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中秋节美术主题教案三篇
团圆的中秋画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2

教案团圆的中秋画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对中秋节传统文化和家庭的热爱,增强文化认同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3. 知识与技能:学习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如月亮、月饼等元素,并能运用绘画表达中秋节的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中秋节的基本元素,如月亮、月饼,并能通过绘画表达。
2. 难点:在绘画中融入个人情感,创作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中秋节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基本元素。
2. 讨论法: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感受,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法: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创作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中秋节的故事或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观察中秋节的相关图片或实物,引导他们讨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3. 实践操作: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中秋节的主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相互评价,培养欣赏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与视频: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导入和观察环节。
2. 绘画材料:准备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供幼儿实践操作使用。
3. 故事书:选择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书,用于导入环节。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参与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改进措施: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后续计划: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延续中秋节的主题。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中秋节的故事或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观察中秋节的相关图片或实物,引导他们讨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3. 实践操作: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中秋节的主题。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优秀3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青蛙会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2、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青蛙,萌发热爱青蛙的情感。
3、幼儿亲身体验青蛙捉害虫的本领。
4、探索、发现生活中青蛙的特征。
活动准备:场景布置,卖青蛙人(教师扮演)。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巩固幼儿对青蛙的外形特征的了解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呱呱呱!谁呀!2、谁能告诉大家青蛙长什么样子?(大眼睛、大嘴巴、绿衣服)3、你们知道小青蛙的家在哪里吗?(田地、水里)二、通过谈话、模仿、亲身体验等途径,引导幼儿知道青蛙的本领1、你们知道小青蛙有什么本领吗?(怎么去捉害虫?用什么捉害虫?)2、老师请小朋友像青蛙那样睁大眼睛看看它是怎样捉害虫的?(动画演示)3、我们大家也来学一学小青蛙捉害虫(解释舌头的伸缩)。
4、教师小结:青蛙的本领真大,能捉这么多的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5、老师还给小青蛙编了一首儿歌呢!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好吗?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划;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6、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做小青蛙,去田里捉害虫好吗?7、幼儿亲身体验青蛙捉害虫的本领,捉完后边唱歌边跳舞,高兴地回到位置上。
三、结合现在的社会现象,引导幼儿学习怎样保护青蛙(一)谈话引导幼儿怎样保护青蛙1、我们要怎样保护青蛙呢?(告诉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不买青蛙,我们不吃青蛙肉,青蛙肉里有虫子,吃了会肚子痛的)2、要是遇到菜场有人在卖青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二)通过情景演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青蛙1、卖青蛙人(教师扮演):“今天这些青蛙可肥了,买回去把它杀了做红烧青蛙吃,味道可好了,快来买呀!”2、发生什么事情了?我们想什么办法去救它们?(报110;找大人帮忙;变奥特曼等等)3、我们小朋友很勇敢的,能不能自己去救青蛙,那我们对卖青蛙的人怎么说?(小青蛙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4、真高兴,现在我们成为好朋友了是吗?一起念儿歌、跳舞。
幼儿小班中秋节绘画教案

幼儿小班中秋节绘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3.通过绘画的活动,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绘画工具:彩色纸、彩笔、颜料、毛笔等。
2.中秋节相关的图片或故事。
3.准备一些示范作品,以供幼儿参考。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并播放与中秋节相关的视频或故事,激发幼儿对中秋节的兴趣。
2.导入讨论:提问幼儿他们对中秋节有什么了解,以及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3.示范绘画:教师可以根据中秋节的主题示范绘制一幅月亮、兔子或合家团圆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绘画的过程和绘画技巧。
4.引导绘画: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例如月亮、兔子、合家团圆等,并提供一些相应的绘画素材和工具。
5.绘画实践:让幼儿自由发挥,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
6.展示分享:每位幼儿完成绘画后,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7.总结反思:与幼儿一起回顾绘画过程,讨论中秋节的相关主题以及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和收获。
四、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幼儿在绘画作品上添加一段自己对中秋节的祝福语,以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2.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集体绘画,根据幼儿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想象,合作创作一幅大型绘画作品,以加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可以邀请幼儿进行绘画游戏,例如让他们闭上眼睛,听教师描述中秋节的景象,然后试着用绘画表达出来,增加幼儿的联想和想象力。
4.可以利用绘画作品制作中秋节的手工制品,例如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制作成挂饰、折纸灯笼等,以增加作品的实用性和装饰效果。
《中秋节》美术教案(精品8篇)

