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_文明中心复习
世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课教案(思想文化)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天赋人 权”学说。
2、达尔文(英国) :成就:《物种起源》 ,提出“进化论思想” ,沉重打击了 神权统治的根基。
3、爱因斯坦: 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成就:提出相对论。打开原子 时代的大门。
做检测题 -【直击中考】
的动力是(
)
A.追求财富
B.发现新大陆
课件 2—9 是基础 知识部分 10-25 是检测题 – 基础训练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C.拯救灵魂
D.享天堂之乐
5、有学者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发展的背景时写道: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
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掌
握大量天文地理知识……据此可推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
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1)仔细阅读文字和图片,你认为
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哪些内涵?
1、( 2011 年)新航路开辟具有的世界意义是(
5、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①、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2 课 (一)思想启蒙运动 时间、地点: 18 世纪,法国
背景:法国旧制度(封建制度)的衰败。 代表人物及观点: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不反对君主制和宗教,提倡自由平等。
人文主义精神;
6、意义: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
(山西专用)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主题一 古代文明的形成

试真题·练 易
2.(2016山西,11,2分)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 写的是 ( B )
A.罗马共和国 C.西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试真题·练 易
研考点·学易
渗透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识记并通过绘制年代尺、大事年表等形式梳理古代文明成果,将 其与中国同时期的朝代对应,构建横向知识体系。 2.历史解释:对比亚非与欧洲古代文明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文明类型的影响。 3.家国情怀: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考点1 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理解) 「3年1考」
试真题·练 易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1.1”,见P85 “研活动·行易”栏目)
考点2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理解) 「3年1考」
试真题·练 易
试真题·练 易
考点3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兴衰(识记、理解) 「3年2考」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1.2”,见P85 “研活动·行易”栏目)
考点4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理解)
试真题·练 易
对比归纳 1.早期的人类文明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真题·练 易
2.古代东西方文明比较
试真题·练 易
试真题·练 易
研教材·图易
一、地图类 1.观察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和罗马帝国扩张图,下列对其相同点叙述不符合 史实的是 ( C )
图1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
试真题·练 易
图2 罗马帝国扩张图
①帝国的疆域都是伴随着大规模的武力扩张形成的 ②帝国的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③经过扩张,地中海成为两个帝国的“内湖” ④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知识点汇总【文学常识及内容主旨】1.《纪念白求恩》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
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题思想: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植树的牧羊人》作者: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代表作:《人世之歌》、《屋顶上的骑兵》、《一个寡欢的国王》等。
主题思想:本文讲述了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扬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
同时告诉我们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愿望并坚持不懈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报,人类的命运也会被改变。
3.《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主题思想:本文回忆了自己八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重点字词】【纪念白求恩】殉xùn职狭隘ài 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麻木不仁见异思迁qiān 鄙bǐ薄晋察冀jì派遣qiǎn 纯粹cuì佩服漠mò不关心精益求精【植树的牧羊人】干涸hé坍tān塌tā不毛之地溜liū达戳chuō慷慨kǎi帐篷废墟xū呼啸滚烫张扬琢zuó磨微薄bó酬chóu劳硬朗水渠流淌tǎng 光秃秃刨paó根问底沉默寡言【走一步,再走一步】灼zhuó哄hōng堂大笑恍huǎng惚抽噎yē酷热厌倦附fù和hè突兀wù怦怦pēng 嘲笑晕yùn眩xuàn 哭泣呻吟暮色安慰凌乱参cēn差cī不齐惊慌失措cuò畏惧多音字和形近字是考查的重点,也是易错点,要注意积累:扒趴多音字:1.的:de好的; dī的哥(出租车司机); dí的确; dì目的地。
初一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1、家住平原P74-77 所有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多以种植业为主。
●湄南河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泰国境内的湄南河平原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水田农业)生产方式: 人工劳作,精耕细作人口密度: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壤深厚、肥沃,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农业生产特点:人力劳作(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最繁忙。
)文化生活特色:吊脚屋;精神生活: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崇; 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美国中部平原(用机器种庄稼)地理位置: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气候特点:地处中纬度地区,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温和。
种植的农作物:小麦、大豆、玉米(旱作农业)生产方式:机械化耕作人口密度: 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农业生产特点: 商品性农业。
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经营;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批粮食外运;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文化生活特色: 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地面积很广,地势平坦2、与山为邻P78-82山区共同特点:地表崎岖,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
●垂直的牧场地理位置: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
西北地区。
(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水热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天山山体从山麓到山顶不同的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荒漠、草地、森林(针叶林为主)、草地、雪山。
生产活动:哈萨克斯坦牧民充分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安排牧业生产,形成了“四季放牧”的山地畜牧业特色。
(放牧特点:“转场”,四季放牧,住毡房)●如画的梯田地理位置:云南省的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充沛。
生产水稻的有利条件:位于哀牢山区。
这里山高水深,一年四季都有元江的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云雨。
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0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 考纲解读
