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工程B 复习题

合集下载

给排水管网题库(自己整理)

给排水管网题库(自己整理)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题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及计算题污水管道内容:1、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答:收集各种污水并及时的将其输送至适当地点;妥善处理后排放或再利用。

2、污水的分类,污水的最后出路,重复使用的方式及其定义答:污水分为三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最后出路: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的方式,自然复用:上游排放的污水和河水一起在下游被利用,叫做自然复用;间接复用:将城市污水注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作为供水的间接水源;直接复用:将城市污水直接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工业用水水源、杂用水水源等。

3、排水体制的定义及分类答:定义:污水采用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污水这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作排水体制。

分类: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混合制排水系统。

4、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答: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室内污水管道及设备,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居住小区污水管道系统,街道污水管道系统,管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污水厂,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工业废水排水系统: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厂区管道系统,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废水处理站;雨水排水系统: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居住小区和工厂雨水管道系统,街道雨水管渠系统,排洪沟,出水口。

5、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答:6、区域排水系统的定义答: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7、基建程序可归纳为几个阶段及其主要任务答:可行性研究阶段:论证基建项目在经济上、技术上等方面是否可行;计划任务书阶段:确定基建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文件进行设计工作,并编制概算;组织施工阶段:建设单位采用施工招标或其他形式落实施工工作;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建设项目建成后,竣工验收交付生产使用是建筑安装施工的最后阶段,未经验收合格的工程不能交付使用。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复习资料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复习资料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资料A一、填空1、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完全合流制排水系统三类。

2、比流量分为长度比流量和面积比流量。

3、管网核算条件包括消防时、事故时、最大传输时。

4、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流量可能包括以下3种流量:本段流量、转输流量和集中流量。

5、排水管道平面图上,每一设计管段都应注明管段长度、设计管径和设计坡度。

6、雨水管道在街坊内部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最小管径为300mm7、给水管网布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8、污水管道的控制点是指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点。

9、雨水管渠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非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10、钢筋混凝土管口形式有承插式、企口式、平口式,顶管法施工中常用平口管。

11、总变化系数K Z是指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_________污水量的比值。

12、城市规模越大,则污水的总变化系数越(填大或小)。

二、判断题1、巴甫洛夫斯基公式适用于较光滑的圆管满流紊流计算,主要用于给水管道水力计算。

(×)2、海曾-威廉公式适用于较光滑的圆管满流紊流计算,主要用于给水管道水力计算。

(√)3、曼宁公式适用于明渠、非满管流或较粗糙的管道水力计算(√)。

4、巴甫洛夫斯基公式适用于明渠、非满管流或较粗糙的管道水力计算(√)。

5、总变化系数Kz是指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6、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降雨深度。