《中秋节》美术教案(精品8篇)《中秋节》美术教案篇1设计意图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月饼是中秋节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对于制作过程比较生疏。
为了增加幼儿对月饼的了解程度,我设计了这堂课,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做月饼,掌握一些食品制作技能,从而发挥了想象力,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体验中秋节欢乐的气氛。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橡皮泥,几个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树叶等。
活动过程一、用谜语引出中秋节这一主题教师猜谜语:“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月饼)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引起幼儿关于月饼的兴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月饼呢?(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家家团圆的意思。
)2、中秋节快到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次美术手工课,学做好吃的月饼。
二、出示月饼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形状花纹等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几个“月饼”,幼儿先观察制作月饼的材料,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调动幼儿制作月饼的积极性。
师:大家看老师制作的这几个“月饼”,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的颜色、形状、用料等等。
这个月饼是用橡皮泥做的,圆圆的,上面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另外一个月饼是正方形的,周围用米、豆、花瓣、树叶等制作的花纹。
下面我们也学着做一做,看谁能制作出漂亮的月饼。
三、组织幼儿制作月饼教师给幼儿发放橡皮泥及其废旧报纸,带领幼儿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
制作过程指导(1)先将报纸铺到桌子上,再将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个球形,将球形泥放在报纸上,用手心使劲压一压,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
再用塑料刀在周围边缘划出一条条小花边。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发挥想象、创新的能力,尝试制作多种花纹、形状各异、美丽好看的月饼。
小班美术教案《做月饼》(精选3篇)

小班美术教案《做月饼》(精选3篇)小班《做月饼》篇1活动目标: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PPT,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1、由课件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来,源:qu,laoshi教案.网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小班美术教案《做月饼》篇2一、设计意图: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和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我园在中秋节前,组织开展“庆中秋,做月饼”亲子活动。
结合以上特点,我园中班全体教师共同策划了本次“庆中秋,做月饼”亲子活动。
二、活动目的:1、为了提升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喜欢做月饼。
2、让孩子体验到中秋的快乐,增强亲子间、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幼儿园间的情感。
3、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活动主题:庆中秋,做月饼四、活动时间:20xx年9月25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五、活动对象:中班年级组幼儿及家长六、活动内容:亲子活动七、活动地点:中班幼儿所在班级八、活动人员安排:1、各班布置:本班老师和保育员2、用具提供:各班家长十、活动原则:1、安全第一、在中班各教室举行,必须保证每一个孩子的安全。
2、全班孩子齐参与。
幼儿园中秋节美术活动方案小班

幼儿园中秋节美术活动方案小班幼儿园往往注重孩子的综合素养培养,其中美术是重要的一门学科。
中秋节,既是名节,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
为了让小班幼儿更好地了解中秋节文化、感受节日氛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美术活动。
活动一:制作“月饼”月饼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而自己亲手制作月饼,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为此,老师可以带领幼儿制作“月饼”,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面团、馅料(花生酱、豆沙馅等)和月饼模具等工具;2)把面团桶成圆球状,把馅放入其中,将面团合拢;3)把合拢的面团放入月饼模具中,压实;4)把压实的面团从模具中取出来,放入烤盘中,放入烤箱;5)等待15-20分钟后,烤好的月饼即可出炉。
幼儿参与制作,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情感体验。
制作出来的“月饼”,不仅可以展示在教室里,也可以分享给家长。
活动二:制作“月亮”中秋节象征着“团圆”,而“团圆”的代表之一就是圆月。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中秋节的气氛,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制作“月亮”:1)准备白色、黑色和灰色三张纸和胶水等工具;2)把白色纸剪成圆形,大小适中;3)把黑色纸剪成圆形,比白色纸小,作为“月亮”的外圈;4)再把灰色纸剪成环状,粘在黑色圆形纸的中心位置,作为“月亮”的灰色部分;5)最后,把白色圆形纸粘在黑色圆形纸的中心位置,即可完成“月亮”。
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工技能、想象力和空间概念,同时加深他们对中秋节相关文化的印象。
活动三:制作“灯笼”中秋节的灯笼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自己动手制作灯笼,更有情趣。
具体制作步骤如下:1)准备红色、黄色、绿色等各种颜色的纸张、创客材料、白色纸条等工具;2)把彩纸剪成长条状,宽度约为1.5cm,长度约为30cm;3)用白色纸条把长条状的彩纸固定起来,形成圆环状;4)最后再把上、下两端粘合好,架上“灯笼”的架子,即可完成制作。
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锻炼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美感,同时感受到中秋节的情趣和氛围。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美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1.认识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2.学习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和习俗3.制作中秋节主题美术作品,如月饼、兔子等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懂得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2.通过制作中秋节主题美术作品,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三、教学准备1.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中秋节传统食品和习俗的实物,如月饼、柚子等3.彩纸、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4.制作用的工具和废旧物品,如纸盘、纸碗、报纸等5.支架、夹子、胶水等固定工具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学习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1.老师向幼儿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文化2.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和实物,如月饼、柚子等3.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风情第二步:学习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和习俗1.老师呈现月饼、柚子等中秋节的特色食品和道具2.让幼儿品尝中秋节的特色美食以及亲身体验中秋节的常见习俗,如赏月、放烟火、猜灯谜等3.以此增强幼儿对中秋节的认识和印象第三步:制作中秋节主题美术作品1.选择主题:月饼、兔子等2.介绍制作方法:选择彩纸,剪出所需形状,用颜料和画笔进行绘画,再用夹子和胶水等固定在底座上3.进行制作:老师先进行演示,帮助幼儿掌握基本技巧,然后让幼儿依次制作4.在制作过程中及时回答幼儿的问题,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方法,发挥创造力第四步:展示和点评美术作品1.每个幼儿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2.让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发言,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3.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收获,提出改进建议五、关注的问题1.幼儿安全问题:老师要在制作过程中更加关注幼儿的安全,提前做好安全措施,确保幼儿不会发生意外伤害2.幼儿创造力发挥问题:在制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大胆创新3.幼儿园师生关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与幼儿们互动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六、总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幼儿园中秋节美术教案

