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二节 法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外国文学教案

第一节概述一、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1、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开阔的历史意识;高尔基提出“批判现实主义”一词2、人道主义思想;3、注重细节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走向繁荣。
第二节法国文学一、概述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美学宣言1830年,《红与黑》的问世,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二、梅里美(1803-1870)《卡门》堂何塞二、司汤达(1783-1842)(一)生平和创作原名亨利·贝尔作品以1830年《红与黑》为标志,分为两类1、前期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中短篇小说《意大利遗事》2、后期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红与黑》《巴马修道院》作家生前唯一得到赞扬的作品《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二)《红与黑》——1830年纪事1、情节简介于连·索黑尔德·瑞那夫人玛特尔小姐典型环境:维立叶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巴黎木尔侯爵府2、于连人物形象⑴是一个出身平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一个性格分裂的人物,既自尊又自卑,既反抗又妥协,既真诚又虚伪。
心理活动路线: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⑵于连是一个个人奋斗的典型,他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又是个人的悲剧。
3、主题⑴政治主题。
反映了1830年代法国的社会风貌: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惟利是图的社会风貌。
⑵爱情主题。
德·瑞那夫人——进攻激情之爱玛特尔小姐——守成虚荣之爱《论爱情》把爱情分为四种:肉体之爱:性欲趣味之爱:精神契合虚荣之爱:功利激情之爱:爱情⑶生命主题4、《红与黑》的象征意义⑴从整体构思看;⑵从于连的生活道路看;⑶从预言性场景看三、巴尔扎克(1799——1850)(一)生平和创作1829年,《舒昂党人》(又名《朱安党人》)发表,进入《人间喜剧》的创作阶段1、浓厚的贵族意识和对贵族的同情;2、金钱与巴尔扎克(二)《人间喜剧》1、成书及结构《人间喜剧》:包括作家1829-1848所写的96部小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风俗研究成就最高。
外国文学——18世纪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启蒙运动: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启蒙主义的体系的核心是理性。
启蒙主义者把资产阶级的“理性”(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原则)作为衡量一切的准则,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永恒完美的“理性王国”。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
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缺点: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
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主要成就:法国启蒙运动、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18世纪文学状况:一英国文学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鲁滨孙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
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
鲁滨逊又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恩格斯语)的典型。
外国文学讲义3·十七世纪文学

弥尔顿的《失乐园》
• 第五、六卷写上帝派遣拉菲尔天使来到乐 园,警告亚当所面临的危险,同时对他讲 述了原是大天使的撒旦如何因骄矜自满, 纠合天上三分之一的天使与圣子交战的经 过。第七、八卷写拉菲尔天使继续对亚当 讲述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经过。第九卷 写亚当和夏娃意志不坚,受潜入蛇身的撒 旦引诱,违背上帝的指令,偷吃了知识树 上的禁果。第十卷写上帝决定惩罚他们。 第十一、十二卷写上帝派迈克尔天使把他 们逐出乐园。在放逐前,迈克尔天使向他 们揭示了人类将要经受的灾难和考验。
约翰· 德莱顿
