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颈部病例分析
颈椎病病例分析

Case
• 男性,82岁 • 肩颈部疼痛伴右手麻木10余年,加重伴行走踩棉花感半年 • 查体:右上肢hoffman征可疑阳性,四肢腱反射(++),
右手指感觉稍减退,肌力正常,压颈试验阴性,患肢牵拉 试验阴性。 • 辅检:EMG+NCV提示:双上肢神经源性损害(累及左侧 C7及右侧C5-C7水平)
for unrelated ailments. • Lack of awareness of this entity and often presents
a diagnostic dilemma
• Most frequentl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Clinical symptoms
• Typically do not cause any symptoms • Although some patients do report pain in the
region, the origin of the pain is often obscur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the area.
右
中
左
右
中
左
L/2
L2/3
C3/4
C4/5
C5/6
右
中
左
C3/4
C4/
治疗
• 前路ACDF ? • 前路ACCF ? • 后路单开门 ?
右
中
左
右
中
左
右
中
左
• 前路ACDF ? • 前路ACCF ? • 后路单开门
外科病例分析题

外科病例分析题案例背景患者,男性,53岁,以体检发现右侧颈部肿块就诊。
患者无不适感,肿块大小约为2.5cm × 2.0cm。
无明显压痛,质地硬实,活动度良好。
临床检查1.体格检查:除右颈部肿块外,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2.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正常。
3.影像学检查:颈部超声显示肿块为囊实性结构,边界清晰。
诊断与讨论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可以初步确定该患者的诊断为颈部囊肿。
然而,颈部囊肿是一个较为广泛的病理学范畴,其病因、类型和治疗方法各有差异。
因此,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仍然是必要的。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该颈部囊肿为囊实性结构,边界清晰。
进一步的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肿块的内部结构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还有其他颈部病变与囊肿相似,例如颈动脉瘤、颈部血管瘤等。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仍然有几个可能的诊断。
1.颈部淋巴结囊肿:淋巴结是颈部最常见的囊性病变之一,多数由于局部感染或炎症引起。
通过深入的病史询问和进一步的病原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2.颈部神经鞘瘤:神经鞘瘤是一种以外周神经干为起源的肿瘤,通常不会引起疼痛。
通过MRI检查可以观察到肿块与神经干的关系,帮助明确诊断。
3.良性颈部肿瘤:例如脂肪瘤、血管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在超声和CT/MRI检查中有特征性表现,可以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定诊断。
鉴于患者目前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并且肿块边界清晰,建议对该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如果肿块增大、有疼痛或其他症状,或者超声和影像学检查有变化,应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诊疗措施。
治疗方案对于目前没有症状的小型颈部囊肿,常规治疗通常是观察随诊。
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块的大小和性质。
对于症状明显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较大颈部囊肿,以及有其他病理学特征的囊肿,如出现恶变倾向,治疗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外科手术切除: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囊肿来解决问题。
颈部病例分析_1

颈部病例分析病例 1一位 4岁女孩的祖母注意到这个女孩的头向一侧歪斜。
孩子的母亲带孩子去儿科检查, 医生证实了孩子祖母的观察。
在检查中, 医生观察到孩子的头向右侧倾斜, 枕骨转向其肩部, 下颏转向左侧并上提。
在孩子的胸锁乳突肌下部还触摸到了一个包块,该肌的其余部分明显 突出于颈部表面。
医生的诊断为先天肌肉性斜颈。
