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儿童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儿童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检查环境安全并确认急救箱内有必要设备。
Check the safe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nsure that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is in the first aid kit.2.若儿童无反应,大声呼唤并轻抚其肩膀。
If the child is unresponsive, call out loudly and gently shake their shoulders.3.如果仍未有反应,立即呼救并让另一人准备好AED机器。
If there is still no response, call for help immediately and have another person prepare the AED machine.4.快速打开儿童的空气道并检查有否异常。
Quickly open the child's airway and check for any abnormalities.5.如果发现有异常,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并重新开启空气道。
If abnormalities are found, clear any foreign objects from the mouth and reopen the airway.6.检查儿童的呼吸情况,观察胸部起伏。
Check the child's breathing and observe chest movements.7.如发现没有呼吸,立即开始对儿童进行心肺复苏。
If there is no breathing, start CPR on the child immediately.8.将儿童放平仰卧位,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
Lay the child flat on their back and perform 30 chest compressions.9.随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需持续1秒钟。
小儿单人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3、检查脉搏
1)安置体位,去枕平卧,置按压板
2)解开衣领、腰带,。
3)判断大动脉:成人与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判断时间5—10秒,口述“大动脉搏动消失
4、胸外心脏按压
1)术者体位:位于病人的右侧
2)手法:儿童为双掌(适用于8岁以上)或单掌按压(适用于1-8岁的小儿),婴儿为拇指法和两个手指按压。
小儿单人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项目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准 备
质 量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庄重,反应敏捷。
2、备齐用物:硬板床、纱布两块、模拟人、复苏气囊、氧气装置、吸痰装置。
3、环境准备:脱离危险或使用隔帘,清除与抢救无关人员。操作质 Nhomakorabea量
1、口述“开始”。判断患儿意识,轻摇或手拍患儿双肩并附身分别对左右耳大声呼叫患儿“宝宝醒醒,宝宝醒醒”,同时快速检查有无呼吸,口述“意识丧失”。
爱伤观念强。
无并发症。
操作熟练程 度
1、有急救意识
2、操作熟练、正确
3、关心爱护病人,体现就死扶伤精神
4、时间控制在190秒
7)按压与放松时间比1:1,均匀有节律,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按压部位
8)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5、开放气道
1)双手轻转头部,检查口腔,去除异物(疑有颈椎骨折除外)
2)开放气道: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
6、人工呼吸两次:口对口、口对鼻:捏鼻——撑口——正常吸气——吹气——抬头看胸廓起伏——松手吹气时间大于1秒
7、完成五个循环呼吸周期
8、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判断大动脉及呼吸是否恢复,时间5——10秒,口述“自主呼吸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再观察瞳孔、四肢末梢循环情况),报告复苏成功及时间。
小儿心肺复苏最新版

(Airway,A) (Breathing,B)
(Drugs,D) (Electricity,E)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程序】
2010年指南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 2010年指南: ➢从胸外按压而不是人工呼吸开始心肺复苏(C-A-B 而 不是 A-B-C);通过从按压而不是通气开始心肺复苏, 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延误时间。 ➢ 进一步强调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 将足够按压幅度的建议值修改成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 三分之一:对于大多数婴儿,这相当于大约 4 厘米;对 于大多数儿童,这相当于大约 5 厘米。 ➢ 已从程序中去掉“看、听和感觉呼吸”→改程序为CA-B,判断是否心跳骤停时简易判断呼吸。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正确与错误手法】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正确与错误姿势】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幅度】
➢ 2005年指南: 大约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置于患儿后背,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两乳头连线 下一水平,向后背按压。注意消除死腔 。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手法】
单掌按压法(适用于1-8岁):一手固定头部,一手掌根部
置于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上。
实用文档
儿童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手法】
双掌按压法:适用于8岁以上,将一手掌根部交叉放在
另一手背上,垂直按压胸骨下半部。
小儿心肺复苏最新标准

小儿心肺复苏最新标准
小儿心肺复苏(CPR)是指在儿童发生心跳骤停或呼吸停止时进行的急救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儿心肺复苏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介绍小儿心肺复苏最新标准,帮助大家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
首先,对于小儿心肺复苏,正确的急救步骤非常重要。
在发现儿童心跳骤停或
呼吸停止时,首先要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然后,检查儿童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儿童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其次,小儿心肺复苏的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按压时,需要将儿童平放
在坚硬表面上,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约为1/3胸廓。
人工
呼吸时,需将头部稍后仰,捏住鼻孔,用嘴对嘴或口对口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注意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
