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防锈缓蚀剂及其应用
钨酸盐复合缓蚀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钨酸盐复合缓蚀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钨酸盐复合缓蚀剂是一种在金属材料腐蚀防护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化学添加剂。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金属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大,金属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发高效的缓蚀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钨酸盐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盐,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钨酸盐复合缓蚀剂通过将钨酸盐与其他化学物质进行结合,形成复合缓蚀剂,以提高其缓蚀性能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对钨酸盐复合缓蚀剂的特性和应用、缓蚀剂的作用和分类等进行介绍和阐述。
同时,还将重点探讨钨酸盐复合缓蚀剂相对于传统的缓蚀剂的优势,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解决金属材料腐蚀问题,推动金属材料腐蚀防护技术的发展。
同时,本文还有助于增进人们对钨酸盐复合缓蚀剂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长文的组织和分布进行阐述,包括主要章节和各章节的主题。
下面是可以参考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会对钨酸盐复合缓蚀剂进行概述,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次,我们会说明本文的结构,简要介绍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
最后,我们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深入研究钨酸盐复合缓蚀剂,探索其优势和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钨酸盐的特性和应用以及缓蚀剂的作用和分类。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钨酸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同时,我们将解释缓蚀剂在保护金属材料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不同类型的缓蚀剂进行分类和比较。
通过对这些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介绍,我们希望读者对钨酸盐复合缓蚀剂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核心内容,并探讨钨酸盐复合缓蚀剂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技术分享】金属防锈知识--缓蚀剂

【技术分享】金属防锈知识--缓蚀剂1概述在长期与金属锈蚀抗争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些物质能在腐蚀性介质中抑制金属腐蚀,这些物质就叫缓蚀剂(也叫腐蚀抑制剂或阻蚀剂)。
在ASTM-G15中将缓蚀剂定义为:“缓蚀剂是一种当其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介质中时,可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
”用缓蚀剂防止金属锈蚀,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显著,已广泛用于金属防腐蚀领域。
对于暂时性防锈材料中所用的缓蚀剂,人们习惯称其为防锈添加剂。
2缓蚀剂的分类缓蚀剂的种类较多,作用原理也不尽相同,并且有的还一剂多功能,因此,很难按某一具体的方式既能严格地将众多缓蚀剂分门别类,又能反映出缓蚀剂的内在结构和缓蚀机理。
因此,通常从不同的侧面对它们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⑴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
⑵按电化学作用机理分类:阳极抑制型缓蚀剂、阴极抑制型缓蚀剂和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⑶按介质的pH值分类:酸性介质缓蚀剂、中性介质缓蚀剂和碱性介质缓蚀剂。