• (3)德莱顿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剧场重新开放以后 开始他的戏剧创作,在约30年间写下了近30部戏剧。剧 作有:《疯狂的豪侠》(1663)和《时髦婚姻》(1672) 等喜剧,《女情敌》(1664)和《阿菲忒里翁》(1690) 等悲喜剧,《一切为了爱情》(1677)和《堂· 塞巴斯 特安》(1689)等悲剧,《阿尔比翁与阿尔巴尼俄斯》 (1685)和《亚瑟王》(1691)等歌剧。德莱顿的戏剧 成就主要在英雄悲剧方面。《印度皇后》(1664)和 《印度皇帝》(1665)。 • 《论戏剧诗》中,德莱顿以溢于言表的爱国热情赞美了 英国戏剧的成就。他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被18世纪文豪约 翰逊称为是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千古定论。 • (4)德莱顿被约翰逊博士却称为“英国文学评论文 父”。德莱顿的文学评论主要特点有:1)量大2)方法 灵活、实用
古典主义特点
(1)提倡摹仿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把古希腊古罗 马文学奉为创作典范。 (2)强调所描写人物性格的单一性、普遍性而忽 视其个性。 (3)崇尚理性,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 的最高标准。 (4)除上述三个特点外,古典主义还十分重视艺 术形式的完美,如要求戏剧结构谨严单一,文学 语言准确明晰等。对文学体裁作等级划分并制定 各种体裁应当遵循的规则,如悲剧属于高级体裁, 应从古代取材,写王公贵族,用亚历山大诗体, 严格遵守三一律等。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2

外国文学史七、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三)俄国1.果戈理: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德》标志着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包含名篇《旧士地主》、《两个伊凡吵架的故事》;《彼得堡故事集》是表现小人物题材的重要作品,含有名篇《狂人日记》:小公务员波普锂希钦、《外套》:阿卡基·阿卡基耶夫;《钦差大臣》,标志着创作完全成熟,市长安东,邮政局长施别金,花花公子赫林斯达科夫;《死魂灵》:自然派的代表作。
乞乞科夫,玛尼洛夫,柯罗博奇卡,罗士特莱夫,索巴凯维奇,泼留希金2.屠格涅夫:多余人作品:《罗亭》:罗亭;《贵族之家》:拉夫列茨基,“贵族之哀歌”新人作品:《前夜》,英莎罗夫、叶琳娜;《父与子》:巴威尔,巴扎洛夫《散文诗》3.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4.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5.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副标题:新人的故事6.涅克拉索夫:《现代人》,《祖国纪事》7.三大评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即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杜勃罗留波夫:《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八、十九世纪后期文学(一)英国1.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代表,《谎言的衰落》;《道连·格雷的画像》;《莎乐美》2.哈代:诗歌(8部诗集,一部史诗):《威塞克诗集》,《时光的笑柄及其他》,《即事讽刺诗》,《幻想的时刻和杂诗》,《近期的诗和以前的诗》;《冬天的话》;《人生写景》;史诗剧《列王妃》:拿破仑小说:《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克林·姚伯;《卡斯特桥市长》,亨·查尔;《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德伯·亚雷,安玑·克莱(二)法国1.龚古尔兄弟:《费洛梅娜修女》,《热曼妮·拉瑟顿》2.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庭的自然史与社会史》:如《金钱》,《崩溃》,《萌芽》,艾蒂安;《小酒店》,《娜娜》;三名城:《卢尔德》,《罗马》,《巴黎》;《四福音书》:《繁殖》,《劳动》,《真理》,《正义》3.波德莱尔: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之一,恶魔派诗人;《恶之花》:为法国文学带来战栗的一本书;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散文《人造天堂》,评论集《浪漫艺术》(三)俄国1,,陀思妥耶夫斯基:残酷的天才,心理描写艺术大师,市民阶级的代言人,土壤派,根基派《罪与罚》:拉斯科尼科夫;《穷人》:杰苻什金,《双重人格》:高略德金;《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白痴》:娜斯泰谢,《卡拉马佐夫兄弟》2.托尔斯泰:俄国文学的一面镜子(1)早期: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尼古灵卡;探索农民问题的第一部作品《一个地主的早晨》:聂赫留道夫,《哥萨克》;占地小说《萨瓦斯托波尔故事》;否定西方《琉森》(2)中期:《战争与和平》: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比埃尔·別竺豪夫《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宁,列文,渥伦斯基《一个传染瘟疫的家庭》,《1805年》(3)晚期: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活尸》,中篇《伊凡·伊里奇之死》,长篇《复活》,铁面无私的书,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聂赫留多夫,马斯洛娃3.