(√)7、径流系数是降雨量和径流量的比值。

(×)8、排水系统中,既建有污水排水系统,又建有雨水排水系统,称为不完全分流制。

(×)9、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坡度就是最小设计坡度。

(√)10、设计充满度是指排水管道中的管径与水深之比。

(×)11、在同一地区,相应于同一降雨历时的降雨,暴雨强度小的,其重现期较长。

(×)12、当在城市河流的桥、涵、闸附近设置雨水出水口时,应选其下游。

给水排水管网期末试题

给水排水管网期末试题
15、确 定岸 边式 取水 泵房 进口 地坪 的设 计标 高时 , 以下 不正 确的 是( )。 A. 当 泵 房在 渠道 边时 ,为 设计 最高 水位 加 0.5m B.当 泵 房 在江 河边 时,为设 计最 高水 位加 浪高 再加 0. 5m,必要 时尚应 增设
防 止浪 爬高 的措 施。 C.当泵 房在 湖泊、水库 或海 边时,为设 计最 高水 位加 浪高 再加 0. 5m,并应
A. 1~ 2 B. 2~ 5 C. 2~ 3
D. 2~ 4
6、渗 渠直 线段 检查 井间 距, 视其 长度 和断 面尺寸 定, 一般 可采 用 (
) m。A. 60ຫໍສະໝຸດ B. 50C. 80
D. 40
7、取 水 构筑物 淹没 进水 孔上 缘在 设计 最低 水位 下的 深度 ,当 采用 侧面 进水 时,
不 得小 于(
************ ************ ************ ************ ************ ************ ************ ************ ************ ************ ************ ************ ************ ************ ************ ************ ************ ************ ************
3、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4、输水管全长的流量不变时,能否用分区给水方式降低能量,为什么?
第 2页共2页
图 某工厂工业废水干管平面图
5、径流系数:
得分
阅卷人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正 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
就是定压节点间路径能量方程?
不行,如果有多个定压节点,按两个压力同 时计算,很容易引起矛盾,进行虚环假设, 可以将多定压节点转化为单定压节点,可以 利用流量的连续性和环能量方程最终得出个 管段的水力特性。虚环能量方程是根据虚定 压节点和原各实际定压节点组成的环,来列 能量方程的,即定压节点间的路径能量方程。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分 由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组成。
给水管网系统:输水管渠(作用:较长距离输水)、配水管 网(作用:将较集中点的水量分配到整个供水区域)、水压 调节设施(如泵站、减压阀,作用:保证用户用水点点的水 压要求)、及水量调节设施(如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 作用:调节前后系统的水量之差)。
可以,一般以流出节点的方向为正,如果是 负值,对于节点来说,它代表此流量流入节 点,对于管段来说,此流量的流动方向与原 假设管段的方向相反。
图论中的图与几何图形有何不同?
因管网图只是表示管网的拓扑关系,所以不 必在意节点的位置、管段的长度等要素的构 造属性,即管网图中的节点位置和管段长度 等不必与实际情况相符,转折或弯曲的管段 也可以画成直线,管段也可以拉长或缩短, 只要节点和管段的关联关系不变,而几何图 形是如实反应的。
和构筑物; ⑥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如排放口等。
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 是如何调节的?
因为用水量和排水量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 各子系统一时间内流量不相同,一般是由一 些构筑物或设施来调节,比如清水池调节给 水处理流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调节池 和均合池用于调节排水官网流量和排水处理 流量之差。
给水管网布置基本形式:
树状管网(优点:经济造价低;缺点:易受 水锤破坏,水质(末端)安全性不能保证, 水压不易控制,用水保证率较差)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复习题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复习题

建筑给排水复习题1.从大到小排序①过载流量②始动流量③分界流量④最小流量⑤常用流量①⑤③④②2.镀锌钢管应采用(C)连接方法A.焊接B.承插C.螺纹D.法兰3.某五层住宅,层高为3.0m,用经验法估算从室外地面算起该给水系统所需的压8.某城市拟建一座8层宾馆,地下1层,地上7层,其中一层为大厅,层高4.5m,2~3层为客房,层高2.8m,地下室层高3m,一层与室外地面高差1m,室外地面标高为± 0.00室外市政给水管中心标高为-1.5 m,城市供水保证压力为200KPa,试选用合理的给水方式。

可采用分区供水法,-1-3层直接供水或加压备用,4-7加压供水9.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配水设备,增压与贮水设备,计量仪表(1)引入管: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道,又称进户管。

引入管上还有水表节点。

(2)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

(3)给水附件: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

(4)配水设备: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装置即为配网水压,供水安全性好。

缺点是设水泵、水箱增加了结构荷载,水泵还有噪声污染。

11.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12.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各工程设施的作用是什么?给水系统由下列工程设施组成:(1)取水构筑物: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

(2)水处理构筑物:是将取水构筑物的来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

(3)泵站: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可分抽取原水的一级泵站、输送清水的二级泵站和设于管网中的增压泵站等。

数。

n=(250-120)/40+2 = 3.25+2 = 5.25 层(取5层)16.有一综合楼共有18层。

建筑设备自考复习题(给水排水)

建筑设备自考复习题(给水排水)

建筑设备复习题第一篇建筑给水排水第一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给水水源可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两大类。

一般城市应选取地面水源。

2、室外给水系统的组成可分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配水工程三部分。

3、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根据城市规划、用户分布及对用水的要求等,有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一般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树状网,市中心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环状网。

4、根据排水的来源和性质,排水可分为三类,即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5、自来水的净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混合与絮凝、沉淀与澄清和过滤消毒三部分。

6、排水系统制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现在多采用分流制。

7、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

8、目前,最常用的使用最广泛的消毒剂是氯气。

9、对于污水管道,当管径D<700mm时最大井距为(B)A 30B 50C 75D 12010.固定型取水构筑物有(ABC )A 岸边式B 河床式C 斗槽式D 浮船式E 缆车式第二章室内给水系统1、室内给水系统按用途基本上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三类。