幼儿园中秋节美术教案一、课时目标通过本堂中秋节美术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激发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学设备:黑板、白纸、彩笔、剪刀、胶水、湿巾等。
教学材料:月饼、花生、莲蓉、红枣、中秋节的相关图片。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简要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文化内涵,通过图片等视觉文化形式突出中秋节的主旨。
第二步: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和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让幼儿了解月亮和中秋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中秋节文化的认识。
第三步:知识串联(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和比较中秋节与其他节日的区别,通过这种比较来分析中秋节的独特文化内涵,加深幼儿对中秋节的理解。
第四步:制作中秋节手工(30分钟)1.幼儿将一张白纸折成半张,以月饼为中心,剪出圆形月亮的造型,用笔在月亮上画出表情和细节。
2.幼儿将花生、莲蓉、红枣等制作成可爱的月饼造型。
第五步:讲解和展示(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解和展示他们制作的月亮和月饼的作品,展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技巧1.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师要以幼儿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知识点,注重视觉和口头的语言形式相结合,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
3.在幼儿制作手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帮助和鼓励孩子们,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五、课后延伸1.让孩子们带回家自己制作的月亮和月饼,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传递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教师可以设计更加多样化的课程和形式,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审美和文化教育。
六、课后总结通过本堂课程的学习,幼儿们对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美术主题教案三篇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小班中秋节美术主题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美术主题教案一:月饼圆圆
活动目标:
⒈学习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⒉喜欢参与泥工活动,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规。
活动准备:
⒈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稍大的圆形瓶盖若干。
⒉收集各种月饼盒。
活动过程:
㈠月饼店开张
⒈小朋友知道中秋节吗?中秋节要吃什么(月饼),我们来做月饼送给爸爸、妈妈和你喜欢的人好吗?我们一起来制作月饼吧!
⒉出示“月饼”礼盒,师幼一同观察月饼。
⒊中秋节,月亮圆圆,月饼也是圆圆的,上面会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还有漂亮的图案。
㈡做月饼
⒈介绍橡皮泥以及泥工板。
⒉引导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把橡皮泥变圆。
⒊个别幼儿示范探索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团泥,按压等方法。
⒋允许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月饼:用手掌压或用工具压,然后用圆形瓶盖扣在泥饼上,按压成圆形;把泥直接填充到圆形瓶盖或者模具里并用手指按压,然后用手指在圆形泥饼上压出各种花纹。
⒌个别指导,鼓励不愿动手的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想办法把月饼尽量做得圆一些。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美术主题教案二:中秋节真快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
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
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与家长沟通计划: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
3、请家长带幼儿到食品超市,观看各式各样的月饼。
4、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天进行,中秋节晚上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赏月活动,创编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附故事一:嫦娥奔月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吃下药以后,身子突然轻飘飘地飞了起来。
她身不由己地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
飞啊飞啊,一直向月亮飞去。
到了月宫,嫦娥又日夜思念人间。
她叫玉兔为她捣药,想吃些能降落人间的灵药,回到羿的身边。
可是玉兔没有捣成灵药,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嫦娥成了月神和古时候人们中秋拜月的对象。
故事二: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
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
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美术主题教案三:中秋节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
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
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
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