临床解剖问题1.这种异常通常称作什么?2.造成这种肌肉异常的常见原因是什么?3.通常发生在什么时间?4.为什么斜颈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形成?5.这种损伤能否在幼年诊断出来并在斜颈形成前进行处理?6.如果肌肉性斜颈没有进行处理(如进行胸锁乳突肌的牵引和/或该肌的手术延长), 进一步的后果是什么?病例 2患者,女性,58 岁。
主诉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有轻微的肿大。
物理诊断和超声扫描发现, 在她的甲状腺右侧叶有一些结节。
用穿刺吸取法获得的细胞进行检测,证实吸出的细胞为恶 性。
医生决定对她实施甲状腺半切除手术。
术前经口插入气管套管。
患者出现约 2 天的喉痛 和声音嘶哑。
临床解剖问题1.解释什么是甲状腺半切除?2.你认为引起喉痛的原因是什么?3.引起声音嘶哑的可能原因是什么?4.在甲状腺手术时容易损伤哪些神经?5.当这些神经受损后,哪些结构可受到影响?病例 3患者,男性,52 岁。
在手术切除其右侧颈部后上方的恶性肿瘤后,医生决定对该区域 进行颈部清扫术以去除肿大的淋巴结。
其中一个肿大的淋巴结位于下颌下三角胸锁乳突肌上 端的深面。
术后,该患者告知医生他的右肩上提困难,而且将脸转向左侧时很费力。
临床解剖问题1.在去除肿大淋巴结的手术中可能损伤了什么神经?2.这条神经与胸锁乳突肌上端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你认为医生去除的是什么淋巴结?4.这些淋巴结接收什么区域的淋巴?5.如果甲状腺结节中的恶性细胞已经转移,它们会转移到什么淋巴结?病例 4患者,女性,42 岁。
主诉在颈前部有一肿块,而且这个肿块对呼吸有影响。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病例分析专题报告陈*,男,52岁,登记号:01823591,初诊日期:202*年11月9日。
主诉:头晕目眩1日。
病史:患者在机关办公室工作,常年伏案书写,经常熬夜赶写材料。
平素用脑过度,很少做户外活动。
近年来时有颈肩部酸胀、疼痛,上肢手臂麻木。
曾拍过颈椎X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并未对症治疗。
近日因筹备会议,不得休息,自觉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健忘不寐。
今晨起床过猛,顿觉头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闭目不敢睁,且心慌汗出,面色苍白。
遂由家人送来医院就诊。
症见:神志清楚,形体消瘦,语言清晰,面无血色,爪甲无华,双眼紧闭,恶心欲吐,轻度眼颤,转头可诱发头晕,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为引出。
舌淡苔白,脉细弱。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为引出。
血压:140/80mmHg,心率:90次/分。
舌淡苔白,脉细弱西医诊断:颈椎关节病中医诊断:眩晕证候诊断:气血亏虚证治疗原则:滋肾生髓,补益气血。
针灸取穴:肾俞,膈俞,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风池,完骨,天柱。
治疗经过:肾俞、膈俞向脊柱斜刺1.5寸,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直刺1.5~2寸,各穴均用捻转补法。
风池、完骨、天柱向对侧眼球方向直刺1寸,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术1分钟。
每日针刺一次,每次留针20-30min。
治疗结果:连续针刺治疗3次后,症状较前减半,治疗14天后,患者眩晕症状明显改善。
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劳逸结合。
按语: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
本证亦称为头眩、掉眩、巅眩、冒眩、风眩。
其病机虽颇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
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
临床上以虚证或本虚标实证较为多见,治法也有从本从标之异。
急者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清火、化痰等法以治其标为主。
缓者多偏虚,当用补养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以治其本。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

1 第 一 章 头部 病例一: 面神经麻痹(面瘫)患者女性, 18 岁, 学生; 夜间开 窗, 靠窗而 睡, 早晨 醒来后 觉右 耳内 及耳 后疼 痛, 右 侧面 部麻 木,发胀。
起床后发现面部歪斜, 变形, 右眼不能闭合, 进食均有困难, 咀嚼时食物滞留于病 侧齿颊间隙内, 舌前右侧半味觉障碍, 患者虽无吞咽困难, 但有唾液自右口角流出。