2、按建筑物层数估算室内给水管网所福的最小压力值的规律是l层建筑物管网压力至少为100Kpa, 2层所需最小压力为120 Kpa,2层以上每增加一个楼层压力应附加40 Kpa。

3、设计室内给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标准、结构、用水要求、用户位置等情况,合理布置。

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配水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和环状式三种方式。

4、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要求,可以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

5、对比分析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在水质、水量、水压三个方面的要求。

P13页答:生活给水系统要求水质必须严格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生产给水系统对水压、水量、水质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一般根据工艺需要来确定;消防给水系统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证足够的水量、水压。

给排水工程复习题(精华)

给排水工程复习题(精华)

建筑给排水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中的水引入并满足各类用水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2、建筑给水系统中给水方式的基本类型是(利用外网水压直接给水方式)、(设有增压和贮水设备的给水方式)、(分区给水方式)和(分质给水方式)。

3、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

室外埋地引入管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应铺设在冰冻线以下(0.2m )处。

4、在建筑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低层与高层建筑的高度分界线为(24m)m;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高度分界线为(100m)m。

5、室内排水系统的附件主要是指(检查清扫口);(地漏);(存水弯)、(隔油具)、(滤毛器)和(吸气阀)。

6、室内排水通气管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排除臭气)、(保持气压稳定)、(补充新鲜空气)、(降低噪音)。

7、室内热水供应方式,根据是否设置循环管网线,如何设置循环管网可分为(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根据循环管路长度不同可分为(等程)、(异程);根据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自然循环)、(机械循环)。

8、疏水器的作用是(阻汽排水)。

9、化粪池是一种具有(结构简单)、( 便于管理) 、( 不消耗动力) 和( 造价低)等优点。

局部处理生活污水的构筑物。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特性流量:水流通过水表产生100kpa水头损失时的流量值。

2、充实水柱:消火栓水枪喷嘴喷出的对灭火有效的射流长度,手提式水枪的充实水柱规定为:从喷嘴出口起至射流90%的水量穿过38cm圆圈为止的一段射流长度。

3、自清流速:不使管道中杂质沉淀的最小流速。

4、间接加热:是利用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水,把冷水加热到所需热水温度,而热媒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与被加热水不直接接触。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消防用水对水质的要求高,但必须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证供应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2、在水表口径确定中,当用水量均匀时,应按照系统的设计流量不超过水表的额定流量来确定水表的口径。

青岛理工大学2021年学士学位考试《给水管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复习题

青岛理工大学2021年学士学位考试《给水管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复习题

(一)给水管网部分第八章分区给水系统1)在哪些情况下给水系统需要分区供水?给水区很大、地形高差显著或远距离输水的地区。

2)分区给水有哪些基本形式?并联分区和串联分区3)泵站供水时所需的能量由几部分组成?分区给水后可以节约哪部分能量,哪些能量不能节约?由三部分组成:1)保证最小服务水头所需的能量E1;2)克服水管摩阻所需的能量E2;3)未利用的能量(因各用水点的水压过程而浪费的能量)。

分区后E1和E2都不能节约,而E3能被节约。

(二)水工程施工部分1.土的组成。

答: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是由颗粒(固相)、水(液相)和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体系。

土体中颗粒大小和矿物成分差别很大,各组成部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土料与其周围的水又发生复杂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土的组成的复杂性。

2.土方平衡调配的原理、目的、原则等。

答:土方的平衡调配,是对挖土、填土、堆弃或移运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以确定土方的调配数量及调配方向。

目的:使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低;原则:1)应力求达到挖、填平衡和运距最短;2)调配区的划分应该与构筑物的平面位置相协调,并考虑它们的分期施工顺序,对有地下设施的填土,应留土后填;3)好土要用在回填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4)分区调配应与全场调配相协调,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妨碍全局平衡;5)取土或弃土应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及便于机械施工等。

3.什么是流砂现象?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流砂现象?防治流砂现象的措施有哪些?答:(1)当基坑挖土达到地下水位以下,而土是细砂或粉砂,又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在一定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坑底下的土就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进坑内,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2)易发生在粉土、细砂、粉砂以及淤泥土中。