⑷按被保护金属分类:黑色金属缓蚀剂、铜及铜合金缓蚀剂、铝及铝合金缓蚀剂等。
⑸按物理状态分类:水溶性缓蚀剂、油溶性缓蚀剂和气相缓蚀剂。
3暂时性防锈材料中常用的缓蚀剂所谓暂时性防锈材料,并非指这些材料的防锈有效期短,而是在必要时,可容易将它们从金属表面去除掉。
常用的暂时性防锈材料主要有:水基防锈剂、防锈油脂和气相防锈材料。
为方便起见,下面就按水溶性缓蚀剂、油溶性缓蚀剂和气相缓蚀剂的分类方法对常用的缓蚀剂作简要介绍。
水溶性缓蚀剂水溶性缓蚀剂就是能溶解于水中的一类缓蚀剂。
金属在潮湿的大气中或浸在水中是极易发生锈蚀的,原因是在金属表面形成水膜,为电化学腐蚀提供了条件,若在水中加入少量特定的水溶性缓蚀剂,就可抑制电化学过程,就可减缓或防止金属锈蚀。
常见的这类缓蚀剂如表2-1所示:表2-1 常用的水溶性防锈添加剂名称分子式简要说明钨酸钠NaWO4用于水基防锈剂和水基切削液,有钝化作用钼酸钠NaMoO4用于水基防锈剂和水基切削液,有钝化作用无水碳酸钠Na2CO3常与其它缓蚀剂复合使用,调节溶液的pH值磷酸钠Na3PO4常与其它复合,用于水基防锈剂和合成切削液三聚磷酸钠Na5P3O10常与其它复合,用于水基防锈剂和合成切削液硅酸钠Na2SiO3用于铝、铁, 但在中性介质中的稳定性较差,易析出苯甲酸钠C6H5COONa 有防锈和防腐作用一乙醇胺HOCH2CH2NH2常与脂肪酸、硼酸、苯甲酸等复合使用二乙醇胺(HOCH2CH2)2NH 常与脂肪酸等生成酰胺后使用三乙醇胺(HOCH2CH2)3N 可单独使用也可复合使用,常用于切削液和水基防锈癸二酸C10O4H18常与三乙醇胺等醇胺类水溶性缓蚀剂复合使用十一碳烯二酸C11O4H18常与醇胺类水溶性缓蚀剂复合使用尿素CO(NH2)2常与其它水溶性缓蚀剂复合使用,使用浓度较高苯骈三氮唑C6H5N3用于铜及其合金,50ppm即有较好的缓蚀效果水溶性缓蚀剂的防锈原理可分三类:⑴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腐蚀防护(缓蚀剂)

沉淀型缓蚀剂
• 指通过金属表面形成沉淀膜来发挥作用的
一类缓蚀剂。在沉淀型缓蚀剂中,聚磷酸盐 是重要的一类。目前应用较多的三聚磷酸钠 (Na5P3O10)、六偏磷酸钠(Na6P6O18)。
吸附膜的缓蚀作用机制
• 有机缓蚀剂都含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
极性基团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作用吸附 在金属表面上,改变了金属表面的电荷状态 和界面性质,使能量状态稳定化,从而降低 了腐蚀反应倾向(能量障碍)。同时,非极性 基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保护膜,阻碍腐蚀性 物质向金属表面移动(移动障碍)。
缓蚀剂应用实例-----酸洗
• 酸洗除锈和除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清净
处理,其原理是利用酸溶液对金属表面锈层 和垢层的溶解能力,以及析氢所产生的机械 剥离作用。
*除锈(或除垢)速度快; *对基体金属腐蚀小; *酸洗液需加入高效缓蚀剂; *抑制酸雾能力强; *不会对金属材料机械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部分国产酸洗缓蚀剂
• Ca(HCO3)2在碱性介质中发生如下反应:
Ca2++2HCO3-+2OH-=CaCO3(s)+CO32- +2H2O
• 生成的难溶碳酸盐覆盖于阳极表面,成为具有
保护性的薄膜,阻滞了阳极反应,降低了金属 的腐蚀速率。
有机缓蚀剂
• 在酸性介质中,通常使用有机缓蚀剂。如琼
脂、糊精、动物胶、六次甲基四胺以及含氮、 硫的有机物等。
2 1
-1200
2.0
4.0
6.0
8. 0
1.0 电流
钼酸铵对碳钢在碳化液中阳极行为的影响 引自<催化电化>
缓蚀机理主要有两种类型
• 1、几何复盖效应 :指吸附膜将金属表面与
PPT课件缓蚀剂

随着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PPT课件缓蚀剂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尤其在汽车、石油化工、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
市场需求
PPT课件缓蚀剂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竞争格局
05
CHAPTER
PPT课件缓蚀剂的制备方法
输变电设备
汽车制造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PPT课件缓蚀剂可以用于保护汽车零部件免受腐蚀。
船舶制造
PPT课件缓蚀剂可用于船舶制造过程中,保护船体和内部设施不受腐蚀。
铁路运输
PPT课件缓蚀剂可以用于铁路运输系统,保护轨道、车辆和信号设备不受腐蚀。
PPT课件缓蚀剂可以作为切削液的添加剂,提高切削液的防锈性能。
PPT课件缓蚀剂
目录
缓蚀剂的定义与分类PPT课件缓蚀剂的应用领域PPT课件缓蚀剂的优缺点PPT课件缓蚀剂的未来发展PPT课件缓蚀剂的制备方法PPT课件缓蚀剂的实验研究与性能评价
01
CHAPTER
缓蚀剂的定义与分类
01
02
