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春夏秋冬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春季:春天的特点、春天的活动、春天的水果和蔬菜。

2. 夏季:夏天的特点、夏天的活动、夏天的水果和蔬菜。

3. 秋季:秋天的特点、秋天的活动、秋天的水果和蔬菜。

4. 冬季:冬天的特点、冬天的活动、冬天的水果和蔬菜。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春夏秋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季节特点。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春夏秋冬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季节活动。

3. 游戏互动:通过春夏秋冬的游戏,让幼儿体验季节变化。

4. 观察自然: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和周围的季节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春夏秋冬的图片素材。

2. 春夏秋冬的故事素材。

3. 春夏秋冬的游戏道具。

4. 校园和周围的观察场地。

五、教学步骤:1. 春季教学:a. 展示春季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

b. 讲解春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春天的活动。

c. 开展春季游戏,让幼儿体验春天的乐趣。

d. 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和周围的春天景色。

2. 夏季教学:a. 展示夏季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夏天的特点。

b. 讲解夏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夏天的活动。

c. 开展夏季游戏,让幼儿体验夏天的乐趣。

d. 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和周围的夏天景色。

3. 秋季教学:a. 展示秋季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秋天的特点。

b. 讲解秋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秋天的活动。

c. 开展秋季游戏,让幼儿体验秋天的乐趣。

d. 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和周围的秋天景色。

4. 冬季教学:a. 展示冬季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冬天的特点。

b. 讲解冬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冬天的活动。

c. 开展冬季游戏,让幼儿体验冬天的乐趣。

d. 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和周围的冬天景色。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回顾春夏秋冬的特点和活动,加深对季节变化的认识。

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教案

学习与冬季相关的诗歌、故事
03
通过朗诵、讲述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冬季的文化氛围。
冬天节日文化体验
圣诞节
介绍圣诞节的由来、习俗和庆祝 方式,组织幼儿制作圣诞贺卡、 装饰圣诞树等活动,感受西方节
日文化。
元旦
讲解元旦的意义和庆祝方式,组 织幼儿进行迎新年主题活动,如
制作新年贺卡、表演节目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习俗和食俗,如喝 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等,让幼儿
作品展示
将幼儿在四季主题活动中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如四季画 展、手工制品展等。
表演分享
组织幼儿进行四季主题的表演活动,如时装秀、歌舞表演 等,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
经验交流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四季主题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同时 倾听他人的分享,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
THANKS
感谢观看
大班主题活动案《春夏秋冬》教
目录
• 主题引入与目标 • 春季主题活动设计 • 夏季主题活动设计 • 秋季主题活动设计 • 冬季主题活动设计 • 家园共育与延伸活动
01
主题引入与目标
春夏秋冬概念简述
01
02
03
04
春季
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万 物复苏,天气逐渐变暖。
夏季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天 气炎热,植物生长茂盛。
参与包粽子、挂艾草 等端午节传统活动, 体验节日氛围。
夏天户外实践活动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观察夏天 的自然景象和动植物变化。
进行夏季户外运动,如游泳、 玩水枪等,增强身体素质。
开展夏令营或户外露营活动, 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和团队合 作精神。
夏天艺术创作展示
创作以夏天为主题的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 举办夏季艺术作品展览,展示孩子们的创作成果。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秋冬》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秋冬》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秋冬》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春夏秋冬》,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春天来了”,了解春天的特征,学习春天的诗歌;第二章“夏天炎炎”,认识夏天的特点,制作夏日手工;第三章“秋天丰收”,了解秋天的气候与农作物,进行秋季户外活动;第四章“冬天寒冷”,掌握冬天的保暖方法,学习冬天的儿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认识每个季节的特点;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四季变换的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四季的不同特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四季图片、四季诗歌音频、手工材料、四季服饰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四季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四季的名称,引导幼儿讨论四季的特点。

2. 春天来了:a. 学习春天的诗歌,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b. 实践活动:种植花草,观察春天的生长变化。