契科夫: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后一位巨匠(1)批判市民庸俗、奴性心理以及空虚无聊的生活《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别里科夫,《姚内奇》,《文学教师》(2)劳动人民苦难《苦恼》,《哀伤》,《万卡》(3)沙皇统治罪恶《第六病室》:拉京医生,格罗莫夫,《普里希别耶夫中士》,《变色龙》(4)戏剧:《樱桃园》,《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伊凡诺夫》(四)北欧文学易卜生:(1)早期:浪漫历史剧和哲理历史剧,《觊觎王位的人》,《厄斯托罗的英格夫人》,《彼尔·金特》,《布朗德》(2)中期:社会文体剧,《社会支柱》,《人民公敌》:斯多克芒,《玩偶之家》:娜拉,海尔茂,《群鬼》(3)晚期:心理分析剧,《野鸭》,《海上夫人》,《建筑师》,《小艾女夫》(五)美国文学1.比彻斯特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乔治,汤姆2.希尔德列斯:《白奴》:阿尔奇3.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黄雀在后》4.杰克·伦敦:成名作《热爱生命》,中短篇小说名作《野性的呼唤》,《在甲板的天蓬下面》,《墨西哥人》,《一块牛排》,长篇小说《铁蹄》,政治幻想小说;代表作《马丁·伊登》,半自传性质小说5.马克·吐温: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1)早期:《卡拉维拉斯县有名的跳鞋》,《傻子国外旅行记》,《竞选州长》(2)中期:《镀金时代》,姐妹篇:《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哈克,吉姆,《密西西比河上》,《王子与贫儿》(3)晚期:非讽刺性作品《贞德传》,《百万英镑》,《神秘的陌生人》,《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理查兹九、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英国文学1.现实主义小说三杰:班奈特,威尔斯,高尔斯华绥2.威尔斯:现代科幻小说奠基人,《时间机器》,《隐身人》,《世界大战》3. 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出租》,《骑虎》4.毛姆:长篇名作《人性的枷锁》:菲力普卡莱,《刀锋》5.康拉德:丛林小说《吉姆爷》,《黑暗的中心》,航海小说《水仙号上的黑家伙》6.戈尔丁:《蝇王》7.萧伯纳: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1)早期:处女作《白孔雀》:莱娣,乔治,《逾矩的罪人》,成名作《儿子与情人》:保罗,莫瑞太太,米丽安,克拉拉;《情歌》(2)中期:《虹》:厄秀拉,布兰文,《恋爱中的女人》:古娟,杰拉尔德,厄秀拉,伯金,《迷失的少女》,《新诗》(3)晚期:《亚伦的藜杖》,《袋鼠》,《羽蛇》,《查太莱夫人的情人》,《鸟·兽·花》(4)社会剧:《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芭芭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二)法国文学1.马丁·杜加尔:《蒂博一家》2.弗·莫里亚克:《蝮蛇结》,《和麻风病人接吻》3.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背德者》4.法朗士:《苔伊斯》,《企鹅岛》,《诸神渴了》5.罗曼·罗兰:(1)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2)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子》:玛克(三)俄苏文学1.新旧文学嬗变时期马雅可夫斯基:叙事长诗《列宁》,《好》反映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三部里程碑式作品:绥拉菲莫维奇《铁流》,法捷耶夫《毁灭》,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特瓦尔多夫斯基《春草园》,《华西里·焦尔金》反法西斯三大名剧:西蒙诺夫《俄罗斯人》,考楚涅珂《前线》,列昂诺夫《侵略者》3解冻更新时期西蒙诺夫:《生者与死者》三部曲华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4.高尔基:(1)早期:《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流浪汉小说《切尔卡什》,《我的旅伴》,《盐场》(2)中期:剧本《底层》:游方僧鲁卡,《小市民》;《海燕》,《意大利童话》,《童年》,《人间》,《母亲》:巴威尔,尼洛夫娜(3)晚期:《我的大学》,家世小说《阿尔达莫夫家的事业》:老伊里亚,彼得与尼基达,小伊里亚与亚科普;总结性作品《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萨姆金5肖洛霍夫:(1)早期:短篇小说《顿河故事》,《看瓜田的人》,《旋涡》(2)30年代:《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娜塔莉亚,阿克西妮亚(3)40年代:《一个人的遭遇》:索科洛夫,凡尼亚(四)美国文学1辛克莱:《屠场》,《煤炭大王》,《石油》2.斯坦贝克:描述农村生活《愤怒的葡萄》3.德莱赛:姐妹篇《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柯柏乌《美国的悲剧》:克莱德·格里菲斯4.