景帝李元昊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南京
孙中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三皇五帝
夏朝
约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
约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周
西周
约前1029-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文王姬昌
东周
春秋
前770-47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战国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
西汉
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胡夏
407-431
统万城
陕西靖边
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
北燕
407-436
和龙
辽宁朝阳
高句丽人高云
北凉
397-439
张掖
甘肃张掖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冉魏
350-352
邺城
河北临漳
汉人冉闵
*西燕
384-394
长子
山西长子
鲜卑族慕容泓
*西蜀(后蜀)
405-413
益州
四川成都
汉人谯纵
南北朝
420-589
南朝
宋
长沙
湖南长沙
武穆王马殷
南汉
905-971
兴王府
广东广州
高祖刘龑
南平
907-963
荆州
湖北荆州
武信王高季兴
北汉
951-979
太原
山西太原
世祖刘崇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前蜀
891-925
成都
四川成都
高祖王建
后蜀
925-965
成都
四川成都
高祖孟知祥
杨吴
892-937
扬州
江苏扬州
太祖杨行密
南唐
937-975
金陵
江苏南京
烈祖李昪
吴越
893-978
杭州
浙江杭州
武肃王钱鏐
闽国
893-945
长乐
福建福州
太祖王审知
马楚
896-951
304-318
平阳
山西临汾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
陕西西安
成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凉
314-363
姑臧
甘肃武威
高祖明王张寔
后赵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
337-370
龙城
辽宁朝阳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
351-394
长安
陕西西安
世宗明皇帝符健
后秦
384-417
长安
陕西西安
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后燕
384-407
中山
河北定州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西秦
385-431
苑川
甘肃榆中
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
后凉
386-403
略阳
甘肃平凉
太祖懿武皇帝吕光
南凉
397-414
西平
青海西宁
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南燕
398-410
广固
山东益都
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
西凉
407-421
酒泉
甘肃酒泉
太祖昭武王李暠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Βιβλιοθήκη 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新朝
9-23年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曹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前赵(汉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