检查见患者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表情动作丧 失, 右侧额 纹消 失, 右鼻唇 沟变 浅, 口角下 垂, 右眉下垂,右下眼睑松弛下垂。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不能皱眉, 右眼不能闭合, 鼓腮时右侧 唇闭合不紧, 不能吹口哨, 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诊断为右侧面神经麻痹。
问题: 复习面神经的纤维行径及分布。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眼睑不能闭合和下睑松弛下垂? 患者为什么咀嚼时食物会滞留于齿颊间隙内, 且病人不能吹口哨? 患者为什么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患者为什么出现味觉障碍? 病例分析: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或Bell 氏麻痹,后一名称系纪念英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 Charles Bell,是他于1821年首先描述了该病。
此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明了。
面神经麻痹多由于颞骨岩部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发炎所致。
发 炎时, 即使面神经轻度肿胀, 也会使面神经纤维受到损伤性压迫。
一些学者认为突然的面神经损 伤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供血的血管收缩缺血所致。
本病例出现的运动障碍显示是右侧面神经支 配的面肌的功能丧失。
面肌数量较多, 其随意运动可以做出各种表情, 因此, 面肌又称为表情肌。
一侧大面积面肌瘫痪多是面神经干受损所致。
额肌收 缩 病例二:三叉神经痛 患者女性,48岁,干部检查见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 各脑神经功能正常, 三叉神经感觉无障碍。
患者发作时面部呈 抽搐扭曲状, 其他无异常。
诊断为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痛。
问题: 复习三叉神经的为什么患者拔除上颌牙后仍未终止疼痛?根据所学知识, 思考解除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病例分析: 三叉神经痛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的感觉 分布区 的阵 发性疼 痛。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LT第一章头部病例一:面神经麻痹(面瘫)患者女性, 18 岁, 学生; 夜间开窗, 靠窗而睡,早晨醒来后觉右耳内及耳后疼痛, 右侧面部麻木,发胀。
起床后发现面部歪斜, 变形, 右眼不能闭合, 说话、进食均有困难, 咀嚼时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间隙内, 舌前右侧半味觉障碍, 患者虽无吞咽困难, 但有唾液自右口角流出。
检查见患者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表情动作丧失, 右侧额纹消失, 右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右眉下垂, 右下眼睑松弛下垂。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不能皱额、皱眉, 右眼不能闭合, 鼓腮时右侧唇闭合不紧, 不能吹口哨, 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诊断为右侧面神经麻痹。
问题:复习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径及分布。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眼睑不能闭合和下睑松弛下垂?患者为什么咀嚼时食物会滞留于齿颊间隙内, 且病人不能吹口哨?患者为什么露齿时嘴歪向左侧?患者为什么出现味觉障碍?病例分析: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或Bell氏麻痹,后一名称系纪念英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 Charles Bell,是他于1821年首先描述了该病。
此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明了。
面神经麻痹多由于颞骨岩部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发炎所致。
发炎时, 即使面神经轻度肿胀, 也会使面神经纤维受到损伤性压迫。
一些学者认为突然的面神经损伤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供血的血管收缩缺血所致。
本病例出现的运动障碍显示是右侧面神经支配的面肌的功能丧失。
面肌数量较多,其随意运动可以做出各种表情, 因此, 面肌又称为表情肌。
一侧大面积面肌瘫痪多是面神经干受损所致。
额肌收缩可使额部产生额纹、举眉。