海明威: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亨利,凯瑟琳,《太阳照样升起》:杰克·巴恩斯,《丧钟为谁而鸣》;哲理小说《老人与海》,桑提亚哥;意识流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5迷惘的一代:海明威《迷惘的一代》,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帕索斯《美国》十、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象征主义1.瓦雷里:《命运女神》,《幻美集》,《海滨墓园》2.里尔克:《豹》,《延迟的时刻》3.艾略特:(1)早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普鲁弗洛克及其他》,两部《诗集》(2)中期:《荒原》,《空心人》(3)晚期:《四个四重奏》,《灰色星期三》,《大教堂凶杀案》(二)表现主义1.卡夫卡:孤独三部曲:《美国》,卡尔;《审判》,约瑟夫·K,《城堡》,土地测量员K,CC伯爵《变形记》:格里高尔2.斯特林堡: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分站叙述法;《鬼魂奏鸣曲》3.恰佩克:《万能的机器人》4.奥涅尔:(1)习作期:《天边外》:罗伯特,露西;《榆树下的欲望》:卡博,伊本(2)中后期:《毛猿》:扬克,《琼斯皇帝》,《大神布朗》(三)意识流文学1. 普鲁斯特:法国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
外国文学(一)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先进的社会制度(奴隶社会)优越的地理位置(海洋文明,军事要地,同东方各国的联系)。
一、古希腊文学(一)公元前11~前9世纪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和史诗古希腊神话: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话的意义: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表达对社会变革的愿望。
1、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人的起源、普罗米修斯等内容。
俄林波斯神统: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首的神的家族,因住在俄林波斯山上而得名,其中有十二位主神,分管天上人间,他们的活动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即父权制时期的生活和家庭关系。
2、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传说中的英雄都是半人半神,包括赫拉克勒斯建立12件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忒休斯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1)神与人同形同性;(2)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3)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纯朴、活泼浪漫的特色古希腊神话的地位及影响: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字啦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史诗;《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教诲诗《田功农时》;叙事长诗《神谱》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描述。
(二)公元前8~前6世纪奴隶制形成时期,大移民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体:萨福的诗体是独创的,西方诗歌史上把这种诗体称为“萨福体”,它们是独唱形式的,诗体短小,以抒情和倾诉内心情怀为主,音节单纯、响澈,格律中每一节分为四行,每一行中长短音节在相对固定中略有变化,前三行有点像荷马时代的六韵诗体,第四行则音节简短,显得干脆明快。
伊索寓言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呢教训的总结、总结了古代希腊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特点: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西方文学的范本,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话集之一,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都产生过影响。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1本学期讲述内容

7 2021/1/13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14)的直觉 主义哲学反对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 决定论,强调人的主观认识作用,认为唯一 的现实是藏在粗糙的物质外衣下的永恒的生 命洪流,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本能和感情进 入生命洪流中,才能认识一切事物的实质。 世界本质是神秘的“生命冲动”,只有“心 理时间”才能体现“意识绵延”的现实。真 正的现实是自我在记忆中的持续存在。促进 文学“向内转”。启发意识流。