此外,小儿心肺复苏中要注意保持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急救
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如脉搏、呼吸和意识状态等,随时调整急救措施。
同时,要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之,小儿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对挽救儿童
生命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小儿心肺复苏的最新标准,提高急救意识和技能,为儿童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小儿心肺复苏最新标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急救
技能,提高对儿童急救的应对能力,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更多的儿童因为我们的急救而得以幸运生还。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重点与评论标准(一)操作重点项操作 要 点评论重点扣目分物 治疗碗一个(内备纱布两块) 、简略呼吸器一套、氧气装置一 每缺一项用物扣1 分品 套、必需时备木板准备判 1. 轻拍患儿双肩,呼喊患儿,确认患儿意识丧失唤醒患儿方法不正确扣 2断分意 2. 立刻高声呼救,口述急救时间未进行呼救扣1 分 识摆未述急救时间扣1 分体3. 查察床的软硬度,确立能否需要胸下垫复苏板,未进行查察扣 1 分位未垫复苏板扣 1 分4. 将患儿头、肩和躯干作为一个整体被抬起或翻转成仰卧位, 未解衣领、松裤带口 1 分 双臂置于躯干双侧,解开衣领、腰带裸露胸部,摆正复苏体 未摆正复苏体位扣2 分位判 1. 地点: a 小孩:触摸颈动脉,大于 1 岁的小儿,颈动脉是最手法不正确扣 3 分断 易触到的中央动脉。
颈动脉地点: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判断地点不正确扣3 分颈 触摸颈动脉方法:将2 个手指,一般是食指和中指放于甲状动 软骨处(喉结),滑向一侧,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 b 婴脉 儿:肱动脉或股动脉,婴儿颈部短而胖,快速确立颈动脉搏( 动地点较困难,能够触摸肱动脉(肱动脉搏动位于上臂内侧, 肩与肘之间)或股动脉(股动脉搏动位于腹股沟中点)股或 2. 触摸时间:触摸有无搏动,判断时间为6-10 秒时间未达秒到 6-10s扣 5肱分动 3. 同时察看呼吸及患儿胸部起伏,判断患儿有无呼吸,立刻3 分 脉判断不正确扣进行胸外按压搏动)胸 a 重生儿或婴儿 : 婴儿用两手指紧贴乳头连线中点处(胸骨下外半段)按b小孩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上水平按压胸骨正中压部位胸 a 单掌:一只手固定患儿头部,另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外(婴儿可用食指中指两手指按压或双手大拇指环绕式按压),按注意避开剑突,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长轴一致压b双掌:双手平行重叠,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的上边,四指翘方起,以掌根部接触患儿胸骨按压部位,急救者两臂位于患儿法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挺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胸 1. 按压:肩、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力量垂直下压快速放外松,使胸部完好回弹按压2. 幅度:使胸骨下陷胸廓前后径的1/3( 婴儿下陷4cm;少儿年长儿 5cm;青少年不超出6cm)10.3. 频次:每分钟100-120 次,按压与放松比率为1:1 ,心外按压与呼吸比:重生儿:不论单双人3:1 ;婴儿和小孩:大于 8 岁不论单双人 30:2 ;小于 8 岁单人 30:2 ;双人 15:2 ;每一循环按压 30 次打 1. 清理异物:将患儿头倾向一侧,用纱布环绕食指与中指,开消除口腔内分泌物或异物气2.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上提法,三道者任选一种调3. 安装简略呼吸器,将氧气管与简略呼吸器进行连结,检查节连结处有无松动,口述调理氧流量8-10L/min (口对口人工呼氧吸省略此步)流量定位方法不正确扣 3 分部位不正确扣 5 分接触部位不正确扣 3 分按压姿势不正确扣 5 分肩、臂与胸骨未垂直扣5分胸廓未回弹扣 2 分按压幅度不正确扣 5 分按压速率不正确扣 3 分按压与放松比率不正确扣1分按压次数不正确扣 1 分清理呼吸道无效扣 5 分翻开气道方法不正确扣5分未连结氧气扣 2 分氧流量调理不正确扣 3 分人口对口人工呼吸:一手将口腔翻开,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呼吹气方法不正确扣 2 分工气时松开),吸气 - 屏气 - 吹气(吹气时双唇包绕患者口部形成送气时间不够扣 1 分呼一个关闭腔),婴儿吹气时双唇包绕患者口鼻,送气时间 1 秒,吸使胸廓扩充,连续做两次。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对任何原因所致心跳骤停现场急救,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
二、评估要点1、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儿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
三、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置:纱布、简易呼吸器、手电筒、弯盘。
四、操作要点1、评估现场抢救环境的安全性。
2、快速判断患儿意识、呼救、记录时间。
3、使患儿仰卧、身体无扭曲,注意保护颈椎、腰椎。
暴露胸腹部,松开裤带。
4、判断患儿颈动脉搏动,时间 5-10s,同时判断患儿呼吸状态。
5、实施胸外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体中下 1/3 交界处。
(避开剑突)。
(2)患儿各年龄段的心脏按压手法:新生儿或小婴儿按压时可用一手托住患儿背部,将另一手两指(中指和无名指)置于乳头线下一指处进行按压,或两手掌及四手指托住两侧背部,双手大拇指按压;1-8 岁儿童,可用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以便通气,另一手的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年长儿(大于 8 岁)胸部按压手法与成人相同,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扣离开胸膛,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处;双臂位于患儿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使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手掌根不离开患者胸部。
(3)按压幅度: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尺寸的 1/3,胸骨下陷(婴儿约 4cm,儿童约 5cm)。
(4)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5)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
(6)每次按压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7)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6、开放气道:(1)常规清理呼吸道,清除口腔内异物。
(2)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①操作者一手置于患儿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
②另一手食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
7、应用简易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将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 8-10L/分钟,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小儿每次送氧量 10-15ml/kg,频率 10-20 次/分钟。