颊肌维持颊部的张力和防止食物进入齿颊之间, 还可防止颊黏膜在咀嚼时被牙咬伤。
颊肌瘫痪后这些功能都会丧失。
口轮匝肌的整体或部分收缩可使唇前突、噘嘴或拉唇贴近牙齿。
许多小的面肌功能障碍也可导致微笑和大笑等表情消失, 这些小面肌包括颧肌、笑肌、鼻肌和提上唇肌等, 它们都止于皮肤。
上述面肌瘫痪后由于对侧面肌功能完好, 患者在微笑时口唇被拉向左上方。
54-13-2颈部疾病 内容详实

外科学————颈部疾病
特殊检查方法
2.甲状腺摄131碘率测定 正常甲状腺24小时内摄取的131碘量为入
体总量的30%~40%。如果在2小时内甲状腺 摄取131碘量超过入体总量的25%,或在24小 时内超过入体总量的50%,且吸131碘高峰提
前出现,都表示有甲亢。
外科学————颈部疾病
特殊检查方法
外科学————颈部疾病
甲状腺危象
临床表现
术后12~36小时内高热(>39℃) 脉快(>120次/分) 烦躁、谵妄,甚至昏迷 常伴有呕吐、水泻 处理不及时病人常很快死亡。
外科学————颈部疾病
甲状腺危象
治疗措施:
⑴ 镇静降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充分供氧及补充能 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⑵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200-300mg/6h ⑶ 碘剂:口服卢戈溶液,首次60滴,以后每4-6小时服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又称桥本甲状腺肿,是一种自体免疫性 疾病。组织学上,腺组织被大量淋巴细胞、浆 细胞和纤维化所取代。患者常为年龄较大的妇 女。
外科学————颈部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 无痛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对称,表
面平滑,质较硬。甲状腺功能多减退。 诊断
基础代谢率降低,甲状腺摄取131碘 量减少。必要时,可用甲状腺干制剂进 行治疗性试验,或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外科学————颈部疾病
治疗原则
⒈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 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 紫菜等。
⒉对于20岁以前年轻人的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 肿,可给予小量甲状腺素,以抑制垂体前叶 促甲状腺素的分泌,缓解甲状腺的增生和肿 大,有较好疗效。
外科学————颈部疾病
颈椎病的病例范文

颈椎病的病例范文一、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老张。
性别:男。
年龄:45岁。
职业:办公室白领,每天对着电脑工作至少8小时。
二、主诉。
“大夫啊,我这脖子和肩膀可太难受了,就像被人狠狠掐着一样,脑袋也晕乎乎的,感觉随时能掉下来。
”老张皱着眉头,一脸痛苦地说道。
三、现病史。
老张说他这个毛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最开始就是觉得脖子有点僵硬,特别是在长时间伏案工作之后,就像脖子里的筋被打了结似的。
他当时也没太在意,以为就是累着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可是啊,这情况越来越严重。
现在不仅脖子僵硬,肩膀也跟着疼起来了,就像有两个小恶魔在那里又掐又拧。
而且啊,他经常感觉头晕,尤其是突然转头或者抬头的时候,那感觉就像天旋地转的,有一次差点在办公室摔倒。
这头晕还影响他的工作效率,看文件都觉得字在眼前晃悠,脑子也像一团浆糊,没法集中精力。
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总觉得怎么躺脖子都不舒服,翻来覆去的,搞得他老婆都有意见了。
老张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这病可把我折磨惨了,以前我可是个精神小伙儿,现在就像个病秧子。
”四、既往史。
老张回忆了一下,说自己身体一直还算不错,没有什么大病。
就是偶尔感冒,吃点药就好了。
他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而且一坐就是老半天。
以前年轻的时候还经常运动,打打篮球啥的,这几年工作忙起来,就很少运动了。
五、体格检查。
我让老张坐在检查椅上,先看了看他的脖子。
发现他的颈部肌肉很紧张,特别是两侧的斜方肌,硬邦邦的,就像两块石头。
然后我轻轻按了按他的颈椎棘突,刚一按,老张就“嘶”的一声叫了起来,看来压痛很明显。
接着检查他的活动度,让他低头、抬头、左右转头,发现他的活动范围明显受限。
低头的时候只能勉强下巴碰到胸口,抬头也只能看到天花板的一小部分,左右转头的时候更是小心翼翼,就像个生锈的机器人。
再检查他的上肢,牵拉他的手臂的时候,能感觉到他的神经根有受压的表现,因为他说手臂会有一阵麻痛,就像被电了一下。
最后检查了他的神经系统,反射什么的基本正常,但是感觉方面,他说有时候手指会有轻微的麻木感,就像有小蚂蚁在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