3 2021/1/13
第三部分 二战后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国文学 第三节 英国文学 第四节 德国文学 第五节 美国文学 第六节 拉美文学 第七节 苏联文学 补充 捷克文学
4 2021/1/13
第一部分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文学 (1870——1914) 第一节 概述
5 2021/1/13
20
处处都有。
2021/1/13
未来主义(Futurism)文学。 发端于二十世纪初的意大利,随后波及
俄国,在法国、英国、德国等也有一定 影响。它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鼓 吹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表明现 代机器文明的速度,暴力,激烈的运动, 音响和四度空间,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 时的所谓“心境并发性”。
对象征主义作如下界定:它是一种表达思想
和感情的艺术,但并不直接去描述它们,也
不通过与具体意象明显的比较去限定它们,
而是暗示这些思想和感情是什么,运用不加
解释的象征使读者在头脑里重新创造它们。”
当然,这只是象征主义的第一种面貌,即可
以称为个人方面的东西。象征主义的第二种
面貌可以称为“超验的象征主义”,它的具
不满足事物外在的表象,而追求一种内在的 真实。在一定意义上说,表现主义戏剧就是 戏剧领域里的象征主义。它的先驱者是瑞典 戏剧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 代 表 作 有 三 部 曲 《 去 大 马 士 革 》 ( 1897 - 1904)和《鬼魂奏鸣曲》(1907)。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后,表现主义在德国得到巨大 的发展,尤其在戏剧领域产生了一大批作家。 而卡夫卡的小说创作也往往被视为表现主义 在小说领域的代表。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第一章(西方文学)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相当的地位。
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学。
知识点一古希腊文学发展概况☆☆☆☆(一)古希腊文学的特征1、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二)古希腊文学发展阶段1、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1)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2)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2、第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1)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
(2)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3)“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4)文艺理论家:①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
代表作《对话录》、《理想国》、《伊安篇》。
②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古希腊学术集大成者3、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4、新喜剧:(1)古希腊“希腊化”时期的喜剧。
(2)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3)代表作家米南德。
知识点二古罗马文学发展概况☆☆1、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戏剧首先繁荣。
(2)黄金时代(代表作家、三大诗人):(3)衰落时期。
2、这时期作品缺乏真实的生活内容,雕琢粉饰,华而不实。
较有成就的是悲剧、讽刺文学和小说。
3、文人史诗:(1)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开始创立了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熙德》(1636,Le Cid ) 人物:狄埃格、高迈斯; 罗德里戈、施曼娜;菲南。
悲剧的主要冲突:理性、 责任(封建荣誉观念、天 职)与感情(爱情)之间 的冲突,分别表现在罗狄 克和施曼娜身上;理性、 责任战胜了感情。
高乃依的悲剧塑造了一系 列理想悲剧英雄形象;剧 中的诗句以雄辩著称。
的孪生关系,也形象地说明了金钱被神化以后所起的巨大破
坏作用:吝啬撕去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伪君子》(《达尔杜夫》 Le Tartuffe, 1664)
1.
↗富商奥尔恭,其母柏奈尔夫人
宗教骗子答丢夫→奥尔恭之女玛丽亚娜,她的恋人瓦赖尔
∣ ↘欧米尔;奥尔恭之子达米斯;女仆桃丽娜
国王
2 . 答丢夫的形象:集中了一切伪善的特征
《安德洛玛刻》是第一部标准 的古典主义悲剧。安德洛玛刻 及其儿子,阿喀琉斯之子庇吕 斯(被杀),俄瑞斯忒斯(疯 癫),赫米欧娜(自尽)。