3. 夏天炎炎:a. 讲解夏天的特点,让幼儿了解夏天的气候和动植物变化;b. 制作夏日手工:制作夏日凉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 秋天丰收:a. 讲解秋天的气候与农作物,带领幼儿进行秋季户外活动;b. 实践活动:收集树叶,制作树叶画。

5. 冬天寒冷:a. 学习冬天的儿歌,让幼儿掌握冬天的保暖方法;b. 实践活动:制作冬日手套,体验冬天的温暖。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春天来了,万物复苏2. 夏天:夏天炎炎,清凉一夏3. 秋天:秋天丰收,硕果累累4. 冬天:冬天寒冷,温暖相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天气温暖,花草树木都发芽了,很美丽。

2. 作业题目:用彩泥制作一个夏日凉帽。

答案示例: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夏日凉帽。

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精选

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精选

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精选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春夏秋冬》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

通过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让幼儿体会季节变化的美妙,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材内容包括: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描绘、天气变化、衣物穿着、活动安排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增强对季节变化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四季的特点,能够用语言描述季节变化。

难点:能够运用四季词汇,创作自己的季节描述短文。

四、教学准备教具:四季图片、季节特点卡片、季节衣物图片、季节活动图片。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的季节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季节名称。

利用四季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季节名称。

例如,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幼儿说出“春天”,并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点,如花朵盛开、树木抽出新芽等。

2. 季节特点学习:通过季节特点卡片,让幼儿了解春夏秋冬的特点。

利用季节特点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季节的特点。

例如,春天的特点卡片上可以写“花开草长、鸟儿歌唱”,夏天的特点卡片上可以写“阳光炽热、蝉鸣蛙声”,秋天的特点卡片上可以写“落叶纷飞、果实累累”,冬天的特点卡片上可以写“雪花飘飘、寒冷寂静”。

3. 季节衣物:展示季节衣物图片,让幼儿说出衣物与季节的关系。

利用季节衣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衣物与季节的关系。

例如,春天的衣物图片可以是穿薄外套、连衣裙,夏天的衣物图片可以是短袖短裤、太阳帽,秋天的衣物图片可以是长袖衬衫、牛仔裤,冬天的衣物图片可以是羽绒服、手套帽子。

4. 季节活动:展示季节活动图片,让幼儿说出活动与季节的关系。

利用季节活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活动与季节的关系。

例如,春天的活动图片可以是放风筝、踏青,夏天的活动图片可以是游泳、野餐,秋天的活动图片可以是采摘、赏月,冬天的活动图片可以是滑雪、堆雪人。

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精选14篇)

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精选14篇)

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精选14篇)大班《春夏秋冬》的篇1活动目标:1、交流各自的记录,了解云和天气的变化2、学习根据观察记录表上的内容进行统计,积累有关的经验。

活动准备:1、幼儿分组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天气记录。

2、幼儿观察天气的记录表。

3、白纸、记号笔。

4、多媒体(见挂图“看云说天气“)5、见操作包“晴雨表”活动过程:一、观察交流1、观察记录表上的数字分辨数字拍排列的规律。

知道一个月有多少天。

2、观察记录表上的图画,分辨图画所表示的天气情况。

3、对看不明白的图画提出疑问,讨论交流怎样修改,使大家一看就懂。

二、分组统计晴天、雨天各有多少1、按照本组的记录,数一数本月的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2、比较各组的统计是否相同,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3、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思考一一点数以外。

有没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如:数出晴天后,用减法推算出雨天等。

4、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交流哪种方法又快又好,说说各自的理由。

三、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1、边看多媒体课件边听老师介绍民间看云说天气谚语。

2、说一说看了多媒体课件后知道了什么3、再一次看多媒体课件,分辨课件上不同的云,推测可能是晴天或雨天。

4.共同商量除晴、雨天外,还有哪些天气情况,如:气温、风力等,我们可以怎样补充在记录里。

活动延伸:观察天气的变化,增加记录项目。

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篇2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教案(通用