它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或改变腐蚀介质性质等方式,有效降低金属腐蚀速率。
总结词
通过化学反应将所需成分合成在一起,形成PPT课件缓蚀剂。
详细描述
化学合成法是制备PPT课件缓蚀剂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此方法中,将所需的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在一起,形成PPT课件缓蚀剂。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PPT课件缓蚀剂的成分和结构,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
利用物理手段将不同性质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PPT课件缓蚀剂。
02
电化学性能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金属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等参数,评估缓蚀剂对金属腐蚀的抑。
不锈钢缓蚀剂

不锈钢酸洗缓蚀剂
一、简介:
不锈钢在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锈、氧化皮,为了提高不锈钢表面的光洁度需要去除铁锈和氧化皮,因此不锈钢必须进行酸洗处理,不锈钢酸洗一般产用无机酸(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来复配)进行酸洗,在酸洗过程中,为了防止不锈钢酸洗过程中减缓酸对不锈钢基体的腐蚀,避免不锈钢发生"氢脆",同时抑制酸洗过程中Fe3+对不锈钢的腐蚀,使不锈钢不产生孔蚀。
因此在不锈钢酸洗过程中必须加入不锈钢酸洗缓蚀剂。
二、特点:不锈钢酸洗缓蚀剂是一种棕褐色液体,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用量小、效率高、费用低、无毒无臭、对环境无污染;对金属基体的腐蚀小、缓蚀率高,使用安全,特别是能避免误用缓蚀剂造成的危险。
适用酸种:硝酸、盐酸、氢氟酸、氨基磺酸、草酸、酒石酸、EDTA、羟基乙酸等十多种无机酸、有机酸及其混合酸等;
三、使用方法:
(1)、配液:缓蚀剂的使用浓度一般为0.3%(重量)。
(2)、配酸洗液:将计量的酸缓缓加入上述配好的液体,同时不停的搅拌使酸完全溶解,溶液混合均匀后即可使用。
如果有酸雾,请再添加少量"酸洗抑雾剂";如果锈、氧化皮清除不干净,速度缓慢,请添加" 酸洗促进剂";
5、注意事项:1、本品略有腐蚀性,若溅入眼、口请立即用清水冲洗,严禁食用;2、配液后,应及时使用;阴凉处密封保存。
金属腐蚀第8章 缓蚀剂

§8.3 海水介质中缓蚀剂的应用 一、海水介质中碳钢缓蚀剂
最早有关海水中碳钢缓蚀剂的报道是英国的Clay于1946年发表在 Petroleum Eng.杂志上,他提出用甲醛作海水中碳钢的缓蚀剂。随后, Wyllie和Cheesman发表文章认为NaNO2—KH2PO4的混合物可对海水中的 碳钢提供保护。Hoar则对淡海水中NaNO2的缓蚀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此之 后,研究方向转向了正磷酸及其有机物方面。Rogers于1959年发表了用缓 蚀剂对用于海水环境中的船舱压载物进行保护的研究报告。所用的缓蚀剂 为正磷酸、磷酸苯胺、磷酸吡啶,浓度范围为(2~15)×10-5。Dillon则于 1965年发表了用小量的正磷酸[浓度为(5~15)×10-5作海水中钢的缓蚀剂的 报告。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在最好的条件下应用,正磷酸及有机 磷酸盐对海水中碳钢的缓蚀率最高也不超过85%。
三、成膜理论 指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生成钝化膜,或者与介质中的离子反应生成沉积 层而使金属缓蚀,分为氧化膜、沉积膜和胶体膜三种。 2.沉积膜 它是由缓蚀剂与阴极反应产物生成难溶性氢氧化物。例如: O2+ 2H2O +4e == 4OH- , Zn2+ + 2OH- == Zn(OH) 2↓ 缓蚀剂 沉积膜 或者与阳极反应产物生成不溶性膜,例如: 2NaOH+Fe2+ ==Fe(OH)2↓+2Na+ HPO42- +Fe2+ ==FeHPO4↓ ; HORNH3(氨基醇)+Fe3+ + 3Cl== [HORNH3][FeCl3]↓ 加入HPO42- ,HORNH3可以阻止无保护性的Fe(OH)2向具有保护性的 Fe(OH)3转化。
二、吸附理论
金属的缓蚀

不同类型的缓蚀剂保护膜
缓蚀剂类型 氧化膜型 沉淀膜型
吸附膜型
保护膜示意图
膜的保护性能
薄而至密,与金属结合牢固, 保护效果好,5~10nm厚
厚而多孔,与金属结合较差, 保护效果不好,造成结垢问题, 几十到几百nm厚
通过吸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 阻隔层,达到保护效果
三、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理
1. 缓蚀剂的电化学机理 认为缓蚀剂通过加大腐蚀的阴极过程