《费德尔》。国王忒修斯,王 后费德尔,王子希波律忒斯及 其恋人阿利西亚。该剧显示出 拉辛出色的心理刻画才能。
第二代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
拉辛,Jean Racine,
《吝啬鬼》( L’Avare 1668)与《伪君子》齐名,情节来 自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的《一罐金子》:
↗儿子克莱昂特→恋人玛丽雅娜↖
阿巴贡————————↗
富翁昂塞耳默
↘女儿艾莉丝→恋人、管家法莱尔↙
在教堂,请客,代父送礼,借贷风波,丢钱风波
这部喜剧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一著名的典型形象,惟
妙惟肖地刻画了他爱钱如命的心理特征,揭示了吝啬与贪婪
苦行主义—→贪图享乐; 清贫节制—→侵吞钱财;
道貌岸然—→好色之徒; 仁慈善良—→心狠手辣。
剧本通过这一形象,揭示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虚伪、 贪婪、无耻、狠毒的本质,突出地暴露了宗教伪善的欺骗 性和危害性。“答丢夫”这个名字在欧洲很多国家的语言 中都已成为“伪善”的代名词。
3. 喜剧的艺术成就 (1)按照古典主义原则进行创作,但没有让这些原则束
辛的悲剧着重表现感情突破理 性所造成的灾难,以激起人们
1639—1699
的恐惧和愤怒;他更擅长于表
现人物心理,特别是女性心理。
Moliere, 1622一1673
(一)生平与创作道路:出
身于“王室侍从”家庭;
1643年宣布放弃世袭权利,
组织“光耀剧团”;因经
营惨淡,负债累累,曾因
此入狱;后加入另一剧团,
“假如你的戏里没有表 现出你这个时代的人,
离开巴黎,正式开始从事 戏剧事业。
就等于什么也没做。”
第一阶段(1645-1658):外省辗转奔波13年 写有《冒失鬼》(1653)、《情怨》(1656)等“情节 喜剧”,受民间创作和意大利“假面喜剧”的影响;1658 年凯旋式地回到巴黎,在卢浮宫上演《多情的医生》,得 到路易14的赏识,从此莫里哀的剧团留在巴黎。
标准和愿望来进行创作;
(3)视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永恒的典范,认为摹仿古代 作品是创作成功的捷径;
(4)把文学体裁划分为等级,有“大体裁”(史诗、悲 剧
等)、“小体裁”(寓言、歌谣等)之分。
这部论著视为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法典。
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1606—
168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法国有“悲剧之父” 之称。 第一代古典主
缚自己的手脚,而是把它们变成有利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的手段。
(2)结构精巧严谨,情节发展紧凑。全剧5幕,前两幕 答丢夫都未出场。作者在这里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烘云托 月,间接表现答丢夫,为其上场作准备,并给观众造成悬 念,使观众急切地想识其面,知其人。后面3幕正面描写答 丢夫,让他直接登台表演,自我暴露。这3幕也是各有侧 重:写他从得寸进尺,得意忘形,到落入陷阱,原形毕露, 再到穷凶极恶,受到严惩。可谓毫无枝蔓,丝丝入扣,引人 入胜。 达尔杜弗(骗子:1,2)、奥尔贡(男主人,宗教狂)、
第二阶段(1659-1663):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 社会风俗喜剧《可笑的女才子》(1659)嘲笑贵族沙龙 的“矫揉造作派”文学和自命风雅的贵族;
《丈夫学堂》(1661)和《夫人学堂》(1662)讨论爱 情、婚姻、女子教育等社会问题;后者揭露封建夫权思想 和修道院教育扼杀人性。
《夫人学堂》演出后,遭到封建卫道者的攻击,莫里哀 以《〈夫人学堂〉的批判》(1663)和《凡尔赛即兴》 (1663)进行反击,指出戏剧主要面向的是“池座观 众”,反对把剧种分成等级,强调喜剧的作用在于表现 “本世纪人们的缺点”,移风易俗,现实主义和民主倾向。
第二节 法国文学
一、贵族沙龙文学,即“矫揉造作派”文学;兰蒲绮侯爵夫 人的作用;主题是缅怀中古,歌颂贵族爱情和田园式生活, 表现贵族趣味。
二、市民写实文学:索莱尔(1600-1674)的《法兰西翁趣 史》(《弗朗西庸》)(1623),主人公是杂货店老板之 子,读了沙龙贵族小说后想入非非,到处寻找自己的意中 人。这类作品风格粗犷,语言平实。
二、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悲剧家高乃依、拉辛;古典主 义喜剧家莫里哀;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与布 瓦洛(1636-1711)的《诗的艺术》
布瓦洛《诗的艺术》(1674)
理性和自然是《诗的艺术》的两个核心概念。 “要爱理性,愿你的写作永远从理性获得光芒和
价值。” “一切要以良知为归依”。 自然是人性,是人情,是生活。
第三阶段(1664-1669):喜剧创作的全盛时期
《伪君子》、《唐璜》、《恨世者》、《吝啬鬼》、《乔 治·唐丹》等喜剧。
《唐璜》(1665)和《恨世者》(1666)揭露贵族阶级 的恶德败行和腐朽堕落, 《乔治·唐丹》( 1668 )讽刺 资产阶级羡慕贵族身份、试图利用婚姻关系“提高”社会 地位的行为。
“你们,作家啊,若想以喜剧成名,你们唯 一钻研的就应该是自然,谁能善于观察人,并且 能鉴识精审,对种种人情衷曲能一眼洞彻幽 深;……”
《诗的艺术》(1669-1674):诗体理论著作。主要 论点是:
(1)文学的基本任务是摹仿“自然”,这一摹仿必须以 “理性”为原则; “理性”也是文学批评的原则;
(2)作家应该“研究宫廷”,“认识城市”,即按照王 权的