2 主干梳理 3 考点剖析 4 易错矫正
5 技法指导 6 随堂训练 7 课 时 作业
考纲解读
考点展览
考向分析
加强 社会 主义 思想 道德 建设
A.①②
B.①③
[答案] A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
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
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
①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引领思潮,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公民品格
③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④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渗透影响
3.正确理解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为什么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基本任务
①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 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 怎么样 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②要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014·福建,28)“残年风烛,发 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
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①要充分挖掘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弘扬传统美德和优秀革 命道德 国 ②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家 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要以集体主义 角 为原则 度 ④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⑤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知识点归类

二、东周(春秋战国):p72
1、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建立 东周,都城洛邑,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时期。 2、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大大促进 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 3、春秋五霸:p73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 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 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 相进行改革(根本原因),同时打出“尊王攘夷” 的旗号,并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齐 桓公的霸主地位。
韩非 子 孙武 孙膑 主张“法治”,强化 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 视人之知已、百战不殆 事备而后动
三、秦朝一统:P78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 权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P79——81(1)政治上:建 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 总揽一切大权 ②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2)经济上:大修驰道,排除 路障,统一车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采用圆 形方孔钱。(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 文字,后演变为隶书。(4)思想上:采纳李斯的建 议,进行焚书坑儒。(5)军事上:修筑长城(西起 临洮,东到辽东)北拒匈奴;开凿灵渠(连接长江 和珠江两大水系),南统越族。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一、西周:P70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 定都镐,史称西周。 2、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 明,礼乐文明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分封制 是周王将土地、人口封赐给亲属、功臣等。宗法制是分 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 权力的制度。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朝 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3、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溥天之 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当时 西周的分封制。
九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5篇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
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九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九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1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文化生活复习第四单元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高考考点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⑴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⑶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⑵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⑶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⑷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⑸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知识串联
全面认识青年的历史使命
知识角度
文化交流
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
弘扬中华民 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 族精神 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精神文明建 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新时期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设 知识迁移 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青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批判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 鼎新,做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专家点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 上提出来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逻辑体系
(目标)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提升能力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 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
(1)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5)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现在 展 史
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 归纳地理事物 河湖、资源 (自然要素地图)(城区图、旅游图)
过去
河流
美国地形图
比较项目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选择的图表
得出的结论
历史条件
场所
城市职能
布局特点
认真阅读课本图4-2华盛顿城区图(局部) 1.先在图上圈出下列地理事物,再归类; 2.完成表格。
2.完成表格
发展汽车工业的条件 汽车市布局及建筑特色 如何认识城市—— 从哪些方面人士一座城市 以莫斯科为例 如何从各种资料中提炼城市的特色
汽车城:蔚山
工业 文明
合理 规划 方法 指导
城市——区域文明中心
独特的地理位置 (政区图)
未来 城市特色(职能) 现象
政府部门 纪念馆(碑) 博物馆、图书馆
大学
文明中心——城市(一单元)
案例 美国政治的心脏 ——华盛顿 文化艺术之都 ——巴黎 IT新城: 班加罗尔 教学要点 如何成为首都的 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表现 博物馆中的文化艺术 人们生活中的文化艺术 人们对待文化艺术的态度 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表现 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条件 特色 政治 文明 精神 文明 科技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