一般工程经验,在可能发生流砂现象的土质处,当基坑挖深超过地下水位线0.5m左右,易发生流砂现象。

(3)流砂防治:①减少或平衡动力水压力;②设法使动力水压力方向向下;③截止地下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B (复习题)1.1、给水系统通常由哪些工程设施组成,其功能分别是什么?给水系统通常由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以及调节构筑物等工程设施组成。

取水构筑物,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水处理构筑物,常集中布置在水厂范围内,将取水构筑物的来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泵站,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可分抽取原水的一级泵站、输送清水的二级泵站和设于管网中的增压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输水管渠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管网是将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的全部管道;调节构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贮水构筑物,如高地水池、水塔、清水池等,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

高地水池和水塔兼有保证水压的作用。

1.2、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统一给水: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绝大多数城市采用这一系统。

分系统给水: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和分压给水系统。

分质给水是指由同一水源,经过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或由不同水源,经简单水处理后,供工业生产用水。

分压给水是指由同一泵站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水网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水网,以节约能耗。

当用户对水质和水压要求不同时,可采用分质和分压给水,以节约制水成本和节约能耗。

采用统一给水系统或是分系统给水,要根据地形条件,水源情况,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并考虑原有给水工程设施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1.3、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工业给水系统的类型有循环和复用给水系统。

其中,循环给水系统是指使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再行回用;复用给水系统是按照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顺序重复利用。

①循环给水系统,火力发电、冶金、化工等冷却水用量大的企业中。

②复用给水系统,适用于在车间排出的水可不经过处理或略加处理就可供其它车间使用的情况。

重复利用率是指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数。

1.4、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①当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在城市上游或给水区内开凿管井或大口井。

②水源处于适当高程,能重力输水,可省去泵站;有泉水的,可建泉室。

③地表水为水源时,上游取水,加以处理。

④水源丰富,随用水量增长而发展为多水源给水系统。

⑤枯水季节、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时,采用跨流域、远距离取水方式。

1.5、工业用水的水量平衡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内,为了做到水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就须根据企业内各车间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做好水量平衡工作,并绘制水量平衡图。

为此应详细调查各车间的生产工艺、用水量及其变化规律、对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使用后的水量耗损和水温的变化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找出节约用水的可能性,并订出合理用水和减少排污水量的计划。

水量平衡是指冷却用水量和损耗水量、循环回用水量补充水量以及排水量保持平衡。

水量平衡的目的是达到合理用水。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耗水量,或是提高重复利用率,增大回用水量,以相应减少排水量。

1.6、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进行工业企业水量平衡的测定工作时,应先查明水源水质和取水量,各用水部门的工艺过程和设备,现有计量仪表的状况,测定每台设备的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水温等,按厂区给水排水管网图核对,对于老的工业企业还应测定管道和阀门的漏水量。

根据测定结果,绘出水量平衡图以表示总循环水量、各车间冷却用水量、耗损水量、循环回水量和补充水量等,做到每个车间的给水排水量平衡,整个循环系统的给水、回水和补充水量平衡。

这对于了解工厂用水现状,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健全工业用水计量仪表,减少排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对厂区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都很有用处。

*************************************第2章**********************************2.1、城市给水系统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①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居民生活用水指城市中居民的饮用、烹调、洗涤、冲厕、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包括娱乐场所、宾馆、浴室、商业、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②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③消防用水。

④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⑤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2.2、怎样估计工业生产用水量?①根据工业用水的以往资料,按历年产值用水增长率推算。

②根据单位工业产值的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增长率与工业产值的关系,或单位产值用水量与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关系加以预测。

*************************************第3章**********************************3.1、已知用水量曲线,怎样定出二级泵站的设计供水线?答:二级泵站的计算流量与管网中是否设置水塔或高地水池有关。

当管网内不设水塔或高地水池时,二级泵站的设计供水线等于用水量变化曲线,二级泵站设计流量为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当管网内设有水塔或高地水池时,二级泵站的设计供水线应尽量接近用水量变化曲线,采用分级供水,但分级数一般不应多于三级。

3.2、清水池和水塔的作用是什么?其调节容积分别如何确定?答:清水池用于调节一级泵站供水量(均匀供水)和二级泵站供水量(分级供水)之间的差额;水塔用于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差额,并具有保证管网水压的作用。