或阳极过程的阻力而减小金属的腐蚀速率。 因此而分为阳极抑制型、阴极抑制型和混 合抑制型缓蚀剂。
1、阳极型缓蚀剂
(1) 钝化剂 钝化剂属于阳极型
缓蚀剂,能促使金属表 面转变为钝态,生成保 护性的氧化物膜,使金 属腐蚀速度大大降低。 钝化剂本身就具有氧化 性,如铬酸盐,氧也是 一种钝化剂 。
键类似于孤对电子,
也有提供电子的能力。
(2)供质子型缓蚀剂
当极性基团中的中心原子吸引相邻H上的电 子时,会使H上的电子偏向中心原子,使H类似 于带正电荷的质子一样,这样氢就可以和金属 表面多电子的阴极区发生吸附作用。
四、 缓蚀剂的应用
1. 缓蚀作用的影响因素
(1)浓度的影响: 缓蚀剂浓度对金属腐蚀速度的影响,大致有三种:
2.按电化学作用机理分类
(2)阴极型缓蚀剂:增大阴极极化,抑制阴极反应。
这类缓蚀剂有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锌,AsCl3, SbCl3,Bi2(SO4)3,多数有机缓蚀剂。
2.电化学作用机理分类
(3)混合型缓蚀剂:同时抑 制阴极和阳极过程,腐蚀电 位不变,但腐蚀电流下降。 这类缓蚀剂有含氮有机物 (胺类,有机胺的亚硝酸 盐),含硫有机物(硫醇, 硫醚,环状含硫化合物,硫 脲衍生物等)。
关于缓蚀剂的应用

关于缓蚀剂的一些应用一、缓蚀剂的作用缓蚀剂是减缓金属腐蚀的添加剂,是具有抑制金属生锈腐蚀的化学药品的总称。
一般要求在酸洗液中加入少量缓蚀剂即有强烈抑制金属在酸洗过程被腐蚀的效果。
金属腐蚀分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金属与化学物质(酸)直接反应造成的腐蚀叫化学腐蚀,如Fe+2HCl==FeCl2+H2↑的化学反应。
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形成化学微电池,在电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叫做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速度要比化学腐蚀快得多而且危害也大得多:在酸液中金属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又称氢去极化腐蚀,具体表现为:阴极反应 2H+2e——>H2阳极反应 Fe-2e——>Fe2+而产生的H2如果扩散到金属内部会弓I起金属脆性增加,在有应力部位开裂或强度较低部位发生鼓疱,这种现象称为氢脆或氢鼓疱,会造成设备的突然破损,其危害比腐蚀更大。
加入酸洗缓蚀剂的作用就是减缓电化学腐蚀中某个电极反应的发生。
不同种类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是大不相同的。
有的缓蚀剂可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连续的薄膜阻隔清洗介质对金属的腐蚀;有的与金属作用形成保护层;有的缓蚀剂阻滞电化学腐蚀的阴、阳极反应,抑制金属溶解和析氢吸氢等。
如含有砷离子(As3+)、锑离子(Sb3+)等无机酸洗缓蚀剂的作用原理是这些阳离子在电池的阴极区被还原成中性原子并沉积在电极上,使旷离子从阴极得电子的放电反应变得十分困难,从而使整个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大为减缓。
而含有极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如硫脲、吡啶的缓蚀机理则要复杂得多,目前正处在研究和争议之中,但一般认为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缓蚀作用与表面活性有关,表面活性使这些物质能在金属溶液界面上的活性区域发生吸附,其结果是使原来在界面活性区域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受到强烈阻滞而大大降低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速度。
如常见的含有胺基的缓蚀剂在酸液中其极性基团可吸附在金属表面,而其憎水的非极性基团在金属表面定向排列成憎水层,排斥酸性介质的腐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缓蚀剂的电化学理论
缓蚀剂阻滞腐蚀的阴、阳极过程(或其中 的任一过程)的进行,从而减缓腐蚀。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 在酸性介质中,缓蚀剂(如砷、铋的盐类等) 能使阴极过程的超电压增大,从而使金属在酸 性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降低,这就是缓蚀剂的氢 超电压理论
蚀抑制剂。
缓蚀剂特点
用量少,保护效果好 ;
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一、缓蚀剂的分类
1. 按缓蚀剂抑制腐蚀机理分为: 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阴阳混合型缓蚀剂
2. 按使用范围分为: 酸性气体缓蚀剂、酸性溶液缓蚀剂、碱性溶液缓蚀剂 、中性溶液缓蚀剂、气相缓蚀剂
3. 按照缓蚀剂的成分来分类: 无机类缓蚀剂和有机类缓蚀剂
• 安全缓蚀剂