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教案(通用

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春夏秋冬》,涉及教材的第四章“季节的变化”以及第六章“大自然的礼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了解季节变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探索四季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了解季节变化对生活的意义。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季节变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点:让幼儿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培养观察、探索大自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四季变化的幻灯片、四季图片、故事书、四季歌曲、绘画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四季变化的幻灯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10分钟)利用四季图片,详细讲解各个季节的特点,让幼儿了解季节变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故事书中的小故事,让幼儿了解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分享观察到的季节变化现象。

5. 创意绘画(10分钟)让幼儿用绘画材料,画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并分享创作过程和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春夏秋冬2. 四季特点:春(万物复苏)、夏(炎炎夏日)、秋(丰收季节)、冬(白雪皑皑)3. 季节变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季节,并简单描述原因。

答案:略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季节变化,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秋冬》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秋冬》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春夏秋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春夏秋冬》,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春天来了”,详细讲述春天的特点、动植物变化、春天气息等;第二章“夏天炎炎”,介绍夏天的气候特征、消暑活动、夏日生物;第三章“秋高气爽”,阐述秋天的气候、丰收景象、落叶乔木;第四章“冬天寒冷”,讲解冬天的气候特征、冰雪活动、冬眠动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动植物变化及生活习俗。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3. 提高幼儿对季节变化的认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以及不同季节的动植物特点。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季节变化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四季图片、动植物卡片、气温计、季节变化视频。

学具:画笔、颜料、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季节变化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四季的不同。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动植物变化及生活习俗。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4. 例题讲解:展示春季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彩纸等学具,制作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气温回升,动植物复苏,春暖花开。

2. 夏天:气温升高,消暑活动,夏日炎炎。

3. 秋天:气候凉爽,丰收景象,金秋时节。

4. 冬天:气温降低,冰雪活动,白雪皑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画作,并简单描述画作内容。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填写一份关于四季观察记录表。

答案:记录表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动植物变化、活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并表达四季的特点。

《春夏秋冬》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通用

《春夏秋冬》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通用

《春夏秋冬》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可爱的季节》中的第一章《春夏秋冬》,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季节变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活动,培养幼儿对季节变化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了解各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体验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感受季节变化带来的美好,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季节变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培养幼儿对季节变化的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四季变化的图片、视频,四季服饰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四季变化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四个季节的名称,初步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四季服饰,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季节的特点,如春天花开、夏天炎热的太阳、秋天丰收的果实、冬天雪花飘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彩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季节,鼓励他们表达出对季节的喜爱和感受。

4. 讲解季节变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10分钟)结合图片和生活实例,讲解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人们穿衣等方面的影响。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春夏秋冬》2. 内容:春天:花开、绿草、温暖夏天:炎热、阳光、游泳秋天:丰收、落叶、凉爽冬天:雪花、寒冷、滑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季节,并写出为什么喜欢。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季节变化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季节变化,观察大自然的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大班主题春夏秋冬
主题说明:
冬去春来,四季不断地轮换。

三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春天的到来使孩子们那么兴奋,他们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四季的轮换规律,但小脑袋里仍然装满了问题,他们急切地想了解多变的自然现象:四季为什么轮换?四季是怎么形成的?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春天来了小草就变绿
了?彩虹到底有几种颜色?天上的白云为什么一会儿像绵羊,一会儿像狮子?我们怎样才能提前知道天要下雨了?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不可思议,让幼儿惊叹不已。

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中,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四季是怎么来的,让他们再次感受四季的花草树木以及各个季节天气的主要特征,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并感受季节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得影响。

我们将引导孩子关心自然,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知、欣赏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激发孩子对生活得热爱,对自然界的变化感兴趣,在探讨的学习过程中,到
大自然中去找找答案,到大自然中去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资源,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亲近大自然,形成对自然界常见的变化现象有正确的认识与态度,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新的经验。

主题目标:
1、有兴趣观风、雨、雷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

感受天气的变化,
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感受季节的不断渐变以及它
对人们生活得影响。

3、了解四季中常见树木花草和他们的变化,乐于参加照顾树木花草的活动,体
会爱护他们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