清水池调节容积与管网内是否设水塔有关,管网内设水塔时,清水池调节容积由一、二级泵站供水量曲线确定;管网内不设水塔时,二级泵站的供水量曲线与用户用水量曲线相同,调节容积由一级泵站供水量曲线和用户用水量曲线确定。

当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相接近时,清水池的调节容积可以减小,但是为了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差额,水塔的容积将会增大。

如果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越接近用户用水量,水塔的容积越小,但清水池的容积将增加。

3.3、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Q,该日内的用水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管网由一级和二泵站供水,其中二级泵站分两级供水(20时~5时,5时~20时),A~H 为所在区域的面积,求:1)设水塔时,清水池和水塔的调节容积;2)不设水塔时,清水池的调节容积。

解:1)设水塔时,清水池和水塔的调节容积;由于清水池用于调节一级泵站供水量(均匀供水)和二级泵站供水量(分级供水)之间的差额,故清水池的调节容积为:(C+E)*Q或(B+F+G)*Q。

水塔用于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差额,故水塔的调节容积为:(A+C+H)*Q或(D+F)*Q2)不设水塔时,清水池的调节容积。

管网内不设水塔时,二级泵站的供水量曲线与用户用水量曲线相同,调节容积由一级泵站供水量曲线和用户用水量曲线确定,故清水池的调节容积为:(A+B+G+H)*Q或(D+E)*Q。

3.4、给水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水压,以保证向用户供给足够的水量。

城市给水管网需保持最小的服务水头为:从地面算起1层为10m,2层为12m,2层以上每层增加4m,如果当地房屋按6层楼考虑,则最小服务水头应为28m。

城市内个别高层建筑物或高地上的建筑物可单独设置局部加压装置。

*************************************第4章**********************************4.1、给水管网的布置应该满足哪些要求?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求供水安全可靠,投资节约,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①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需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②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③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④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4.2、管网布置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各适用于何种情况及其优缺点?答:管网布置有树状网和环状网两种基本形式。

树状网一般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业企业,这类管网从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

管网中各用户的供水路径具有唯一性,任一段管线损坏均会导致该管段下游的所有用户断水,供水可靠性差;在管网末端,因用水量小,管中流速低,甚至停滞不流动,易导致水质变坏,有出现浑水和红水的可能;但因管线长度短而造价低。

环状网的管线连接成环,适用于大城市和大型企业供水,这类管网中各用户的供水路径不具唯一性,单根管线损坏不至于导致用户断水,关阀检修时停水范围也小;也可以大大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供水可靠性较高;但因存在冗余管线使得造价明显比树状网高。

*************************************第5章**********************************5.1、管网简化的概念及具体方法。

管网简化是指在基本能反映实际用水情况的前提下,对管网进行适当简化,保留主要的干管,略去一些次要的、水力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以大大减轻计算工作量。

通常管网越简化,计算工作量越小,但过分简化的管网,计算结果难免与实际用水情况的差别增大。

管网简化的方法包括分解、合并和省略。

①分解:只有一条管线连接的两个管网,可以把连接管线断开,分解成为两个独立的管网;有两条管线连接的分支管网,若其位于管网的末端且连接管线的流向和流量可以确定时,也可进行分解后再分别计算。

②合并:管径较小、相互平行且靠近的管线可考虑合并。

如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以将其合并为同一交叉点。

③省略:略去水力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即省略管网中管径相对较小的管线。

管线省略后的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5.2、沿线流量:指供给该管段两侧用户所需流量。

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

比流量:假定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干管上,由此算出干管线单位长度的流量。

折算系数:把沿线变化的流量折算成在管段两端节点流出的流量。

5.3、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等于与该节点相连管段的沿线流量综合的一半。

当采用长度比流量计算沿线流量时,如果是双侧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为管道实长;如果是单侧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为管道实长的一半;如果双侧均不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为零。

5.4、环状网和单水源树状网的流量分配有什么不同?管网在分配流量时需考虑那些问题?答:单水源树状网的流量分配方案具有唯一性,管网中任一管段的流量等于该管段之后(顺水流方向)所有节点流量的总和;环状网的流量分配方案则不具唯一性,各管段的流量与其后各节点流量也没有直接的联系。

流量分配时应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经济性是指流量分配后得到的管径,应使一定年限内的管网建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为最小,可靠性是指向用户不断地供水,并且保证应有的水量、水压、和水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