• 危险缓蚀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缓蚀剂作用影响因素 1、浓度的影响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温度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是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缓蚀效率很 高,当温度升高时,缓蚀效率变显著降低。
缓蚀剂添加量
腐蚀率 g / m 2 h
(盐酸中氯化氢含量 20℃ 40℃ 520℃ 的﹪)
等步骤制得。
• 性能与应用 • (1)它具有较好的抗湿热性能,不易水解,氧化稳定性
好,不促使油乳化和起泡。 • (2)由于油溶性好,添加量小,不影响基础油的理化性
能。 • 舰艇和热电厂的汽轮机组 • 添加量一般为1﹪左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说明 • 由于(T746)有遇水不乳化的特点,故适于配制有
第2章 缓蚀剂及其应用
2.1 缓蚀剂 2.2 水溶性缓蚀剂及防锈水 2.3 油溶性缓蚀剂与防锈油脂 2.4 气相缓蚀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1 缓蚀剂
缓蚀剂(inhibitor) 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某种物质,能使金属
的腐蚀速度大大降低,这种物质称为缓蚀剂或腐
相应要高些。 • ④根据周围环境及天气条件的变化选择缓蚀剂的用量,一般
高温多雨季节浓度高,干燥寒冷的季节浓度可低些。 • ⑤具体使用工艺上的考虑,一般室温浸渍用量高,全浸、喷
淋可适当降低用量。 • ⑥选择两种以上的缓蚀剂配合使用,可获得较好的缓蚀效果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 R3 N S O B a2 a ( C R3 l) S 2 B O 2 a NaCl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性能与应用 • 石油磺酸钡具有良好的防锈性和抗盐雾性能,
对于汗和水膜有中和置换作用。
• 因而适于配制耐盐雾和具有中和置换作用的防 锈油。主要适于黑色金属,对其它一些金属也 有不同程度的防锈效果。添加量一般在3-7﹪之 间
返回
2.3油溶性缓蚀剂与防锈油脂
涂油的方法,将润滑油、凡士林等油脂类物质(高 分子碳氢化合物)涂在金属表面以保护金属,防止金属 腐蚀。 油膜不能作为缓蚀剂原因: • 1、油膜有透水性 • 2、氧在油膜中的溶解 • 3、油膜的化学稳定性不够 • 4、油膜的滑落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添加在润滑油中具有缓蚀作用的物质,我们称 为油溶性缓蚀剂或油溶性防锈添加剂,而添加了 油溶性缓蚀剂的油(脂)则称为防锈油(脂)。 一、国内常见的几种油溶性缓蚀剂 1、石油磺酸钡(T70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水溶性缓蚀剂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时,注意两个问题:
• 1、危险性缓蚀剂:所谓“危险”是指某些缓蚀剂,当用 量不足时,不仅不能缓蚀,反而加速腐蚀。因为含量不 足时,构成大阴极小阳极。
• 2、PH值的影响:使用水溶性缓蚀剂时,要注意溶液中 PH值的调节,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物理性质: 石油磺酸钡是有机磺酸钡盐
的复杂混合物,外观为棕褐色。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制取方法: • 一种是将石油磺酸用过量的氢氧化钡中合成钡
盐。
2 R 3 H S B ( O O ) a 2 8 H 2 H O ( R 3 ) 2 B S 1 H O a 2 O 0
• 另一种方法是将石油磺酸用氢氧化钠中和,生 成中性磺酸钠,再用氯化钡进行复分解制得石 油磺酸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防锈水 将一定量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水溶性缓蚀剂
溶入水中所得到的溶液即为防锈水。
应用于机械产品的工序间防锈上,有时也 可作为一种较长时间的防锈手段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防锈水的选择及其浓度的确定:
• ①不同的金属材料,选择相应的不同缓蚀剂。 • ②根据防锈期长短来确定用量,一般防锈期长则用量多。 • ③根据水质情况,水质好浓度可低些,水质差则缓蚀剂用量
有机硫化物
其他
回主目录
返回
二、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1、吸附理论
通过缓蚀剂分子上极性基团的物理或化学吸附作 用,使缓蚀剂吸附在金属表面,缓蚀剂一方面改变金属 表面的电荷状态和界面性质,使金属表面的能量状态趋 于稳定化,从而增加腐蚀反应的活化能(能力障碍), 使腐蚀速率降低;另一方面通过非极性基团,在金属表 面形成一层疏水性保护膜,阻碍与腐蚀反应有关的电荷 或物质转移(移动障碍),因而腐蚀速率减小。