小儿cpr操作流程

小儿cpr操作流程
小儿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小儿发
生心脏骤停时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在面对小儿心脏骤停时,正确
的CPR操作流程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挽救生命。
以下是小儿CPR操
作流程的详细步骤:
1. 确认环境安全:在进行CPR之前,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2. 检查意识:轻轻摇动小儿的肩膀,大声呼唤其名字,观察是
否有反应。
3. 检查呼吸:将耳朵放在小儿口鼻附近,观察是否有呼吸。
如
果小儿没有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立即开始CPR。
4. 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CPR的同时,让他人拨打急救电话,
请求医疗救援。
5. 进行胸外按压:将小儿平放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双手交叉
放在小儿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100-120次,压缩深度
约1/3胸宽。
6. 进行人工呼吸:将小儿头部稍微仰起,掀开口腔,用手捏住
鼻孔,用嘴对嘴或使用面罩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1秒,
每2次胸外按压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
7. 持续CPR: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疗救援到
达或小儿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8. 监测病情:在进行CPR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调整CPR力度和频率。
9. 接受进一步救治:一旦医疗救援到达,将小儿转移到医院接
受进一步救治。
总之,小儿CPR是一项紧急救护措施,需要及时、正确地进行。
掌握正确的CPR操作流程,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小儿的生命。
希望
每个人都能了解并掌握小儿CPR的操作流程,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提供保障。
小儿心肺复苏最新标准

小儿心肺复苏最新标准小儿心肺复苏(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对于儿童突发心脏骤停的情况至关重要。
最新的小儿心肺复苏标准旨在提高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对于儿童心肺复苏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提升患儿的生存率和预后。
本文将介绍小儿心肺复苏的最新标准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急救技能。
首先,当遇到儿童心脏骤停的情况时,急救人员应该首先确认患儿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如果患儿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异常,应该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呼吸,在确认患儿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异常后,应该立即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应该在胸骨下缘,按压深度应该约为胸廓的1/3至1/2,按压速度应该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
2. 呼吸通道,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应该确保患儿的呼吸通道是通畅的。
可以通过头后仰和下颌提拉的方式来保持呼吸通道的通畅。
3. 呼吸辅助,如果有条件,可以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给患儿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后应该观察胸廓的抬升,以确认呼吸是否有效。
4.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可以自动分析心律和进行电除颤的设备,对于儿童心脏骤停的情况也可以使用。
在使用AED时,应该遵循设备的操作指南,确保操作正确。
5. 继续心肺复苏,在进行心肺复苏后,应该尽快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并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接手。
总之,小儿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小儿心肺复苏的最新标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水平,为患儿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要点Array与评价标准
(一)操作要点
(二)目的
1.通过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建立患儿的循环、呼吸功能。
2.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尽快促进心跳、呼吸功能的恢复。
(三)注意事项
(1)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前不用深吸气,以患儿胸廓有起伏为准,避免过度充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如需中断最多不超过5秒钟。
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儿身体长轴垂直。
按压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4)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面罩,以面罩能包绕鼻梁与唇下区域,密闭良好为宜。
(四)应掌握的知识点
1、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⑴散大的瞳孔转为缩小。
⑵自主呼吸恢复。
⑶可触到大动脉搏动。
⑷口唇指甲由紫绀转为红润。
⑸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⑹心电图波形有改变。
2、开放气道方法
⑴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儿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
中指置于患儿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上抬起。
手指不要压向颏下软组织深处,以免阻塞气道。
⑵仰头抬颈法:抢救者一手抬起患儿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部位置于患儿前额,使其头后仰,
颈部上托。
头颈部损伤者禁用。
(3)双下颌上提法:抢救者双肘置患儿头部两侧,双手食、中、无名指放在患儿下颌角后方,
向上或向后托起下颌。
适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患儿。
3、小儿的心搏骤停与成人有所不同,突发的原发的心搏骤停在儿童就是不常见的。
常见的
就是创伤或疾病引起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最终发生无收缩或无脉搏的心脏停搏。
4、儿童心脏骤停最常发生于两个年龄间段,小于1岁及青春期。
5、婴儿期(小于1岁)最常见的心搏骤停主要原因就是
⑴有意或无意所致的创伤“婴儿猝死综合征”
⑵呼吸系统疾病肺炎
⑶气道阻塞气管异物
⑷溺水
⑸败血症
⑹神经系统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