返回
2.生成难溶的盐类保护膜: 缓蚀剂分子能与阳极溶解下来的金属离子
相互作用,形成了难溶的盐类保护层,覆盖于 金属表面上,阻滞了阳极过程的进行。
特点:介质中氧气的存在对缓蚀剂的加强作用, 甚至只有当氧存在时才能发挥缓蚀作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返回
3、生成难溶的络合物覆盖膜:
缓蚀剂分子能与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络合物薄 膜,从而阻止了金属的溶解,起到缓蚀作用。
3﹪沈1—D、 0.05﹪As2O3
0.15 2.0 5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二种情况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缓蚀剂的 保护作用几乎不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
例如,苯甲酸钠在水中对碳素钢腐蚀的保护 作用。
第三种情况是当添加某些效率很高的缓蚀剂 时,不仅腐蚀速率减小,同时也引起腐蚀反应的 温度系数的减小,而进一步降低了腐蚀速率。
• 有效用量较少一般添加在2-5﹪。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十二烯基丁二酸(T746)
• 基本性质
• 外观为亮黄色透明热塑性固体,不溶于水,溶 于有机溶剂中,由于烯基存在,其油溶性比相 应的烷基丁二酸好,在油中的稳定性也较好。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 制备方法 • 丙烯四聚物与顺丁烯二酸酐合成,经蒸馏法精制,水解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原理 • 这种缓蚀剂加入润滑油中还能改值它们的润滑性能,
阻抑金属表面催化润滑油的氧化过程,使润滑油的热 氧化稳定性提高。
注意 • 制备缓蚀剂石油磺酸钡的原油分子量在300-470之间,
并多含有长烷侧链的芳香烃,长侧链的碳原子数在24 左右为好,这样的石油磺酸钡油溶性和防锈性都较好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 氢氧离子 、亚硝酸根 • 有机阳离子中的氮与金属以配位键相结合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成膜理论 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生成钝化膜或缓蚀剂与
介质中的离子反应形成沉淀膜而使腐蚀减缓。
(1)氧化膜型缓蚀剂 缓蚀剂本身作为氧化剂或以介质中溶解氧
作为氧化剂,使金属表面形成钝态的氧化膜, 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
4. 按缓蚀剂形成的保护膜分为: 氧化膜型缓蚀剂、沉淀膜型缓蚀剂、吸附膜型缓蚀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无机类缓蚀剂 有机类缓蚀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硝酸盐、亚硝酸盐 铬酸盐、重铬酸盐 磷酸盐、多磷酸盐 硅酸盐 碳酸盐 碱性化合物 亚硫酸钠、三氧化二砷、三氯化锡等 胺类 酯类 杂环化合物 咪唑啉类
2—5﹪就够了,再增加,对防锈性能无明显提高,在 低温试验中,当添加量大于7﹪时油层会开裂。 • 用硬脂酸铝配制的防锈油脂适于钢铁、铜、铝等多累 金属,对铸铁和黄铜也有较好的效果。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5、环烷酸锌(704)
• 基本性质
• 纯净优质的产品是淡黄色透明的粘稠液, 但一般常呈黑色胶状;从结构上讲,环烷酸为 带有五环和六环烷烃同系物的混合物 :
返回
• 性能及应用
• 环烷酸锌对黑色金属的潮湿箱防锈性较好,对 汗液有 一定的中和置换性。环烷酸锌的抗盐水能力差,实际 上常与石油磺酸钡复合使用,对于钢、铜、铝、铸铁 可作长期封存,也可冲稀后作工序间的防锈。
• 环烷酸锌的油溶性很好,所以添加量常在10﹪以上, 对某些极性较强的物质有一定的助溶作用。
酒精水溶液抽提,抽提后直接用氢氧化钡皂化 ,即得到二壬基萘磺酸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①烃化反应:
②磺化反应: ③皂化反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 性能与应用 • 二壬基萘磺酸钡是一种多用途的防锈添加剂,
不仅可添加在润滑油中,而且在内燃机油、专 用锭子油中都有良好的防锈效果,它有一定的 抗盐水能力,在潮湿箱中对黑色金属有较好的 防锈效果,对黄铜效果也良好,对青铜、紫铜 效果差些。
抗乳化要求的仪表油、齿轮油、液压油等。
• 它常与石油磺酸钡或二壬基磺酸钡复合使用,可以 获得强化效果。
• 也常用它配制长期封存的防锈油,由于其油溶性、 稳定性好,特别适用于发动机内部长期封存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